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皇帝的态度
“什么?”不光是崇祯惊呼出声,所有阁臣也都吓了一跳。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聿键上京居然带来了这么多银子,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此多的白银,他居然是打算充实国库用的。
听到朱聿键所说,崇祯还有些不相信,他用有着发颤的声音问道:“王兄此话当真。”
到了这个时候,朱聿键自然要大义凛然一些,他当即一挺胸说道:“臣深感国事艰难,为保我大明江山,臣愿意倾家荡产。如今微臣封地内贸易渐开获利日丰,臣今后愿意将领地所得尽数充实国库,以为御敌剿贼之用,估计每年可上缴一百万两白银。”
“什么?”这次是所有人一起惊呼了。几位阁臣都感到纳闷,当初东林党百般阻挠,最后把江南最贫瘠的一块土地给了朱聿键。难道他有妖法不成,短短时间内竟然让浙南五府的富庶程度,提高到了这样的地步,几乎能够比得上苏、松二府了。
见到崇祯和诸多大臣都有疑惑之色,朱聿键连忙跪倒:“臣有罪,还请皇上责罚。”
“王兄快请起来,王兄为国家社稷着想,不惜披肝沥胆倾尽家财,何错之有?”崇祯见到朱聿键如此帮助他,心中对这几年让锦衣卫监视他感到很惭愧,言语间也多了几分情意。
“臣犯了先皇大忌,开海禁发展海贸,所以才能赚得如此财货。”朱聿键知道自己在象山港做的事情,绝对是瞒不住的。与其等着言官参奏,他还不如趁着皇上欠他的人情自己说出来,这样也好先打个预防针。
“这……”崇祯犹豫了,朱聿键在海边搞的那些贸易,锦衣卫早就报了上来。当初朱聿键与他谈古论今,就曾经说过谋求海外发展的想法,崇祯也是相当认同的。实际上给他一块封地,就是让他可以摆脱禁锢去海外发展,对于他的海上贸易,崇祯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这件事情事实上是两人心照不宣的,可是后来朝堂之上,有许多朝臣因为他所发布的各种政令,对唐王封地攻讦有加。这些大臣的心里崇祯清楚,他们是不愿意让唐王有封地,以免出现当初宁王之事。这些人攻讦唐王政策是假,想要逼着崇祯取消封地是真,他也碍于众多大臣的反对,秘密下旨斥责过一次。
很显然朱聿键的话的对此而发,崇祯认为朱聿键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是在抗议朝廷众臣对他的参奏,希望崇祯能够拿出自己的态度来,支持他的做法。崇祯往下看了看,内阁的诸多大臣也都看着他,希望知道皇上究竟对此有什么说法。
这几年崇祯的内心非常矛盾,他对朱聿键扩张海外宣誓国威于四方的理想非常支持,却又害怕他的军力太强而尾大不掉,就算朱聿键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也怕他手下的人黄袍加身。毕竟当年赵匡胤也不想当皇帝,但是当他的手下将黄袍披在他身上,就由不得他自己选择了,否则第一个被干掉的肯定是他自己。
朱聿键要想对海外扩张,必然要收拢一批能人,一旦这些人有了当开国之臣的野心,给朱聿键来个黄袍加身,他也不会有多少抵抗力量。更何况朱聿键本就是皇族出身,当皇帝在法理上也说得通。
如今朱聿键肯给他带来如此多的银两,又答应每年给他上缴一百万两,这显然是在表露自己的心迹。如果自己不支持他的开海举动,恐怕每年上缴的银两也就没了。朱聿键是在明白的告诉他,浙南封地需要正大光明的法理依据,他需要对海外开疆扩土的正式皇命。
如果自己明确表示支持朱聿键,很难向其他人交代,毕竟这算是自己违背了祖训。如果他不支持朱聿键,恐怕会让这位向来支持自己的王兄寒心。经过两年多的执政经验,崇祯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身边能依靠的人太少了,他对这位王兄的支持非常珍惜。
