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争相出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此一来,众人都回去美美的睡了一个回笼觉,并且还是非常安心的回笼觉之后,这才于下午时分,重新聚集到总督行辕议事的。
  而等到议事开始之后,既然都已经养足了精神,包括皇帝已经安全回归,所以整个行辕内的气氛,那是非常的好,非常轻松,每个人脸上都是面带笑容。
  (甚至包括很多武将,回去之后都是狠狠的吃了一通,要知道在之前的几天,那都是非常忧愁,茶饭不思的,不过现在嘛……那就是好鱼好肉,好好地补了一补呀)
  甚至主持会议的洪承畴,都同样如此,他在恢复了儒雅风度的同时,都使用上了对于狗鞑子的最后一战,这样的一个标题来作为开场白的。
  当然之所以调子定得如此之高,那也是有根据的……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双方实力对比,自从两军开战以来,我大清国一战败于笔架山(被消灭了近八万人),二战败于乳峰山(又被消灭了九万人!歼敌的速度都越来越快了!)
  然后在之前的挟持崇祯皇帝,松山一战中,又被干掉了二万人!所以在败退到小凌河边之后,皇太极原本指挥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下2万人不到了。
  只是这样还不算,经过昨晚一场夜战之后,又有好几千鞑子被干掉了!所以现在满打满算,皇太极一共只有1万出头的兵马了(如果再加上围困锦州的3万清军,也一共只有四万多人的样子)。
  甚至就连这仅剩的四万人,也已经只是个空架子了……因为这四万多人,其中各种各样的杂牌部队,像什么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还有朝鲜的仆从军,这样的货色就要占了近一半!
  然后剩下的一半,倒是正宗的满人,可是皇太极此次全国大征兵,其中老弱病残又占了很多,所以这样算下来,真正能战的精锐,连1万人都不到了!
  所以想想也是凄惨,我堂堂大清国,居然都落到如此田地了?想我原本的大清国,那是何等的威风!自从崛起以来,北压蒙古诸部,东镇高丽一国,南挑大明王朝!小小的一个蛮夷小国(差不多也就是后世东三省的面积),居然打出了如此的威风!实在是武功不可一世啊!
  可是现在呢?却被三板子打回原形!我堂堂大清,一共只剩下这么点家底,实在是凄惨已极啊……
  甚至经此一战,也暴露出了我大清纸老虎的本质……因为这败亡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就好像当初皇太极倾全国之力而来的时候,一共发兵二十四万!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势……
  而发兵二十四万是个什么概念呢?想想之前的三国时代,曹操坐拥中原半壁江山,气势如日中天的时候,攻打东吴也不过是发兵二十万!
  可是现在呢?区区一个蛮夷小国,就能发兵二十四万?全民皆兵?所以那种出兵的气势,是何等的气吞万里如虎!放眼天下再无敌手啊……
  可是实际情况呢?才经过一个多月的大战,二十四万人就只剩下了一个零头,整整20万大军,都已经出兵出到阴间去了!二十万无敌八旗勇士,去阴间为我大清征战去了,所以这样的凄惨……
  而反观我军呢,虽然历经几场大战下来,也有一些损失,15万入援大军,只剩下十余万人的样子(如果再加上锦州守军的话,一共还有十二万人)。
  可就算是这样,双方的战损比,我军依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交换比为一比四!也就是战死一个明军,可以换到四个清军!和以往倒过来的交换比相比,这是一个神话!)
  至于此时双方的实力对比,那就更不用说了——我军已经获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12万人对战他4万人?三个打他一个?更不要说这四万人中,精兵连一万都不到了?
  所以面临这样的大好形势,行辕众将那是个个信心满满,战意高昂啊!他们都知道,这就像是督师洪承畴所说的,接下来将是对东奴的最后一战了!此战之后,我大清国将从地图上抹去!
  (或者用一些武将私底下的话说,区区塞外蛮夷也敢号称大清?看我怎么教你做人!又或者说什么鸟八旗?看我把你重新打回十三副盔甲的状态!)
  当然,面对现在这种喜人的局面,众将都是战意高昂的情况下,杨山芦却适当的给众人降了降温,也就是他提出了接下来的作战思想——那就是一个稳字。
  也就是说,在如今形势已经一片明朗,狗鞑子也玩不出什么花招的情况下,我军已经不必再冒任何风险(例如制定具有风险的作战计划,就像之前的萨尔浒之战一样,这时切忌头脑一热,然后来个四路出兵,结果反而被狗鞑子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所以杨山芦的意见就是,接下来已经不需要奇谋,只需要稳扎稳打,大军抱团在一起,稳稳的进攻,就可以轻松的获得胜利了。
  (包括之前需要快速进兵,那是为了救援锦州,不过现在已经有他派出的1万玄甲军骑兵,赶到了锦州,并和那里的3万清军打了一仗,虽然差不多算是不分胜负,但是锦州的对外交通,已经被完全打通,狗鞑子再无围困锦州的实力!
