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万人空巷
那些兵,再过几年,离开了军伍,变成了普通人,还要兵部去安排,耗费户部的钱粮土地,现如今将他们变成晋阳公主的私兵,也不是不可以。
礼部的官员心思百转千回之下,想到了这一点。
除却娘子关的兵员之外,另外,这封地食邑是否也需要改一改?
“陛下,晋阳公主殿下的封地和食邑......”
“封地仍旧在晋阳,食邑七千户,有问题吗?”李二陛下说道:“朕给兕子的嫁妆,从她十岁的时候,朕就开始思量了,思量了这么多年,朕心中有数,至于那些财货,都是朕平日里为她攒下的。”
现在的李二陛下,就是一个十分普通的要嫁闺女的父亲,而不是什么大唐的君王,为了一点儿嫁妆,可以与礼部的官员耗上如此宝贵的时间。
“可是,陛下,这不合祖制啊!”礼部官员据理力争。
“祖制?那是父皇定下的,不是朕定下的,父皇在世的时候,能够为了平阳公主打破祖制,为何朕就不能?”李二陛下一副我就要这么干,管你祖制不祖制的模样。
“这.....陛下,还请三思啊。”
“朕思了三年了,不必再说了。”李二陛下说道。
“这......”
“朕累了,退下吧。”
礼部的官员捧着折子从甘露殿出来,走到宫门的时候,正好遇到魏征,看到魏征的眼神就跟看到了救星一样。
“魏大人。”礼部的官员赶忙迎上去。
“哦?这不是礼部的程大人吗?”魏征见到来人,停下了脚步:“程大人这是要进宫?还是已经商议完要事了?”
魏征看到这成大人手中还捧着折子,若是已经从宫中出来,手里干嘛还捧着折子呢?
殊不知,这成大人的折子,根本还没递上去,就被李二陛下给撵回来了。
程大人无奈,也只能抱着折子出宫,没想到半路上遇到魏征。
程大人将自己在甘露殿内与李二陛下说的事儿告知了魏征,希望魏征能够从中周旋一番。
“这程大人可是找错人了,此事,魏某不打算管。”魏征抚须笑道。
“为何?魏大人,朝中若是连您都不去劝谏,这......”
“吃人嘴软,那人手短,受人恩惠啊。”魏征笑道:“程大人好好想想吧,再者,小公主还是魏某的弟子,就当魏某的一点儿私心吧,魏某对自己的这个弟子还是有信心的,而且有一事陛下想的是对的,娘子关的那些兵,迟早要退下来的。”
关于娘子关的安歇老兵,程大人倒是想过,所以在那方面李二陛下说过之后,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可是这食邑和嫁妆......”
“不合礼法是吧,呵呵。”魏征呵呵一笑。
魏征也是向来最遵循礼法的,可是追根究底,这礼法,不也是人定的嘛。
“程大人又何须这般迂腐呢?既然陛下如此定了,又未动国库半分,依照魏某看,程大人也无须如此较真了。”说罢,魏征一脸乐呵呵的离开了。
程大人看着魏征离去的背影,暗道一声老狐狸。
明明是不想管这件事儿罢了。
算了,既然朝中的大佬都不管,他们礼部上奏陛下又不听,那句没办法了,照做吧。
朝中劝谏不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吗?
程大人带着折子,折回了礼部,开始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准备晋阳公主的大婚。
莫说魏征,连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都没有反对李二陛下给晋阳准备的丰厚的嫁妆。
晋阳在朝中大臣之间的人缘还是不错的,若说长孙皇后只是在后宫之中劝谏李二陛下,那晋阳则是在甘露殿中,明晃晃的当着朝臣的面儿劝谏,没办法,人儿小,年龄上占优势,偶尔卖个萌,李二陛下的那颗心就化了。
赤果果的女儿控。
十一月初二,整个长安城万人空巷,一大早百姓们就跑到城外去了,人从灞桥往长安排,都能排到长安城门口,这些百姓都是为了一睹玄奘法师的风采。
没错,就是今天,玄奘法师要入长安了。
玄世站在玄武楼的五楼之上,从这里就能看到城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却也只是看个大概罢了,黑乎乎的一片,看不真切。
“这玄奘法师还真是受欢迎啊。”玄世笑道。
神侯府除却看押张行成的锦衣卫,剩下的人都去了定州,起获张行成藏在定州的赃物去了,玄世见过张行成,发现也没什么好问的,无论是李治还是张行成,反正谋反的罪名已经坐实了,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张行成站出来替李治顶了大头而已。
毕竟是个皇子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说说也就算了,普通人,甚至是臣子谋反,定然是逃不了一死,至于李治,呵呵,死不了。
房遗爱和赵元帅本来也想要出城看看热闹,被玄世带到了玄武楼。
连官富二代都对玄奘这么感兴趣,更何况其他寻常百姓了,今天在长安城外的,恐怕也不乏官绅权贵。
或者说,在大唐,信仰佛门,也是一种潮流了。
“现如今长安城诸多佛寺对于玄奘法师可是眼热的很,恨不得拿着玄奘法师当活佛一样供奉在寺庙之中呢。”赵元帅说道。
“不得不说,玄奘法师勇气可嘉,人家是有真信仰的人。”玄世说道。
别的他不知道,就知道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回来之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仅仅是这一本文献,就能奠定他在大唐的地位,至于那些佛学,在玄奘眼中,是主角,而在玄世眼中,都是配角罢了。
《大唐西域记》的成书,能够让大唐的有识之士的眼界更加的开阔,更加了解大唐以外的天地,文人可以知道,大唐之外,还有很多别的文化,至于武将,一本书,告诉他们,普天之下,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王土。
遥远的西方,阿拉伯人已经征服了埃及,而古老神秘的东方......
