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龙生九子
“阿嚏!”
莱城市修行界城主府中,竹林掩映,流水潺潺,秦远静坐蒲团之上,身前惊雷碑凌空悬停,起起伏伏,忽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头上竹枝间几只跳跃的鸟儿受此惊吓,扑棱棱飞起。
“肯定是十方宗那群王八蛋,又在想什么阴谋要害老子!”秦远擦了擦鼻涕,长身而起,骂道:“总有刁民想害朕,真该千刀万剐。”
误打误撞之下,把金多几人收入麾下,一通轰炸传播,竟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短短不到一月时间,便已经将那十方宗自认掐住的要害收拾齐整,来城市修行界也是在将近二十年中,修者人口数量第一次破万。
据苗百统计,现已有一万零八十七人。
也是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周啸虎苗百等人忙碌的脚不沾地,他还能在此静谧之所,心无旁骛,独自静修。
他已经在此间静坐十余日,几乎日夜不停的温养惊雷碑,前几日勇猛精进,他与惊雷碑的联系急速加深,可是后来几日,进展渐趋缓慢,直到最近两日,竟是停滞不前,没有丝毫进展。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这温养本命法宝也是如此。”
秦远感慨一声,把惊雷碑收入储物手环中,快步往竹林之外走去。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大好时光在眼前,白白浪费是可耻的,既然本命法宝的温养告一段落,那就要再去寻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做。
对目前的秦远来说,最有意思之事,莫过于提升修为。
而且因为某些原因,秦远对修为的提升很是急迫,不想有丝毫耽搁,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以地为师,效仿厚土,经络为龙,丹田为海,海纳百川,龙腾蛇跃……”
秦远在心中默念着《地师真经》中的法诀,越是随着修为的不断加深,越是觉得这《地师真经》博大无比,精神玄妙,更是对辛午祖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数千年前的那个蒙昧的时代,几乎没有太多玄妙功法的情况下,辛午竟然能够独辟蹊径,通过自己的天才与韧性,硬生生走出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也为后世无数人开辟出了一条可以不断钻研不断前进的道路。
辟海境,顾名思义便是开辟湖海河川之意,而丹田便是身体之中的“海”,经络便是身体内的“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丹田需要不断扩张,灵力需要不断压缩,同样汇聚溪流的河川也要不断拓展加强。
在辟海境以下,吸收灵力大多需要呼吸吐纳,气由口鼻而入,经肺部肠胃提纯精炼灵气,经络吸收,汇聚至丹田气海,再从丹田气海之中流淌而出,进而滋养四肢百骸,内脏器官。
即便是可以口服丹药宝物,也需肠胃参与。
而辟海境则是完全不同,他没有脱离肺部以及肠胃,但却多了身体的七百二十个穴窍,辟海境修行至大成,这七百二十个穴窍便如同七百二十座黑洞,同时运转,去芜存菁,吸收灵力的效率那可不仅仅是高出了肺部和肠胃一筹,那相差何止云泥。
各大门派都有各大门派的修行法门与路径,据世间广为流传,昆仑修习元神,以元神为根本,主动控制身体经络穴窍,元神越强大,可以随心控制的经络与穴窍也越多,吸收灵力的速度便越强,因此扩大丹田的速度也就越快,综合说来,便是修行速度的一日千里。
蜀山派较为特殊,据传言蜀山老祖曾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法家韩非子相交莫逆,相互引为知己,韩非子从蜀山老祖那里学到了极多修行法门,而蜀山老祖则是从韩非子身上学来了“缘法而治”,并且成功将其作为了蜀山派后世修行的“核心思想”。
只不过与韩非子主张的“一断于法”不同的是,蜀山老祖是将“法”为己用,在保留蜀山传统玄奇剑术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术法一途。
