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心思
沈清兰无奈地笑,她哪里是怕姚太太害她呀,只是觉得好奇罢了。
最终,沈清兰还是把请帖交给了姚太太,但是在菡萏园呆到日薄西山才离开,依旧是蒋妈妈送出。
半路上,沈清兰询问,“姐姐有病在身,饮食自然与常人不同,不知大夫说有什么忌口的,我也好提前准备。”
蒋妈妈一听,目中光芒闪动,竟是三分感慨,三分欣慰,她知道,沈清兰能这么问,绝对不仅仅是想照应周全,而是不相信所谓的“风寒”,风寒之症该怎么饮食,人尽皆知,何必刻意一问?
“多谢沈小姐想得周到,略清淡些,勿食鱼虾生鲜即可。”
回府之后,沈清兰又去了趟厨房,重新看过菜单,一样样查看食材用料,确实有好几道河鲜,她想了想,没法子,毕竟客人很多,河鲜不能撤,会州靠黄河,河鲜一向是会州宴客不可或缺的菜品,沈家既然要入乡随俗,就不能少。
她其实还想安排几样京城风味的菜肴,奈何府里的厨子都不擅长,想到姚太太和穆老夫人、穆小姐都是地道的京城人,还是别贻笑大方了。
思来想去,她便另加了两菜一汤,俱有益气补血的良效。
交代完毕,沈清兰松了口气。
默不作声跟了一天的冬梅突然开口,“小姐还是想想酒吧。”
沈清兰拍拍脑门,笑道,“我糊涂了,竟然因小失大,姐姐身体不好,断不能再和平时的酒。”当即吩咐冬梅去准备果子酒。
秋月过来禀报,“小姐,府里现存的灯笼,婢子都点完数了,倒是不少,但都是刚到时,为了上元灯节买的,一直挂在各院子,眼下显得有些旧了,是否需要买新的?”
“不用买,依旧这么挂着吧,不挪位置。”
“那……买些彩绸装饰?”秋月迟疑,“宴毕游园是大多数太太、小姐的爱好,咱们不装饰一下吗?”
沈清兰笑道,“若是冬天,一片凋零之状,少不得要靠彩绸、灯笼点缀,才能显出喜庆颜色来,这会儿就不必画蛇添足了,虽说桃李已谢,园中花少,但绿树青草、假山回廊足以待客。”再说了,她觉得,有心思逛园子的人不少,沈家第一次设宴,肯定有很多人等待已久,都会围在林氏身边。
这时,碧玉回来,回院没见到人,听说在厨房,直接就找了过来,一脸的兴冲冲,见不少人在,欲言又止。
沈清兰心领神会,让秋月留下核对餐具,自己带着碧玉离开。
暮色四合,园中花草树木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这个时节,晚风还有几分凉意,两人信步而行,心思都在话中,丝毫不觉得。
“帖子送到了?”
“送到了。”碧玉眼里闪着光,“两个帖子都收了。”
沈清兰似有不信,“两个?都收了?”卫长钧应该是会收的,胡大人怎么会收?转念又想,只是收下罢了,未必到时候会来。
碧玉笑,“今天有点巧,婢子去到北关,但是关门紧闭,只听得里面喊声、打斗声震天,不知如何是好,恰好这时有一小队骑兵跑来要入关,婢子这才跟着进去,小姐,北关果真在热火朝天的集训,防守还特别严,要不是婢子运气好,遇上有人引路,连营地都没法靠近。”
沈清兰点头,觉得理所当然,“军营重地,自然不许闲人出入,是我没有经验,早知道还是该让王安叔陪同。”
碧玉笑,“那倒不用,小姐知道那个带婢子进营的人是谁吗?”
“谁?”沈清兰想了想,自己除了卫长钧和薛扬、莫安外就不再认得别的将士了。
“是北关统领胡大人的儿子,听说他昨天才到的北关,婢子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好带着一小队人出关环巡回来。”
沈清兰讶异,“胡大人的儿子,他……他这是调回北关了吗?”记得徐嫣芸说起过,胡大人的儿子胡佐在太子府的右卫率府任职,颇受太子器重,随太子出入内廷如家常,连皇上都夸赞过,这样得力的亲卫怎么会调离?
