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回京述职
夏末秋初的时候,永隆帝让徐锦策回金陵述职。因北疆和北燕仍在和谈,徐锦策并未亲自来,来的是纪泓焕和纪泓煊两兄弟。
北燕自拓跋涛死后,就一直没有侵犯北疆的行为。北疆素来不会主动挑起战火,但这一次徐锦策却选择,在休养生息的时候就对北燕动手。
北燕和北疆实力悬殊甚大,在没有南楚都暗中支持后,几乎是不打就降了。金陵中朝臣众说纷纭,有的说大宁乃是天朝大国,不能行侵略之事,有损国誉。
还有的说,徐锦策不过是刚刚继承镇北王府,就做出这样的事,很明显是在为自己树立威信。北疆本就幅员辽阔,军民一心,若是再收了北燕,那势头可就压不住了。
说来说去,都是怕北疆强大起来,更怕北疆有了不臣之心。毕竟上一次的见死不救,已经让北疆生了异心。若不是和其他小国之间的交往不顺,金陵肯定会对北疆出兵的。
大宁曾经很辉煌,天朝大国,举世朝拜。只是这些年朝臣的不作为以及党争,让国力削弱了不少。况且这两年多地连年灾荒,朝廷安抚救灾做得并不好,已经有不少地区怨声载道了。
大宁如今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所以,永隆帝才会招徐锦策进京。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要探寻他的态度,寻求招安之策。
徐锦策不来就是藐视圣威,朝臣们对此自然也是口诛笔伐。甚至有人提议要好好处置来的这两个使臣,给徐锦策立威。
众人在朝堂上一个个义正言辞的指责,可当有人说到这两个使臣是纪首辅弟弟的时候,朝堂上顿时就鸦雀无声了。
如今的纪首辅又岂止是把持内阁,以他如今的势力,可以称作是一代权臣了。据说北疆派来的这两个小将军,深得徐锦策看重。
如今又知道他们和纪首辅是这种关系,镇北王府可能也会成为纪首辅一.党。况且,纪首辅的发妻就是镇北王府郡主,虽说那郡主是个短命的,可毕竟给纪首辅生下了嫡长子。
如此这般,只怕纪首辅的实力会更加强大。浔王自是不必多说,如今就是个花架子。他当初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扳倒慧王上,现在除了黄贵妃一脉支持外,已经没有任何势力了。
国相本来是牢牢把持朝政,可最近这几年,他似乎对争斗一事不怎么上心,总有些隔岸观火的味道。包括每年殿试,明明是为自己培养人手的最佳时机,可他都错过了。
反倒是纪首辅,如今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尤其是在前任大理寺卿沈清正告老还乡之后,朝堂上涌入的新鲜血液,几乎都和纪首辅有关。
即便是再没有眼力劲儿的人,这时候也能看出来,纪首辅是不涉党争,因为,人家明明就可以自成一派。
那些说是要把这两位入金陵的小将军烈火油烹的,一时之间口里就像是吞了只苍蝇,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他们一个个偷偷打量纪泓烨,就希望能从他那一张平静面皮下面看出,纪首辅到底有没有生气?他们当然看不出什么,越是看不懂,心下就越惶恐,一个个都额头上冒了冷汗。
纪泓烨即便是不动,也知道众人现在是什么模样。他在心中暗赞了一下徐锦策高明,身为北疆之主自然不能轻易来金陵,不然很可能会有去无回。
徐锦策也知道他这个行为肯定会惹怒圣上,到时候派来的使臣只怕就凶多吉少。而把他的两个弟弟送来,他就不可能坐视不理。
即便是他真的能狠下心肠不管,金陵这些最会看风头的朝堂高官们,也一定会手下留情。如今,哪个敢不给他面子?