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军灭了焉耆国,活捉了国王突奇支。
礼部的官员心思百转千回之下,想到了这一点。
除却娘子关的兵员之外,另外,这封地食邑是否也需要改一改?
“陛下,晋阳公主殿下的封地和食邑......”
“封地仍旧在晋阳,食邑七千户,有问题吗?”李二陛下说道:“朕给兕子的嫁妆,从她十岁的时候,朕就开始思量了,思量了这么多年,朕心中有数,至于那些财货,都是朕平日里为她攒下的。”
现在的李二陛下,就是一个十分普通的要嫁闺女的父亲,而不是什么大唐的君王,为了一点儿嫁妆,可以与礼部的官员耗上如此宝贵的时间。
“可是,陛下,这不合祖制啊!”礼部官员据理力争。
“祖制?那是父皇定下的,不是朕定下的,父皇在世的时候,能够为了平阳公主打破祖制,为何朕就不能?”李二陛下一副我就要这么干,管你祖制不祖制的模样。
“这.....陛下,还请三思啊。”
“朕思了三年了,不必再说了。”李二陛下说道。
“这......”
“朕累了,退下吧。”
礼部的官员捧着折子从甘露殿出来,走到宫门的时候,正好遇到魏征,看到魏征的眼神就跟看到了救星一样。
“魏大人。”礼部的官员赶忙迎上去。
“哦?这不是礼部的程大人吗?”魏征见到来人,停下了脚步:“程大人这是要进宫?还是已经商议完要事了?”
魏征看到这成大人手中还捧着折子,若是已经从宫中出来,手里干嘛还捧着折子呢?
殊不知,这成大人的折子,根本还没递上去,就被李二陛下给撵回来了。
程大人无奈,也只能抱着折子出宫,没想到半路上遇到魏征。
程大人将自己在甘露殿内与李二陛下说的事儿告知了魏征,希望魏征能够从中周旋一番。
“这程大人可是找错人了,此事,魏某不打算管。”魏征抚须笑道。
“为何?魏大人,朝中若是连您都不去劝谏,这......”
“吃人嘴软,那人手短,受人恩惠啊。”魏征笑道:“程大人好好想想吧,再者,小公主还是魏某的弟子,就当魏某的一点儿私心吧,魏某对自己的这个弟子还是有信心的,而且有一事陛下想的是对的,娘子关的那些兵,迟早要退下来的。”
关于娘子关的安歇老兵,程大人倒是想过,所以在那方面李二陛下说过之后,他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可是这食邑和嫁妆......”
“不合礼法是吧,呵呵。”魏征呵呵一笑。
魏征也是向来最遵循礼法的,可是追根究底,这礼法,不也是人定的嘛。
“程大人又何须这般迂腐呢?既然陛下如此定了,又未动国库半分,依照魏某看,程大人也无须如此较真了。”说罢,魏征一脸乐呵呵的离开了。
程大人看着魏征离去的背影,暗道一声老狐狸。
明明是不想管这件事儿罢了。
算了,既然朝中的大佬都不管,他们礼部上奏陛下又不听,那句没办法了,照做吧。
朝中劝谏不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吗?
程大人带着折子,折回了礼部,开始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准备晋阳公主的大婚。
莫说魏征,连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都没有反对李二陛下给晋阳准备的丰厚的嫁妆。
晋阳在朝中大臣之间的人缘还是不错的,若说长孙皇后只是在后宫之中劝谏李二陛下,那晋阳则是在甘露殿中,明晃晃的当着朝臣的面儿劝谏,没办法,人儿小,年龄上占优势,偶尔卖个萌,李二陛下的那颗心就化了。
赤果果的女儿控。
十一月初二,整个长安城万人空巷,一大早百姓们就跑到城外去了,人从灞桥往长安排,都能排到长安城门口,这些百姓都是为了一睹玄奘法师的风采。
没错,就是今天,玄奘法师要入长安了。
玄世站在玄武楼的五楼之上,从这里就能看到城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却也只是看个大概罢了,黑乎乎的一片,看不真切。
“这玄奘法师还真是受欢迎啊。”玄世笑道。
神侯府除却看押张行成的锦衣卫,剩下的人都去了定州,起获张行成藏在定州的赃物去了,玄世见过张行成,发现也没什么好问的,无论是李治还是张行成,反正谋反的罪名已经坐实了,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张行成站出来替李治顶了大头而已。
毕竟是个皇子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说说也就算了,普通人,甚至是臣子谋反,定然是逃不了一死,至于李治,呵呵,死不了。
房遗爱和赵元帅本来也想要出城看看热闹,被玄世带到了玄武楼。
连官富二代都对玄奘这么感兴趣,更何况其他寻常百姓了,今天在长安城外的,恐怕也不乏官绅权贵。
或者说,在大唐,信仰佛门,也是一种潮流了。
“现如今长安城诸多佛寺对于玄奘法师可是眼热的很,恨不得拿着玄奘法师当活佛一样供奉在寺庙之中呢。”赵元帅说道。
“不得不说,玄奘法师勇气可嘉,人家是有真信仰的人。”玄世说道。
别的他不知道,就知道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回来之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仅仅是这一本文献,就能奠定他在大唐的地位,至于那些佛学,在玄奘眼中,是主角,而在玄世眼中,都是配角罢了。
《大唐西域记》的成书,能够让大唐的有识之士的眼界更加的开阔,更加了解大唐以外的天地,文人可以知道,大唐之外,还有很多别的文化,至于武将,一本书,告诉他们,普天之下,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王土。
遥远的西方,阿拉伯人已经征服了埃及,而古老神秘的东方......
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军灭了焉耆国,活捉了国王突奇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