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标的抉择
徐增寿仔细琢磨着柳淳的话,“莫非是让我联合商贾,跟陛下叫板?”
柳淳反诘道:“你敢吗?”
徐增寿为难了,“别我了,就算我爹死而复生,也没有那个胆子,倒是大哥你”徐增寿的大哥叫的顺溜儿,柳淳却听烦了。
“我要是有那个本事,干嘛把发财的机会给你?我要是敢染指苏州的产业,你信不信,陛下肯定会连根拔起,顺便还砍了我的脑袋!”
很有自知之明吗!
徐增寿嘿嘿笑道:“其实也不会杀了你,最多把你给切了,让你到司礼监当个小太监!”
“呸!”柳淳狠狠啐了徐增寿一口,“你再敢贫嘴,小心我什么都不,让你倒个大霉!”
这下子可把徐增寿吓坏了,他现在是碰了一个刺猬,苏州的利益是不小,可问题是想要安安稳稳地享用,难度太大了,一边是强龙,一边是地头蛇,他该怎么办,真是没有主意。
见徐增寿老实下来,站得笔直。柳淳的心情稍微好点。
“我问你,假如陛下要吞了苏州商人的股份,你该怎么办?”
“这个我想办法劝谏陛下,与之周旋?”徐增寿试探着问道。
“那你斗得过陛下吗?”
这不是废话吗?
柳淳轻笑道:“记着,陛下要动手,你要抢先下手,争取能分点汤汤水水!”
“什么?”徐增寿惊得脸色大变,“我你这也太黑了吧?”
柳淳大笑,“是你太傻了,身在局中,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而不是逞强装英雄。你能留下来,就是三足鼎立。知道什么是三足鼎立吗?就是任何两只脚站在一起,都要强过第三只脚。你第一任务是保护自己,第二任务是尽量维持住商人的利益,不要被陛下吃干抹净。当然了,或许有朝一日,你需要站在陛下一边,免得被商人给生吞了。”
前面徐增寿听得津津有味,可最后一句,让他哭笑不得。
“就咱们陛下的杀心,能让商人做大?这不是做梦吗!”
柳淳也不跟他抬杠,老朱当然不会,如果是朱老四,或许也不会,可再往下,就不好了。
就拿小胖墩来,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在史书评价也极高,还得了个“仁宗”的庙号,可问题是,从他开始,文官集团就不可控制了,等到土木堡之后,就彻底左右朝堂,真正实现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甚至能架空皇帝。
有些人总是渲染明代的厂卫,什么宦官专权,把明朝得暗无天日,皇帝残暴,太监阴险,忠臣被陷害可真正仔细瞧瞧,明朝的制度,是向哪一方倾斜的,谁才是真正的获利者?
司礼监没有内阁的票拟,能干什么事情?锦衣卫不拿到刑部的批文,又如何抓人?还有,不管太监多强,都是一道旨意,杀就杀。可文官呢?百十几个人,围着左顺门痛哭,跑去逼宫,又死了几个?
单独比较皇帝,太监,权臣,谁厉害,没有半点意义。
文官的强大在于他们是个共同的利益集团,前赴后继,不断改变国家,不断让国家机器,变成他们谋利的手段。
就比如老朱是规定可以按照功名官职,免去部分的徭役和田赋。但这只是为了鼓励读书,培养人才。
结果在历代文官,不懈的努力下,变成了官吏不交田赋,不服徭役,而且还没上限,不光自己不交,就连奴仆都敢出去圈地,也不交税。
等到明代中期以后,就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落到了士绅官吏的手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旦土地集中,朝廷收不上税,就会放出太监来咬人。
比如刘瑾,比如魏忠贤,都是如此。
而且往往放出了太监,就能起到一定扭转乾坤的作用。
只是这时候,皇帝就会好巧不巧挂了,然后继续故态复萌,变本加厉
文官从来不是一个人,别看在朝中,士大夫口不言利,一个个恨不得采薇尔食,不沾铜臭。
但问题是,士人和商贾从来分不开。没有商贾敛财,如何能满足士大夫有品位,有质量的生活。
而且文官讲究教化,要办,要持续投入,要培养足够的接班人,继承他们的大业,继续维护文人集团的利益
从某种角度来,他们主张重本轻末,只是斩断皇帝干涉商贾的手,把工商变成他们独享的发财工具。
“文人能持续投入,你们勋贵也应该如此。”柳淳拍着徐增寿的肩头,“我很敬重令尊,但我也知道,他太爱惜羽毛,连自己人都不敢庇护。”
徐增寿想要争辩,柳淳摆手。
“你听我完梁国公蓝玉是个莽夫,但他过,自己肩负着开平王的重托,不能让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吃亏,所以他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到处得罪人。我不想你蓝玉,而且他的思路也不对。我只是希望你能用另一种办法,延续勋贵的荣耀。钱在手里了,多多培养勋贵子弟,能上战场领兵的领兵,不能打仗,也要会经营,把家业发扬光大。还有想办法办,培养人才,你们要在朝堂上,真正能得上话的人。而且你们要熟悉朝廷的规则,要有策略”
柳淳耐心讲着,徐增寿眼睛睁得老大,充满了惊骇!
