任性(二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四十五年十月, 苏麻喇姑病故在了宁寿宫中。
  苏麻喇姑从一个小小的宫女坐到了帝师的位子,获得了全宫城上下的尊敬, 最终活到九旬高龄逝世, 并以嫔礼下葬,获得了和太皇太后合葬的殊荣,的确可以说是活成了一部“无cp大女主”传奇。
  苏麻喇姑是一个对于历史上的康熙和胤裪都影响很大的人, 对于穿越后的殷陶亦然, 甚至比起万琉哈氏对殷陶影响更是深远一些。
  初来这个世界的那几年,殷陶在苏麻喇姑身边长大, 苏麻喇姑豁达乐观、通透而随和的性格给了殷陶很大的鼓舞, 也让他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这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更好地活下去。
  苏麻喇姑的离去对殷陶打击很大, 也让他有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对于生老病死注定离开之人的不可控制。
  也让他更好地学会珍惜当下。
  索额图走后, 太子和直郡王之间曾经出现过一段短时间的休战,但那只是暂时的。
  直郡王觉得太子离开索额图,等于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认为自己早晚可以取而代之。
  而太子也表现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 不光冷对康熙, 还能抽空干翻直郡王, 一打二也没落下风。
  毕竟太子这个储君的位置就是他的金牌保障, 在群臣中的号召力非名不正言不顺的直郡王可比。
  这日, 殷陶刚刚诵经过后出了灵堂, 就收到了康熙的传召,请十二爷去乾清宫同万岁一起用膳。
  席上,康熙示意侍膳太监给殷陶添了两筷新煎的松茸片, 对殷陶道:“今年内务府的新上松茸吃着倒是不错, 朕用着适口,这么使油煎了吃着也不腻,你也尝尝。”
  殷陶很明显因着苏麻喇姑的过逝情绪不高,并没有与他谈笑,只是低低地应了声“好”,低头用掉了侍膳太监夹过来的那两片松茸。
  康熙这才想起,殷陶只是光头阿哥,府上是没有份例要送松茸的。
  虽然老十二府上也可以自己采买松茸,但不是这么回事啊!
  看着因为操办苏麻喇姑丧事而瘦了一圈的殷陶,康熙突然心疼起来,很想给孩子一个像样的爵位。
  这几年来,几个成年的儿子没一个叫他觉得顺心,也没有那种眼里喜欢心里舒服的感觉,只有十二……
  这几年为了朝中平衡,他左右为难,招人怨怼,既不敢太偏向太子,又不好太过偏向老大,堂堂一个帝王却被束缚至此,着实叫人觉得憋屈。
  下一茬再封诸子,老三、老四、老五的贝勒都是要提一提了,还有老十,姨母是皇后,外家是一等公,又娶了蒙古郡王的女儿,也是要给个郡王的。
  康熙突然就想任性一把,什么都不管,就要给老十二封个郡王。
  老五老十他们都能封王,他心尖上的小十二,从来没有站队太子或直郡王跟着他们在朝中斗法,怎么就不配当个郡王了?
  但是也不能就直接这么封,毕竟还有老九、十四等人看着呢,如果他真的这么封了十二,就实在太招人眼了。
  这朝中憋着使坏的人不少,甚至还有那素日藏奸的,就喜欢站队皇子挑拨是非。
  若是他真的就这么把十二封成了郡王,那不是在捧他,而是在害他。
  所以说来,要想把十二封作郡王,就必须合适的理由才行。
  明年就是太皇太后过逝二十周年了,苏麻喇姑也刚刚离世,还需得殷陶为她送灵。
  既然这样,不如就让十二在那里多待上一段时间,去东陵安奉殿为太皇太后和苏姑姑诵经祈福吧。
  如果这孩子能安心替两位长辈守陵一年,经得住这份考验,就给他封个郡王。
  他倒是要看看,到时还有谁敢说嘴!
  三日后,殷陶便到了新的任务,送苏麻喇姑入东陵安奉殿与太皇太后合葬,并代康熙为两位长辈祈福守陵。
  此消息一出,原本看似平静的朝堂再度展开了一波议论和猜想。
  十二爷这些年一直赋闲在家,不办差、不站队也不为皇上所用,小小年纪便过上了如同五爷七爷一般的养老生活。
  十二爷这几年在家过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被皇上提溜出来扔去守陵了呢?
  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十二爷可能在某些方面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被康熙所厌弃,才会贬他去安奉殿守陵。
  否则一个风华正茂的皇子,正是干事创业的最好年纪,为何会被突然踢出京城?
