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方的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九月深秋,世间万物仿佛进入了一个新旧更替的轮回。
  西域那边传来帖木儿的死讯之后,大明皇朝在西北布防的得力大将宋晟也死了。只留下宋晟的两个儿子,在京师担心着新君会不会计较一些破事……前两年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向宋晟的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公主妻子借钱不是很痛快。
  而已经七十七岁的顾成,上书表示身体还硬朗,可以再干几年。
  ……先前郑和船队返航,在占城国沿海遭到了海盗陈祖义的偷袭。陈祖义认为郑和船队装有宝物,而且是个好欺负的阉人,遂准备连夜靠近大明海军,进行围攻。
  然而郑和宝船高大矗立火器陈列,仰攻不易。明军反而围了海贼,大败之、几乎全歼了陈祖义的船队。郑和率军追击陈祖义不久,便得到当地人的密报,将其逮获;盖因陈祖义常年劫掠诸国城镇,结怨太多,见其倒霉落井下石者争先恐后。
  郑和把陈祖义锁住,九月初沿海路来到了安南国新安。船队停泊于港口,郑和等便派人叫安南国明军将领提供补给。这时郑和等人方得知,永乐皇帝已经驾崩了!
  张辅军中有不少文官和宦官,郑和认识不少,渐渐才了解到更多的事情。汉王从京师跑了、太子登基等等。
  海边的篝火旁边,海风吹得火堆忽明忽暗,虽已是深秋时节,但大伙儿夜里坐在火堆旁边、吹着风也不觉得冷。不远处的海面上灯火点点,恍若一座座村镇。
  同为司礼监太监的郑和、侯显、王景弘,以及几个海军武将一起围坐着,默默地烤着捕捞的海鱼。大伙儿忽然听到噩耗,都心事重重的模样,许久没有人吭声。
  郑和虽是“正使”,但他没法决定改变行程这种大事。船队里甚么人都有,以司礼监三个宦官掌权,但武将文官里,有锦衣卫、京营、亲卫等各方的人,不是甚么都听正副使的。
  现在除郑和之外,还有两个司礼监太监侯显和王景弘,连这俩人的态度现在也不甚清楚……但文官、武将和军士的家眷都在京师,大伙儿离京两年了,大部分人肯定想回京。此事倒是毋庸置疑。
  郑和想了许久,终于没有主动开口提起。
  就在这时,一个武将开口道:“太祖曾悬赏五十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而先帝(朱棣)悬赏数百万两,俺们把陈祖义捉回去,圣上会赏多少银两?”
  侯显白了他一眼:“咱们的船队是谁出的钱,你还想要赏银?”
  武将便悻悻住了口。
  侯显看了郑和一眼,不动声色道:“赏钱或许没多少,但郑公公立了大功,回朝给皇爷献份大礼、彰显国威,皇爷必定会嘉奖郑公公。”
  郑和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但没怎么附和。
  他想的事儿有点多。当年先帝在位时,郑和从未明确表态支持汉王,他只是不想掺和几个皇子争太子的事、而引起先帝的猜忌。但郑和内心肯定是希望汉王能争赢的。
  今上不喜阉人,郑和在燕王府、皇宫那么多年,心里很清楚。而赵王身边那黄俨,一向与郑和等人有隙,一旦得势必定会打压郑和。只有汉王,郑和私下里觉得汉王待人不错,很愿意看到他成为皇储。
  然而有甚么用?刚才侯显已经暗示,他的意思当然就是回京。连司礼监的太监尚不愿意有所反抗,更别说其他人了。
  说白了,无论郑和还是侯显,能做正副二使、掌握权力,全靠皇权撑腰。否则整个船队的文武、不会有一个人看得起他们几个阉人。若是不尊皇权,郑和等三人的权力马上化为乌有!
  郑和想到这里,又琢磨刚才侯显的话,也是有几分道理的。新皇登基,正须大功来彰显声威;下西洋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但击败陈祖义献俘皇城,肯定算功德一件。
  “张皇妃乃皇爷结发妻,又有皇嫡长子,将来必定封皇后。”郑和终于开口道,“咱们几个人回京了,先去张皇妃那里走动走动。”
  今上不喜阉人,但张氏并不是。
  侯显道:“郑公公言之有理。张皇妃信佛,咱们挑几串稀罕的佛珠献上去。”
  王景弘也立刻附和道:“还是郑公公考虑周全。”
  那船队上从外邦换来的稀奇宝贝,原本大伙儿是不敢轻易私自拿的,但拿了是给即将封皇后的皇妃,肯定没人说三道四。
  郑和遂合掌道:“待船上的用度搬上去了,咱们便即刻扬帆启程,回京!”
