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得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崇政殿迈步而出,听得殿中许继宗还在不厌其烦地向天子说着自己这一趟赣州之行,简直要把那一处“福寿沟”,一处流民营,并两山白蜡夸上天去,范尧臣的脸色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
  他在黄门侍从的带领下往宫门而去,步伐依旧稳健,很快,身后的崇政殿就离得越来越远,可许继宗那尖利得令人难以忍受的声音,却好似还在自家耳边绕来绕去的,被撩起的心中那股子火,更是怎么按,都按捺不下去。
  范尧臣自认自己不是容不下人的性子,自他手上拔擢的新人,这几年间,两个手掌都数不完,可不知为甚,这顾延章仿若就是与他犯了冲一般。
  最早是陈灏举荐那人做从九品监司官,并求一个转运司勾当公事的差遣,被自家用未满二十,不得大功,不能有实差的理由,直接准了官身,否了差遣。
  后来到了省试,瞧着对方确实是个有才的,他想看看能不能收为己用,便试探着要招其为婿,不想那人竟早有了家室——这乃是天意,自是无话可说。
  既不是自己这一派的人,瞧着那顾姓前头还缀了一个“杨”字,又是个能当大用的,定初任官的时候,他想了想,便把对方安排在了赣州,便是一心要用清净无事之处将其人拖上几年,没得功劳立,宦海磨勘浮沉,自然就泯然众人了。
  谁晓得……
  抚州、吉州到江南东路,沿途路过衡州、郴州、韶州,又有浛县、孟县等处,那样多的州县,别人就能安安分分的,只求把灾民送走了事,偏这顾延章,怎的就不能老实点?!
  自家早做好了安排,只要流民去了漳州、建州、宁波等处,一处分得万来人,一样也能安顿好,安安静静,平平稳稳的,也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偏被这姓顾的搅得,叫满朝眼目都投向了南边,更是显出了自家在相位时天时不调。
  实在是天生不合。
  只要遇上他,便没得好事!
  明明不过是个才得官一年多的从八品将作监丞,外州通判,怎的这样爱闹腾,就不能老老实实待着吗?!
  不对,眼下已是正八品了……
  想到这一处,范尧臣的脸色更难看了。
  好快的手脚,爬得这样利索……
  考功清吏司才开始着手开始整理去岁考功簿,按着那顾延章就任以来的功绩,本就已是京官,又是状元及第的他,只要抚完灾民,减上一二年磨勘,被天子调回京中,实在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范尧臣作为一朝宰辅,自然不可能特意去针对一个才得官身年余的新进,一则这也太掉份了,二则他的眼界还没有这样低。
  他的对手,是杨奎,黄昭亮,便是陈灏这般凭着战功入了枢密院的后来者,都还未入得其眼,更何况区区一个顾延章。
  然而心中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一旦想到对方惹出来的事情,范尧臣还是横竖都不舒服。
  听说原来在延州,那铜臭子便把同族叔父几乎修理得破家灭门,去了阵前,更是将转运司好几个有名有姓的人挤兑得连差事都不想要了,再到了赣州,原任赣州通判的唐奉贤回得京,竟要把才在保康门置下的产业卖了还债,也不晓得交接时到底出了什么事,再还有自家这一处,阴差阳错,硬生生被他搅得好险要自请外出。
  真是个丧门星!
  范尧臣这一处咬牙切齿,崇政殿中,赵芮却是喜笑颜开。
  许继宗手足并用地在向他描绘着自己在流民营中的见闻,大声道:“好叫陛下知晓,如今虽是开了春,可那赣州依旧是冷得叫人直发抖,那一处同咱们京城不同,穿多衣衫,手脚还是冷的,臣想着,既是办差,好歹也要当真自知一回,体会一下流民冷暖,若是被当地官员欺瞒了,岂不是愧对圣上信任?”
  “臣拿定了主意,在赣州虽只留了三日,却足在那营地之中住了两日,与流民同吃同住、同起同行,只当自己也是那吉州、抚州的灾民,一则是看那营地究竟如何运转,二则是看那等流民有何不满,也好回来向陛下通禀,方才不辜负天子圣明!”
  许继宗把自己在营中住宿之事详细说来,他吃什么东西,住什么床铺,白日跟着壮丁下工地,晚间还要同兵丁一并巡卫,说得好似自己长了三头六臂似的,哪里都要插一脚,忙得提溜转。
  他与许明等人不同,伺候天子多年,最晓得这一位的喜好,特特捡对方爱听的说,什么百姓靠得流民营,衣食无忧,老有所依,少有所得,虽是依旧背井离乡,却同从前惶惶无依全然不一样,什么得了如今的好日子,个个都晓得感念圣恩,还有老人日日求神拜佛保佑天子长命百岁云云,哄得赵芮乐滋滋的。
  许继宗说话极有技巧,虽然有所夸大,偏又夹杂着真事的细节在一处道出,只听得赵芮一时将信将疑,一时又觉得,哪怕当真是有作戏的成分,可空穴不来风,至少也有这一桩事,才能在上头添油加醋罢?
  他一面满脸是笑地听着许继宗将这一回宣诏的所见所闻细细道来,一面翻阅着赣州呈上来的流民抚济法,只觉得龙心大悦。
  什么叫做得力?
  这便是了!
  那等庸人遇得流民,只晓得一味叫苦叫难,早早的便讨钱讨粮,要这要那,偏这顾延章,不单自己便能发觉新物,开辟钱源,先不提那白蜡之物,少说也能帮着朝中增加一二成的财税,单论这一回抚流民,兴暗渠,只花了极少的代价,便把数万灾民安置得妥妥帖帖。
  待得抚州、吉州两地重新得雨,蝗虫死绝之后,灾民返乡,留下的不是一地鸡毛,而是能得用成百上千年的“福寿渠”。
  那沟渠的名字还是自家提的。
  哪一个天子不想要流芳百世,后人称赞?
  想到千百年后,世人指着那沟渠上头的题字,议论起这是某某先帝的功绩,赵芮便越发的开怀。
  可惜自家字是提了,却见不到那一处沟渠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