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三)
这一位韩相名叫韩东国,字安洛,河南行省洛州宜阳人,一直很低调,看上去很不起眼。知道内情的人却知道,这一位和卢文韬、魏良弼是太上皇秉政后期最器重的三驾马车。以前执掌着户部,兼领尚书省左丞,被人戏称为太上皇的钱袋子。但是因为造成国库积欠、地方亏空太多而饱受非议。
当时郭相爷**因为女婿假冒案被牵连请辞,韩东国则趁机接了门下侍郎的位,成了内阁第三位宰辅,却是把户部尚书和尚书省左丞的位置空了出来。一番腾挪后,杜云霖被圣上召回京师,委以尚书省中丞之职。此中种种细节,不足以为外人道。
从这位韩相,薛规猛然间想起刘玄的那位同年顾仝。
这一位成均馆观政后留在了中书省,开春时还以从七品中书省秘书丞的身份南下龙虎山册封张天师,路过金陵时还特意以刘玄好友的身份投贴拜访过自己。记得这位顾仝顾全义应该叫韩相姑父的。
当初顾仝的祖父任洛州提学,视韩相为得意弟子,悉心教授,通过师门同科等关系将其推荐进了国子监,还将女儿许配给了寒门出身的韩东国。怎么自己女婿连韩相这里也能攀上关系,难道他真的这么深谋远虑,精心编织,苦心经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太令人生惧了。
突然间薛规心里有了一份明悟,朝中关系本来就错综复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编织成了一张无比巨大的网。而刘四郎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所以各方势力自然会把注意力投到他身上,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个交织点。就算他不去编织,别人也会把网扯到他身上去。
想到这里,薛规心里一松,看来刘玄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妖孽,他也只是朝中大局中的一枚棋子,任人摆布的同时也在算计着自己的东西。
薛规抬起头,看到刘乾坐在对面,正慢慢地喝着茶,连忙拱手道:“贤侄对不住,某一时走神了。”
刘乾笑了笑说道:“世叔客气了。有些事事关重大,是得细细琢磨下。”
薛规心头一动,刘四郎的这个哥哥,说话的语气倒是跟刘四郎有几分相似,但是话里的机锋似乎更多些。突然间他想到一个问题,不由开口问道:“内北苑那边有什么动静?”
“太上皇和皇太后上月在德仁堂设了家宴,把圣上和阁老们请了去。宴席上皇太后说,正宫皇后之位虚待,是圣上情深意重,自当理解。只是后宫不可荒疏,应援前周景宗册皇贵妃例,册立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人,以全后宫典制。圣上允了,就等着黄道吉日皇太后下懿旨了。”
“皇贵妃应当是贤妃进位吧,贵妃就不知是贾、陈、周、田妃中哪一位。”
“这个小侄也不知,京师里是议论纷纷,各种说法的都有。不过内阁前些日子请旨委长安侯府的周大老爷为两浙转运使。”
听到这里,薛规猛地站了起来,他听出来里面的玄机来了。
国朝制度,进了贵妃按例是可以给其父赐爵的。周大老爷周淮安顶着长安侯府的招牌,实际爵位只是轻车都尉而已,跟贾蓉一样,到下一代绝对要除爵。现在女儿进了贵妃,自然可以赐爵。再派到两浙漕台任上为平贼军筹运粮饷,自然可以分润一份功劳,到时赐爵还可以往上抬一抬。
突然间,薛规想起杭州城还有一位贾政贾学政,听闻他不仅危急之时没有临阵脱逃,勇于赴任,还身披甲胄,亲上前线为将士们鼓舞士气,颇有“其祖之风”。现在又在学政职上做得有声有色,颇得秀才士林们交口称赞。关键是他女儿也在宫里,有机会进贵妃。
想到这里,薛规有些苦笑,这事闹得,一盘棋下到这个地步,全乱套了,现在大家都只能见招拆招了。
“圣上答应了?”
