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迟疑
陈妈妈送了点心来。
沈清兰笑道,“我还想赶紧好起来,给祖母做件衣裳呢。”想到过年前好不容易做的一件长袄却被林氏送给顾夫人,她就委屈又烦躁。
老安人笑得合不拢嘴,指了指头上的抹额和身后床头放着的手套,“瞧瞧,你才给我做的,我喜欢得很。”
沈清兰看到抹额,又想到卫长钧,当真是百般滋味无处消,赶紧把话题拉开,十分稀罕的主动提起姜姨娘,希望老安人能让她们母女在一起。
老安人沉默不语,良久,拍着她的手道,“不是祖母心狠,非要让她们母女相隔千里,实则无奈,前两天,姜氏半夜往梦姐儿房中,意图带梦姐儿离家出走,这事,你大约有所耳闻。”
沈清兰点头。
“这事事出有因,姜氏娘家本是乡绅,因其父豪赌,家境没落,将她送与你伯父,这些年来从无音讯,到了去年,忽然其弟频频来信,却只是来信,不见其人,我便觉得这事蹊跷,那天她要走,你大伯父从她屋里搜出不少东西,其中就有她一封她弟弟写给她的信,其中之意大约是说让她放心,只要回去,将来母女俩尽可享受荣华富贵,你大伯父再三追问原因,她只是不肯说。“
沈清兰大惊,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许多隐情,看来姜姨娘要带走沈清梦并不仅仅是因为沈清梦连续做了错事被禁足失宠,而是娘家给了诱人的许诺。
她想了想,犹豫道,“既然姜姨娘已经有了离意,这么分开也没用,二姐姐离开分宁后,天高皇帝远,族人们又能约束得了?她既然不在这里,姜姨娘孤身一人,她要离开,更加方便。”
沈清兰说话的时候,老安人蓦地变了脸色,但又迅速的遮掩住,她摆手回避,“好了好了,这个事,我让你大伯父去想法子,你好好养伤才是最重要的。”
沈清兰听出她这是不想自己再过问,也很知趣,立即聊起申州的春节习俗来。
祖孙俩乐了一回,老安人笑道,“我看你这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准备哪天出去串门?”
一听这个,沈清兰就开始蔫了,却也明白这事没法拖下去,再不去,就不合适了。
“我听老安人和母亲的安排吧。”
“你问问你母亲的意思,提前告诉我,我也好准备礼物。”
沈清兰乖巧的应着,心里已经开心不起来,到底没再说什么,就告辞回去了。
回屋没多久,林氏就像是和老安人有心灵感应似的,来和她商量登门拜年的事了。
林氏说道,“顾、陆两家,你是必去的,早已经送去拜帖,因你出事才临时推后,眼见着都快上元节了,咱们也快要离开了,这事不能再拖,你明日就去顾宅吧。”
“好。”沈清兰自认为识时务,既然是不去不行,又何必执拗?