当然,韩非子的法乃是“律法”,治理人间世俗所用,蜀山老祖的法为“天地之法”,修者勇猛精进所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蜀山派核心的法门皆是在穴窍中修法,以“天地之法”的力量,吸收灵气为己用,这么多年下来,只是差了世间第一大门派昆仑一线而已。
其他各大流派或者门派也各有千秋,各有各的优势特殊之处,比如说儒家的修者,修习“一口浩然气”,心中浩然气在,修为便永修不辍,再结合翎毛丹青之法,绘画描摹名山大岳之神与形,不断提升浩然气的质量与数量,也便是在不断的提升修为。
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修行,不是修身便是修神,亦或是神身共修。
《地师真经》也逃难此窠臼,毕竟身与神乃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根本,舍弃了便等于一无所有,回归虚空,然而与它们不一样的是,《地师真经》更加玄奥,它的法不是自己开创的法,而是师从地脉,这大自然进过亿万年风吹雨打,沧海桑田磨砺而存留下来的无上之法。
它对修者资质的要求极高,但也极低。
说它要求高,那是因为地脉太多太杂,能够进入地师一道本就艰难,若是再想要研究透彻合适且强大的地脉,引为自身所用,那是难上加难。
而说它低也是有原因,若只是让修行快速一些,对自身要求不高,只要入了地师一道,那地脉千千万万,随意甄选,总要好过寻常法门,未来的成就也不会太差。
秦远进入修行界时日不久,见过的龙脉不多,也就那三三两两,然而这并不妨碍他选择适合自己的龙脉,因为在他的脑海中,有着辛午无数次的点龙经历,而秦远想要从中找到几处供自己提高修为用的地脉实在不难。
思来想去,秦远决定以辛午当年在南海深处,见到十六道大漩涡为基础,辟海修行。
当年辛午修行以甄化境,纵横天下几无敌手,山川大地几乎被他以双足踏遍,穷极无聊之下,架一叶扁舟,南渡出海,行至数万里处,在一个深夜之中,那地下忽然出现了九个大漩涡,本来平滑如镜的海面之上,忽然波澜汹涌,呈众星拱卫之势,将辛午围在了中间。
当时以辛午的修为,仍旧差点被吞噬下去,扁舟破碎,变成木屑,他一人狼狈而逃,冲上高空,这才不至于被那九道旋涡吞入海底深处。
那九个大漩涡说来也奇怪,仅仅存在了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待得潮汐来临,便消失无踪,再难寻找。
辛午推断这有可能是海下地脉活动异常所致,于是趁此时机,深潜入海底。在斩杀了数头海兽,又进过一番艰难的深入探查之后,辛午终于找到了这九个旋涡出现的缘由。
原来那旋涡是由海底之下九道奇异的力量绞动所致,而那九道奇异力量则是因为海底深处地脉移动产生,那里的地脉也是十分奇异,辛午在陆地之上从未见过。
一龙生九子。
一条大龙脉生出九个分支,如同九个孩子般围绕在主脉周围,每隔三天那地脉之力便会爆发一次,从而形成了那九股巨大力量,可以隔着数千米的海水,直将海面搅动的波涛翻涌,旋涡连连。
后来辛午追根溯源,沿着那条龙脉继续寻找,又发现了奇异之处,那条大龙脉是另外一条龙脉所发出,而那条超级龙脉同样生出了九条小龙脉。
独自一人,经过两年多的勘测与探查,辛午终究将所有龙脉研究通透,那是一个复杂无比的地势,因为深处海洋,山海相合,阴阳共生,神异无比,不仅是其中力量玄奇,其孕育的生物也是繁盛。
那里珊瑚成林,海草如浪,大鱼小鱼不计其数,更不乏凶狠贪婪的鲨鲸章鱼之属。
“机缘啊机缘,当真让人无可奈何。”在结束了这场辛苦的勘察之后,辛午又是喜又是恼地说道。
他本以为世间大小龙脉已被他完全看遍,山川之中与大海之下,地方不同,但形势没有太大差别,可是大自然造化太神奇,出海几月,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让人既喜且惊。
而说起恼火,他那是相当恼火,如若早早遇到这处龙脉,那他在辟海境时的选择就完全不同,当年他以长江一段水域为根本,强经络辟丹田,霸道无比,可是跟此时遇到的“龙生九子”相比,还是要差了一筹。
没有人会拒绝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机会,哪怕是辛午这种几近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当然也只是感慨一番,若真是在辟海境遇到此番异景,别说能将这“龙生九子”查看清楚,就是能不能从九道漩涡之中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此时再做这般感慨,只不过是一番怅悔情绪作祟。
