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牺牲之决心
年轻时代的史可法家中贫寒,焦慕芝多有接济,当初史可法成亲的时候,还是焦慕芝出钱操办的。后来左光斗被阉党中人构陷入了诏狱,焦慕芝也被逮捕下狱。
在暗无天日的诏狱当中,焦慕芝尽可能的把所有罪责全都揽到了自己头上,保住了史可法的平安。出狱之后,焦慕芝以一杆如刀如剑的大笔,激烈抨击阉党的种种罪行,虽屡次下狱依旧不改铮铮风骨,被世人称之为“焦铁骨”,成为史可法心目当中的英雄。
史可法怎么都没有想到,这次前来劝降的竟然会是当年的师兄。
现如今的焦慕芝早已不复当年的英姿,须发半白体态孱弱,虽然比史可法大不了几岁,却已是一副垂垂老朽的模样了。
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史可法就看出了这位焦铁骨内心当中的紧张,他甚至险些被门槛绊倒。
史可法本能的想要起身搀扶,最终还是忍住了。
和以前那些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说客相比,这位焦铁骨焦师兄则显得有些木讷,甚至没有使用史可法的官称,仅仅只是微微一拱手行了个浅礼,然后就自顾自的在侧椅上坐下去了。
“宪之,你比以前更加清瘦了。”
“守章,你也比以前老迈了不少。”
当年的师兄弟见面,还是和当年一样相互已表字相称。
简简单单的客套了一句之后,根本就不等这位昔日的师兄开口,史可法就是先说话了:“守章兄,我敬你当年的铮铮铁骨,才会与你相见。虽然你是来劝降的,我也不会为难与你,这就回去复了多铎之命吧,劝我投降的种种说辞千万不要讲出,否则的话,休怪我翻脸无情。”
焦慕芝似乎早就料到史可法会是这种态度,却一点都不在意:“宪之还是当年那副嫉恶如仇的霹雳性情,真是一点都没有变呢。我知道劝降之言对你毫无作用,也懒得耗费唇舌说那些个没有用的废话……”
“宪之一心想要做大明的文宋瑞,那也由着你就是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功业怎么说都不会错。就算是千秋百代之后,你宪之的这一腔碧血也必然会彪炳斑斑青史。只是我这样不忠不义的贰臣却一定会留下千古骂名!”
“我不过是守着一份为人臣子的愚忠罢了,又有何脸面与宋时的文天祥相提并论?”
焦慕芝的脸色一黯,身手扶了扶椅子把手,似乎想要站立起来,最终还是保持了一个蜷缩的姿势:“以孤军困守孤城,宁死不降的勇气与决心,全天下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就算是那多铎也对你这份心思钦佩的很,与文天祥相比也不逊色多少了。至于你说的脸面二字,我知道这是在羞我呢。我都已经投靠了建虏,早就落了个没脸面,也不在乎你的嘲讽之言了。”
史可法重重的“哼”了一声。
“宪之啊,你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对得起朝廷了,也算是顾全了君臣大义。就算真的举城而降谁也说不出甚么来……”
“又是这套说辞,”史可法又哼了一声:“接下来是不是要以高官显爵相诱了?你就直说吧,多铎准备封我做多大的官……”
“你总是这般以己意度人心,”面对史可法越来越不善的脸色,焦慕芝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口吻:“我知道你不稀罕清廷的封赏,那些个封侯封爵的话语我说不出口,也怕污你的尊听……”
“既然你知道我的秉性,还是甘愿舍弃半世英名,想来清廷一定封了你很高的官职吧?”
“宪之呐,你怎么就不肯改一改这幅臭脾气?”昔日的师兄微微一叹:“为了一己之私就投靠清廷,甘当万古骂名,就为了高官厚禄?你也忒小看我了。清廷根本就没有给我任何官职……”
不给官职就这么卖力的为清廷奔走,竟然还腆着脸来劝降史可法?
