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忽悠皇帝
“自然是有钱人了。”皇帝说道。
李昭笑道:“这就是了。陛下您想啊,那些有钱人把钱都存起来不用,陛下缺钱的时候总不能去抢他们的吧?”
“废话,真要是去抢的话,这大唐天下岂不是乱了套了?”皇帝瞪了李昭一眼。
李昭一拍大腿,说道:“就是这么说啊,陛下,您想想,咱们想要他们将钱心甘情愿的掏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卖东西给他们了,这些东西都是有十倍乃至百倍的利,但是这生意是咱们自己的啊,他们掏出来的银钱就落到咱们手中了。
您想啊陛下,这一块镜子即使朝廷抽税三成,那么咱们还有一百五十万余贯的利润啊,要是一年能卖出去一万块,朝廷的税收就有白万贯之多,咱们也有一百五十多万贯的利润,而这一百五十多万贯里,陛下占了三成,就是四十五万贯。
加上朝廷税收的一百万贯,陛下您就是得了一百五十万贯啊。咱们不能去那些有钱人的手里抢几百万贯,但是可以堂堂正正的赚他几百万贯。陛下,这钱赚得既踏实又爽快啊。”
“朕哪里有一百五十万贯?朕不是只有四十五万贯吗?”皇帝突然问道。
李昭看着皇帝说道:“陛下,这整个大唐天下都是您的,那税收的百余万贯自然要算到您那里去才是啊。”
皇帝想了一下,说道:“也有道理啊。李昭,三成的税收也太高了一些吧?”
李昭说道:“陛下,二郎曾经说过,这些镜子和玻璃都是暴利之物,纳税就不能与一般的东西一样,因此必须缴纳重税才行,如此才能增加朝廷的收入,让朝廷有钱去赈灾、用兵、平定天下。臣听二郎这么一说,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跟罗义峰也商量好了,以后就按照三成缴纳赋税好了,而且是按照售价的三成缴纳。”
皇帝心里突然一阵感动,他觉得不管怎么样,他的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忠心于他,忠心于大唐。
“你们很好,朕很欣慰。”皇帝点了点头,对李昭说道:“你们能够时时刻刻的想着大唐,想着忠心于朕,朕很高兴。那就这么定下来吧,以后就按照这个价格卖好了。”他想了一下,又说道:“不行,这个价格低了一点,朕觉得还是按照五百贯一面镜子比较好,朕说的是那个等身镜,至于那些小的镜子,你们就看着定吧。”
李昭自然没有意见,他觉得这么大的镜子,就算是卖上一千贯也是合理的。再说这些镜子主要还是卖给那些胡商为主,对于那些胡商,李昭觉得应该再贵一些才行。
“是,陛下,臣就按照陛下定下的价格去做便是。”李昭说道:“陛下,其实真正赚大钱的不是这些镜子,而是那些玻璃。”
“哦?那些玻璃怎么赚钱?”皇帝倒是没有想到那些玻璃,他以为那水晶玻璃只是用来做镜子,或者是作为摆件而已。
李昭说道:“陛下,那水晶玻璃可以用来镶嵌门窗啊,您想想,要是紫宸殿和延英殿的门窗上的纸都换成玻璃的话,那这大殿里该有多亮堂呢?而起这玻璃又不会透风,会让大殿里更加的保暖。这是牵扯到千家万户的东西,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东西啊。”
一听李昭的话,皇帝的脑子里豁然开朗,哈哈笑道:“没错,没错,这才是赚大钱的好东西,远远高于镜子赚的钱。”
李昭笑道:“正是如此,陛下,臣建议陛下先把紫宸殿、延英殿、浴堂殿、温室殿都用上水晶玻璃,这样一来,朝中的那些大臣自然会有样学样,这样水晶玻璃很快就会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推广开来。
过几日臣再送来几面等身镜,陛下就放在紫宸殿外,作为诸位大臣的整身镜,这样一来,镜子也很快会在众臣中推广开来,陛下,到那个时候不但朝廷的赋税会增长一大截,少说也能增加千万贯之多,就连陛下也能大赚一笔。当然,臣等帮着陛下忙前忙后的,也能赚点小钱使使。”
皇帝听得高兴,他已经被李昭给忽悠住了,又听李昭说话有意思,便指着李昭大笑道:“你这个家伙也是皮赖的,还小钱使使,你们还能少赚了?”
