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效果
沈清兰看出两人还有话说,便行了礼,等车离开。
回去后,沈清兰和林氏说了在杨宅之事,最后说到京城来信时,林氏赞道,“看来是有身份的,难得不骄不傲,既然看重你,也是你的福气,你也不要有压力,与人相交,勿论贵贱,但求礼尚往来、知恩图报。”
“是,母亲。”
又过两天,沈清兰惦记着老太太,到底还是亲自去厨房做了枣糕,与杨宅不同的是,沈清兰很细心的将红枣的皮一点点撕掉,又在糕中加了蜂蜜,蒸好之后,让碧玉送去杨宅。
一个时辰后,碧玉回来,喜气洋洋地说,“婢子将枣糕送到杨宅,那老夫人很欢喜呢,当即吃了一大块,连说好吃,把小姐夸得哟,天上仙女也比不上。”
沈清兰笑问,“你瞧着老夫人精神如何?”
“与前头咱们去的时候差不多,不见好,也不见坏。”
沈清兰知道这是衰老之症,非药力可为,也只得叹口气。
碧玉又道,“婢子回来的路上遇见姚太太了,姚太太问小姐最近忙什么,怎么很久没去找她了。”
沈清兰顿时惭愧,“确实许久没去菡萏园了,过两天我就去。”想了想,又道,“对了,薛扬今天不在?”
碧玉一拍脑袋,“碧玉去杨宅时见着他,他说要回军营,还说什么要开始练兵了,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婢子险些忘了告诉小姐。”
沈清兰道,“军营里的事,咱们都不懂,他既然有事,就叫他忙去,你仍在这里,该怎么便怎么,如今院子里多了秋月和冬梅,也热闹得很。”
碧玉趁机要求,“小姐,婢子想还住回来。”
沈清兰没答应。
碧玉就委屈得很,“上次您非把婢子赶出去,说是成了亲,让婢子不要冷淡薛扬,现在薛扬都回军营了,婢子一个人在西跨院,不就是被冷淡嘛。”
沈清兰嗤笑,“瞧瞧,这才成亲几天,都学会撒娇了。”
碧玉涨红了脸,扭头就走,“反正婢子今天晚上不走了。”
沈清兰啧啧,“嫁出去的姑娘还赖在娘家了?”
闻声过来的秋月听了,大笑不止。
“小姐,您的信,申州来的,怕是方小姐吧。”
沈清兰眼睛一亮,立即取来一看,果然就是方茹音寄来的,兴冲冲地进屋看信去了,方茹音在信中尽表思念,细叙了两三页的日常琐事,直到结尾,才含含糊糊地问了句,“可知之铭如何?”
沈清兰忍不住直笑,一刻也不耽误,唤了碧玉进来研墨,要回信过去,也是长篇累牍地把会州介绍一通,连碧玉出嫁之事也都说了,同样等到最后,才写道,“我听说古时候有姑娘盼夫归来,日日到江边眺望,后来化作石人,被称作望夫石,大嫂可别效仿,石人嫂嫂不言不语,怎么与我玩耍?”
碧玉在旁边侍立,看着她写,也笑得肚子疼,“小姐这么寄过去,方小姐看了,怕是要跑来会州与您打架。”
“若真有这效果,那敢情好。”沈清兰呵干墨汁,装入信封,让碧玉明天去寄。
第二天,碧玉送去给信驿,回来时又带回一封。
“这又是谁寄来的?”
沈清兰见有信来,又喜上眉梢,她远离故土,即便在会州已经三个月,也能完全适应这里的饮食、气候和生活习惯,但依然很怀念远方的友人。
碧玉递给她,“这不是哪里来的信,这是杨宅的帖子,婢子刚快到府门时,正遇上月儿来送帖,她要去买药,就不耽搁了,婢子直接把帖子带回来。”
“你昨天上午不是才去的杨宅吗?当时也没听说要邀请我啊,怎么今天就来请帖了?月儿说什么了?”
“是有原因的,月儿说,她家小姐到了,老太太想请小姐过去见个面。”
沈清兰想起那天在杨宅门口听到的话,知道这位小姐是从京城来的,说不准娇生惯养,未必就与自己性格相投,若是能说两句话也罢,就怕不好相与,倒让老夫人失望,因此迟疑。
碧玉问,“小姐不准备去吗?”
