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
三树墩,吴山军校。
当李吴山走进校长室的时候,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四十二名学生马上以整齐划一的动作站起身来,齐刷刷的打了一个军礼:
“校长安好。”
李吴山回了一个军礼:“大家好。”
校长室本就狭小,一下子涌进来四十多人,显得有些拥挤,但却井然有序。
虽然没有刻意的队列,学生们还是下意识站的笔直,隐隐之间透着军容的严整和秩序。
“地方小,大家就这么站着说话吧。”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正题:“你们的考卷中,全都提到黄州之战的种种弊端,看来你们对黄州之战很有些想法呀。李林信,你说说吧。”
“是,校长!”李林信往前迈了一步……
“这不是正式的考核,仅仅只是随意之谈,可以畅所欲言。”
校长的目光中分明充满了鼓励的意思,这给了李林信很大的勇气:“黄州一战,我军所获大胜,终究不是全胜。战术细节上存在诸多缺陷,譬如,我军飞兵而临黄州,击破江防右营之际,就不应继续与敌缠斗,而是应该绕过黄州持续深入,顺江而下攻击蕲州,或者是直接渡江去攻窦口……”
“当时的情形是孤军深入,己字营极大红狼并没有跟上来,要是按你这样的打法,是不是陷进去太深了?若阿济格从上游追击,左梦庚从下游拦截,岂不是自绝后路了么?”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战前准备不足。”年轻的李林信侃侃而谈:“我军在平湖击溃李国英部之后,校长就应该急调刘春生部协同。以我部为先锋,刘春生二营和大红狼部为两肋。如此一来,前后两部最多只有两日间隔,击破江防右营之后可左右展开,就算不能缠住从上下游而来的敌军,至少也能迟滞清军速度,然后我军就可以继续突破……”
对于李林信的这个观点,李吴山不置可否,而是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洛晴天,我看你的考卷和李林信有些雷同,你也说说吧。”
“学生附议李林信的观点,认为洗劫黄州是此战的败笔,我军不应进城,而是继续突破。”
“继续突破?突破到哪里?突破的路线如何安排?”
“沿长江突进,目标为九江。”
“从黄州到九江,三百多里的路程,能突破吗?”
“能!我军保持飞兵突进的态势,在敌反应过来之前行大穿插战略,仅仅只攻击敌之支撑节点,沿途一切全都甩给协同部队,我军只是前进前进再前进,始终保持高速冲击。如此一来,敌军就算再多十倍百倍,也根本集结不起来,最多也就是追着咱们的队尾奔跑罢了。”
“校长经常教导我们,侵略如火迅捷如风,以时间折叠空间。”
“沈从文,你也这么认为吗?”
“是,校长。”
“若进军途中遭遇敌之顽抗,无法在短时间突破,岂不是有孤军深入之嫌了?”
“在黄州之战中,校长打的太过于保守,己字营和直属队几没有任何作用。学生以为,重要实现第一次突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所有兵力全都投入进去,不留预备队,倾尽全力攻击敌军。”
不留预备队?那还是打仗吗?那是孤注一掷的豪赌!
面对自己的学生如此激进甚至是极端的战术,李吴山依旧不做评价而是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东方旭,说说你的想法吧。”
“黄州一战,我军的火力优势并没有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施展。尤其是四个炮班的使用,束手束脚过于保守。按照校长的教诲,火力才是战斗力的直接体现。若此战由学生指挥,当把四个炮班集合在一起,单独成为一个战斗序列,在最短的时间内倾泻出最大的火力……”
那么多的火炮,所展现出来的威力堪称惊天动地,但学生们却说这样的战法远远不够。若是被别人听去了,必然会笑掉大牙!
李吴山是“大明军神”,却被自己的学生用自己传授的本领说的体无完肤,却说有些滑稽。
“你们说的这些,不论是对是错,都值得表扬。”李吴山笑道:“不屈从于权威,有自己的观点,这是好事,但我觉得你们还是有些幼稚,我给你们半个时辰的讨论时间,再好好的想一想,拿出一个完整的意见来。”
半个时辰之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权衡,这四十二个学生得出一致意见:依旧认为校长的战略战术存在太多不足之处,始终显得有些放不开。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太保守了!