次日辰时,沈清兰梳妆更衣,又新抹了生肌与止痒药,仍用粉红色的纱棉裹住,于一侧打了个漂亮的结,半隐半现的遮在桃红绣花枝衣领下,一起衬托出一张白玉无瑕的精致面庞,竟是显得柔美别致、恍惚不似真人。
林氏和老安人也不知怎么合计的,送的礼物一看盒子就十分大气。
沈清兰坐在车里,看着身边一盒盒的礼,无奈的叹口气,出了回神,最后苦笑起来。
胡同口,依旧是顾中楠亲自迎着,他站在那里,长衫随风,笑容温润,望着马车由远而近,缓缓而来,眸光像是火种被点燃,先是亮起来一点火苗,然后火苗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最后满目燎原,于是,整张脸、整个人都生动、灿烂起来。
他迎上去,“沈四小姐。”
沈清兰迟疑,旁边的碧玉已经掀起帘子,笑道,“有劳顾公子等候。”
顾公子笑,“沈四小姐光临,中楠自当亲迎。”
沈清兰心中微动,也露出了笑脸,就在车上向他行了个礼,扶着碧玉下车,一抬眼,正好对上顾中楠春风含笑的目光,尴尬的移开,越过他的肩头,愕然发现顾心莲和顾心薏躲在胡同口的一处岔道后冲自己挤眉弄眼的笑,顿时哭笑不得。
两人被发现,也不觉羞,拉手跑出来。
顾心莲将她上下打量,说道,“前儿个一早,大哥忽然下厨熬药,然后就出去了大半天,回来后跟我说你病了,我还不信呢,今日看你脸色确实不如上次见面时红润,才知是真,没想到大哥的消息比我还灵通。”
沈清兰,“……”
她早就看出顾心薏和顾心莲有意撮合她和顾中楠,还要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样装糊涂,她当着顾中楠的面也不好与她们打闹,却也不好意思将顾中楠的好视而不见,只得笑道,“本来约好初六过来,谁知不巧感染风寒,怕传染了你们,这才改了日期,夫人垂爱,劳烦顾公子探望,又怕你们俩担心,才没有告知吧。”领了顾中楠的情,却又把心意归功于顾夫人。
顾中楠在旁边听着,也不生气,仍是温和的笑。
几人一同入宅,顾夫人已经在等候,一边吩咐下人将地龙再烧旺些,茶水、点心、果子样样备好。
沈清兰进院就看到丫头们穿梭往来,看架势都是盛情迎客的样子,虽不知是否还有别人,此般情景,还是令她温暖感激。
入厅见主,沈清兰先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才刚弯下腰,就被顾夫人拉起揽在怀里。
“才刚病愈,又出来吹风,你肯过来,我已经十分欢喜,这礼就免了吧。”
顾心莲又在一旁补充,“我母亲当你是女儿一般,比我这个女儿还亲呢,咱们一家人,何必见外。”
顾心薏素来少言乖顺,也是沿着嘴笑,连连称是。
沈清兰听着那“一家人”的话,知道顾中楠就在身边,尴尬得不敢抬头。
早有预料,这次过来顾家,必定会有拘窘的情景出现,大概也会比较隐晦,却没料想他们这么直白,应该是两家已经商议妥定,认为水到渠成了。
沈清兰笑道,“我还想赶紧好起来,给祖母做件衣裳呢。”想到过年前好不容易做的一件长袄却被林氏送给顾夫人,她就委屈又烦躁。
老安人笑得合不拢嘴,指了指头上的抹额和身后床头放着的手套,“瞧瞧,你才给我做的,我喜欢得很。”
沈清兰看到抹额,又想到卫长钧,当真是百般滋味无处消,赶紧把话题拉开,十分稀罕的主动提起姜姨娘,希望老安人能让她们母女在一起。
老安人沉默不语,良久,拍着她的手道,“不是祖母心狠,非要让她们母女相隔千里,实则无奈,前两天,姜氏半夜往梦姐儿房中,意图带梦姐儿离家出走,这事,你大约有所耳闻。”
沈清兰点头。
“这事事出有因,姜氏娘家本是乡绅,因其父豪赌,家境没落,将她送与你伯父,这些年来从无音讯,到了去年,忽然其弟频频来信,却只是来信,不见其人,我便觉得这事蹊跷,那天她要走,你大伯父从她屋里搜出不少东西,其中就有她一封她弟弟写给她的信,其中之意大约是说让她放心,只要回去,将来母女俩尽可享受荣华富贵,你大伯父再三追问原因,她只是不肯说。“
沈清兰大惊,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许多隐情,看来姜姨娘要带走沈清梦并不仅仅是因为沈清梦连续做了错事被禁足失宠,而是娘家给了诱人的许诺。
她想了想,犹豫道,“既然姜姨娘已经有了离意,这么分开也没用,二姐姐离开分宁后,天高皇帝远,族人们又能约束得了?她既然不在这里,姜姨娘孤身一人,她要离开,更加方便。”
沈清兰说话的时候,老安人蓦地变了脸色,但又迅速的遮掩住,她摆手回避,“好了好了,这个事,我让你大伯父去想法子,你好好养伤才是最重要的。”
沈清兰听出她这是不想自己再过问,也很知趣,立即聊起申州的春节习俗来。
祖孙俩乐了一回,老安人笑道,“我看你这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准备哪天出去串门?”