沈清兰想了想,“去吧,老夫人的面子不能不给。”
到晚上,沈清兰与林氏一说,林氏笑道,“这是好事,你去便是。”
次日,沈清兰就真的梳妆一番,坐车去了,想着碧玉毕竟嫁人,自己往后还得多倚重秋月和冬梅,这次特意把她们俩带去,反叫碧玉在家。
两人极少这么近身跟随沈清兰出门,都很谨慎,饶是秋月资历老,也不敢放肆,默默地记录路线,冬梅本来就是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这下就更不吭声了,唯恐说多错多。
再次来到杨宅,开门迎接的依然是那妇人,“沈小姐快请进,老太太和小姐正在里屋说话呢。”
“有劳带路。”
刚来到门口,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容响起,一个女子笑得直喘,撒着娇问,“祖母,您说好笑不好笑嘛?”
“好笑好笑。”老太太的声音慈爱温柔,“你这孩子,多大的人了,还这么顽皮?一会沈小姐来了,你瞧瞧人家,多端庄大方、淑娴雅致,可不像你,泼猴儿似的。”
门外的沈清兰听到这般抬举自己的话,大感汗颜,讪讪然都不好意思进去了。
妇人笑,“这有啥,老太太说的很对呀。”说完,就上前敲门,“老太太,小姐,沈小姐来了。”
里头噗嗤一声笑,老太太轻声道,“说曹操,曹操到,你看着吧。”
小姑娘跳起来就把门打开,歪着头笑眯眯地看沈清兰,“沈小姐吗?你快进来,祖母正拿我跟你比呢。”
沈清兰大窘,客客气气地道,“老夫人在与你说笑呢。”侧身给老太太请安。
“别多礼了,快进来坐。”老太太笑着向她招手,又道,“这是我的孙女,闺名叫做华欣,与你年纪相仿,昨天才刚到的会州。”
沈清兰含笑向那华欣小姐行了个同辈的礼,华欣也乖乖巧巧的还了礼,两人挨着老太太入座。
回去后,沈清兰和林氏说了在杨宅之事,最后说到京城来信时,林氏赞道,“看来是有身份的,难得不骄不傲,既然看重你,也是你的福气,你也不要有压力,与人相交,勿论贵贱,但求礼尚往来、知恩图报。”
“是,母亲。”
又过两天,沈清兰惦记着老太太,到底还是亲自去厨房做了枣糕,与杨宅不同的是,沈清兰很细心的将红枣的皮一点点撕掉,又在糕中加了蜂蜜,蒸好之后,让碧玉送去杨宅。
一个时辰后,碧玉回来,喜气洋洋地说,“婢子将枣糕送到杨宅,那老夫人很欢喜呢,当即吃了一大块,连说好吃,把小姐夸得哟,天上仙女也比不上。”
沈清兰笑问,“你瞧着老夫人精神如何?”
“与前头咱们去的时候差不多,不见好,也不见坏。”
沈清兰知道这是衰老之症,非药力可为,也只得叹口气。
碧玉又道,“婢子回来的路上遇见姚太太了,姚太太问小姐最近忙什么,怎么很久没去找她了。”
沈清兰顿时惭愧,“确实许久没去菡萏园了,过两天我就去。”想了想,又道,“对了,薛扬今天不在?”
碧玉一拍脑袋,“碧玉去杨宅时见着他,他说要回军营,还说什么要开始练兵了,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婢子险些忘了告诉小姐。”
沈清兰道,“军营里的事,咱们都不懂,他既然有事,就叫他忙去,你仍在这里,该怎么便怎么,如今院子里多了秋月和冬梅,也热闹得很。”
碧玉趁机要求,“小姐,婢子想还住回来。”
沈清兰没答应。
碧玉就委屈得很,“上次您非把婢子赶出去,说是成了亲,让婢子不要冷淡薛扬,现在薛扬都回军营了,婢子一个人在西跨院,不就是被冷淡嘛。”
沈清兰嗤笑,“瞧瞧,这才成亲几天,都学会撒娇了。”
碧玉涨红了脸,扭头就走,“反正婢子今天晚上不走了。”
沈清兰啧啧,“嫁出去的姑娘还赖在娘家了?”