他什么都不想做,如今这个腐朽的朝廷是需要改革了。北疆逐渐强大会让他们意识到危险,人只有在高度防备的时候,才能有惊人的战斗力。
他当然不是指望这些人能有什么更高的情操,只不过他们保命的时候,就一定是让大宁更强大的时候。
他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别的不敢保证,但朝堂上的发展一定是良性了。想要让他荫蔽,就一定要做出功迹来,不然,他可是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等纪泓煊和纪泓焕到的时候,目光一向保持平视的他,也忍不住侧头打量了。这两个小子自从被放到北疆之后,就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如今已经是两个丰神俊朗的青年了。
纪泓煊身上穿着铠甲,他是领兵打仗的,在玄甲军中被称作骁勇将军。尤其是最近这两年,他几乎已经是徐锦策手下最具实力的将军,说是百战百胜也不为过。
纪泓焕也是一身戎装,他这几年功夫没什么进步,只不过心思缜密,是个深谙排兵布阵之道的。
他一直跟在纪泓煊身边,兄弟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才让他们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名。
他在外名气不及纪泓煊,但在军中十分有威望,士兵对他的敬佩之情甚至要高于纪泓煊。只不过因为他不冲锋陷阵,所以没有得到什么有气势的封号,士兵们都称他为纪将军。
他们二人身上都是有配剑的,不过早在进宫的时候就被取下。上了朝堂,就要对天子行跪拜大礼,他们兄弟的动作整齐一致,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纪泓煊在起身的时候身子明显晃了一下,好在他身旁的纪泓焕及时出手扶住,不然他可能会摔得有些难看。
纪泓烨发现纪泓煊左腿上应该是有伤,并且是伤在了关节处,这让他行动受限。若不是伤的严重了,刚刚也不会差点摔倒。
曾经受点伤就会到他面前哭闹的孩子,如今是长大了,并且长得还不错。他曾经因为纪泓煊对阿锦动了心思,而感到怒不可遏。
毕竟是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弟弟,怎么能给予他的妻子?可几年时间过去,他渐渐也想明白了,少年心性,感情自然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已经原谅他了。
纪泓煊和纪泓焕在北疆野惯了,回到金陵就是面圣,这让他们很不习惯。从一踏入宫门开始,两个人就保持着高度紧张。
当他们二人的眼睛不约而同的转向纪泓烨,心一下子就安宁了。三哥如今身居高位,是个跺跺脚金陵朝堂都要震上几下的人物,有他在,他们有什么好怕的?
“朕听说你们二人在玄甲军中很受拥护,是也不是。”永隆帝的声音听起来很有压迫感,明明是问句却是用陈述的语气说出来的,冥冥中就多了些笃定。
纪泓焕低垂着头,语气恭敬地回复:“回禀圣上,的确如此。”
他当然知道要韬光养晦,只不过若是不应承下来,搞不好高高在上的圣上,又会说随意让人来面圣,责怪王爷藐视皇威。
他这么想,其他人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大概在这个朝堂上,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言不惭的人,当下就面露讥讽。
纪泓煊见众人那副神情,正想要说什么,就被纪泓焕拉了下衣袖。他也发现如今处境不好,就把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压了回去。
永隆帝当然不会像那些人那般肤浅,他神色未变,只是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缓声道:“你们两个都是纪首辅的弟弟?”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纪泓煊看了眼纪泓焕,后者还维持着刚才的姿势,低声回复:“是。”
“纪氏一门能出了你们三个国之栋梁,应做大宁上下的表彰。”他言罢又对身边的太监招了招手,吩咐:“等下下了早朝就拟圣旨,朕要好好赏赐纪家,具体的流程就交给礼部办理。”
一般圣上要封赏哪个高官,都是由内部辅经办的。因为这又不是加官进爵,自然也用不到礼部出面。不得不说永隆帝今日的安排,的确值得人深思。
纪泓煊从未费心了解过这些,此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倒是纪泓焕,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往往正是要没落的征兆。
永隆帝并不是个心胸宽广之人,这从他对镇北王府,以及北疆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今日这么做,一定也有他的用意。
“骁勇将军的名声在外,朕在金陵都知道你打了很多胜仗。不过你这名字也太过随意了,不如朕重新赐你一个。”
永隆帝说完这句话,就目不转睛的看着纪泓煊,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九五至尊想要谁的命都只是一句话的事,如今却要这般顾及一个边疆小将?
众人神色各异,相同的是都在同一时间把眼睛转向了纪泓煊。纪泓煊躬身行了个礼,朗声说:“但凭圣上做主。”
永隆帝眉眼舒展开,笑着说:“封号关乎以后的运势,自然不能随便取,尤其是贵为一方诸侯。”
一方诸侯?