然而,他应该想不到,自己引以为恨,没能抓住的机会,在千百年之后,一个他从未见过面的传承者,却是借着他的经历,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莱城市修行界城主府中,竹林掩映,流水潺潺,秦远静坐蒲团之上,身前惊雷碑凌空悬停,起起伏伏,忽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头上竹枝间几只跳跃的鸟儿受此惊吓,扑棱棱飞起。
“肯定是十方宗那群王八蛋,又在想什么阴谋要害老子!”秦远擦了擦鼻涕,长身而起,骂道:“总有刁民想害朕,真该千刀万剐。”
误打误撞之下,把金多几人收入麾下,一通轰炸传播,竟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短短不到一月时间,便已经将那十方宗自认掐住的要害收拾齐整,来城市修行界也是在将近二十年中,修者人口数量第一次破万。
据苗百统计,现已有一万零八十七人。
也是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周啸虎苗百等人忙碌的脚不沾地,他还能在此静谧之所,心无旁骛,独自静修。
他已经在此间静坐十余日,几乎日夜不停的温养惊雷碑,前几日勇猛精进,他与惊雷碑的联系急速加深,可是后来几日,进展渐趋缓慢,直到最近两日,竟是停滞不前,没有丝毫进展。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这温养本命法宝也是如此。”
秦远感慨一声,把惊雷碑收入储物手环中,快步往竹林之外走去。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大好时光在眼前,白白浪费是可耻的,既然本命法宝的温养告一段落,那就要再去寻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做。
对目前的秦远来说,最有意思之事,莫过于提升修为。
而且因为某些原因,秦远对修为的提升很是急迫,不想有丝毫耽搁,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以地为师,效仿厚土,经络为龙,丹田为海,海纳百川,龙腾蛇跃……”
秦远在心中默念着《地师真经》中的法诀,越是随着修为的不断加深,越是觉得这《地师真经》博大无比,精神玄妙,更是对辛午祖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数千年前的那个蒙昧的时代,几乎没有太多玄妙功法的情况下,辛午竟然能够独辟蹊径,通过自己的天才与韧性,硬生生走出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也为后世无数人开辟出了一条可以不断钻研不断前进的道路。
辟海境,顾名思义便是开辟湖海河川之意,而丹田便是身体之中的“海”,经络便是身体内的“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丹田需要不断扩张,灵力需要不断压缩,同样汇聚溪流的河川也要不断拓展加强。
在辟海境以下,吸收灵力大多需要呼吸吐纳,气由口鼻而入,经肺部肠胃提纯精炼灵气,经络吸收,汇聚至丹田气海,再从丹田气海之中流淌而出,进而滋养四肢百骸,内脏器官。
即便是可以口服丹药宝物,也需肠胃参与。
而辟海境则是完全不同,他没有脱离肺部以及肠胃,但却多了身体的七百二十个穴窍,辟海境修行至大成,这七百二十个穴窍便如同七百二十座黑洞,同时运转,去芜存菁,吸收灵力的效率那可不仅仅是高出了肺部和肠胃一筹,那相差何止云泥。
各大门派都有各大门派的修行法门与路径,据世间广为流传,昆仑修习元神,以元神为根本,主动控制身体经络穴窍,元神越强大,可以随心控制的经络与穴窍也越多,吸收灵力的速度便越强,因此扩大丹田的速度也就越快,综合说来,便是修行速度的一日千里。
蜀山派较为特殊,据传言蜀山老祖曾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法家韩非子相交莫逆,相互引为知己,韩非子从蜀山老祖那里学到了极多修行法门,而蜀山老祖则是从韩非子身上学来了“缘法而治”,并且成功将其作为了蜀山派后世修行的“核心思想”。
只不过与韩非子主张的“一断于法”不同的是,蜀山老祖是将“法”为己用,在保留蜀山传统玄奇剑术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术法一途。
当然,韩非子的法乃是“律法”,治理人间世俗所用,蜀山老祖的法为“天地之法”,修者勇猛精进所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蜀山派核心的法门皆是在穴窍中修法,以“天地之法”的力量,吸收灵气为己用,这么多年下来,只是差了世间第一大门派昆仑一线而已。
