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质量战胜数量
几乎所有的坦克发动机,都被重新装了回去,只剩下希瑞克一起捣鼓的这辆。
这辆坦克,是整个坦克部队中,摩托化时间最长的一辆,针对这辆坦克,技术人员决定将它的发动机拆开,检验一下发动机的具体状况。
在二战中,坦克发动机的寿命是很短暂的,其中最短的,当属粗制滥造的苏联坦克。
比如,苏联的王牌的t-34坦克,中修与大修的时间间隔大概是150小时和300小时。
这也受很多因素制约,有的开到250小时还能跑,有的只跑了二三百公里,发动机就报废了。
比如,工厂的生产水平,历史上的1942年,苏联军工后撤,工人平均素质也在急剧下降,结果,当年很多t-34仅仅在运行35到40公里后便需要一次大修。
不过,对苏联人来说,这已经能维持住了,因为,一般的坦克的寿命并没有长过他们的大修时限,前线的坦克寿命并不长,平均下来四到十天,或者一到三次突击。当年苏军坦克除役前的平均里程是66.7公里,小于大修里程半数。大多数坦克仅仅是生存不到自然损毁的时间。
这也让苏联在二战后得到了一个结论,武器造出来,就是要消耗的,不用太长的使用寿命,反正打仗的时候也用不了多久。
这个结论,在战争时期或许正确,但是,在和平时期就纯属浪费了,苏联的米格-29的rd33,发动机大修间隔只有300小时,而西方的有上千小时,这样,发动机的浪费,让飞行成本增加不少。
如果坦克的性能不足,那只能成为消耗品,如果坦克性能强悍,那就不是了,所以,在希瑞克的要求下,坦克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
比如,现在的黑豹坦克,就有1500公里的平均寿命。
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密加工的能力,相比粗制滥造的苏联坦克,德意志的坦克,是很精密的,坦克的发动机尤为如此。
加工越精密,那发动机的寿命就越长,比如,这个时代的发动机还需要磨合,但是到了后世,发动机根本就不需要磨合,因为在制造的时候,就已经精密加工了,后世很多重卡的发动机,都是10万公里长换油的,买到了新车之后,第一次换机油,是10万公里之后的。
同时,发动机的寿命,也是和调教有关的,同一款发动机,不同的调教,马力不同,那为何都不调解成大马力的?马力越大,寿命就越短,后世有牛人可以把任何一款汽车发动机调节到1000马力,不过都只有几分钟的寿命。
现在的黑豹2坦克,是降低重量的版本,相应的,发动机的马力就被调低了。
是靠源源不断的坦克海的战术,还是靠质量战胜数量?对德国来说,后者是正确的。
苏联打赢二战,几乎就是靠人命堆出来的,每次战役,苏联胜利,也都是惨胜,因为胜利的苏联方面,比失败的德国方面,死人还要多。
苏联有人命,德国没有,德国的士兵,都是宝贵的。
现在,这辆使用时间最长的坦克,越野行程已经到了800公里,将这辆坦克的发动机拆开,就是为了检验一下发动机的具体情况,能不能再跑800公里?
在场的,还有几名专门从德国赶来的迈巴赫的技术人员,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他们以前的时候,在国内进行的测试,是在和平环境下的,而现在,在真正的战场上,这款发动机究竟如何?
他们都在等待着这次拆解。
发动机拆下来之后,放到了架子上,随着一个个螺丝被拆下来,气缸盖拆开了。
里面,有黑色的痕迹,那是发动机的积碳,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积碳很少,完全在合理的范围内。
下面也被拆开,活塞,连杆,都摆放在了地上铺好的油布上。
几名技术人员,利用卡尺等工具,测量活塞。
“磨损很少,几乎忽略不计。”
“油封完好,没有窜机油的现象。”
苏联的坦克,跑一百多公里,就得加机油,为何?因为他们的活塞密封性不好,机油就蹿上去了,而现在,德国的机械加工能力出色,密封性良好。
“照这种情况看,再跑800公里,完全没有问题。”最终,迈巴赫的工程师,得到了结论。
黑豹2坦克的发动机,大修间隔,可以定在1500公里!甚至,到了战场上,时机不合适的话,跑到1800公里,甚至是2000公里都没有问题!
希瑞克点点头:“嗯,咱们的坦克,性能方面,完全可以满足咱们的使用,质量也不错!”
这个时代,苏联人的t-34,还没有定型呢!苏联马上就该大清洗了吧?要是能搞点动作,让斯大林把科什金扔到监狱里就好了!
现在,苏联人最先进的,应该是t-26吧?不知道现在的意大利人,是否跟苏联人的这种坦克遭遇了?
“轰隆隆,轰隆隆。”坦克发动机在轰鸣,cv33坦克的履带,碾压过了原野,他们的前面,是一个叫做田园之家的公园。
这里是他们的主要突破点,而在对面,有意大利的国民军的几个旅和国际纵队的一部分士兵在坚守。
cv33坦克的机枪,在不停地射击着,这是它唯一的武器,此时,坦克内的乘员,都是惴惴不安的。
他们知道,自己的小坦克,根本就挡不住,这个移动的机枪堡垒,又是对面的好目标!
所以,在距离对方还有上千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扫射了!万一机枪子弹打光了,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下去重新装弹了!
