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不眠之夜
夏允彝、商敬石二人看到赵无忌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知他已有了对策,也是开怀不已,商敬石赞道:“还是大人厉害,一出手便找到了凶手,比之陈知县,张知府,高了不知多少筹。”
赵无忌笑着摇了摇头,“商将军,话不是这么说的,尺有所长,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比如张知府的道德文章和诗词,本官也是很佩服的。”
话音刚落,厢房外便传来一名小道士低低的声音:“赵大人,外面有几个文士求见。”
赵无忌上前推开房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小道士,便问道:“究竟是谁,前来求见本官?”
“一共四人,为首的是青州府有名大儒王吉之,这几人经常陪同张知府谈论文章的,他们得知大人乃是江南第一才子,仰慕大人的文名,特意前来拜访。”小道士很恭敬地回答道。
赵无忌的脸顿时便黑了下去:“不见不见,本官很忙,没时间和他们谈诗论词,请他们回去罢。”说罢,便关上了房门。
回头看到夏允彝和商敬石,赵无忌叹了一口气:“文章诗词不是不好,不过此时我大明内忧外患重重,正是危急存亡之秋,此时需要的乃是踏实实干,而不是锦绣文章。”
夏允彝点了点头:“大人所言极是。”
赵无忌看着墙角处厚厚的一堆书籍,又说道:“然而怎么干,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有的人会在河边,日积月累,将铁棒磨成绣花针,有的人却可以利用蒸汽机,快速地将铁棒在最短时间内捶打成铁针,这就是普通人和人才的区别。”
“山东向来是孔圣人的故乡,诗文飘香之地,书香教化之所,本官决定了,要在这里,教育出一批人才来,此外,教材的编写乃是第一要务,夏先生,本官打算与你,还有宋先生,宁人一同担此重任。”
夏允彝的目光也投向了那一堆书籍:“这莫非是大人自那钦天监色目人汤若望,那里讨要来的书?”
赵无忌点了点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欧罗巴那边的色目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这些正是本官离开京师时,在汤若望那里得到的书籍,本官打算在这些书籍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写出一套实用的书籍出来,用来教书育人,此间任务艰巨,本官打算写信唤宁人与宋先生一同前来,共襄盛举。”
“属下遵命。”
夏允彝、商敬石二人走后,赵无忌又把拿着状纸犹自在出神的李定国也赶了出去,关上房门后,磨好墨,拿起毛笔在砚台上润了润,便开始给叶婉儿写信。
自赵无忌离开南京,前往神木上任以来,与叶婉儿分开已有两年之久,他临走时,叶婉儿还在怀孕,而今,孩子却已经一岁半了。
以前由于孩子太小,叶婉儿也是刚刚生产,不堪车舟劳顿,南京和神木,又是一南一北,路途遥远,是以夫妻二人一直两地分隔,只能犹如牛郎织女般,在银河两侧遥遥怀念。
如今孩子已经快两岁了,赵无忌又来了山东,距离南京也近了许多,于是赵无忌便动了搬取家属来此的心思。
当下赵无忌便写了一封信给叶婉儿,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请婉儿带着孩儿前来青州府,与自己团聚,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至于送信及护送叶婉儿前来的人选,赵无忌最后选择了李定国,李定国武功高强,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派他前去再适合不过,也能历练历练他。
随后,赵无忌又分别给顾炎武和宋应星各写了一封信,请二人前来青州府,共同编写一套教书育人的科技书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依靠穿越者的先见之明优势,赵无忌或许可将大明自目前的泥沼处带出来,然而要使整个华夏民族真正地强大起来,继续傲立于世界之林,还需更多的努力,即将爆发工业革命,又发现了美洲大陆的欧罗巴人,将是华夏民族最大的竞争对手。
