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绝妙好计!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杨山芦就是微微一笑,开始慢慢揭开谜底:“诸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敌我双方都是大规模增兵,大战已经一触即发,只是这个开门的首战打的如何,却是非常关键的!甚至将直接影响到我军的士气!”
  “不过现在嘛,我却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就是我军可以减少兵力,然后围绕着这个粮道做点文章。”
  (杨山芦的意思就是,用来保护粮道的大军,不仅没必要增加,反而可以比之前洪承畴安排的三万人马,更加减少)。
  然后他的这番话,就是更加引起众人的惊讶了……都知道粮道的重要性了,还要减少兵马?
  不过在场这些武将,大多不善于谋略,所以这个其中,就有总兵王延臣直接说道:“镇国伯,咱们都是粗人,所以你也不要再说这些弯弯绕了,有什么妙招就直接说出来吧。”
  “好!”而杨山芦听了就是微微一笑,他之所以要这样卖关子,不过是为了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而已。
  而接着呢,他就是命人拿来了辽东的作战地图,然后用手点指着塔山和杏山之间的地段,其中的一个小黑点说道:“诸位将军请看,这里就是我阳和道东路于一年前,所修筑的一个军堡,名叫大定堡,诸位将军想必是知道的吧?”
  “确实有这么一个堡寨,可是那又怎么了?”好几个驻防辽东的总兵就是不以为然的道,虽然他们都知道有这个军堡,可是一来这个军堡是阳和道东路自个修建的,没问他们调运钱粮,二来驻守的军士也是他们自己的,和他们无关,所以他们仅仅也就是知道,并没有过多的了解(也就是并没有觉得如何重要)。
  而这个其中,也就是少数几个总兵,像曹变蛟或者吴三桂这样的人物,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不过接下来,杨山芦已经揭开了谜底,他就是郑重的道:“但是我要告诉诸位,这座堡寨很重要!甚至是等于我军的第二个粮道!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堡寨里,储备着足够我军吃上一个半月的粮食!所以这样一来,接下来的战法是不是可以变一下了呢?我军是不是就可以示敌以弱了呢?”
  “啊!”听杨山芦这么一说,众将都是惊喜交加的……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不声不响的就储备了这么多的粮食?既然这样的话,那看来是可以围绕于此大做文章了。
  包括到了这会儿,就算是那些反应比较迟钝的总兵,差不多也都明白了……也就是说,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狗鞑子肯定也在寻找我军的弱点,然后看到我军长途运粮不易,很想切断我军的粮道的!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来好了!反正我军有着大定堡的储备粮,被他们切断了也不会引起军心动荡的。
  但是反过来说,我军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了,就好像杨山芦之前说的,表面上粮道只驻守少量人马(例如一万到二万人),暗地里则在四周设下重兵埋伏,然后等到狗鞑子兴冲冲的前来截断粮道的时候……
  并且以上战略基于二个基础,第一点,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到时候我军前锋已经前进到塔山一带,威逼敌人杏山,松山防线,所以狗鞑子肯定不会全军而来的(例如来个三四万东奴),这样就有了全歼这股来犯之敌的基础!
  至于第二点,在这么大的诱惑面前,就算是狗鞑子有所察觉,其中似乎有诈,但是他们也一定会上钩的……因为切断粮道的诱惑太大了呀!
  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只要付出一点代价,切断了明军的粮道,让明军知道接下来没饭吃了,即将面临活活饿死的危险,那么来犯的大军还能稳得住吗?是不是就会不战自溃了呢?
  (包括在历史上,狗鞑子也正是这么做的,然后切断粮道之后,明军果然大乱,一举奠定了胜局)
  另外能促使狗鞑子做出这一判断的,那就是还利用到了他们的一个盲点……也就是在狗鞑子的判断中,只要切断了明军的粮道,明军崩溃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可是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明军还有储备粮!而且还是n多的储备粮!(这也就是杨山芦的高明之处,并且早在一年前就为此准备了,而且往大定堡里大举运粮,狗鞑子还是完全蒙在鼓里的,因为大定堡就建在海边不远,然后又是通过海路来运输的,而狗鞑子在海上的力量就是一片空白,所以还能知道明军在搞什么花样吗?)
  所以以上这些,就是杨山芦关于此次战略的设想。
  而等到杨山芦说完之后,并且连各个细节都想到了之后,在场的文臣武将都是纷纷叫好的……妙啊!实在是妙!有了这么大的一根胡萝卜吊在面前,狗鞑子就算知道是陷阱,也会一脚踏进来的吧?(而且他们还不一定知道呢)而这要等到首战获胜,并且狠狠打疼了鞑子的话……
  当然这其中最过于震惊的,那就是洪承畴!
  老实说一开始崇祯皇帝命令他听杨山芦的,他还很不服气呢,可是现在看来,不服不行啊……这位镇国将军居然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并且还是瞄准了最关键的问题下手,这样的战场判断力……
  只是,洪承畴毕竟是有才干的,他在仔细的想了一遍之后,就是发现了这个计划中的一个薄弱点。
  洪承畴就是担心的问道:“镇国伯此计很妙,但是这样一来,大定堡的存亡就成为重中之重了(因为要消灭来犯之敌,都数以万计,估计要打好几天的),这要是万一偷袭粮道的敌人没有被消灭,却被狗鞑子把大定堡攻下来了,那我军就真的要断粮了!这个风险……”
  (一旦开始动用储备粮,大定堡的秘密也就保不住了)
  “所以敢问镇国伯,大定堡的防守可有把握?”