“从崇祯十四年开始,我就已经辞官归乡了,你是知道的。我连大明的官都不稀罕?会出任清廷的官职?”焦慕芝微微的摇着头:“今天我来劝降,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若我不这么做,清军就会把焦家庄上上下下四百多口子全都斩杀干净……”
原以为这位焦慕芝是因为贪生怕死,或者是贪图清廷的高官厚禄才来做说客的,想不到竟然是这样。
“若是你能听我一言,献了这扬州城,焦家庄四百余口老幼妇孺即可保全,若是你执意厮杀到底……清军的凶狠你是知道的,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恳请你看在焦家庄四百多条性命的情面上……”
“一派胡言!”史可法怒斥道:“焦家庄四百多口子是性命,难道江南亿兆生灵就不是性命了么?孰轻孰重你分不清楚么?”
“我分的清楚,分的很清楚。”焦慕芝继续说道:“我只是担心你史宪之已分不清楚了。”
“弘光朝是什么样子,你一定比我更清楚。我只问你一句,这样的朝廷还值得你我效忠么?”
“朝廷怎么样那是朝廷的事情,我辈只需精忠全义以死报效,尽了做臣子的本分也就是了。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评说。”
“建虏士马雄壮战力卓然,这话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清军的战斗力怎么样,连续三日的苦战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若不是依托经营依旧的城防,扬州早已不守。
“建虏纵是能逞一时兵马之盛,也休想让我投降。”史可法说的掷地有声大义凛然:“我扬州全城军民,早已经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心,宁为玉碎而计,不为瓦全而想。”
“好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焦慕芝哈哈大笑着站起身来:“你史宪之一玉之碎,可换个万古流芳。扬州八十万父老何如?多铎已下了屠城令,扬言城破之后十日不封刀。到时候就真的是金玉皆碎鸡犬不留了,却只成全了你史可法一人的忠义之名,哈哈,哈哈……看来焦家庄的父老乡亲是保不住了,我也无有颜面回去,那就成全了你吧……”
焦慕芝长身而起,猛然一头撞在厅柱之上。
随着一声闷响,脑浆崩裂,昔日的焦铁骨死于当场!
若说这个焦慕芝是卖国求荣的奸贼,还真是冤枉了他,可若是让史可法投降,却也万万不能。
难道自己真的是用扬州城内八十万军民的性命成就自己的身后之名?
难道我史可法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史可法有些迟疑了。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客至。
这一次来的是个女人。
该女子约莫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体态还算端正,虽谈不上标致,却也有六七分的颜色。
“这名女子是……”
还不等那女子作答,史德威就已凑到史可法面前小声说道:“这是大旗军的军使?”
大旗军?
虽然早就知道史德威曾经以私人身份联络过大旗军,但是现在的扬州城已被围的风雨不透水泄不通,这女人是怎么进来的?
“我等早在两月之前就已潜在扬州城内,”那女子不卑不亢的说道:“今日收到我家大帅的书信,特将书信转交给史公!”
听了这话,史可法下意思的扭头看了看史德威。
史德威微微摇头,示意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更不知道大旗军的人是怎么潜入进来的。
史可法接过书信。
书信的内容极其简短,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社稷危急河山倾覆,此实为亡天下之兆。史公若有丝毫犹豫,则中华之脊梁断亦,忠义之士寒亦,唯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死战到底。”
李吴山的这封书信,彻底扫清了萦绕在史可法心头的雾霾,顿时就清醒过来:扬州一战,不可显露出丝毫犹豫或者是软弱。否则的话,失去的将不仅仅只是江南,而是整个天下。
若是扬州的抵抗不够坚决,则中华的脊梁会被彻底打断,全天下有志抵抗的忠义之士也会失去一杆旗帜,到时候就真的再也没有谁还会有抵抗之心了。
为了扬州,史可法可以牺牲焦家庄的四百多口子。推而广之,为了整个天下,就算是牺牲了扬州城内的八十万军民,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牺牲一切之决心”说的就是这个。
“我家大帅知道史公在为全成八十万军民的生死而忧,”那女子用不带丝毫感**彩的语气说道:“我军已倾巢而动,已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宁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誓保扬州八十万生灵之周全……”
大旗军能够在这个时候来援,已经足以让史可法万分感动了。至于“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多也就是一个慷慨的说法而已。
至于说“誓保扬州百姓之周全”这种话,史可法真的不敢相信。
大旗军能有多少兵力?怎么保护扬州八十万父老的周全?
