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王树根的表演
台上主持人继续说道:“下面就有请,我们本次音乐节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终场表演,这位表演者很有些特别。”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目光投给坐在台下的陆然同时伸出手指了指:“大家都知道,本次音乐节全场最小的表演者,就是陆然,他年纪虽然小,但是表演的精彩程度却毋庸置疑。但是,还有一位年纪最大的表演者的表演,大家还未曾欣赏到……”
在主持人的手指和灯光投到陆然的时候,陆然无比自然的把手放在嘴边吹了个响亮的口哨回应,惹来全场阵阵的喝彩声。这些天下来,他早就已经无比适应这种场合,或者说其实他本身就有点人来疯的性格,人越多,他反倒越放得开。
他早就已经知道这个终场表演的人的身份,自然没有台下观众们那么多的疑惑,但是他也是十分激动,他早就想亲自现场聆听一番这位的高超技艺了。
在场下呼声达到最高潮的同时,主持人高声说出了事先预设好的念白:“下面我们有请这位被人称作是唢呐王的表演者!王树根!”
没错,开场表演者是全场年龄最小的陆然,终场表演,主办方回升这边经过认真的深思熟虑之后,最后选定了全场年纪最大的王树根老人。
两者的年龄刚好能够互相呼应不说,而且两个人的表演程度,也无疑不会辜负这样重要的时刻,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选择。
王树根老人依然穿着那身量身定做的红色唐装,不知是不是错觉,陆然揉了揉眼睛感觉他罗锅的程度好像都少了不少,腰板看上去比第一次见到他时要直上许多,同时脸色看起来也要好上不少,想来有些人就是这样吧,活活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
老人手里拿着他那根走到哪里几乎都一直带着的大唢呐,杆长就足有差不多六十厘米,加上喇叭全长要超过七十五厘米……
神色也不再是第一次见到时候那样冷漠,只见他先是冲着台下的观众点了点头咧嘴笑了一下,然后拿起唢呐到嘴边的一刻开始,立刻就变得无比严肃认真,仿佛在他眼中的,只有手中的这把唢呐,台下上万名观众对他来说都变得视如无物。
陆然脸上的神色瞬间凛然,懂行的人都知道,一些老戏骨老艺术家,在开始进行表演的时候都会瞬间把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而这个调整状态当中,最高的层次就叫做——入戏。
老人此刻在台上,给他一种感觉,他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一把唢呐……
尽管这样说很奇怪,但是此刻老人给他的感觉确实就是如此。
台下的观众也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王树根上台的那一瞬间,许多人就把他认了出来,之前都还在想,这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从来不点评也不说话,还能和老狼窦唯叶蓓这些腕儿们坐在一起,怕不是主办方的某个老板吧?
现在突然得知,眼前这个看上去年过八十的老人,竟然是来表演唢呐的?
开什么玩笑,了解民乐的人都知道,唢呐吹得好不好全凭一口气,也就是在拥有技艺的同时,是一项非常考验肺活量和气息的乐器。这个走路看着都有些颤巍的老人,竟然是要在台上表演唢呐。
有些人甚至都揣测着,这个老头子会不会表演到半途,就一口气喘不上来要送去急救。
前排离得近一些的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有个别脾气急的甚至直接对着台上嚷道:“老头儿你行不行啊?别吹到一半上不来气……”
陆然不屑的一笑,别人不知道王树根的底细他可是知道的,老人吹了大半辈子接近六七十年的唢呐,丹田内气息的浑厚让人无法想象。过去农村办红白事,老人跟下来全程,一吹就是几十首,光凭气息,这些天音乐节上那些摇滚乐队的主唱都没有一个能同他相比。
老人闭上双眼,从口中吹出了第一个音调,结果就只这一下就已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开始安静欣赏起老人的表演。
他今天选择的曲子是《三十里铺》,一首带有陕北风格的唢呐曲,曲子很有些信天游的味道,悠扬的唢呐声一下就把全场观众瞬间带入到了那种黄土高原独有的意味当中,恨不得竖起耳朵把老人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吸进耳朵里面……
陆然也同样是如此,他已经顾及不上周围的一切,只是闭目仔细的倾听,不时还跟着曲子的节奏舒缓地点了点头,显得十分的陶醉。
不管是哪种类型,艺术只要到了一定境界,都会自然而然的让人沉醉,在场真正懂唢呐的肯定不超过三十个,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听得出老人吹奏的好坏,从前奏到中间到高潮,全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注意力从台上老人的身上转移走。
其实老人最拿手的还是一些北方传统曲目,不过东北这边的唢呐曲风格往往都十分明朗,要么大喜如《夺丰收》,要么大悲如《大出殡》这种,都不是很适合在音乐节这种场合演奏。所以在主办方回升方面的要求下,老人就选择了《三十里铺》这一首曲子,悠扬又富有韵味,也更加能够引人入胜。
其实陆然觉得老人吹得最好的肯定还是那些红白事的曲子,但是要真拿出来吹奏,总不好让台下一大堆观众跟着一起失声痛哭吧,那岂不是让整个音乐节一下子变了味道。
老人此刻就安静地站在台上独奏,没有任何乐队伴奏,打人的唢呐声却能清清楚楚传入到众人的耳朵当中。
他带着他的唢呐站在那里,仿佛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一曲终了。
台下观众先是集体沉默了一阵,随后即是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所有表演的掌声全都要热烈而且经久不息。
台上的老人有些手足无措地对着台下深鞠了一躬,想来他也是第一次收到过这样的掌声。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目光投给坐在台下的陆然同时伸出手指了指:“大家都知道,本次音乐节全场最小的表演者,就是陆然,他年纪虽然小,但是表演的精彩程度却毋庸置疑。但是,还有一位年纪最大的表演者的表演,大家还未曾欣赏到……”
在主持人的手指和灯光投到陆然的时候,陆然无比自然的把手放在嘴边吹了个响亮的口哨回应,惹来全场阵阵的喝彩声。这些天下来,他早就已经无比适应这种场合,或者说其实他本身就有点人来疯的性格,人越多,他反倒越放得开。
他早就已经知道这个终场表演的人的身份,自然没有台下观众们那么多的疑惑,但是他也是十分激动,他早就想亲自现场聆听一番这位的高超技艺了。
在场下呼声达到最高潮的同时,主持人高声说出了事先预设好的念白:“下面我们有请这位被人称作是唢呐王的表演者!王树根!”