权衡了一下利弊,崇祯一咬牙说道:“祖宗法度自然要遵从,朝廷禁海之法令不容变更。”
崇祯此话一出,朱聿键吓了一跳,他不明白崇祯当皇帝之前明明支持自己向海外扩展,自己又答应每年上缴那么多银两,为什么崇祯还会这样做。崇祯的这句话让阁臣们都兴奋了起来,这群朝臣总怕有人叛乱,他们将朱聿键盯得死死的。
浙南只要有风吹草动就让言官们群起弹劾,为得就是让皇帝讨厌唐王,最好撤了他的封地。最不济也要打压唐王,让他们不敢有谋逆之心。今天听到皇帝这么说,他们感到这两年的事情没有白做,既然皇帝已经开始限制唐王,未来就能让皇帝再取消封地。
只不过这些人想得很好,崇祯的下一句话却让两方的人心情来了个互换:“不过藩王封地既然是前朝所未有,自然要按照朕两年前颁布的谕令执行,否则朕岂不是成了反复小人?朕已经说过了,藩王领地一切以藩王所愿,朝廷并不加以干涉,如果唐王愿意在他的领地内开海禁,却也可行。”
崇祯都说出反复小人来了,阁臣谁还敢反驳,那不是在打皇上的脸,他们只好一起躬身施礼道:“皇上英明。”几个人心理都有了数,今天等于是他们与朱聿键摊牌了,而崇祯明显是向着唐王的。今天崇祯的话,已经给他们划下了红线,今后在想弹劾唐王可就难了。
当然这些人不会放弃取消唐王封地的努力,但却不能如之前一般,只要朱聿键在封地内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就群起弹劾了。崇祯对他的力挺,是朱聿键的意外收获,他知道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这些阁臣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消化。
自己不能将这些阁臣逼急了,否则他们很可能不顾一切的反扑自己,因此朱聿键本打算要提的移民问题就先搁下了。反正他的移民工作始终在进行,也不会因为皇上没有通过就耽误了时间。
听到朱聿键所说,崇祯还有些不相信,他用有着发颤的声音问道:“王兄此话当真。”
到了这个时候,朱聿键自然要大义凛然一些,他当即一挺胸说道:“臣深感国事艰难,为保我大明江山,臣愿意倾家荡产。如今微臣封地内贸易渐开获利日丰,臣今后愿意将领地所得尽数充实国库,以为御敌剿贼之用,估计每年可上缴一百万两白银。”
“什么?”这次是所有人一起惊呼了。几位阁臣都感到纳闷,当初东林党百般阻挠,最后把江南最贫瘠的一块土地给了朱聿键。难道他有妖法不成,短短时间内竟然让浙南五府的富庶程度,提高到了这样的地步,几乎能够比得上苏、松二府了。
见到崇祯和诸多大臣都有疑惑之色,朱聿键连忙跪倒:“臣有罪,还请皇上责罚。”
“王兄快请起来,王兄为国家社稷着想,不惜披肝沥胆倾尽家财,何错之有?”崇祯见到朱聿键如此帮助他,心中对这几年让锦衣卫监视他感到很惭愧,言语间也多了几分情意。
“臣犯了先皇大忌,开海禁发展海贸,所以才能赚得如此财货。”朱聿键知道自己在象山港做的事情,绝对是瞒不住的。与其等着言官参奏,他还不如趁着皇上欠他的人情自己说出来,这样也好先打个预防针。
“这……”崇祯犹豫了,朱聿键在海边搞的那些贸易,锦衣卫早就报了上来。当初朱聿键与他谈古论今,就曾经说过谋求海外发展的想法,崇祯也是相当认同的。实际上给他一块封地,就是让他可以摆脱禁锢去海外发展,对于他的海上贸易,崇祯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这件事情事实上是两人心照不宣的,可是后来朝堂之上,有许多朝臣因为他所发布的各种政令,对唐王封地攻讦有加。这些大臣的心里崇祯清楚,他们是不愿意让唐王有封地,以免出现当初宁王之事。这些人攻讦唐王政策是假,想要逼着崇祯取消封地是真,他也碍于众多大臣的反对,秘密下旨斥责过一次。
