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章 高瞻远瞩,不服不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诚看着黎小林侃侃而谈,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说的头头是道。
  虽然一直面无表情,对黎小林的意见没有任何表示,可是在林诚心里,他早已被黎小林的能力及远见所折服,心想从我国两座最高学府毕业的高材生,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黎小林见林诚一直面无表情,心里其实还是有点发虚的,不知道自己的建议能不能赢得林诚的青睐。
  但林诚花了高薪请猎头公司把自己挖了过来,光是年薪就一百五十万,还不包括其他奖金福利,只要自己做出业绩,一年拿个两百万轻轻松松。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既然林诚待自己不薄,黎小林心里便不再计较林诚是不是对自己满意,他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能力全部展现出来,以此来回报林诚的知遇之恩。
  过了好半晌,当黎小林将自己肚子里的货倒出来后,林诚这才轻轻拍了下手掌,道:“果然是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我没有看错你,你正是我所需要的得力人才。
  以后,京辉公司我就完全交给你管理了,希望你能兢兢业业,在京辉公司总经理的任上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不负林某之所望。”
  虽然黎小林是个精英人士,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从一个成功迈向一个成功,但是来自于世界华人首富兼自己boss的认可还是让他心潮澎湃,连脸色都变得通红起来。
  他站立起来,先向林诚深鞠一躬,接着深吸一口气,用无比坚定的眼神看着林诚,信誓旦旦的道:“放心吧林董,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林诚同样站立了起来,伸出手掌拍拍黎小林的肩膀,安抚道:“我相信你!来,咱们坐下来说,谈谈京辉公司的发展和定位。”
  两人重新坐下来后,林诚回忆了下大京城的城市化进程以及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心里已是有了主意。
  他抬头看向门外,喊道:“那个谁,小周是吧,麻烦你把华北地区的地图取来。”
  “好勒林董,我去去就来。”秘书小周连忙应道。
  “林董,您这是?”黎小林疑惑的道。
  “先别急,待小周把地图拿来我在慢慢跟你讲。”林诚摆摆手道。
  大约过了个三五分钟,小周便把华北地区的地图取过来了。
  林诚把地图在办公桌展开,斟酌了番言辞,说道:“和大福地产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不同,京辉公司里带了个‘京’字,当时我出资让谢文辉成立京辉公司,本意就是奔着京城房地产市场来的。”
  黎小林听到这话顿时急了,他担任的是京辉公司总经理,自然希望京辉公司后来居上,超越大福地产,成为林氏集团旗下乃至全国第一的地产公司。
  可如今听林诚话里的意思,却是有意将京辉公司限定在京城地区,而大福地产仍然代表林氏集团在全国攻城略地。
  长此以往,大福地产会成为全国闻名的地产公司,而京辉地产却只能成为地区性质的地产公司,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京辉再也没有追赶的任何希望。
  他连忙道:“林董,我不同意您的看法,虽然京辉公司带着京字头,可真没必要把京辉公司限制在京城,京辉公司一样可以在全国攻城略地,表现绝对不会比大福地产差的。”
  林诚摆摆手道:“稍安勿躁,你先听我说完。就以香江来说,香江不过是弹丸之地,可香江十大富豪十个有九个便是地产大亨,为何如此?皆因香江地价昂贵而已。
  以京城的发展速度,再加上京城是国家首都,资源极度集中,未来京城的地价比起香江绝对不遑多让。
  京城还比香江大十倍,如果京辉公司一直保持京城地产业南部湾的地位,其发展潜力并不比大福地产差多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京城还是一个破落的古城,城区面积只有62.5平方千米,只囊括在如今的二环之内,市区人口不到21万。
  可现在呢,四年前京城就已经把三环建设起来了,环内城区面积扩大到240平方千米。
  同时,四环已经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预计2001年就可建成通车,届时京城的城区面积将达到500平方千米,足足扩充了一倍。
  另外,我从京城有关部门探听到一些消息,五环已经在京城的规划建设之内,预计全线通车之后,京城的城区面积将达到一千平方千米。
  想想看,再有不到十年,京城的城区面积就会扩大四倍,如果我们京辉公司早早就展开布局,在四环、五环内外疯狂拿地,待四环、五环内外郊区全都转变为城区之后,我们京辉的利润到底会有多大?
  这,无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诚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一下便让黎小林惊醒了。
  是啊,如果京城从三环一下扩大到五环,城区面积由240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平方千米,那一直在京城苦心经营的京辉公司,能赚取到多少暴利呀。
  黎小林只是随便一想,浑身便颤栗起来。
  他激动的道:“林董,是我错了,错在太短视,您才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啊!”
  林诚笑道:“你再想想,国家对京城的定位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国家首都、历史名城自新中国建立之日起便已经是了,可京城离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定位还差得远呢。
  现在四环还在建设中,五环估计已经在图纸上了,那么京城的六环、七环还会远吗?
  不远矣,京城的城市化进程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未雨绸缪,把京郊的地盘一一纳入我们京辉的规划中。”
  听完林诚这番高瞻远瞩的分析,黎小林彻底被林诚给折服了。
  这下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林诚年纪轻轻,就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反观自己这个学霸,年过而立,却只能屈居人下,充当一个打工者。
  道理很简单,林诚是一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家;而自己的上限却只能是一个听从指挥的战术执行者。
  不服不行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