“圣上将这份折子留中了几日,内阁又上奏,说浙西事大,需派国之重臣镇抚威慑,故推荐韩相以钦差前往杭州督战。”
薛规听刘乾讲完,直在摇头,这一来一往地,着实精彩。内阁这边意思很明显,圣上你不想赐爵,那我们就把韩东国派到杭州去督战。这一位去了杭州,凭借他宰辅的身份,天大的军功肯定要分去一大半,而有了这份军功,卢相、魏相一退,韩东国接任首辅之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圣上是万万不敢答应的。卢文韬和魏良弼都六七十岁了,身体都不大好,熬两年肯定会退下来的。可韩东国才五十出头,身体特棒,就是杨慎一都不一定能熬得过他。更可怕的是韩东国父母早就亡故,绝对不用担心丁忧。真要让他得了军功,这两三年间坐上首辅的位子,圣上要想搬他下来,就得要费番力气了。最关键的是太上皇那一系的势力会重新聚集在韩东国身边,不会因为卢、魏两相的荣休而散离。这就意味着圣上登基以来的努力白费了一半。
所以薛规知道圣上肯定不会答应韩东国到杭州来。
派刘玄来杭州当钦差本来就是几方势力权衡过的最合适的选择。首先刘四郎是军将世家,又历经过实战,知兵事,五军府肯定会支持。杨慎一为首的清流自然就不在话下。而卢、魏等太上皇一系,觉得派刘四郎去的确不错,虽然他年轻,可就妙在年轻上。就算刘四郎一个人把两浙这天大的功劳全拿下,也还得一阶阶往上挪,必须等十几年后才会威胁到他们。
至于圣上,那就更满意,刘玄是信得过的人,又是杨慎一的弟子,算在清流这边,那就不会让功劳被卢、魏那边抢了去。
“圣上同意周老爷出任两浙漕台了?”薛规盘算了一下,觉得圣上应该会在赐爵上让一步,也不会在内阁和韩相那边松口。
“是的世叔,小侄出京时,听闻圣上已经批红了,允了周老爷的任职。”
“那周妃和贾妃怕是要入了皇太后的懿旨里了。周府那边还好些,周老爷的名声一向不错,只是贾府这边。宁国府暂且不论,荣国府的大老爷这些日子着实闹得有些不像话,闲话都传到金陵来了。可别被御史们抓到把柄了。”薛规缓缓地说道。
现在两边明争暗斗已经灼热了,到时赐爵贾府,按法理可赐贾政,因为他是贾妃亲父;也可赐贾赦,因为他是荣国府之主,从宗族礼法来论,他也受得起。要是某些人运作一番,赐爵给贾赦,再找御史狠狠参他一本,太上皇主导的赐爵就成笑话了。
“世叔说得极是,小侄这次去杭州,就是跟四郎商议这件事。”
**前面陈荣华假冒案,其岳父是郭相爷,其中有部分段落写错成韩相爷,现更正说明下。
当时郭相爷**因为女婿假冒案被牵连请辞,韩东国则趁机接了门下侍郎的位,成了内阁第三位宰辅,却是把户部尚书和尚书省左丞的位置空了出来。一番腾挪后,杜云霖被圣上召回京师,委以尚书省中丞之职。此中种种细节,不足以为外人道。
从这位韩相,薛规猛然间想起刘玄的那位同年顾仝。
这一位成均馆观政后留在了中书省,开春时还以从七品中书省秘书丞的身份南下龙虎山册封张天师,路过金陵时还特意以刘玄好友的身份投贴拜访过自己。记得这位顾仝顾全义应该叫韩相姑父的。
当初顾仝的祖父任洛州提学,视韩相为得意弟子,悉心教授,通过师门同科等关系将其推荐进了国子监,还将女儿许配给了寒门出身的韩东国。怎么自己女婿连韩相这里也能攀上关系,难道他真的这么深谋远虑,精心编织,苦心经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太令人生惧了。
突然间薛规心里有了一份明悟,朝中关系本来就错综复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编织成了一张无比巨大的网。而刘四郎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所以各方势力自然会把注意力投到他身上,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个交织点。就算他不去编织,别人也会把网扯到他身上去。
想到这里,薛规心里一松,看来刘玄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妖孽,他也只是朝中大局中的一枚棋子,任人摆布的同时也在算计着自己的东西。
薛规抬起头,看到刘乾坐在对面,正慢慢地喝着茶,连忙拱手道:“贤侄对不住,某一时走神了。”
刘乾笑了笑说道:“世叔客气了。有些事事关重大,是得细细琢磨下。”
薛规心头一动,刘四郎的这个哥哥,说话的语气倒是跟刘四郎有几分相似,但是话里的机锋似乎更多些。突然间他想到一个问题,不由开口问道:“内北苑那边有什么动静?”