闻声过来的秋月听了,大笑不止。
“小姐,您的信,申州来的,怕是方小姐吧。”
沈清兰眼睛一亮,立即取来一看,果然就是方茹音寄来的,兴冲冲地进屋看信去了,方茹音在信中尽表思念,细叙了两三页的日常琐事,直到结尾,才含含糊糊地问了句,“可知之铭如何?”
沈清兰忍不住直笑,一刻也不耽误,唤了碧玉进来研墨,要回信过去,也是长篇累牍地把会州介绍一通,连碧玉出嫁之事也都说了,同样等到最后,才写道,“我听说古时候有姑娘盼夫归来,日日到江边眺望,后来化作石人,被称作望夫石,大嫂可别效仿,石人嫂嫂不言不语,怎么与我玩耍?”
碧玉在旁边侍立,看着她写,也笑得肚子疼,“小姐这么寄过去,方小姐看了,怕是要跑来会州与您打架。”
“若真有这效果,那敢情好。”沈清兰呵干墨汁,装入信封,让碧玉明天去寄。
第二天,碧玉送去给信驿,回来时又带回一封。
“这又是谁寄来的?”
沈清兰见有信来,又喜上眉梢,她远离故土,即便在会州已经三个月,也能完全适应这里的饮食、气候和生活习惯,但依然很怀念远方的友人。
碧玉递给她,“这不是哪里来的信,这是杨宅的帖子,婢子刚快到府门时,正遇上月儿来送帖,她要去买药,就不耽搁了,婢子直接把帖子带回来。”
“你昨天上午不是才去的杨宅吗?当时也没听说要邀请我啊,怎么今天就来请帖了?月儿说什么了?”
“是有原因的,月儿说,她家小姐到了,老太太想请小姐过去见个面。”
沈清兰想起那天在杨宅门口听到的话,知道这位小姐是从京城来的,说不准娇生惯养,未必就与自己性格相投,若是能说两句话也罢,就怕不好相与,倒让老夫人失望,因此迟疑。
碧玉问,“小姐不准备去吗?”
沈清兰想了想,“去吧,老夫人的面子不能不给。”
到晚上,沈清兰与林氏一说,林氏笑道,“这是好事,你去便是。”
次日,沈清兰就真的梳妆一番,坐车去了,想着碧玉毕竟嫁人,自己往后还得多倚重秋月和冬梅,这次特意把她们俩带去,反叫碧玉在家。
两人极少这么近身跟随沈清兰出门,都很谨慎,饶是秋月资历老,也不敢放肆,默默地记录路线,冬梅本来就是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这下就更不吭声了,唯恐说多错多。
再次来到杨宅,开门迎接的依然是那妇人,“沈小姐快请进,老太太和小姐正在里屋说话呢。”
“有劳带路。”
刚来到门口,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容响起,一个女子笑得直喘,撒着娇问,“祖母,您说好笑不好笑嘛?”
“好笑好笑。”老太太的声音慈爱温柔,“你这孩子,多大的人了,还这么顽皮?一会沈小姐来了,你瞧瞧人家,多端庄大方、淑娴雅致,可不像你,泼猴儿似的。”
门外的沈清兰听到这般抬举自己的话,大感汗颜,讪讪然都不好意思进去了。
妇人笑,“这有啥,老太太说的很对呀。”说完,就上前敲门,“老太太,小姐,沈小姐来了。”
里头噗嗤一声笑,老太太轻声道,“说曹操,曹操到,你看着吧。”
小姑娘跳起来就把门打开,歪着头笑眯眯地看沈清兰,“沈小姐吗?你快进来,祖母正拿我跟你比呢。”
沈清兰大窘,客客气气地道,“老夫人在与你说笑呢。”侧身给老太太请安。
“别多礼了,快进来坐。”老太太笑着向她招手,又道,“这是我的孙女,闺名叫做华欣,与你年纪相仿,昨天才刚到的会州。”
沈清兰含笑向那华欣小姐行了个同辈的礼,华欣也乖乖巧巧的还了礼,两人挨着老太太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