碧玉摇头,“那倒不是,婢子悄悄问过薛扬,他说只是回来探亲,也就是看看胡大人,呆不了多久还要回京去。”
沈清兰默然,心里总隐隐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胡大人没病没灾的,突然探什么亲?不早不晚,卫长钧前脚到会州,他后脚就跟来了?
碧玉以为沈清兰不信,继续说道,“小姐,给胡大人的帖子也是这位胡公子收的。”
“胡大人呢?他怎么说?”
沈清兰有些不安,先前不知这位公子也在,根本没有备他的帖子,甚至连给胡大人的帖子上提都没提他,现在却是他收的帖,岂不尴尬?
“婢子没见着胡大人,胡公子说,帖子他收了,到时候他肯定来。”
沈清兰揉揉眉心,好嘛,帖子下给父亲。儿子应邀,本来呢,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许多人家都是这样,老父亲去不了,或者不愿去,就打发儿子跑一趟,算是给下帖主人家一点薄面,总比直接拒绝的好,但胡家略有不同,胡公子并不寄生在父亲羽翼之下,相反,他虽然官职不高,但太子近卫的身份让他在边城百姓眼中有种特殊的光芒,如果要请他,还是专门下帖才显得诚意。
可事情已然如此,再补帖子反而矫情,只能宴席当天让父亲去圆场了。
“那,你见到薛扬了吗?”沈清兰问,抿了下嘴,欲言又止。
碧玉岂不知她心思,忙回答,“见到了,他与宜威将军在一起,还有莫安,都在一起,也是那个胡公子带着婢子去见的,宜威将军也说了,一定到场。”
沈清兰微觉脸红,掩饰似的“哦”了句,也不知自言自语呢,还是问碧玉,“他们都在训练,挺忙的、挺累的吧?”
碧玉笑道,“是在训练,也是在打架呢,薛扬和莫安联手对战宜威将军,对了,婢子觉得,宜威将军和那个胡公子交情不错。”
最终,沈清兰还是把请帖交给了姚太太,但是在菡萏园呆到日薄西山才离开,依旧是蒋妈妈送出。
半路上,沈清兰询问,“姐姐有病在身,饮食自然与常人不同,不知大夫说有什么忌口的,我也好提前准备。”
蒋妈妈一听,目中光芒闪动,竟是三分感慨,三分欣慰,她知道,沈清兰能这么问,绝对不仅仅是想照应周全,而是不相信所谓的“风寒”,风寒之症该怎么饮食,人尽皆知,何必刻意一问?
“多谢沈小姐想得周到,略清淡些,勿食鱼虾生鲜即可。”
回府之后,沈清兰又去了趟厨房,重新看过菜单,一样样查看食材用料,确实有好几道河鲜,她想了想,没法子,毕竟客人很多,河鲜不能撤,会州靠黄河,河鲜一向是会州宴客不可或缺的菜品,沈家既然要入乡随俗,就不能少。
她其实还想安排几样京城风味的菜肴,奈何府里的厨子都不擅长,想到姚太太和穆老夫人、穆小姐都是地道的京城人,还是别贻笑大方了。
思来想去,她便另加了两菜一汤,俱有益气补血的良效。
交代完毕,沈清兰松了口气。
默不作声跟了一天的冬梅突然开口,“小姐还是想想酒吧。”
沈清兰拍拍脑门,笑道,“我糊涂了,竟然因小失大,姐姐身体不好,断不能再和平时的酒。”当即吩咐冬梅去准备果子酒。
秋月过来禀报,“小姐,府里现存的灯笼,婢子都点完数了,倒是不少,但都是刚到时,为了上元灯节买的,一直挂在各院子,眼下显得有些旧了,是否需要买新的?”
“不用买,依旧这么挂着吧,不挪位置。”
“那……买些彩绸装饰?”秋月迟疑,“宴毕游园是大多数太太、小姐的爱好,咱们不装饰一下吗?”