很显然朱聿键的话的对此而发,崇祯认为朱聿键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是在抗议朝廷众臣对他的参奏,希望崇祯能够拿出自己的态度来,支持他的做法。崇祯往下看了看,内阁的诸多大臣也都看着他,希望知道皇上究竟对此有什么说法。
这几年崇祯的内心非常矛盾,他对朱聿键扩张海外宣誓国威于四方的理想非常支持,却又害怕他的军力太强而尾大不掉,就算朱聿键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也怕他手下的人黄袍加身。毕竟当年赵匡胤也不想当皇帝,但是当他的手下将黄袍披在他身上,就由不得他自己选择了,否则第一个被干掉的肯定是他自己。
朱聿键要想对海外扩张,必然要收拢一批能人,一旦这些人有了当开国之臣的野心,给朱聿键来个黄袍加身,他也不会有多少抵抗力量。更何况朱聿键本就是皇族出身,当皇帝在法理上也说得通。
如今朱聿键肯给他带来如此多的银两,又答应每年给他上缴一百万两,这显然是在表露自己的心迹。如果自己不支持他的开海举动,恐怕每年上缴的银两也就没了。朱聿键是在明白的告诉他,浙南封地需要正大光明的法理依据,他需要对海外开疆扩土的正式皇命。
如果自己明确表示支持朱聿键,很难向其他人交代,毕竟这算是自己违背了祖训。如果他不支持朱聿键,恐怕会让这位向来支持自己的王兄寒心。经过两年多的执政经验,崇祯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身边能依靠的人太少了,他对这位王兄的支持非常珍惜。
权衡了一下利弊,崇祯一咬牙说道:“祖宗法度自然要遵从,朝廷禁海之法令不容变更。”
崇祯此话一出,朱聿键吓了一跳,他不明白崇祯当皇帝之前明明支持自己向海外扩展,自己又答应每年上缴那么多银两,为什么崇祯还会这样做。崇祯的这句话让阁臣们都兴奋了起来,这群朝臣总怕有人叛乱,他们将朱聿键盯得死死的。
浙南只要有风吹草动就让言官们群起弹劾,为得就是让皇帝讨厌唐王,最好撤了他的封地。最不济也要打压唐王,让他们不敢有谋逆之心。今天听到皇帝这么说,他们感到这两年的事情没有白做,既然皇帝已经开始限制唐王,未来就能让皇帝再取消封地。
只不过这些人想得很好,崇祯的下一句话却让两方的人心情来了个互换:“不过藩王封地既然是前朝所未有,自然要按照朕两年前颁布的谕令执行,否则朕岂不是成了反复小人?朕已经说过了,藩王领地一切以藩王所愿,朝廷并不加以干涉,如果唐王愿意在他的领地内开海禁,却也可行。”
崇祯都说出反复小人来了,阁臣谁还敢反驳,那不是在打皇上的脸,他们只好一起躬身施礼道:“皇上英明。”几个人心理都有了数,今天等于是他们与朱聿键摊牌了,而崇祯明显是向着唐王的。今天崇祯的话,已经给他们划下了红线,今后在想弹劾唐王可就难了。
当然这些人不会放弃取消唐王封地的努力,但却不能如之前一般,只要朱聿键在封地内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就群起弹劾了。崇祯对他的力挺,是朱聿键的意外收获,他知道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这些阁臣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消化。
自己不能将这些阁臣逼急了,否则他们很可能不顾一切的反扑自己,因此朱聿键本打算要提的移民问题就先搁下了。反正他的移民工作始终在进行,也不会因为皇上没有通过就耽误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