纪泓煊想不通自己怎么成诸侯了?就下意识的去看纪泓焕。见他神色凝重,他也大致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虽然性子粗糙了一些,但并不笨……
北燕自拓跋涛死后,就一直没有侵犯北疆的行为。北疆素来不会主动挑起战火,但这一次徐锦策却选择,在休养生息的时候就对北燕动手。
北燕和北疆实力悬殊甚大,在没有南楚都暗中支持后,几乎是不打就降了。金陵中朝臣众说纷纭,有的说大宁乃是天朝大国,不能行侵略之事,有损国誉。
还有的说,徐锦策不过是刚刚继承镇北王府,就做出这样的事,很明显是在为自己树立威信。北疆本就幅员辽阔,军民一心,若是再收了北燕,那势头可就压不住了。
说来说去,都是怕北疆强大起来,更怕北疆有了不臣之心。毕竟上一次的见死不救,已经让北疆生了异心。若不是和其他小国之间的交往不顺,金陵肯定会对北疆出兵的。
大宁曾经很辉煌,天朝大国,举世朝拜。只是这些年朝臣的不作为以及党争,让国力削弱了不少。况且这两年多地连年灾荒,朝廷安抚救灾做得并不好,已经有不少地区怨声载道了。
大宁如今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所以,永隆帝才会招徐锦策进京。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要探寻他的态度,寻求招安之策。
徐锦策不来就是藐视圣威,朝臣们对此自然也是口诛笔伐。甚至有人提议要好好处置来的这两个使臣,给徐锦策立威。
众人在朝堂上一个个义正言辞的指责,可当有人说到这两个使臣是纪首辅弟弟的时候,朝堂上顿时就鸦雀无声了。
如今的纪首辅又岂止是把持内阁,以他如今的势力,可以称作是一代权臣了。据说北疆派来的这两个小将军,深得徐锦策看重。
如今又知道他们和纪首辅是这种关系,镇北王府可能也会成为纪首辅一.党。况且,纪首辅的发妻就是镇北王府郡主,虽说那郡主是个短命的,可毕竟给纪首辅生下了嫡长子。
如此这般,只怕纪首辅的实力会更加强大。浔王自是不必多说,如今就是个花架子。他当初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扳倒慧王上,现在除了黄贵妃一脉支持外,已经没有任何势力了。
国相本来是牢牢把持朝政,可最近这几年,他似乎对争斗一事不怎么上心,总有些隔岸观火的味道。包括每年殿试,明明是为自己培养人手的最佳时机,可他都错过了。
反倒是纪首辅,如今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尤其是在前任大理寺卿沈清正告老还乡之后,朝堂上涌入的新鲜血液,几乎都和纪首辅有关。
即便是再没有眼力劲儿的人,这时候也能看出来,纪首辅是不涉党争,因为,人家明明就可以自成一派。
那些说是要把这两位入金陵的小将军烈火油烹的,一时之间口里就像是吞了只苍蝇,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他们一个个偷偷打量纪泓烨,就希望能从他那一张平静面皮下面看出,纪首辅到底有没有生气?他们当然看不出什么,越是看不懂,心下就越惶恐,一个个都额头上冒了冷汗。
纪泓烨即便是不动,也知道众人现在是什么模样。他在心中暗赞了一下徐锦策高明,身为北疆之主自然不能轻易来金陵,不然很可能会有去无回。
徐锦策也知道他这个行为肯定会惹怒圣上,到时候派来的使臣只怕就凶多吉少。而把他的两个弟弟送来,他就不可能坐视不理。
即便是他真的能狠下心肠不管,金陵这些最会看风头的朝堂高官们,也一定会手下留情。如今,哪个敢不给他面子?