  众人道:“属下等遵命!”
  ……张辅已把主力移至升龙(河内),这地方位于富庶平原中心,粮秣更加充足。但在清化也保持有一股军力,因为他得到告密,清化那边有人蠢蠢欲动试图谋反!
  这时张辅听说郑和到安南沿海了,便马上派人去督运粮草军需,然后叫京师送信的文官前去港口,当众告诉郑和,圣上希望船队克日返回京师!
  文官刚刚侃侃而谈,说了很多话、劝说张辅,这时马上露出了笑容,抱拳道:“下官必定将张大帅的忠心,如实奏禀圣上!”
  张辅道:“我的奏章你带回去,再帮我带句话。”
  文官道:“愿闻其详。”
  张辅道:“我要向圣上借个人,胡元澄。奏请圣上万勿杀了,安南军神枪厉害,皆此人督造。”
  文官愣了一下,那胡元澄比较有名,是胡氏伪王的长子、左相国,在征安南国之战时多次与明军作战,“罪大恶极”!
  但文官还是抱拳道:“下官必定为张大帅奏请圣上。”
  “送客!”张辅喊了一声。
  他走出院子,来到了大堂上。这时部将黄中迎上来,小声道:“汉王府左长史钱巽,在外面站着呢,快两个时辰了。”
  张辅点了一下头,不置可否。黄中便退到一侧侍立,也不再吭声。
  张辅在大堂公座前面走来走去,低头想着甚么。他想的当然不是怎么选择,而是如何处置外面那个等了两个时辰的人。
  圣上派人来传旨,封张辅为英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以功臣之后为由特赦了他妹妹殉葬,并欲得张辅同意后,封张辅之女为贵妃!
  在大明朝除了追封,没有活着的异姓王,国公已是最高爵位。张辅还求甚么?
  他根本没任何犹豫,马上就准备奉诏……至于汉王派来的人,便是说出花儿来也没用,承诺太多、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若是一个即将要倾家荡产的人、说将来给一百亩地感谢,有用么?
  张辅跟着燕王靖难过来,觉得汉王现在想故技重施,实在太难了。
  张辅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人,他用了片刻功夫就想明白了此事。与其蛇鼠两端,到头来被两边猜忌,还不如立刻投奔名正言顺、优势巨大的皇帝,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将来成为大明朝最显赫的勋贵!
  他早就盘算过,跟着太祖打江山的开国功臣,本来只剩徐家最显赫。但“靖难之役”重新排位,燕王府旧臣才是近年和将来最得信任的勋贵;而且徐家魏国公在“靖难之役”中选错了人,徐增寿也死了,不可谓没有家势中落。
  “靖难”三大将,张辅的父亲张玉、朱能先后离世,朱能的儿子朱勇袭爵才十几岁,必定干不了大事;邱福老了,而且谁都知道他是支持汉王的。张辅若成为新晋国公,再为当今圣上立下战功,家势必定力压群臣!
  张辅走了一会儿,转头对黄中道:“把外面那个叫钱什么的……”
  “钱巽。”黄中道。
  张辅道:“钱巽!绑了,送给京里来的人,押解回京交由圣上处置!”
  黄中抱拳道:“得令!”他接着又问,“大帅,钱巽还有几十个护卫的甲兵,该当如何?”
  “将士都放了!”张辅一挥手。
  ……行辕外面的照壁跟前,钱巽的腿在发抖,牙齿紧紧咬着。他不是害怕,任谁站在地上两个时辰、都不好维持住。随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钱巽的心里越来越凉,已感到此行恐怕难以凑效。毕竟张辅若有半点诚意,何至于让汉王长史晾在这里站两个时辰?
  果然,等来的是几个拿着绳索的将士!他们十分随意地走近,径直把绳子往钱巽身上套,也不抓他。
  “作甚?”钱巽瞪眼道。
  没人和他说话。
  钱巽大声道:“张大帅,大帅!下官请见一面,只消一炷香时间!大帅……”
  “闭嘴!”一员武将骂道,“你喊破喉咙也没用。若无大帅下令,咱们敢绑你?”
  钱巽终于停止了大喊大叫,他的两额青筋鼓起,仰头道:“下官无能,有辱使命……”话音刚落,他忽然向前面的照壁上埋头冲了过去,脑袋直对着石头。
  不料一个军士反应极快,伸出脚一绊,钱巽踢了一下便一个踉跄扑倒在地。几个军士一拥而上,急忙把他按住,拿绳子五花大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