“这是你们所有人的意见吗?”
“是,校长!”李林信说道:“这是我们集体讨论之后的结果,我们一致认为黄州之战本应该打的更好。我们的威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哈哈,哈哈哈!
李吴山仰天大笑,笑的极是开心。
仔细审视着眼前这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李吴山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觉得已经超过我了?是不是以为我不知道以上种种不足之处?”
“校长曾教导我们,就事论事,不屈从于权威……”
“很好!”李吴山哈哈大笑着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我全都知道,现在我就告诉你们答案!”
“长驱直入,侵略如火、迅捷如风,以时间折叠空间,等等这些全都是迅雷战法的精髓。最忌讳的就是保守二字!”李吴山凝视着自己的学生们:“但我舍不得呀,舍不得让你们折损。”
“若是按照我平时传授给你们的迅雷战法,固然可以迅速突破,实现大迂回大穿插的战略,但你们的折损一定会非常之重。”
“当今之世,你们就是最精锐的力量,是我族的未来,每折损一人都是我族的巨大损失。算是用一百个清军的生命来交换,都是亏本的生意。因为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多的用途。”
“你们不是说我打的保守吗?那是因为我希望你们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哪怕是少收获一些战果也是值得的。”
“我为什么舍不得把预备队压上去?就是为了在出现意外的时候让他们保护你们,让预备队承受本来应该由你们承受的伤亡。”
“我为什么没有把火炮四班单独作为一个战斗序列?同样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包括“己”字营和直属队在内的预备队,其实就是学生们的“保姆”,一旦战事进行的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顺利,立刻就会压上去保护他们,承受本应该由学生们承受的伤亡。
宁可减少战果,也要保护学生们的绝对安全,这才是保守安排的根本原因。
若是换做是那些个传统的军队,被最高统帅如此重视,肯定会感动的一塌糊涂,也必然会生出效死之心,但学生们没有应有的感动,而是用整齐划一的声音回答:
“为我族牺牲一切是我们的最高荣耀!”
“还不到你们牺牲的时候。”李吴山很快就结束了这个话题,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桑皮之纸袋交给了李林信:“你们这四十二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都很合格。你们分成两个组,分别利用这份资料制定出一个详尽的作战方案,十天之内交给我!”
“是,校长。”
桑皮纸袋的封皮上用朱笔写着一个“壹”字:这表示纸袋中的资料是一级绝密内容。
按照吴山军校的规则,这个等级的文件绝不可外传,不仅不能带出去更不可私下讨论,只允许在规定地点由经过特别的人进行。
打开牛皮纸袋,从中抽出四页写满字迹的纸张。
《攻略湖广筹备事宜》!
作战代号:西江月
作战目标:击溃阿济格部主力为最低战略目标,将大旗军的势力范围拓展到长江中游,控制长江航运为重心。
作战方略:以学生军为主力,配备不少于十个炮班,三千六百到四千二百火铳兵。协同部队包括廉金斗部一千二百战兵,大红狼部以闯军各部不少于四千战兵。另有大旗军的一个直属队和五个营,其中有三个是战斗力稍微弱一些的地支营,两个小型马队。
后勤给养包括一千二百辆车具,挽马不少于三千匹,动用的随军夫子不多余九千人,以及数量庞大的各种物资。
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的友军:芜湖黄得功部六千战兵,大型战船二十艘上下……
作战日期:自明年二月开始,六月初结束,最迟不超过七月底!