他什么都不想做,如今这个腐朽的朝廷是需要改革了。北疆逐渐强大会让他们意识到危险,人只有在高度防备的时候,才能有惊人的战斗力。
他当然不是指望这些人能有什么更高的情操,只不过他们保命的时候,就一定是让大宁更强大的时候。
他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别的不敢保证,但朝堂上的发展一定是良性了。想要让他荫蔽,就一定要做出功迹来,不然,他可是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等纪泓煊和纪泓焕到的时候,目光一向保持平视的他,也忍不住侧头打量了。这两个小子自从被放到北疆之后,就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如今已经是两个丰神俊朗的青年了。
纪泓煊身上穿着铠甲,他是领兵打仗的,在玄甲军中被称作骁勇将军。尤其是最近这两年,他几乎已经是徐锦策手下最具实力的将军,说是百战百胜也不为过。
纪泓焕也是一身戎装,他这几年功夫没什么进步,只不过心思缜密,是个深谙排兵布阵之道的。
他一直跟在纪泓煊身边,兄弟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才让他们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名。
他在外名气不及纪泓煊,但在军中十分有威望,士兵对他的敬佩之情甚至要高于纪泓煊。只不过因为他不冲锋陷阵,所以没有得到什么有气势的封号,士兵们都称他为纪将军。
他们二人身上都是有配剑的,不过早在进宫的时候就被取下。上了朝堂,就要对天子行跪拜大礼,他们兄弟的动作整齐一致,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纪泓煊在起身的时候身子明显晃了一下,好在他身旁的纪泓焕及时出手扶住,不然他可能会摔得有些难看。
纪泓烨发现纪泓煊左腿上应该是有伤,并且是伤在了关节处,这让他行动受限。若不是伤的严重了,刚刚也不会差点摔倒。
曾经受点伤就会到他面前哭闹的孩子,如今是长大了,并且长得还不错。他曾经因为纪泓煊对阿锦动了心思,而感到怒不可遏。
毕竟是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弟弟,怎么能给予他的妻子?可几年时间过去,他渐渐也想明白了,少年心性,感情自然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已经原谅他了。
纪泓煊和纪泓焕在北疆野惯了,回到金陵就是面圣,这让他们很不习惯。从一踏入宫门开始,两个人就保持着高度紧张。
当他们二人的眼睛不约而同的转向纪泓烨,心一下子就安宁了。三哥如今身居高位,是个跺跺脚金陵朝堂都要震上几下的人物,有他在,他们有什么好怕的?
“朕听说你们二人在玄甲军中很受拥护,是也不是。”永隆帝的声音听起来很有压迫感,明明是问句却是用陈述的语气说出来的,冥冥中就多了些笃定。
纪泓焕低垂着头,语气恭敬地回复:“回禀圣上,的确如此。”
他当然知道要韬光养晦,只不过若是不应承下来,搞不好高高在上的圣上,又会说随意让人来面圣,责怪王爷藐视皇威。
他这么想,其他人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大概在这个朝堂上,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言不惭的人,当下就面露讥讽。
纪泓煊见众人那副神情,正想要说什么,就被纪泓焕拉了下衣袖。他也发现如今处境不好,就把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压了回去。
永隆帝当然不会像那些人那般肤浅,他神色未变,只是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缓声道:“你们两个都是纪首辅的弟弟?”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纪泓煊看了眼纪泓焕,后者还维持着刚才的姿势,低声回复:“是。”
“纪氏一门能出了你们三个国之栋梁,应做大宁上下的表彰。”他言罢又对身边的太监招了招手,吩咐:“等下下了早朝就拟圣旨,朕要好好赏赐纪家,具体的流程就交给礼部办理。”
一般圣上要封赏哪个高官,都是由内部辅经办的。因为这又不是加官进爵,自然也用不到礼部出面。不得不说永隆帝今日的安排,的确值得人深思。
纪泓煊从未费心了解过这些,此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倒是纪泓焕,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往往正是要没落的征兆。
永隆帝并不是个心胸宽广之人,这从他对镇北王府,以及北疆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今日这么做,一定也有他的用意。
“骁勇将军的名声在外,朕在金陵都知道你打了很多胜仗。不过你这名字也太过随意了,不如朕重新赐你一个。”
永隆帝说完这句话,就目不转睛的看着纪泓煊,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九五至尊想要谁的命都只是一句话的事,如今却要这般顾及一个边疆小将?
众人神色各异,相同的是都在同一时间把眼睛转向了纪泓煊。纪泓煊躬身行了个礼,朗声说:“但凭圣上做主。”
永隆帝眉眼舒展开,笑着说:“封号关乎以后的运势,自然不能随便取,尤其是贵为一方诸侯。”
一方诸侯?
纪泓煊想不通自己怎么成诸侯了?就下意识的去看纪泓焕。见他神色凝重,他也大致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虽然性子粗糙了一些,但并不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