其他各大流派或者门派也各有千秋,各有各的优势特殊之处,比如说儒家的修者,修习“一口浩然气”,心中浩然气在,修为便永修不辍,再结合翎毛丹青之法,绘画描摹名山大岳之神与形,不断提升浩然气的质量与数量,也便是在不断的提升修为。
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修行,不是修身便是修神,亦或是神身共修。
《地师真经》也逃难此窠臼,毕竟身与神乃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根本,舍弃了便等于一无所有,回归虚空,然而与它们不一样的是,《地师真经》更加玄奥,它的法不是自己开创的法,而是师从地脉,这大自然进过亿万年风吹雨打,沧海桑田磨砺而存留下来的无上之法。
它对修者资质的要求极高,但也极低。
说它要求高,那是因为地脉太多太杂,能够进入地师一道本就艰难,若是再想要研究透彻合适且强大的地脉,引为自身所用,那是难上加难。
而说它低也是有原因,若只是让修行快速一些,对自身要求不高,只要入了地师一道,那地脉千千万万,随意甄选,总要好过寻常法门,未来的成就也不会太差。
秦远进入修行界时日不久,见过的龙脉不多,也就那三三两两,然而这并不妨碍他选择适合自己的龙脉,因为在他的脑海中,有着辛午无数次的点龙经历,而秦远想要从中找到几处供自己提高修为用的地脉实在不难。
思来想去,秦远决定以辛午当年在南海深处,见到十六道大漩涡为基础,辟海修行。
当年辛午修行以甄化境,纵横天下几无敌手,山川大地几乎被他以双足踏遍,穷极无聊之下,架一叶扁舟,南渡出海,行至数万里处,在一个深夜之中,那地下忽然出现了九个大漩涡,本来平滑如镜的海面之上,忽然波澜汹涌,呈众星拱卫之势,将辛午围在了中间。
当时以辛午的修为,仍旧差点被吞噬下去,扁舟破碎,变成木屑,他一人狼狈而逃,冲上高空,这才不至于被那九道旋涡吞入海底深处。
那九个大漩涡说来也奇怪,仅仅存在了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待得潮汐来临,便消失无踪,再难寻找。
辛午推断这有可能是海下地脉活动异常所致,于是趁此时机,深潜入海底。在斩杀了数头海兽,又进过一番艰难的深入探查之后,辛午终于找到了这九个旋涡出现的缘由。
原来那旋涡是由海底之下九道奇异的力量绞动所致,而那九道奇异力量则是因为海底深处地脉移动产生,那里的地脉也是十分奇异,辛午在陆地之上从未见过。
一龙生九子。
一条大龙脉生出九个分支,如同九个孩子般围绕在主脉周围,每隔三天那地脉之力便会爆发一次,从而形成了那九股巨大力量,可以隔着数千米的海水,直将海面搅动的波涛翻涌,旋涡连连。
后来辛午追根溯源,沿着那条龙脉继续寻找,又发现了奇异之处,那条大龙脉是另外一条龙脉所发出,而那条超级龙脉同样生出了九条小龙脉。
独自一人,经过两年多的勘测与探查,辛午终究将所有龙脉研究通透,那是一个复杂无比的地势,因为深处海洋,山海相合,阴阳共生,神异无比,不仅是其中力量玄奇,其孕育的生物也是繁盛。
那里珊瑚成林,海草如浪,大鱼小鱼不计其数,更不乏凶狠贪婪的鲨鲸章鱼之属。
“机缘啊机缘,当真让人无可奈何。”在结束了这场辛苦的勘察之后,辛午又是喜又是恼地说道。
他本以为世间大小龙脉已被他完全看遍,山川之中与大海之下,地方不同,但形势没有太大差别,可是大自然造化太神奇,出海几月,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让人既喜且惊。
而说起恼火,他那是相当恼火,如若早早遇到这处龙脉,那他在辟海境时的选择就完全不同,当年他以长江一段水域为根本,强经络辟丹田,霸道无比,可是跟此时遇到的“龙生九子”相比,还是要差了一筹。
没有人会拒绝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机会,哪怕是辛午这种几近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当然也只是感慨一番,若真是在辟海境遇到此番异景,别说能将这“龙生九子”查看清楚,就是能不能从九道漩涡之中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此时再做这般感慨,只不过是一番怅悔情绪作祟。
然而,他应该想不到,自己引以为恨,没能抓住的机会,在千百年之后,一个他从未见过面的传承者,却是借着他的经历,想要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