没错,开场表演者是全场年龄最小的陆然,终场表演,主办方回升这边经过认真的深思熟虑之后,最后选定了全场年纪最大的王树根老人。
两者的年龄刚好能够互相呼应不说,而且两个人的表演程度,也无疑不会辜负这样重要的时刻,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选择。
王树根老人依然穿着那身量身定做的红色唐装,不知是不是错觉,陆然揉了揉眼睛感觉他罗锅的程度好像都少了不少,腰板看上去比第一次见到他时要直上许多,同时脸色看起来也要好上不少,想来有些人就是这样吧,活活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
老人手里拿着他那根走到哪里几乎都一直带着的大唢呐,杆长就足有差不多六十厘米,加上喇叭全长要超过七十五厘米……
神色也不再是第一次见到时候那样冷漠,只见他先是冲着台下的观众点了点头咧嘴笑了一下,然后拿起唢呐到嘴边的一刻开始,立刻就变得无比严肃认真,仿佛在他眼中的,只有手中的这把唢呐,台下上万名观众对他来说都变得视如无物。
陆然脸上的神色瞬间凛然,懂行的人都知道,一些老戏骨老艺术家,在开始进行表演的时候都会瞬间把自身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而这个调整状态当中,最高的层次就叫做——入戏。
老人此刻在台上,给他一种感觉,他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一把唢呐……
尽管这样说很奇怪,但是此刻老人给他的感觉确实就是如此。
台下的观众也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王树根上台的那一瞬间,许多人就把他认了出来,之前都还在想,这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从来不点评也不说话,还能和老狼窦唯叶蓓这些腕儿们坐在一起,怕不是主办方的某个老板吧?
现在突然得知,眼前这个看上去年过八十的老人,竟然是来表演唢呐的?
开什么玩笑,了解民乐的人都知道,唢呐吹得好不好全凭一口气,也就是在拥有技艺的同时,是一项非常考验肺活量和气息的乐器。这个走路看着都有些颤巍的老人,竟然是要在台上表演唢呐。
有些人甚至都揣测着,这个老头子会不会表演到半途,就一口气喘不上来要送去急救。
前排离得近一些的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有个别脾气急的甚至直接对着台上嚷道:“老头儿你行不行啊?别吹到一半上不来气……”
陆然不屑的一笑,别人不知道王树根的底细他可是知道的,老人吹了大半辈子接近六七十年的唢呐,丹田内气息的浑厚让人无法想象。过去农村办红白事,老人跟下来全程,一吹就是几十首,光凭气息,这些天音乐节上那些摇滚乐队的主唱都没有一个能同他相比。
老人闭上双眼,从口中吹出了第一个音调,结果就只这一下就已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开始安静欣赏起老人的表演。
他今天选择的曲子是《三十里铺》,一首带有陕北风格的唢呐曲,曲子很有些信天游的味道,悠扬的唢呐声一下就把全场观众瞬间带入到了那种黄土高原独有的意味当中,恨不得竖起耳朵把老人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吸进耳朵里面……
陆然也同样是如此,他已经顾及不上周围的一切,只是闭目仔细的倾听,不时还跟着曲子的节奏舒缓地点了点头,显得十分的陶醉。
不管是哪种类型,艺术只要到了一定境界,都会自然而然的让人沉醉,在场真正懂唢呐的肯定不超过三十个,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听得出老人吹奏的好坏,从前奏到中间到高潮,全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注意力从台上老人的身上转移走。
其实老人最拿手的还是一些北方传统曲目,不过东北这边的唢呐曲风格往往都十分明朗,要么大喜如《夺丰收》,要么大悲如《大出殡》这种,都不是很适合在音乐节这种场合演奏。所以在主办方回升方面的要求下,老人就选择了《三十里铺》这一首曲子,悠扬又富有韵味,也更加能够引人入胜。
其实陆然觉得老人吹得最好的肯定还是那些红白事的曲子,但是要真拿出来吹奏,总不好让台下一大堆观众跟着一起失声痛哭吧,那岂不是让整个音乐节一下子变了味道。
老人此刻就安静地站在台上独奏,没有任何乐队伴奏,打人的唢呐声却能清清楚楚传入到众人的耳朵当中。
他带着他的唢呐站在那里,仿佛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一曲终了。
台下观众先是集体沉默了一阵,随后即是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所有表演的掌声全都要热烈而且经久不息。
台上的老人有些手足无措地对着台下深鞠了一躬,想来他也是第一次收到过这样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