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风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日的长安雨,并没有多少人出现在街道巷陌间。所以也就很少有人曾经见过发生在当天的许多悲伤愤懑,许多慷慨激扬!
在后来的传说中,一部彪炳青史功盖千秋的世间法典的真正修改和确立,就是从元公那一次踏碎大汉廷尉府的大门,昂扬而出开始的。
赵禹,这位那年被元召唯一以私人名义叩请皇帝从天牢中放出来的人,奉献出了他全部的余生岁月,亲自主持制定了《大汉帝国法典》的修订。只凭着这一部煌煌之作,就奠定了他在华夏民族法律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开创地位。
几年之后,当整个大汉王朝以一种全新局面开始另一段征程的时候,已经风烛残年的这位法典奠基人,曾经对他的众多学生和助手发表过一番发自内心的感慨。
“……自三王以降,历经周商,世间诸国分封,开启祸乱之源。后来春秋战国烽烟不断,兵戈连天。人心不古,道德败坏,然后才有各诸侯国自定法律,君王口含天宪,天下纷纷,庶民生死难以自专……虽然后来秦始皇帝合并六国,统一宇内,制定大秦律,以纠正天下律例之纷乱。但其中残酷之处,多有所见,民间不堪忍受各种刑罚之苦,时有暴力反抗发生,秦之灭亡,酷吏暴法,难辞其咎也!吾大汉王朝承袭秦之体制,在立法方面,虽有高祖之胸襟,文皇帝之仁德,却仍旧难以彻底清理其中的弊端……律法之定,国之根本,关系社稷安稳,轻易动摇不得。想要一扫千年以来的积弊,承前启后开创新局,以此公平正义造福黎民苍生,此非大智大勇大毅力者不能也!……大汉王朝有元公,何其幸也!华夏民族有此人,必定永葆昌盛,繁荣不衰矣……!”
这几句至高无上的评价,并不是赵禹一个人的意见,也不仅仅是律法司职者们的意见,而是整个大汉帝国今后每一代掌权者的共识。也更是四海八荒域外万国所有尊崇学习《大汉帝国法典》者的一致认同。
然而,这世间却很少有人知道,元召当时之所以立下誓言,以无比坚定的决心来推动这件事,只是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已。
从大汉廷尉府到未央宫,距离很短,短的只相隔一条街。然而,不管是大漠黄沙,还是万里波涛,相比起来,在元召这些年所走过的路程中,他却感觉到,这一段距离走的格外漫长。
风雨袭来,灌满了素白衣衫。每走一步,脚步便凝滞一分。
“……元哥儿,放、放我下来吧……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办呢……能够在临死前见到你,已经没有遗憾了……。”
名叫赵远的人被元召负在背上,虽然浑身的疼痛让他已经再也难以忍受,但他嘴边含着的笑意,在这一刻的雨中,却是发自内心。
紧紧跟随在后面的胖子马小奇,脸上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他脱下来自己的布袍用手撑着,遮挡在前面两个人的头顶,另一只手一次又一次努力地想要把那个和他父亲有过命交情的人嘴里吐出来的血擦干净,然而只是徒劳。
“赵叔,对不起,是我错了……我本来应该先来救你的!”
元召低着头,一步步的往前走着,他的声音有些沉闷,转过街口,未央宫朱雀门就在不远处。
“不要说这些傻话了……元哥儿,世间事何为重,何为轻,在你的心里,应该分的比谁都清楚……个人的区区性命,在天下安宁的大局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的。你这次又为我大闹廷尉府,惹了大麻烦……咳咳……。”
曾经龙精虎猛的汉子,现在全身筋脉俱断手脚没有丝毫的力气,就连说话也变得十分困难。元召已经尽可能的把力气凝聚在双臂间,避免他有丝毫的受力,可即便如此,那温热的血喷溅到他的脖领子里,让他心底无比惭愧和自责。
行走之间,听到身后马小奇抽泣的声音,他正要想再说几句什么时,却忽然感觉赵远的身子动了一下,然后声音似乎轻松了许多。
“……元哥儿,好像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你时,也是这样时节的雨天呢……在长安城外,一个又瘦又小的孩子……跟着我们……回到梵雪楼……却没想到,成长成今天这样厉害人物……今生我们兄弟几个与你相识一场,也算是、也算是不枉了……。”
话音逐渐低沉,终于悄不可闻。元召心中一痛,他知道,自己终究是没有回天之力,在生死面前,即便是有再大的能为,也无可奈何!
