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长期饭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间过得真快,飞的一样就进到了九月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已经席卷了西域北境,葱岭以西的消息与中原是彻底断绝了,便是西域的消息要传来金陵,速度也慢到了家。
  陆谦现在也无心再去关注西北的变化,横竖就那样,在再一次‘西征’发起前,西北的局面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的。
  伽色尼王朝只是一个衰落中的王朝,作为天方教东端的一个王朝,它的重要性都比不上东喀喇汗国。
  在陆谦眼中,这地方或许就是天方教侵入天竺的起点。现在耶律大石卯足了劲要干它,那实则是在帮助天竺,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更不会领情。
  ——没了伽色尼人,与中国比邻的北天竺人,压力只会更大。
  被陆齐收入囊中的锡兰已经被扫荡了一遍,大把的战俘和反抗的泰米尔人变成了人力商行的货物。
  这些人的肤色绝大部分相当黝黑,泰米尔人属于达罗毗荼人种类型。这是天竺大陆的土生种族,身材矮小,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卷曲。与非洲的黑蜀黎有一定的相似感,但他们的肤色比起黑蜀黎们要淡很多。
  至少是国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锡兰的泰米尔人足足有数十万人,他们虽在朱罗国中地位低下,但比起僧伽罗人来却又高上一等。
  想想天竺的种姓制度吧,人数多达百万人的僧伽罗人,除了少量的贵族会被认定为婆罗门和刹帝利,或者还有一些吠舍,整个种族九成以上的民族会被定为首陀罗和达利特。这对于长期处于佛教氛围里的锡兰人绝对是一种痛入骨髓的压制。
  要知道,锡兰也有种姓制度,可锡兰的种姓制度与天竺却全然不同。
  僧伽罗人的种姓以人的社会生活分工为基础等级,更多地强调和突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职业特征。其中,耕种者的种姓“瞿维”为最高的种姓,且这个比例可占到僧伽罗人中的一半左右。这在天竺是难以想象的事儿。因此,在锡兰的本土社会中,他们普遍都认为“瞿维”以下的种姓都是低种姓。
  僧伽罗人除“瞿维”种姓外,还有:逸罗伐—渔民的种姓。他们多居住在本国沿海地带,历史上以捕鱼为生,人数仅次于“瞿维”。
  沙罗—以剥桂皮为业的种姓。沙罗种姓自称是南天竺婆罗门后代,但显然他们在锡兰并没变得尊贵。
  以及最后杜罗伐—椰花酒酿造者种姓。椰花酒酿造在锡兰历史悠久,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较多,有的靠经营造酒业成为富豪,在经济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种姓制度’与天竺的种姓制度相比,简直和善可亲的就像是菩萨。
  且锡兰境内佛教彻底灭绝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灭绝之前,流传在锡兰的佛门传统又是大乘佛教,后者在教义上与南传佛教的抵触并不大,却无疑与中土佛教更是相合。
  锡兰在李唐中期时候一度崇奉大乘,密教尤盛。五代十国时候,南传佛教在锡兰已是奄奄一患,连举行正式佛事仪式所需的额定比丘数也难以凑足。
  朱罗国入侵前夕,维阇耶巴忽王即位,遣使去蒲甘,迎请精通三藏的持戒高僧来锡兰重建南传佛教。可惜‘大业未成’就先已经国破家亡了。
  现在陆齐取朱罗而代之,佛法再兴,恢复锡兰传统,又去除泰米尔人,可说是很快就在锡兰建立了大体上的统治。
  在这一过程之中,被殃及的泰米尔人和一小部分僧伽罗人,就全被归类为‘战俘’了。
  战俘就意味着没有人权,就意味着金钱。
  下半年时候,数以万计的泰米尔人被输送到了南洋各封国,横竖他们都生的差不多,至少是一样黑。
  这些泰米尔人中,绝大部分也都是首陀罗和达利特,劳动对于他们而言并不算痛苦。这些人在南洋各国承受的劳动肯定是同比增强了,但他们也赢得了尊重。
  首陀罗不说,达利特人至少不会再被整个社会视为“不可被接触”的人了。再不用担忧自己无疑中触碰到谁谁,就被一通无理由的痛殴;甚至是连影子都不能触碰到别人,自己走路要自备扫帚,一边走一边扫去自己的脚印。
  在中国人手下,他们的劳动强度比过往更多更大,但他们至少可以活的像一个人了。
  这些人在短时间的适应之后,不少人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改宗倾向,南洋的佛教和少量的道教,从教义上言全都是在根本上否定种姓制度。
  或许,历史上的天竺,天方教一度广盛,那未尝就没有与这种姓制度的影响有关。
  人天方教甭管在后世有多么大的诟病,但种姓制度这玩意儿人是真的没有。天方教义认为,所有人只有同一个祖先,众生平等,天下天方都是兄弟。从根本上不存在种姓制度的土壤。至于后世的天方国家国内的等级分化、家族政治等等,那就涉及另一个层面的社会问题了。
  下半年的南洋各封国,有着大量的,且有着不小可能性能被真心收拢的劳动力的输入,在某种意义上很是刺激了南洋各国的发展。甚至是让人力商行看到了一座大金山。
  锡兰岛上的首陀罗和达利特人数有限,但天竺大陆上的首陀罗与达利特却是无限的,后者可不就是一个大大的金矿么。
  便是中原境内都隐隐涌动着一股浪潮。南洋各封国需要劳动力,他们又何尝不需要劳动力?
  一个个都把关系拖到人力商行,后者还是杨林、石秀在经营,两人的肩膀太窄,根本扛不住,消息转手就被告到了陆皇帝这里。
  “积分自有排名,对照高低发配就是。若是心急,便自行张罗去。”
  陆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看积分。
  这种事对他而言判断简单的很,但这一问题背后所诞生的新问题却让他有些迟疑。
  陆谦知道佛教在天竺诞生,而后又在天竺灭亡。也不对,现下时候还不算灭亡。在后世的孟加拉国,此时还有一个波罗王朝在庇护着佛门。
  那烂陀寺和超戒寺仍旧还存在着。
  只是佛门虽然在接受着波罗王朝的保护,但休说在北天竺其他的地方,就是在波罗王朝本国,都已经奄奄一息了。
  而且天竺大乘佛教流传到此时已经坠入了密教时代,大量采用了婆罗门教的仪规和形式,过多的流于繁琐的仪式,一些密行修持的方法已然……
  直白的说,这两座超级寺庙的僧侣们就是藏地佛教的先师。且后者较之前者已经有了不少良性改善。
  那么现在陆谦要思考的一问题就是:要不要把佛教再传回天竺呢?
  花和尚在一旁正眼巴巴的看着他呢。可陆谦却短时间很难下决断。中土佛教可是讲究众生平等,天竺那么多的人口,这要都平等了,日后还会是阿三哥吗?
  婆罗门和种姓制度让天竺大陆的生民只有十分之一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让其巨大的人口数量全然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这就是中国长期征服天竺的最大依靠。
  对于信仰啊啥的,陆齐更关心的是中国的长期饭票。只要天竺继续信仰着婆罗门,那种姓制度就无从谈起废除,人口众多的天竺就只能变成一块硕大的肥肉来任由中国宰割。
  佛教也能如此吗?
  陆皇帝觉得自己没必要太过好心,横竖阿三哥们很快乐不是?天竺人又不是华夏人?或者说他从开始就没想过要将天竺变作汉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