“太上皇和皇太后上月在德仁堂设了家宴,把圣上和阁老们请了去。宴席上皇太后说,正宫皇后之位虚待,是圣上情深意重,自当理解。只是后宫不可荒疏,应援前周景宗册皇贵妃例,册立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人,以全后宫典制。圣上允了,就等着黄道吉日皇太后下懿旨了。”
“皇贵妃应当是贤妃进位吧,贵妃就不知是贾、陈、周、田妃中哪一位。”
“这个小侄也不知,京师里是议论纷纷,各种说法的都有。不过内阁前些日子请旨委长安侯府的周大老爷为两浙转运使。”
听到这里,薛规猛地站了起来,他听出来里面的玄机来了。
国朝制度,进了贵妃按例是可以给其父赐爵的。周大老爷周淮安顶着长安侯府的招牌,实际爵位只是轻车都尉而已,跟贾蓉一样,到下一代绝对要除爵。现在女儿进了贵妃,自然可以赐爵。再派到两浙漕台任上为平贼军筹运粮饷,自然可以分润一份功劳,到时赐爵还可以往上抬一抬。
突然间,薛规想起杭州城还有一位贾政贾学政,听闻他不仅危急之时没有临阵脱逃,勇于赴任,还身披甲胄,亲上前线为将士们鼓舞士气,颇有“其祖之风”。现在又在学政职上做得有声有色,颇得秀才士林们交口称赞。关键是他女儿也在宫里,有机会进贵妃。
想到这里,薛规有些苦笑,这事闹得,一盘棋下到这个地步,全乱套了,现在大家都只能见招拆招了。
“圣上答应了?”
“圣上将这份折子留中了几日,内阁又上奏,说浙西事大,需派国之重臣镇抚威慑,故推荐韩相以钦差前往杭州督战。”
薛规听刘乾讲完,直在摇头,这一来一往地,着实精彩。内阁这边意思很明显,圣上你不想赐爵,那我们就把韩东国派到杭州去督战。这一位去了杭州,凭借他宰辅的身份,天大的军功肯定要分去一大半,而有了这份军功,卢相、魏相一退,韩东国接任首辅之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圣上是万万不敢答应的。卢文韬和魏良弼都六七十岁了,身体都不大好,熬两年肯定会退下来的。可韩东国才五十出头,身体特棒,就是杨慎一都不一定能熬得过他。更可怕的是韩东国父母早就亡故,绝对不用担心丁忧。真要让他得了军功,这两三年间坐上首辅的位子,圣上要想搬他下来,就得要费番力气了。最关键的是太上皇那一系的势力会重新聚集在韩东国身边,不会因为卢、魏两相的荣休而散离。这就意味着圣上登基以来的努力白费了一半。
所以薛规知道圣上肯定不会答应韩东国到杭州来。
派刘玄来杭州当钦差本来就是几方势力权衡过的最合适的选择。首先刘四郎是军将世家,又历经过实战,知兵事,五军府肯定会支持。杨慎一为首的清流自然就不在话下。而卢、魏等太上皇一系,觉得派刘四郎去的确不错,虽然他年轻,可就妙在年轻上。就算刘四郎一个人把两浙这天大的功劳全拿下,也还得一阶阶往上挪,必须等十几年后才会威胁到他们。
至于圣上,那就更满意,刘玄是信得过的人,又是杨慎一的弟子,算在清流这边,那就不会让功劳被卢、魏那边抢了去。
“圣上同意周老爷出任两浙漕台了?”薛规盘算了一下,觉得圣上应该会在赐爵上让一步,也不会在内阁和韩相那边松口。
“是的世叔,小侄出京时,听闻圣上已经批红了,允了周老爷的任职。”
“那周妃和贾妃怕是要入了皇太后的懿旨里了。周府那边还好些,周老爷的名声一向不错,只是贾府这边。宁国府暂且不论,荣国府的大老爷这些日子着实闹得有些不像话,闲话都传到金陵来了。可别被御史们抓到把柄了。”薛规缓缓地说道。
现在两边明争暗斗已经灼热了,到时赐爵贾府,按法理可赐贾政,因为他是贾妃亲父;也可赐贾赦,因为他是荣国府之主,从宗族礼法来论,他也受得起。要是某些人运作一番,赐爵给贾赦,再找御史狠狠参他一本,太上皇主导的赐爵就成笑话了。
“世叔说得极是,小侄这次去杭州,就是跟四郎商议这件事。”
**前面陈荣华假冒案,其岳父是郭相爷,其中有部分段落写错成韩相爷,现更正说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