沈清兰笑道,“若是冬天,一片凋零之状,少不得要靠彩绸、灯笼点缀,才能显出喜庆颜色来,这会儿就不必画蛇添足了,虽说桃李已谢,园中花少,但绿树青草、假山回廊足以待客。”再说了,她觉得,有心思逛园子的人不少,沈家第一次设宴,肯定有很多人等待已久,都会围在林氏身边。
这时,碧玉回来,回院没见到人,听说在厨房,直接就找了过来,一脸的兴冲冲,见不少人在,欲言又止。
沈清兰心领神会,让秋月留下核对餐具,自己带着碧玉离开。
暮色四合,园中花草树木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这个时节,晚风还有几分凉意,两人信步而行,心思都在话中,丝毫不觉得。
“帖子送到了?”
“送到了。”碧玉眼里闪着光,“两个帖子都收了。”
沈清兰似有不信,“两个?都收了?”卫长钧应该是会收的,胡大人怎么会收?转念又想,只是收下罢了,未必到时候会来。
碧玉笑,“今天有点巧,婢子去到北关,但是关门紧闭,只听得里面喊声、打斗声震天,不知如何是好,恰好这时有一小队骑兵跑来要入关,婢子这才跟着进去,小姐,北关果真在热火朝天的集训,防守还特别严,要不是婢子运气好,遇上有人引路,连营地都没法靠近。”
沈清兰点头,觉得理所当然,“军营重地,自然不许闲人出入,是我没有经验,早知道还是该让王安叔陪同。”
碧玉笑,“那倒不用,小姐知道那个带婢子进营的人是谁吗?”
“谁?”沈清兰想了想,自己除了卫长钧和薛扬、莫安外就不再认得别的将士了。
“是北关统领胡大人的儿子,听说他昨天才到的北关,婢子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好带着一小队人出关环巡回来。”
沈清兰讶异,“胡大人的儿子,他……他这是调回北关了吗?”记得徐嫣芸说起过,胡大人的儿子胡佐在太子府的右卫率府任职,颇受太子器重,随太子出入内廷如家常,连皇上都夸赞过,这样得力的亲卫怎么会调离?
碧玉摇头,“那倒不是,婢子悄悄问过薛扬,他说只是回来探亲,也就是看看胡大人,呆不了多久还要回京去。”
沈清兰默然,心里总隐隐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胡大人没病没灾的,突然探什么亲?不早不晚,卫长钧前脚到会州,他后脚就跟来了?
碧玉以为沈清兰不信,继续说道,“小姐,给胡大人的帖子也是这位胡公子收的。”
“胡大人呢?他怎么说?”
沈清兰有些不安,先前不知这位公子也在,根本没有备他的帖子,甚至连给胡大人的帖子上提都没提他,现在却是他收的帖,岂不尴尬?
“婢子没见着胡大人,胡公子说,帖子他收了,到时候他肯定来。”
沈清兰揉揉眉心,好嘛,帖子下给父亲。儿子应邀,本来呢,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许多人家都是这样,老父亲去不了,或者不愿去,就打发儿子跑一趟,算是给下帖主人家一点薄面,总比直接拒绝的好,但胡家略有不同,胡公子并不寄生在父亲羽翼之下,相反,他虽然官职不高,但太子近卫的身份让他在边城百姓眼中有种特殊的光芒,如果要请他,还是专门下帖才显得诚意。
可事情已然如此,再补帖子反而矫情,只能宴席当天让父亲去圆场了。
“那,你见到薛扬了吗?”沈清兰问,抿了下嘴,欲言又止。
碧玉岂不知她心思,忙回答,“见到了,他与宜威将军在一起,还有莫安,都在一起,也是那个胡公子带着婢子去见的,宜威将军也说了,一定到场。”
沈清兰微觉脸红,掩饰似的“哦”了句,也不知自言自语呢,还是问碧玉,“他们都在训练,挺忙的、挺累的吧?”
碧玉笑道,“是在训练,也是在打架呢,薛扬和莫安联手对战宜威将军,对了,婢子觉得,宜威将军和那个胡公子交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