一听这个,沈清兰就开始蔫了,却也明白这事没法拖下去,再不去,就不合适了。
“我听老安人和母亲的安排吧。”
“你问问你母亲的意思,提前告诉我,我也好准备礼物。”
沈清兰乖巧的应着,心里已经开心不起来,到底没再说什么,就告辞回去了。
回屋没多久,林氏就像是和老安人有心灵感应似的,来和她商量登门拜年的事了。
林氏说道,“顾、陆两家,你是必去的,早已经送去拜帖,因你出事才临时推后,眼见着都快上元节了,咱们也快要离开了,这事不能再拖,你明日就去顾宅吧。”
“好。”沈清兰自认为识时务,既然是不去不行,又何必执拗?
次日辰时,沈清兰梳妆更衣,又新抹了生肌与止痒药,仍用粉红色的纱棉裹住,于一侧打了个漂亮的结,半隐半现的遮在桃红绣花枝衣领下,一起衬托出一张白玉无瑕的精致面庞,竟是显得柔美别致、恍惚不似真人。
林氏和老安人也不知怎么合计的,送的礼物一看盒子就十分大气。
沈清兰坐在车里,看着身边一盒盒的礼,无奈的叹口气,出了回神,最后苦笑起来。
胡同口,依旧是顾中楠亲自迎着,他站在那里,长衫随风,笑容温润,望着马车由远而近,缓缓而来,眸光像是火种被点燃,先是亮起来一点火苗,然后火苗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最后满目燎原,于是,整张脸、整个人都生动、灿烂起来。
他迎上去,“沈四小姐。”
沈清兰迟疑,旁边的碧玉已经掀起帘子,笑道,“有劳顾公子等候。”
顾公子笑,“沈四小姐光临,中楠自当亲迎。”
沈清兰心中微动,也露出了笑脸,就在车上向他行了个礼,扶着碧玉下车,一抬眼,正好对上顾中楠春风含笑的目光,尴尬的移开,越过他的肩头,愕然发现顾心莲和顾心薏躲在胡同口的一处岔道后冲自己挤眉弄眼的笑,顿时哭笑不得。
两人被发现,也不觉羞,拉手跑出来。
顾心莲将她上下打量,说道,“前儿个一早,大哥忽然下厨熬药,然后就出去了大半天,回来后跟我说你病了,我还不信呢,今日看你脸色确实不如上次见面时红润,才知是真,没想到大哥的消息比我还灵通。”
沈清兰,“……”
她早就看出顾心薏和顾心莲有意撮合她和顾中楠,还要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样装糊涂,她当着顾中楠的面也不好与她们打闹,却也不好意思将顾中楠的好视而不见,只得笑道,“本来约好初六过来,谁知不巧感染风寒,怕传染了你们,这才改了日期,夫人垂爱,劳烦顾公子探望,又怕你们俩担心,才没有告知吧。”领了顾中楠的情,却又把心意归功于顾夫人。
顾中楠在旁边听着,也不生气,仍是温和的笑。
几人一同入宅,顾夫人已经在等候,一边吩咐下人将地龙再烧旺些,茶水、点心、果子样样备好。
沈清兰进院就看到丫头们穿梭往来,看架势都是盛情迎客的样子,虽不知是否还有别人,此般情景,还是令她温暖感激。
入厅见主,沈清兰先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才刚弯下腰,就被顾夫人拉起揽在怀里。
“才刚病愈,又出来吹风,你肯过来,我已经十分欢喜,这礼就免了吧。”
顾心莲又在一旁补充,“我母亲当你是女儿一般,比我这个女儿还亲呢,咱们一家人,何必见外。”
顾心薏素来少言乖顺,也是沿着嘴笑,连连称是。
沈清兰听着那“一家人”的话,知道顾中楠就在身边,尴尬得不敢抬头。
早有预料,这次过来顾家,必定会有拘窘的情景出现,大概也会比较隐晦,却没料想他们这么直白,应该是两家已经商议妥定,认为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