可惜,这次,他们没有那种运气。
当他们冲到一千米的距离上的时候,只见对面,在工事的缺口处,涌出了几辆他们没有见过的钢铁怪兽来。
这辆坦克,是整个坦克部队中,摩托化时间最长的一辆,针对这辆坦克,技术人员决定将它的发动机拆开,检验一下发动机的具体状况。
在二战中,坦克发动机的寿命是很短暂的,其中最短的,当属粗制滥造的苏联坦克。
比如,苏联的王牌的t-34坦克,中修与大修的时间间隔大概是150小时和300小时。
这也受很多因素制约,有的开到250小时还能跑,有的只跑了二三百公里,发动机就报废了。
比如,工厂的生产水平,历史上的1942年,苏联军工后撤,工人平均素质也在急剧下降,结果,当年很多t-34仅仅在运行35到40公里后便需要一次大修。
不过,对苏联人来说,这已经能维持住了,因为,一般的坦克的寿命并没有长过他们的大修时限,前线的坦克寿命并不长,平均下来四到十天,或者一到三次突击。当年苏军坦克除役前的平均里程是66.7公里,小于大修里程半数。大多数坦克仅仅是生存不到自然损毁的时间。
这也让苏联在二战后得到了一个结论,武器造出来,就是要消耗的,不用太长的使用寿命,反正打仗的时候也用不了多久。
这个结论,在战争时期或许正确,但是,在和平时期就纯属浪费了,苏联的米格-29的rd33,发动机大修间隔只有300小时,而西方的有上千小时,这样,发动机的浪费,让飞行成本增加不少。
如果坦克的性能不足,那只能成为消耗品,如果坦克性能强悍,那就不是了,所以,在希瑞克的要求下,坦克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
比如,现在的黑豹坦克,就有1500公里的平均寿命。
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密加工的能力,相比粗制滥造的苏联坦克,德意志的坦克,是很精密的,坦克的发动机尤为如此。
加工越精密,那发动机的寿命就越长,比如,这个时代的发动机还需要磨合,但是到了后世,发动机根本就不需要磨合,因为在制造的时候,就已经精密加工了,后世很多重卡的发动机,都是10万公里长换油的,买到了新车之后,第一次换机油,是10万公里之后的。
同时,发动机的寿命,也是和调教有关的,同一款发动机,不同的调教,马力不同,那为何都不调解成大马力的?马力越大,寿命就越短,后世有牛人可以把任何一款汽车发动机调节到1000马力,不过都只有几分钟的寿命。
现在的黑豹2坦克,是降低重量的版本,相应的,发动机的马力就被调低了。
是靠源源不断的坦克海的战术,还是靠质量战胜数量?对德国来说,后者是正确的。
苏联打赢二战,几乎就是靠人命堆出来的,每次战役,苏联胜利,也都是惨胜,因为胜利的苏联方面,比失败的德国方面,死人还要多。
苏联有人命,德国没有,德国的士兵,都是宝贵的。
现在,这辆使用时间最长的坦克,越野行程已经到了800公里,将这辆坦克的发动机拆开,就是为了检验一下发动机的具体情况,能不能再跑800公里?
在场的,还有几名专门从德国赶来的迈巴赫的技术人员,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他们以前的时候,在国内进行的测试,是在和平环境下的,而现在,在真正的战场上,这款发动机究竟如何?
他们都在等待着这次拆解。
发动机拆下来之后,放到了架子上,随着一个个螺丝被拆下来,气缸盖拆开了。
里面,有黑色的痕迹,那是发动机的积碳,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积碳很少,完全在合理的范围内。
下面也被拆开,活塞,连杆,都摆放在了地上铺好的油布上。
几名技术人员,利用卡尺等工具,测量活塞。
“磨损很少,几乎忽略不计。”
“油封完好,没有窜机油的现象。”
苏联的坦克,跑一百多公里,就得加机油,为何?因为他们的活塞密封性不好,机油就蹿上去了,而现在,德国的机械加工能力出色,密封性良好。
“照这种情况看,再跑800公里,完全没有问题。”最终,迈巴赫的工程师,得到了结论。
黑豹2坦克的发动机,大修间隔,可以定在1500公里!甚至,到了战场上,时机不合适的话,跑到1800公里,甚至是2000公里都没有问题!
希瑞克点点头:“嗯,咱们的坦克,性能方面,完全可以满足咱们的使用,质量也不错!”
这个时代,苏联人的t-34,还没有定型呢!苏联马上就该大清洗了吧?要是能搞点动作,让斯大林把科什金扔到监狱里就好了!
现在,苏联人最先进的,应该是t-26吧?不知道现在的意大利人,是否跟苏联人的这种坦克遭遇了?
“轰隆隆,轰隆隆。”坦克发动机在轰鸣,cv33坦克的履带,碾压过了原野,他们的前面,是一个叫做田园之家的公园。
这里是他们的主要突破点,而在对面,有意大利的国民军的几个旅和国际纵队的一部分士兵在坚守。
cv33坦克的机枪,在不停地射击着,这是它唯一的武器,此时,坦克内的乘员,都是惴惴不安的。
他们知道,自己的小坦克,根本就挡不住,这个移动的机枪堡垒,又是对面的好目标!
所以,在距离对方还有上千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扫射了!万一机枪子弹打光了,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下去重新装弹了!
可惜,这次,他们没有那种运气。
当他们冲到一千米的距离上的时候,只见对面,在工事的缺口处,涌出了几辆他们没有见过的钢铁怪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