“赵叔!呜呜呜……元哥儿,赵叔他……?”
看到元召背上的人低垂下来头颅,没有了动静。胖子马小奇终于放声大哭起来。元召却没有回头,也没有松手,依然背着已经死去的赵远。他仰面朝天感受着雨点的冰凉,似乎在这一瞬间下定了某种决心,然后开始加快脚步,而且越走越是坚定,直奔着朱雀宫门而去。在他身后,一路流淌的血迹,被雨水冲刷,越来越淡,终于渐渐消失。
那一年秋天,连绵雨中,长安西青郊外,骑着一匹大青马的赵远是一个潇洒武勇的青年。他和另外的几个忠心义士保护着苏家母女四处逃避流云帮的追杀。却因为无意中收留下元召,而从此彻底改变了他们全部人的生命轨迹。这些年来,他无怨无悔的替元召打理着一些情报方面的事宜。今日身死,心境想必仍旧是当初他们初次相识时的模样吧……。
宫外街道上的血,无人得见。也许不用多长时间,会有更多的血,洒满长街!而此时此刻,未央宫内重华门前,飞溅的鲜血却似乎比雨点还要稠密几分!
绣衣卫指挥使江充的心情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可谓是大起大落又惊又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会经历如此的波折。
稍早些时候,当大批的西凤卫高手们开始沿着甬道向重华门这边攻杀过来的时候,江充和大多数守卫的人一样,并不认为他们能够阻挡得住。
即便是宫墙再高,在这些武功高手们面前,想要攀援翻跃而上,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凤彦之亲自坐镇,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能挡的住他的双刀之威。
西凤卫,这个已经存在了六七十年的宫廷力量,高手云集,神秘莫测。宫中侍卫们一向对他们都敬畏有加。却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刀剑相向,生死相搏。
看到大家脸上表露出来的犹豫不决和畏惧之意,江充苦笑了一声,大敌当前,未战先怯,后果如何,已经可想而知。自己率领着手下兄弟们到底是在此拼死一战还是趁着当前的机会赶快撤离呢?
闪亮的刀锋遮蔽了雨势,粗略估计,几千米长的甬道间,西凤卫有将近七八百人之众。这应该就是西凤卫在长安城内外所能召集的全部力量了吧?
那侍卫头领脸上的神色同样不好看。不过,他的眼神有些奇怪,在四处张望着,好像期待着什么似得。这让江充在感到疑惑的同时,把刚刚要出口命令手下们看情势需要暂避锋芒的念头又咽了回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就在那些呼啸而来的身影已经快要抢到重华门近前,刀山叠浪即将发威,生死拼杀就要开始的时候。一声鼓响忽然起自身旁不远处,似乎是天上的霹雳落在了宫墙上,振聋发聩,惊动人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埋伏在此的几千士卒几乎是同时闻声而动,在两侧宫墙上显出了身形。下面甬道上的人刚开始还以为是打了一声惊雷呢,等到抬头看时,才顿感不妙。
明盔甲胄,黑袍白羽,这般标志明显的装束,正是驻守未央宫的大汉皇家羽林军所独有。而今,他们就高高的站在重华门甬道两边的宫墙上,手中弩箭上弦,齐刷刷的对准下方,面无表情,眼神冰冷。死亡的气息瞬间就笼罩了这段几千米的距离。
西凤卫来的确实都是高手,他们听从大统领凤彦之的密令召唤,入宫平灭所谓的逆贼。虽然感觉到这道命令有些蹊跷,但没有人会多问一字,这本来就是西凤卫多年以来的规矩, 身为属从,不得违抗。
一道宫门,想要破开,轻而易举。然而现在面对着早已经在此设伏等候的羽林军,在那些冰冷弩箭的威慑之下,却无人敢于轻举妄动半分了。
依然是一身玄衣的凤彦之抬起头来,正遇上牢牢盯着他的羽林将军那冷冷的眼神。他不仅没有惊慌,反而轻声笑了起来。
“韩嫣,你一个后生晚辈,今日也想阻挡我的道路吗?”
“逆贼作乱,人人得而诛之!凤彦之,今天的重华门,就是你的毙命之所!”
一身甲胄的韩嫣话音未落,早有身影冲天而起,如雨中玄鸟,双刀似铁翼飞斩,当头劈落!