  “绝对放心——因为大定堡的守将是阎应元!”杨山芦就是信心十足的道。
  “阎应元?这都从来没听说过呀!”洪承畴听了却是大失所望的,毕竟杨山芦手下的那几个大将,他也多少都有耳闻的,可是这个阎应元呢?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都根本没有听说过!
  可是见了洪承畴的担心,杨山芦却是拍着胸脯说道:“洪督还请放心!我既然敢把他放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那就有着绝对的把握!大定堡绝不会失守!并且我敢立军令状!”
  我靠,既然都说到了这种程度,洪承畴也就不再担心了……既然都敢立军令状了,那信心就不是一般的足了!
  而杨山芦真的有信心吗?那是没错的,甚至不客气的说,在这个时代,都找不出比阎应元防守更厉害的了!
  想想看,阎应元是创下了什么战绩?当初满清入关,开始平定天下的时候,他以区区典吏之身防守江阴(不入流的小官,当地的官军都跑光了)。
  然后他率领十万义民,抗击二十四万清军铁骑!凭借一座孤城,和清军激战八十一天,使得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打死普通清军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这样的战绩,放眼中外那都是难得一见的!
  (另外再多说一句,阎应元的气节,同样感动天地,在苦战八十一天后,城破之时,全城义民无一降者!包括阎应元在内,被俘后拒不向清廷贝勒下跪,哪怕被刺穿腿骨,血涌沸而仆地,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最终英勇就义!
  如此英雄,连清军都为之震撼!如此气节,连天地都为之感动!甚至到了后世,都有全国性的公祭,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所以想想看,那么艰苦的条件,都能防守八十一天,更不用说这是专门的军堡,杨山芦还早在一年前,就给他配上了五千玄甲军用于防守,包括还有预留的后手……所以这要是还防守不住的话……
  (当然让出征大军协助防守那是不可以的,此时在这二百里的战场上,都不知道密布了多少双方的哨探,如果有明军进入大定堡防守的话,就会被鞑子侦查得知,进而引起怀疑了)
  于是这样都安排好之后,大战的序幕就开始悄悄的拉开了,(在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下相关地图,例如谭其骧先生的历史地图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知道书中地势,了解战场谋略。
  当然简单的也有,这里简单说一下,山海关再往东北方向就是笔架山,然后清军要截断的粮道,就在笔架山和塔山之间,而作为大军屯粮地的大定堡,就在塔山和杏山之间,还是难以理解的话可以画一张图看看,呵呵)
  包括最后,这个作战方略还送到崇祯皇帝那里,请他圣裁独断(其实就是走个过场,不拿过去是不尊重滴),不过就算这样,因为条理非常清楚,连崇祯这个对军事不太在行的人,看完之后都是拍手叫好的!
  甚至他在欣喜之余,就在心中暗道不愧是他的戚少保啊!在一年之前就开始布局的!而这样一来,这场大战下来,那是绝对能让鞑子吃不了兜着走的!
  于是接下来,计划完成后,就是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也就是接下来大军就离开宁远,开始向着锦州的方向挺进(宁远是属于明军的势力范围,而宁远到锦州的这一百多里,是属于双方的拉锯地带,所以大军必须出动,留出足够的空隙,才能方便鞑子前来截断粮道嘛)
  崇祯十四年九月十三日,入援大军到达了塔山,然后身后留出了约三四十里的空隙,足够鞑子来偷袭了,并且这一路上,还遇到一些东虏哨骑的拦截与骚扰,均被大军前锋一一击溃,斩首八级。
  (大军移动中几乎就是抱成团的,然后每路总兵之间的距离不过半里地,如果遇敌,几乎飞马便到,再加上外侧又有骑兵护卫,所以那是相当的严谨)
  当然,大军到达塔山之后,在后方的粮道上,已经留下了二万兵马看护(比历史上的三万兵马还少了一万人),当然在暗地里嘛,那就是留下了八万兵马暗中埋伏,就等狗鞑子前来了!
  至于到达塔山的大军,由原来的十五万,变成了五万大军,也完全没有关系,一来大军过万,无边无际,本身就很难看出具体人数,二来还有诸如减兵增灶的手段,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狗鞑子能看出来。
  包括最重要的粮道那里,随着大军移动后,此时从宁远到塔山的漫长路线上,正有无数民夫在往来不停的运粮呢,并且为了确保狗鞑子上钩,在粮道上运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粮食,也就是一辆辆小推车上,放的全是真正的米粮,和正常情况别无二致。
  而这样一来,就可以让狗鞑子的哨探侦查清楚之后,回去禀报他们的主子了。
  也就是说明军的招数已经亮出,就看我大清如何反应了?
  ps 鞠躬感谢书友scjosdu的588打赏,发现已经连续多次打赏,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这就是满满的真爱啊……深情厚意,无以为报,只能马蹄子抱着键盘走起来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