李昭跟着笑了一阵,然后说道:“陛下,这玻璃和镜子成本您千万别说出去啊,就连各位娘娘也不要说,这样您送给她们的等身镜才值钱啊。”
“哈哈哈,行了,朕知道了。”皇帝点头笑道:“说说吧,你们手里还有什么好东西?”
李昭说道:“好东西倒是还有一些,只是还没有弄好而已。对了,陛下,二郎说过,那些棉花还要陛下支持一下才行。因为棉花不但可以让朝廷税收大增,更能惠及普通百姓,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寒冷之苦,特别是那些穷苦百姓,因此这棉花不但要请陛下划拨大量的土地耕种,还不能制定太高的赋税,因为价格高了,普通百姓就买不起了。”
皇帝点头道:“张墨已经跟朕提过这件事情了,朕已经让崔战去蓝田视察了,要是你们所说的属实,真不但会大力的支持,更会重重的奖赏你们。”
李昭忙朝皇帝施礼道:“臣多谢陛下了。这棉花还没有名字,臣与二郎以及罗义峰请陛下赐名,也好让天下百姓知道,这棉花是陛下得来恩泽天下百姓的。”
皇帝点头道:“这个真会想一下,等崔战回来,朕便会赐下名字来。”他对李昭的提议很满意,他作为皇帝,自然不愿意张墨等人借此扬名,这样恩泽天下的东西必须出自他这个皇帝手中才是最合理的。至于张墨等人,大不了多恩赏一些就是了。
李昭见皇帝都答应了,心里也踏实下来,他今天来见皇帝的任务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想着今天跟皇帝的应对都没有超出张墨的推测,他心里对张墨却是更加的佩服了,心想:“三弟果然聪慧,陛下的每一个反应都没有超出他的猜想。”
李昭笑道:“这就是了。陛下您想啊,那些有钱人把钱都存起来不用,陛下缺钱的时候总不能去抢他们的吧?”
“废话,真要是去抢的话,这大唐天下岂不是乱了套了?”皇帝瞪了李昭一眼。
李昭一拍大腿,说道:“就是这么说啊,陛下,您想想,咱们想要他们将钱心甘情愿的掏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卖东西给他们了,这些东西都是有十倍乃至百倍的利,但是这生意是咱们自己的啊,他们掏出来的银钱就落到咱们手中了。
您想啊陛下,这一块镜子即使朝廷抽税三成,那么咱们还有一百五十万余贯的利润啊,要是一年能卖出去一万块,朝廷的税收就有白万贯之多,咱们也有一百五十多万贯的利润,而这一百五十多万贯里,陛下占了三成,就是四十五万贯。
加上朝廷税收的一百万贯,陛下您就是得了一百五十万贯啊。咱们不能去那些有钱人的手里抢几百万贯,但是可以堂堂正正的赚他几百万贯。陛下,这钱赚得既踏实又爽快啊。”
“朕哪里有一百五十万贯?朕不是只有四十五万贯吗?”皇帝突然问道。
李昭看着皇帝说道:“陛下,这整个大唐天下都是您的,那税收的百余万贯自然要算到您那里去才是啊。”
皇帝想了一下,说道:“也有道理啊。李昭,三成的税收也太高了一些吧?”