这种大话,连史可法都不敢说。
那女子似乎根本就不在意史可法是怎么想的,只是象个传声筒一样传达着李吴山的话语:“今晚,我军将沿江而进,战线由南而北,还望史公早做安排……”
在暗无天日的诏狱当中,焦慕芝尽可能的把所有罪责全都揽到了自己头上,保住了史可法的平安。出狱之后,焦慕芝以一杆如刀如剑的大笔,激烈抨击阉党的种种罪行,虽屡次下狱依旧不改铮铮风骨,被世人称之为“焦铁骨”,成为史可法心目当中的英雄。
史可法怎么都没有想到,这次前来劝降的竟然会是当年的师兄。
现如今的焦慕芝早已不复当年的英姿,须发半白体态孱弱,虽然比史可法大不了几岁,却已是一副垂垂老朽的模样了。
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史可法就看出了这位焦铁骨内心当中的紧张,他甚至险些被门槛绊倒。
史可法本能的想要起身搀扶,最终还是忍住了。
和以前那些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说客相比,这位焦铁骨焦师兄则显得有些木讷,甚至没有使用史可法的官称,仅仅只是微微一拱手行了个浅礼,然后就自顾自的在侧椅上坐下去了。
“宪之,你比以前更加清瘦了。”
“守章,你也比以前老迈了不少。”
当年的师兄弟见面,还是和当年一样相互已表字相称。
简简单单的客套了一句之后,根本就不等这位昔日的师兄开口,史可法就是先说话了:“守章兄,我敬你当年的铮铮铁骨,才会与你相见。虽然你是来劝降的,我也不会为难与你,这就回去复了多铎之命吧,劝我投降的种种说辞千万不要讲出,否则的话,休怪我翻脸无情。”
焦慕芝似乎早就料到史可法会是这种态度,却一点都不在意:“宪之还是当年那副嫉恶如仇的霹雳性情,真是一点都没有变呢。我知道劝降之言对你毫无作用,也懒得耗费唇舌说那些个没有用的废话……”
“宪之一心想要做大明的文宋瑞,那也由着你就是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功业怎么说都不会错。就算是千秋百代之后,你宪之的这一腔碧血也必然会彪炳斑斑青史。只是我这样不忠不义的贰臣却一定会留下千古骂名!”
“我不过是守着一份为人臣子的愚忠罢了,又有何脸面与宋时的文天祥相提并论?”
焦慕芝的脸色一黯,身手扶了扶椅子把手,似乎想要站立起来,最终还是保持了一个蜷缩的姿势:“以孤军困守孤城,宁死不降的勇气与决心,全天下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就算是那多铎也对你这份心思钦佩的很,与文天祥相比也不逊色多少了。至于你说的脸面二字,我知道这是在羞我呢。我都已经投靠了建虏,早就落了个没脸面,也不在乎你的嘲讽之言了。”
史可法重重的“哼”了一声。
“宪之啊,你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对得起朝廷了,也算是顾全了君臣大义。就算真的举城而降谁也说不出甚么来……”
“又是这套说辞,”史可法又哼了一声:“接下来是不是要以高官显爵相诱了?你就直说吧,多铎准备封我做多大的官……”
“你总是这般以己意度人心,”面对史可法越来越不善的脸色,焦慕芝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口吻:“我知道你不稀罕清廷的封赏,那些个封侯封爵的话语我说不出口,也怕污你的尊听……”
“既然你知道我的秉性,还是甘愿舍弃半世英名,想来清廷一定封了你很高的官职吧?”
“宪之呐,你怎么就不肯改一改这幅臭脾气?”昔日的师兄微微一叹:“为了一己之私就投靠清廷,甘当万古骂名,就为了高官厚禄?你也忒小看我了。清廷根本就没有给我任何官职……”
不给官职就这么卖力的为清廷奔走,竟然还腆着脸来劝降史可法?
“从崇祯十四年开始,我就已经辞官归乡了,你是知道的。我连大明的官都不稀罕?会出任清廷的官职?”焦慕芝微微的摇着头:“今天我来劝降,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若我不这么做,清军就会把焦家庄上上下下四百多口子全都斩杀干净……”
原以为这位焦慕芝是因为贪生怕死,或者是贪图清廷的高官厚禄才来做说客的,想不到竟然是这样。
“若是你能听我一言,献了这扬州城,焦家庄四百余口老幼妇孺即可保全,若是你执意厮杀到底……清军的凶狠你是知道的,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恳请你看在焦家庄四百多条性命的情面上……”
“一派胡言!”史可法怒斥道:“焦家庄四百多口子是性命,难道江南亿兆生灵就不是性命了么?孰轻孰重你分不清楚么?”