  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
  殷陶倒是没有被这主流观点所洗脑,他既了解历史上的康熙,又跟这个世界的康熙相处这么多年,自觉能够摸清老爷子的脾气。
  殷陶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康熙对他的态度绝非厌弃,甚至带着一些怜悯,突然这般不按常理出牌,说不定有什么其他安排在里头,只是他如今还看不懂其中深意。
  安安已经虚岁四岁了,舒怡又有了身孕,如今已经怀胎八个月了,自然不能跟他过去。况且那边气氛相对严肃冷清,甚至还可能供给不足,缺衣少食,殷陶自然舍不得妻女跟着过去受苦。
  殷陶对舒怡安慰道:“你放心,我没有做什么惹得皇阿玛不快的事情。几个兄弟当中,只有我是苏姑姑一手带大,我代他去给两位长辈守陵最是合适。安安年纪还小,在家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你如今月份大了,不宜操劳太过,还是带着安安在家安生养胎为宜。”
  这些年相处下来,舒怡觉得殷陶是个极为通透之人,看人看事都准得可怕,对朝局的分析从来没有出过错,相信这次也是一样。
  舒怡握住殷陶的手,柔声道:“我信你。你在外一个人小心,吃好穿暖,不要生病,家里有我在呢,会照顾好安安,你在外也不必太过挂心府里。”
  舒怡很快就被安抚住了,安安对于阿玛即将出门很久不能回家却有些接受无能,临到殷陶出门之前,日日都要同阿玛额娘待在一处,晚上也要宿在一个屋子。
  殷陶无法儿,只得给安安排了照顾舒怡和即将到来的小朋友的任务。
  有了这份“差事”以后,安安终于不在日日黏着阿玛,而是开始时时陪着额娘,和额娘待在一处,尽心尽责“照顾”起了舒怡。
  有了安安过后,殷陶家里游乐场又进行了扩建,同样打出了名号,最近来玩的小朋友实在不少。四爷、五爷、七爷、十爷和十三家的孩子都是常客,且对安安这个“幼儿园园长”的女儿表现了极大的友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记得给她带着,想来安安在家也不会寂寞。
  托了康熙的福,殷陶一直没有再添什么新人,府里就舒怡一个,也不会有什么人叫她为难,生出许多事端,不利于她的安胎。
  步兵统领衙门有便宜舅舅托合齐在,托合齐一直关注着他的宅邸,他的宅子在几个兄弟当中反而最为安全。
  九爷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殷陶也投了不少股份进去,得到了更多的分成,府上的银子用都用不了……
  相比京中的不平和纷扰,殷陶府上几乎可以用平静安宁来形容,这也是他从穿越到这个世界来便想活成的样子。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府中也即将迎来新的生命。
  一时短暂的离开也没关系,只要平平安安是最好的。
  殷陶虽然可以以平常心对待起落沉浮,但那些还在支持着他的“十二爷党”显然有些接受无能。
  虽然这个党派人数稀少,算下来铁粉只有马齐和托合齐两个,但并不妨碍他两个对于殷陶爱得深沉。
  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托合齐和马齐两个没事儿就走走亲戚,凑一块儿喝个小酒,在朝堂上也相互照应……关系也越发好了起来。
  托合齐一直都给马齐洗脑,是因为皇上看重十二阿哥他才得以当了九门提督,也是因为十二阿哥的圣心的缘故,妹妹才得以封嫔成为一宫主位。
  这话说得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说着说着不光托合齐自己信了,就连岳父马齐也深信不疑,认为十二阿哥是很得圣心的。
  可谁知没过几年,康熙就扔了这么一个雷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次十二阿哥被派出京城守陵的事情,对于他两个“十二爷党”打击还是蛮大的。
  托合齐还记得早先年马齐想追随八爷的事情,他叹了口气,亲自执壶给马齐斟了一杯酒,无不惆怅道:“今儿阿哥已经出京了,想来没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富察大人一向门路甚广,可有什么其他想法?这会子改换门庭兴许还来得及。”
  马齐也跟着托合齐叹了口气:“换什么啊?老了,早就折腾不动了。既然认定了十二爷,那便再不换什么了。十二爷要做个闲散皇子,我就只管保着他做个富贵闲人便是。”
  再说了,当年是他先弃了八爷而去的,现在再叫他转头去投奔人家,他没那个脸。
  只是他真没想到,直郡王和八爷两个竟然这么能冲,如今已是康熙四十五年,依然屹立不倒,甚至经常能够在太子手下讨个便宜。
  但想起当年八爷行径,再想起当年直郡王收债时候束手无策的样子……马齐觉得他两个还是走不远的。
  托合齐又喝了一口酒,突然就想起另一件事来。
  “对了,我这儿还有件事,要请富察大人帮忙分析一下。只是这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万万不可叫第三人知晓。”
  马齐瞬间来了兴趣,压低了声音对托合齐道:“大人请讲。”
  就在前日,托合齐按着康熙的要求,将康熙一直关注的几个宗亲和皇子的行程琐事写了一封折子,上呈给了康熙。
  折子当中也提到了,十二爷已于十一月初十动身前往了东陵安奉殿。
  康熙在给托合齐批复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十二乃吾之爱子,忠孝俱全,诚感天地,朕必当不忘。”
  托合齐有些想不大明白,康熙这到底是为了安抚于他随口一说,还是真心这般想的?
  是不是真如信中所说,虽然派了十二阿哥出京守陵,但心中依然还是想着十二阿哥?
  马齐蹙眉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给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他虽然相伴皇上左右多年,但依然有些看不透他,也搞不大清楚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
  因为康熙这人说话偶尔比较夸张,从前提到直郡王、太子、四爷、八爷、十三和十四时候,都曾用过“爱子”两个字,谁知道他真爱的是哪个子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