所有的这些人员和物资,达到了李吴山动员能力的六成甚至更高,光是战兵就有一万三四千多,绝对规模庞大,而其中的主力就是大旗军的一个直属队和五个营头,还有四千学生兵。
而这四千学生兵,是李吴山所能够达到的动员极限。
现在的吴山军校,真正完成战术培训的只有前三期的两千多人,这些人已经可以直接上战场接受血与火的考验了。李吴山显然认为这点兵力还不是很充分,所以准备在明年开春打响湖广之战——那是吴山军校第四期学院完成训练的时间节点。
“黄州之战,不过是个暖场的折子戏,这才是真正的大戏。能不能唱一个满堂喝彩,就看你们的了!”李吴山说道:“我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当李吴山走进校长室的时候,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四十二名学生马上以整齐划一的动作站起身来,齐刷刷的打了一个军礼:
“校长安好。”
李吴山回了一个军礼:“大家好。”
校长室本就狭小,一下子涌进来四十多人,显得有些拥挤,但却井然有序。
虽然没有刻意的队列,学生们还是下意识站的笔直,隐隐之间透着军容的严整和秩序。
“地方小,大家就这么站着说话吧。”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正题:“你们的考卷中,全都提到黄州之战的种种弊端,看来你们对黄州之战很有些想法呀。李林信,你说说吧。”
“是,校长!”李林信往前迈了一步……
“这不是正式的考核,仅仅只是随意之谈,可以畅所欲言。”
校长的目光中分明充满了鼓励的意思,这给了李林信很大的勇气:“黄州一战,我军所获大胜,终究不是全胜。战术细节上存在诸多缺陷,譬如,我军飞兵而临黄州,击破江防右营之际,就不应继续与敌缠斗,而是应该绕过黄州持续深入,顺江而下攻击蕲州,或者是直接渡江去攻窦口……”
“当时的情形是孤军深入,己字营极大红狼并没有跟上来,要是按你这样的打法,是不是陷进去太深了?若阿济格从上游追击,左梦庚从下游拦截,岂不是自绝后路了么?”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战前准备不足。”年轻的李林信侃侃而谈:“我军在平湖击溃李国英部之后,校长就应该急调刘春生部协同。以我部为先锋,刘春生二营和大红狼部为两肋。如此一来,前后两部最多只有两日间隔,击破江防右营之后可左右展开,就算不能缠住从上下游而来的敌军,至少也能迟滞清军速度,然后我军就可以继续突破……”
对于李林信的这个观点,李吴山不置可否,而是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洛晴天,我看你的考卷和李林信有些雷同,你也说说吧。”
“学生附议李林信的观点,认为洗劫黄州是此战的败笔,我军不应进城,而是继续突破。”
“继续突破?突破到哪里?突破的路线如何安排?”
“沿长江突进,目标为九江。”
“从黄州到九江,三百多里的路程,能突破吗?”
“能!我军保持飞兵突进的态势,在敌反应过来之前行大穿插战略,仅仅只攻击敌之支撑节点,沿途一切全都甩给协同部队,我军只是前进前进再前进,始终保持高速冲击。如此一来,敌军就算再多十倍百倍,也根本集结不起来,最多也就是追着咱们的队尾奔跑罢了。”
“校长经常教导我们,侵略如火迅捷如风,以时间折叠空间。”
“沈从文,你也这么认为吗?”
“是,校长。”
“若进军途中遭遇敌之顽抗,无法在短时间突破,岂不是有孤军深入之嫌了?”
“在黄州之战中,校长打的太过于保守,己字营和直属队几没有任何作用。学生以为,重要实现第一次突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所有兵力全都投入进去,不留预备队,倾尽全力攻击敌军。”
不留预备队?那还是打仗吗?那是孤注一掷的豪赌!
面对自己的学生如此激进甚至是极端的战术,李吴山依旧不做评价而是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东方旭,说说你的想法吧。”
“黄州一战,我军的火力优势并没有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施展。尤其是四个炮班的使用,束手束脚过于保守。按照校长的教诲,火力才是战斗力的直接体现。若此战由学生指挥,当把四个炮班集合在一起,单独成为一个战斗序列,在最短的时间内倾泻出最大的火力……”
那么多的火炮,所展现出来的威力堪称惊天动地,但学生们却说这样的战法远远不够。若是被别人听去了,必然会笑掉大牙!
李吴山是“大明军神”,却被自己的学生用自己传授的本领说的体无完肤,却说有些滑稽。
“你们说的这些,不论是对是错,都值得表扬。”李吴山笑道:“不屈从于权威,有自己的观点,这是好事,但我觉得你们还是有些幼稚,我给你们半个时辰的讨论时间,再好好的想一想,拿出一个完整的意见来。”
半个时辰之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权衡,这四十二个学生得出一致意见:依旧认为校长的战略战术存在太多不足之处,始终显得有些放不开。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太保守了!