那日的长安雨,并没有多少人出现在街道巷陌间。所以也就很少有人曾经见过发生在当天的许多悲伤愤懑,许多慷慨激扬!
在后来的传说中,一部彪炳青史功盖千秋的世间法典的真正修改和确立,就是从元公那一次踏碎大汉廷尉府的大门,昂扬而出开始的。
赵禹,这位那年被元召唯一以私人名义叩请皇帝从天牢中放出来的人,奉献出了他全部的余生岁月,亲自主持制定了《大汉帝国法典》的修订。只凭着这一部煌煌之作,就奠定了他在华夏民族法律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开创地位。
几年之后,当整个大汉王朝以一种全新局面开始另一段征程的时候,已经风烛残年的这位法典奠基人,曾经对他的众多学生和助手发表过一番发自内心的感慨。
“……自三王以降,历经周商,世间诸国分封,开启祸乱之源。后来春秋战国烽烟不断,兵戈连天。人心不古,道德败坏,然后才有各诸侯国自定法律,君王口含天宪,天下纷纷,庶民生死难以自专……虽然后来秦始皇帝合并六国,统一宇内,制定大秦律,以纠正天下律例之纷乱。但其中残酷之处,多有所见,民间不堪忍受各种刑罚之苦,时有暴力反抗发生,秦之灭亡,酷吏暴法,难辞其咎也!吾大汉王朝承袭秦之体制,在立法方面,虽有高祖之胸襟,文皇帝之仁德,却仍旧难以彻底清理其中的弊端……律法之定,国之根本,关系社稷安稳,轻易动摇不得。想要一扫千年以来的积弊,承前启后开创新局,以此公平正义造福黎民苍生,此非大智大勇大毅力者不能也!……大汉王朝有元公,何其幸也!华夏民族有此人,必定永葆昌盛,繁荣不衰矣……!”
这几句至高无上的评价,并不是赵禹一个人的意见,也不仅仅是律法司职者们的意见,而是整个大汉帝国今后每一代掌权者的共识。也更是四海八荒域外万国所有尊崇学习《大汉帝国法典》者的一致认同。
然而,这世间却很少有人知道,元召当时之所以立下誓言,以无比坚定的决心来推动这件事,只是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已。
从大汉廷尉府到未央宫,距离很短,短的只相隔一条街。然而,不管是大漠黄沙,还是万里波涛,相比起来,在元召这些年所走过的路程中,他却感觉到,这一段距离走的格外漫长。
风雨袭来,灌满了素白衣衫。每走一步,脚步便凝滞一分。
“……元哥儿,放、放我下来吧……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办呢……能够在临死前见到你,已经没有遗憾了……。”
名叫赵远的人被元召负在背上,虽然浑身的疼痛让他已经再也难以忍受,但他嘴边含着的笑意,在这一刻的雨中,却是发自内心。
紧紧跟随在后面的胖子马小奇,脸上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他脱下来自己的布袍用手撑着,遮挡在前面两个人的头顶,另一只手一次又一次努力地想要把那个和他父亲有过命交情的人嘴里吐出来的血擦干净,然而只是徒劳。
“赵叔,对不起,是我错了……我本来应该先来救你的!”
元召低着头,一步步的往前走着,他的声音有些沉闷,转过街口,未央宫朱雀门就在不远处。
“不要说这些傻话了……元哥儿,世间事何为重,何为轻,在你的心里,应该分的比谁都清楚……个人的区区性命,在天下安宁的大局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的。你这次又为我大闹廷尉府,惹了大麻烦……咳咳……。”
曾经龙精虎猛的汉子,现在全身筋脉俱断手脚没有丝毫的力气,就连说话也变得十分困难。元召已经尽可能的把力气凝聚在双臂间,避免他有丝毫的受力,可即便如此,那温热的血喷溅到他的脖领子里,让他心底无比惭愧和自责。
行走之间,听到身后马小奇抽泣的声音,他正要想再说几句什么时,却忽然感觉赵远的身子动了一下,然后声音似乎轻松了许多。
“……元哥儿,好像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你时,也是这样时节的雨天呢……在长安城外,一个又瘦又小的孩子……跟着我们……回到梵雪楼……却没想到,成长成今天这样厉害人物……今生我们兄弟几个与你相识一场,也算是、也算是不枉了……。”
话音逐渐低沉,终于悄不可闻。元召心中一痛,他知道,自己终究是没有回天之力,在生死面前,即便是有再大的能为,也无可奈何!