李昭说道:“陛下,二郎曾经说过,这些镜子和玻璃都是暴利之物,纳税就不能与一般的东西一样,因此必须缴纳重税才行,如此才能增加朝廷的收入,让朝廷有钱去赈灾、用兵、平定天下。臣听二郎这么一说,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跟罗义峰也商量好了,以后就按照三成缴纳赋税好了,而且是按照售价的三成缴纳。”
皇帝心里突然一阵感动,他觉得不管怎么样,他的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忠心于他,忠心于大唐。
“你们很好,朕很欣慰。”皇帝点了点头,对李昭说道:“你们能够时时刻刻的想着大唐,想着忠心于朕,朕很高兴。那就这么定下来吧,以后就按照这个价格卖好了。”他想了一下,又说道:“不行,这个价格低了一点,朕觉得还是按照五百贯一面镜子比较好,朕说的是那个等身镜,至于那些小的镜子,你们就看着定吧。”
李昭自然没有意见,他觉得这么大的镜子,就算是卖上一千贯也是合理的。再说这些镜子主要还是卖给那些胡商为主,对于那些胡商,李昭觉得应该再贵一些才行。
“是,陛下,臣就按照陛下定下的价格去做便是。”李昭说道:“陛下,其实真正赚大钱的不是这些镜子,而是那些玻璃。”
“哦?那些玻璃怎么赚钱?”皇帝倒是没有想到那些玻璃,他以为那水晶玻璃只是用来做镜子,或者是作为摆件而已。
李昭说道:“陛下,那水晶玻璃可以用来镶嵌门窗啊,您想想,要是紫宸殿和延英殿的门窗上的纸都换成玻璃的话,那这大殿里该有多亮堂呢?而起这玻璃又不会透风,会让大殿里更加的保暖。这是牵扯到千家万户的东西,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东西啊。”
一听李昭的话,皇帝的脑子里豁然开朗,哈哈笑道:“没错,没错,这才是赚大钱的好东西,远远高于镜子赚的钱。”
李昭笑道:“正是如此,陛下,臣建议陛下先把紫宸殿、延英殿、浴堂殿、温室殿都用上水晶玻璃,这样一来,朝中的那些大臣自然会有样学样,这样水晶玻璃很快就会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推广开来。
过几日臣再送来几面等身镜,陛下就放在紫宸殿外,作为诸位大臣的整身镜,这样一来,镜子也很快会在众臣中推广开来,陛下,到那个时候不但朝廷的赋税会增长一大截,少说也能增加千万贯之多,就连陛下也能大赚一笔。当然,臣等帮着陛下忙前忙后的,也能赚点小钱使使。”
皇帝听得高兴,他已经被李昭给忽悠住了,又听李昭说话有意思,便指着李昭大笑道:“你这个家伙也是皮赖的,还小钱使使,你们还能少赚了?”
李昭跟着笑了一阵,然后说道:“陛下,这玻璃和镜子成本您千万别说出去啊,就连各位娘娘也不要说,这样您送给她们的等身镜才值钱啊。”
“哈哈哈,行了,朕知道了。”皇帝点头笑道:“说说吧,你们手里还有什么好东西?”
李昭说道:“好东西倒是还有一些,只是还没有弄好而已。对了,陛下,二郎说过,那些棉花还要陛下支持一下才行。因为棉花不但可以让朝廷税收大增,更能惠及普通百姓,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寒冷之苦,特别是那些穷苦百姓,因此这棉花不但要请陛下划拨大量的土地耕种,还不能制定太高的赋税,因为价格高了,普通百姓就买不起了。”
皇帝点头道:“张墨已经跟朕提过这件事情了,朕已经让崔战去蓝田视察了,要是你们所说的属实,真不但会大力的支持,更会重重的奖赏你们。”
李昭忙朝皇帝施礼道:“臣多谢陛下了。这棉花还没有名字,臣与二郎以及罗义峰请陛下赐名,也好让天下百姓知道,这棉花是陛下得来恩泽天下百姓的。”
皇帝点头道:“这个真会想一下,等崔战回来,朕便会赐下名字来。”他对李昭的提议很满意,他作为皇帝,自然不愿意张墨等人借此扬名,这样恩泽天下的东西必须出自他这个皇帝手中才是最合理的。至于张墨等人,大不了多恩赏一些就是了。
李昭见皇帝都答应了,心里也踏实下来,他今天来见皇帝的任务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想着今天跟皇帝的应对都没有超出张墨的推测,他心里对张墨却是更加的佩服了,心想:“三弟果然聪慧,陛下的每一个反应都没有超出他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