“我分的清楚,分的很清楚。”焦慕芝继续说道:“我只是担心你史宪之已分不清楚了。”
“弘光朝是什么样子,你一定比我更清楚。我只问你一句,这样的朝廷还值得你我效忠么?”
“朝廷怎么样那是朝廷的事情,我辈只需精忠全义以死报效,尽了做臣子的本分也就是了。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评说。”
“建虏士马雄壮战力卓然,这话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清军的战斗力怎么样,连续三日的苦战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若不是依托经营依旧的城防,扬州早已不守。
“建虏纵是能逞一时兵马之盛,也休想让我投降。”史可法说的掷地有声大义凛然:“我扬州全城军民,早已经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心,宁为玉碎而计,不为瓦全而想。”
“好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焦慕芝哈哈大笑着站起身来:“你史宪之一玉之碎,可换个万古流芳。扬州八十万父老何如?多铎已下了屠城令,扬言城破之后十日不封刀。到时候就真的是金玉皆碎鸡犬不留了,却只成全了你史可法一人的忠义之名,哈哈,哈哈……看来焦家庄的父老乡亲是保不住了,我也无有颜面回去,那就成全了你吧……”
焦慕芝长身而起,猛然一头撞在厅柱之上。
随着一声闷响,脑浆崩裂,昔日的焦铁骨死于当场!
若说这个焦慕芝是卖国求荣的奸贼,还真是冤枉了他,可若是让史可法投降,却也万万不能。
难道自己真的是用扬州城内八十万军民的性命成就自己的身后之名?
难道我史可法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史可法有些迟疑了。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客至。
这一次来的是个女人。
该女子约莫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体态还算端正,虽谈不上标致,却也有六七分的颜色。
“这名女子是……”
还不等那女子作答,史德威就已凑到史可法面前小声说道:“这是大旗军的军使?”
大旗军?
虽然早就知道史德威曾经以私人身份联络过大旗军,但是现在的扬州城已被围的风雨不透水泄不通,这女人是怎么进来的?
“我等早在两月之前就已潜在扬州城内,”那女子不卑不亢的说道:“今日收到我家大帅的书信,特将书信转交给史公!”
听了这话,史可法下意思的扭头看了看史德威。
史德威微微摇头,示意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更不知道大旗军的人是怎么潜入进来的。
史可法接过书信。
书信的内容极其简短,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社稷危急河山倾覆,此实为亡天下之兆。史公若有丝毫犹豫,则中华之脊梁断亦,忠义之士寒亦,唯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死战到底。”
李吴山的这封书信,彻底扫清了萦绕在史可法心头的雾霾,顿时就清醒过来:扬州一战,不可显露出丝毫犹豫或者是软弱。否则的话,失去的将不仅仅只是江南,而是整个天下。
若是扬州的抵抗不够坚决,则中华的脊梁会被彻底打断,全天下有志抵抗的忠义之士也会失去一杆旗帜,到时候就真的再也没有谁还会有抵抗之心了。
为了扬州,史可法可以牺牲焦家庄的四百多口子。推而广之,为了整个天下,就算是牺牲了扬州城内的八十万军民,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牺牲一切之决心”说的就是这个。
“我家大帅知道史公在为全成八十万军民的生死而忧,”那女子用不带丝毫感**彩的语气说道:“我军已倾巢而动,已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宁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誓保扬州八十万生灵之周全……”
大旗军能够在这个时候来援,已经足以让史可法万分感动了。至于“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多也就是一个慷慨的说法而已。
至于说“誓保扬州百姓之周全”这种话,史可法真的不敢相信。
大旗军能有多少兵力?怎么保护扬州八十万父老的周全?
这种大话,连史可法都不敢说。
那女子似乎根本就不在意史可法是怎么想的,只是象个传声筒一样传达着李吴山的话语:“今晚,我军将沿江而进,战线由南而北,还望史公早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