  包括锦州城内急需的各种物资粮米,也已经带去了一部分,所以说已经完全不用着急的)
  而对此建议,洪承畴也是深表赞同的,甚至不客气的说,虽然此次入援之战,两人是第一次共事,但是打到现在,洪承畴已经服气了!或者说他不得不承认,有的人真的是天赋异禀!他这个十二年的老督师,很多地方还真的不如杨山芦啊!
  并且他也并不担心杨山芦太过光芒耀眼,从而分润了他的军功……毕竟打到现在,狗鞑子都被打的快要灭国了,还担心军功不够分吗?所以洪承畴是完全支持的。
  当然这个作战思路,也是非常正确的,属于老成谋国之举,所以包括行营众将在内,也全都是支持的。
  不过虽然如此,稳扎稳打,打还是需要打的,而在这个‘打’的人选上,却是产生了分歧。
  也就是打到了现在这种程度,洪承畴还没宣布作战计划呢,十大总兵已经是纷纷主动请战了!
  而那种作战的热情,和之前刚出兵那会,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像老将杨国柱什么的,那还好一些,像蓟镇总兵白广恩,密云总兵唐通这样的,那种作战热情,完全是天差地别啊……)
  当然之所以反差如此之大,那也是很正常的,也就是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正是明军一贯的表现。
  甚至在最糟糕的时候,朝野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和东奴对战的时候,临阵而逃为上勇,望风而逃为中勇,误听而逃为下勇!也就是和东奴作战,能看见东奴的人影再逃跑,都已经算是勇敢的了!可是现在呢?
  既然奴酋皇太极手中,一共也就是1万多点的人马(还没汇合锦州的3万清军),所以这么点可怜的兵力,甚至一个强大一些总兵的实力,都可以去灭掉他了!所以面对这种天大的机会,可以一举擒拿奴酋的伟业!还有谁会错过的吗?
  (也就是现在不流行写血书,不然的话,估计请战的血书洪承畴都不知道要收到多少了!)
  “呵呵,诸位将军,大家不要争了,坐下来慢慢商量嘛——”而看到这种人人争先,个个奋勇的局面,洪承畴那都是笑容满面的,甚至连同辽东巡抚邱民仰,兵备道张斗、蔡懋德等文官,也个个都是满面笑容的……
  要知道这些人,之前都是驻守辽东的文官(洪承畴之前是蓟辽总督),所以见惯了那些武将的模样,知道要去和鞑子交手的话,就是磨磨蹭蹭,畏敌如虎……可是现在呢?
  只是看见十大总兵人人都要抢着去!拼命要去和狗鞑子作战,洪承畴见了,觉得也有烦恼……那到底安排谁去呢?毕竟这种明显去摘桃子的机会,安排谁去都不太合适啊,很容易厚此薄彼啥滴……
  (在这里重新介绍一下,这次入援的十大总兵,他们分别是,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山西总兵李辅明,于田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大同总兵王朴,蓟镇总兵白广恩,辽东总兵刘肇基,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宁远总兵吴三桂,集中了老中青三代,北方战兵的精华啊)。
  倒是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表态的杨山芦却是说话了(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抢着出兵的大将,至于其他的什么副总兵,参将什么的,连争得资格都没有,只能在一旁为自己的主将助威)。
  杨山芦就是看了看那些正在争执不休的总兵们,甚至有几个都已经争的脸都涨红了,都跟顶牛似的了!开始论资排辈!讲资格,讲资历!毕竟人人都很清楚,这样的机会一百年都不会有一次,所以绝不能错过的!
  倒是杨山芦,他见状就是很平和的说道:“诸位大人,此次我入援大军能获得如此可喜局面,实乃我全体出征将士齐心协力的结果,而值此对鞑子的最后一战时刻,杨某人有句话,不知道诸位能否听上一听?”
  ps 鞠躬感谢书友ynmzlyh的打赏!鞠躬感谢书友玉树凌风的打赏!一天居然有二人打赏,这让白马很高兴,白马也会写出更好的情节,来回报诸位的厚爱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