想要继续领先世界,就必然要比他们抢先一步,跨入工业革命的时代,以先发的优势,迅速生产出大量的工业机械出来,将大明尽快工业化。
想要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仅仅依靠赵无忌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家来创造发明以及,更加大量的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将这些发明和设想付诸实施。
而今,赵无忌打算亲手播下华夏民族工业革命的第一批种子,这些即将面世的教材,则将是这些种子们最好的肥料和营养。
此外,工业革命大量使用煤和铁,而青州府本地便有丰富的铁矿,此外在潍州,也就是后世的潍坊一带以及临淄(后世的淄博)都有大量的煤矿,在这个大明连矿税都取消的年代,探矿开矿实在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所以,赵无忌在信中,也请顾炎武从神木的工坊内,带过来一批能勘探煤矿和铁矿的人才来此,为在青州建立钢铁工坊提前做好准备。
夜幕慢慢降临,黑色逐渐笼罩大地,白日曾无比喧嚣的青州城,慢慢地沉寂了下来,赵无忌所在的客房里,却依旧是烛火通明。
赵无忌端坐在书桌之前,翻看着面前的几本书,这些都是自汤若望那里取得的,一本名为《远镜说》,讲述的是望远镜的原理及制造技术,这本书可以作为教材参考,不过对赵无忌来说,意义不大,望远镜的原理他早已知晓,也没有什么太高的科技含量。
另一本名为《矿冶全书》,讲述的则是十六世纪欧洲开采和冶金技术,这本书赵无忌很感兴趣,这时候的欧洲冶金水平与大明各有长短侧重,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学习价值。
此外还有两本介绍火枪技术的书籍,《火器挈要》两卷、《火攻秘要》一卷。
夜色慢慢地变得更深了,此时已是子夜,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停止了啼叫,昏昏沉沉地步入了梦乡,万籁寂静之际,三官庙的一处厢房中,烛光将赵无忌伏案疾书的侧影深深地印在了窗楹之上,时不时便有沙沙的翻书声音传来。
商敬石同样是没有入睡,他手扶腰刀,侍立在赵无忌的房门口之前,两眼紧闭,浑身似乎进入了无我的境界,方圆数十米之内,无一丝动静能瞒过他的耳朵与思绪。
三官庙里的某几处地方,飞虎队的几位队员也隐藏在此,不舍昼夜,忠心耿耿地护卫着他们大人的安全。
今夜,看来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赵无忌笑着摇了摇头,“商将军,话不是这么说的,尺有所长,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比如张知府的道德文章和诗词,本官也是很佩服的。”
话音刚落,厢房外便传来一名小道士低低的声音:“赵大人,外面有几个文士求见。”
赵无忌上前推开房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小道士,便问道:“究竟是谁,前来求见本官?”
“一共四人,为首的是青州府有名大儒王吉之,这几人经常陪同张知府谈论文章的,他们得知大人乃是江南第一才子,仰慕大人的文名,特意前来拜访。”小道士很恭敬地回答道。
赵无忌的脸顿时便黑了下去:“不见不见,本官很忙,没时间和他们谈诗论词,请他们回去罢。”说罢,便关上了房门。
回头看到夏允彝和商敬石,赵无忌叹了一口气:“文章诗词不是不好,不过此时我大明内忧外患重重,正是危急存亡之秋,此时需要的乃是踏实实干,而不是锦绣文章。”
夏允彝点了点头:“大人所言极是。”
赵无忌看着墙角处厚厚的一堆书籍,又说道:“然而怎么干,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有的人会在河边,日积月累,将铁棒磨成绣花针,有的人却可以利用蒸汽机,快速地将铁棒在最短时间内捶打成铁针,这就是普通人和人才的区别。”
“山东向来是孔圣人的故乡,诗文飘香之地,书香教化之所,本官决定了,要在这里,教育出一批人才来,此外,教材的编写乃是第一要务,夏先生,本官打算与你,还有宋先生,宁人一同担此重任。”
夏允彝的目光也投向了那一堆书籍:“这莫非是大人自那钦天监色目人汤若望,那里讨要来的书?”