“赵叔!呜呜呜……元哥儿,赵叔他……?”
看到元召背上的人低垂下来头颅,没有了动静。胖子马小奇终于放声大哭起来。元召却没有回头,也没有松手,依然背着已经死去的赵远。他仰面朝天感受着雨点的冰凉,似乎在这一瞬间下定了某种决心,然后开始加快脚步,而且越走越是坚定,直奔着朱雀宫门而去。在他身后,一路流淌的血迹,被雨水冲刷,越来越淡,终于渐渐消失。
那一年秋天,连绵雨中,长安西青郊外,骑着一匹大青马的赵远是一个潇洒武勇的青年。他和另外的几个忠心义士保护着苏家母女四处逃避流云帮的追杀。却因为无意中收留下元召,而从此彻底改变了他们全部人的生命轨迹。这些年来,他无怨无悔的替元召打理着一些情报方面的事宜。今日身死,心境想必仍旧是当初他们初次相识时的模样吧……。
宫外街道上的血,无人得见。也许不用多长时间,会有更多的血,洒满长街!而此时此刻,未央宫内重华门前,飞溅的鲜血却似乎比雨点还要稠密几分!
绣衣卫指挥使江充的心情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可谓是大起大落又惊又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会经历如此的波折。
稍早些时候,当大批的西凤卫高手们开始沿着甬道向重华门这边攻杀过来的时候,江充和大多数守卫的人一样,并不认为他们能够阻挡得住。
即便是宫墙再高,在这些武功高手们面前,想要攀援翻跃而上,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凤彦之亲自坐镇,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能挡的住他的双刀之威。
西凤卫,这个已经存在了六七十年的宫廷力量,高手云集,神秘莫测。宫中侍卫们一向对他们都敬畏有加。却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刀剑相向,生死相搏。
看到大家脸上表露出来的犹豫不决和畏惧之意,江充苦笑了一声,大敌当前,未战先怯,后果如何,已经可想而知。自己率领着手下兄弟们到底是在此拼死一战还是趁着当前的机会赶快撤离呢?
闪亮的刀锋遮蔽了雨势,粗略估计,几千米长的甬道间,西凤卫有将近七八百人之众。这应该就是西凤卫在长安城内外所能召集的全部力量了吧?
那侍卫头领脸上的神色同样不好看。不过,他的眼神有些奇怪,在四处张望着,好像期待着什么似得。这让江充在感到疑惑的同时,把刚刚要出口命令手下们看情势需要暂避锋芒的念头又咽了回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就在那些呼啸而来的身影已经快要抢到重华门近前,刀山叠浪即将发威,生死拼杀就要开始的时候。一声鼓响忽然起自身旁不远处,似乎是天上的霹雳落在了宫墙上,振聋发聩,惊动人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埋伏在此的几千士卒几乎是同时闻声而动,在两侧宫墙上显出了身形。下面甬道上的人刚开始还以为是打了一声惊雷呢,等到抬头看时,才顿感不妙。
明盔甲胄,黑袍白羽,这般标志明显的装束,正是驻守未央宫的大汉皇家羽林军所独有。而今,他们就高高的站在重华门甬道两边的宫墙上,手中弩箭上弦,齐刷刷的对准下方,面无表情,眼神冰冷。死亡的气息瞬间就笼罩了这段几千米的距离。
西凤卫来的确实都是高手,他们听从大统领凤彦之的密令召唤,入宫平灭所谓的逆贼。虽然感觉到这道命令有些蹊跷,但没有人会多问一字,这本来就是西凤卫多年以来的规矩, 身为属从,不得违抗。
一道宫门,想要破开,轻而易举。然而现在面对着早已经在此设伏等候的羽林军,在那些冰冷弩箭的威慑之下,却无人敢于轻举妄动半分了。
依然是一身玄衣的凤彦之抬起头来,正遇上牢牢盯着他的羽林将军那冷冷的眼神。他不仅没有惊慌,反而轻声笑了起来。
“韩嫣,你一个后生晚辈,今日也想阻挡我的道路吗?”
“逆贼作乱,人人得而诛之!凤彦之,今天的重华门,就是你的毙命之所!”
一身甲胄的韩嫣话音未落,早有身影冲天而起,如雨中玄鸟,双刀似铁翼飞斩,当头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