“这是你们所有人的意见吗?”
“是,校长!”李林信说道:“这是我们集体讨论之后的结果,我们一致认为黄州之战本应该打的更好。我们的威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哈哈,哈哈哈!
李吴山仰天大笑,笑的极是开心。
仔细审视着眼前这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李吴山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觉得已经超过我了?是不是以为我不知道以上种种不足之处?”
“校长曾教导我们,就事论事,不屈从于权威……”
“很好!”李吴山哈哈大笑着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我全都知道,现在我就告诉你们答案!”
“长驱直入,侵略如火、迅捷如风,以时间折叠空间,等等这些全都是迅雷战法的精髓。最忌讳的就是保守二字!”李吴山凝视着自己的学生们:“但我舍不得呀,舍不得让你们折损。”
“若是按照我平时传授给你们的迅雷战法,固然可以迅速突破,实现大迂回大穿插的战略,但你们的折损一定会非常之重。”
“当今之世,你们就是最精锐的力量,是我族的未来,每折损一人都是我族的巨大损失。算是用一百个清军的生命来交换,都是亏本的生意。因为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多的用途。”
“你们不是说我打的保守吗?那是因为我希望你们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哪怕是少收获一些战果也是值得的。”
“我为什么舍不得把预备队压上去?就是为了在出现意外的时候让他们保护你们,让预备队承受本来应该由你们承受的伤亡。”
“我为什么没有把火炮四班单独作为一个战斗序列?同样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包括“己”字营和直属队在内的预备队,其实就是学生们的“保姆”,一旦战事进行的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顺利,立刻就会压上去保护他们,承受本应该由学生们承受的伤亡。
宁可减少战果,也要保护学生们的绝对安全,这才是保守安排的根本原因。
若是换做是那些个传统的军队,被最高统帅如此重视,肯定会感动的一塌糊涂,也必然会生出效死之心,但学生们没有应有的感动,而是用整齐划一的声音回答:
“为我族牺牲一切是我们的最高荣耀!”
“还不到你们牺牲的时候。”李吴山很快就结束了这个话题,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桑皮之纸袋交给了李林信:“你们这四十二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都很合格。你们分成两个组,分别利用这份资料制定出一个详尽的作战方案,十天之内交给我!”
“是,校长。”
桑皮纸袋的封皮上用朱笔写着一个“壹”字:这表示纸袋中的资料是一级绝密内容。
按照吴山军校的规则,这个等级的文件绝不可外传,不仅不能带出去更不可私下讨论,只允许在规定地点由经过特别的人进行。
打开牛皮纸袋,从中抽出四页写满字迹的纸张。
《攻略湖广筹备事宜》!
作战代号:西江月
作战目标:击溃阿济格部主力为最低战略目标,将大旗军的势力范围拓展到长江中游,控制长江航运为重心。
作战方略:以学生军为主力,配备不少于十个炮班,三千六百到四千二百火铳兵。协同部队包括廉金斗部一千二百战兵,大红狼部以闯军各部不少于四千战兵。另有大旗军的一个直属队和五个营,其中有三个是战斗力稍微弱一些的地支营,两个小型马队。
后勤给养包括一千二百辆车具,挽马不少于三千匹,动用的随军夫子不多余九千人,以及数量庞大的各种物资。
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的友军:芜湖黄得功部六千战兵,大型战船二十艘上下……
作战日期:自明年二月开始,六月初结束,最迟不超过七月底!
所有的这些人员和物资,达到了李吴山动员能力的六成甚至更高,光是战兵就有一万三四千多,绝对规模庞大,而其中的主力就是大旗军的一个直属队和五个营头,还有四千学生兵。
而这四千学生兵,是李吴山所能够达到的动员极限。
现在的吴山军校,真正完成战术培训的只有前三期的两千多人,这些人已经可以直接上战场接受血与火的考验了。李吴山显然认为这点兵力还不是很充分,所以准备在明年开春打响湖广之战——那是吴山军校第四期学院完成训练的时间节点。
“黄州之战,不过是个暖场的折子戏,这才是真正的大戏。能不能唱一个满堂喝彩,就看你们的了!”李吴山说道:“我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