赵无忌点了点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欧罗巴那边的色目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这些正是本官离开京师时,在汤若望那里得到的书籍,本官打算在这些书籍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写出一套实用的书籍出来,用来教书育人,此间任务艰巨,本官打算写信唤宁人与宋先生一同前来,共襄盛举。”
“属下遵命。”
夏允彝、商敬石二人走后,赵无忌又把拿着状纸犹自在出神的李定国也赶了出去,关上房门后,磨好墨,拿起毛笔在砚台上润了润,便开始给叶婉儿写信。
自赵无忌离开南京,前往神木上任以来,与叶婉儿分开已有两年之久,他临走时,叶婉儿还在怀孕,而今,孩子却已经一岁半了。
以前由于孩子太小,叶婉儿也是刚刚生产,不堪车舟劳顿,南京和神木,又是一南一北,路途遥远,是以夫妻二人一直两地分隔,只能犹如牛郎织女般,在银河两侧遥遥怀念。
如今孩子已经快两岁了,赵无忌又来了山东,距离南京也近了许多,于是赵无忌便动了搬取家属来此的心思。
当下赵无忌便写了一封信给叶婉儿,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请婉儿带着孩儿前来青州府,与自己团聚,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至于送信及护送叶婉儿前来的人选,赵无忌最后选择了李定国,李定国武功高强,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派他前去再适合不过,也能历练历练他。
随后,赵无忌又分别给顾炎武和宋应星各写了一封信,请二人前来青州府,共同编写一套教书育人的科技书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依靠穿越者的先见之明优势,赵无忌或许可将大明自目前的泥沼处带出来,然而要使整个华夏民族真正地强大起来,继续傲立于世界之林,还需更多的努力,即将爆发工业革命,又发现了美洲大陆的欧罗巴人,将是华夏民族最大的竞争对手。
想要继续领先世界,就必然要比他们抢先一步,跨入工业革命的时代,以先发的优势,迅速生产出大量的工业机械出来,将大明尽快工业化。
想要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仅仅依靠赵无忌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家来创造发明以及,更加大量的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将这些发明和设想付诸实施。
而今,赵无忌打算亲手播下华夏民族工业革命的第一批种子,这些即将面世的教材,则将是这些种子们最好的肥料和营养。
此外,工业革命大量使用煤和铁,而青州府本地便有丰富的铁矿,此外在潍州,也就是后世的潍坊一带以及临淄(后世的淄博)都有大量的煤矿,在这个大明连矿税都取消的年代,探矿开矿实在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所以,赵无忌在信中,也请顾炎武从神木的工坊内,带过来一批能勘探煤矿和铁矿的人才来此,为在青州建立钢铁工坊提前做好准备。
夜幕慢慢降临,黑色逐渐笼罩大地,白日曾无比喧嚣的青州城,慢慢地沉寂了下来,赵无忌所在的客房里,却依旧是烛火通明。
赵无忌端坐在书桌之前,翻看着面前的几本书,这些都是自汤若望那里取得的,一本名为《远镜说》,讲述的是望远镜的原理及制造技术,这本书可以作为教材参考,不过对赵无忌来说,意义不大,望远镜的原理他早已知晓,也没有什么太高的科技含量。
另一本名为《矿冶全书》,讲述的则是十六世纪欧洲开采和冶金技术,这本书赵无忌很感兴趣,这时候的欧洲冶金水平与大明各有长短侧重,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学习价值。
此外还有两本介绍火枪技术的书籍,《火器挈要》两卷、《火攻秘要》一卷。
夜色慢慢地变得更深了,此时已是子夜,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停止了啼叫,昏昏沉沉地步入了梦乡,万籁寂静之际,三官庙的一处厢房中,烛光将赵无忌伏案疾书的侧影深深地印在了窗楹之上,时不时便有沙沙的翻书声音传来。
商敬石同样是没有入睡,他手扶腰刀,侍立在赵无忌的房门口之前,两眼紧闭,浑身似乎进入了无我的境界,方圆数十米之内,无一丝动静能瞒过他的耳朵与思绪。
三官庙里的某几处地方,飞虎队的几位队员也隐藏在此,不舍昼夜,忠心耿耿地护卫着他们大人的安全。
今夜,看来又是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