讲得太好了,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
其实从现在的处境就看得出来,常遇春死了,常家就完蛋了,徐达死了,徐家也不行了,李文忠死了,李景隆就是个玩闹勋贵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文官可以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勋贵只会路子越走越窄
“文人是官商两条腿走路,你们呢,应该是军钱两开花!而且有了钱之后,还要想办法左右舆论,如此才能跟文人分庭抗礼,懂吗?”
徐增寿激动的热泪盈眶。
啥也别了,柳淳这是真正为了武人勋贵着想啊!
徐增寿抹了抹眼泪,破涕为笑,“大哥,让小弟发自肺腑,叫你一声大哥吧!你得太好了!”
徐增寿感激的稀里哗啦,“那个,大哥,小弟就想请教一件事情,你看得这么准,又有这么好的应对之策,你,你怎么不出来啊?大哥愿意站在勋贵这边,小弟一定为了大哥,鞍前马后,谁敢不服,我饶不了他!”
“咳咳!”
柳淳才没有那么傻呢!
自从他知道自己可能让老朱扔进漩涡,不得不面对太子身边聚集的那些人之后他就在酝酿,坏水憋得不是一天两天了。
既然没法违抗老朱的旨意,那就再拉一个倒霉蛋进来,一起分担炮火。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徐家的积淀,以徐增寿的才识,还是能帮得上忙的。
所以柳淳就上演了一出感人肺腑的兄弟情深。
“我能帮自然会帮,当到底,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而且毕竟我是陛下的心腹,还是很重要的那种,我在外面,能帮你们更多。”
柳淳很不要脸的自封为天子心腹,徐增寿还真没法揭穿他,跟太子一起来的,王命旗牌给了柳淳,连太子都没有,谁敢不是心腹,立刻啐你一脸!
徐增寿咬了咬牙,用力点头,“我明白了,老子英雄儿好汉,都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还不争气,那就活该被人碾死!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办!”
徐增寿杀气腾腾,一副时刻要拼命的架势。
柳淳颇为满意,他找到了朱标,“殿下,这是臣拟定的最后方案,皇家银行向苏州钱庄注入一千万贯资金,收购全部的股份。改苏州钱庄为皇家银行,苏州分行。另外,针对所有资金陷入困境的苏州作坊商号,进行救助。为了保证商号的正常运营以及充裕的还款能力,需要他们出让六成的股份,这六成股份当中,有三成交给皇家银行直接掌控,另外三成,则有外贸总会掌控。”
所谓外贸总会,就是柳淳在对各藩国进行贸易的时候,设立的确定参与外贸资格的商会。这个商会的背后,就是京城大多数的勋贵!
“殿下,目前苏州作坊商号,背负沉重债务,要想还钱,最好的途径就是外贸,从海外赚钱,快速脱困。而进行外贸,又离不开皇家银行和外贸总会,这是分不开的事情,所以臣觉得,无论苏州的商人答应与否,都必须这么办!”
柳淳又把预估的清单,递给了朱标。
朱标盯着上面的数字,脑袋涨得生疼!
三成股份,只要恢复了正常价值,折算起来,至少在八百万两以上!而在他的袖子里,还有一封汪睿递来的,苏州商人的血书,他们恳请太子殿下,不要趁火打劫,要留着苏州的斯文元气!
一面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一面是士绅商贾的泣血哀告,究竟该站在哪一边?朱标陷入了天人交战他确乎明白了,老朱让他来,是要他什么!
就在当下的苏州,原本华丽的面纱都撕扯下去,只剩下最单纯的利益之争。柳淳不是没有私心,他要是一心为国,就不会拉勋贵进来,可相比之下,文官士绅,他们要得更多“假如拒接了血书请愿,孤一定会被骂得很惨吧!”
朱标喃喃自语,目光渐渐坚毅起来。
book/73887/33688934.html
。:
柳淳反诘道:“你敢吗?”
徐增寿为难了,“别我了,就算我爹死而复生,也没有那个胆子,倒是大哥你”徐增寿的大哥叫的顺溜儿,柳淳却听烦了。
“我要是有那个本事,干嘛把发财的机会给你?我要是敢染指苏州的产业,你信不信,陛下肯定会连根拔起,顺便还砍了我的脑袋!”
很有自知之明吗!
徐增寿嘿嘿笑道:“其实也不会杀了你,最多把你给切了,让你到司礼监当个小太监!”
“呸!”柳淳狠狠啐了徐增寿一口,“你再敢贫嘴,小心我什么都不,让你倒个大霉!”
这下子可把徐增寿吓坏了,他现在是碰了一个刺猬,苏州的利益是不小,可问题是想要安安稳稳地享用,难度太大了,一边是强龙,一边是地头蛇,他该怎么办,真是没有主意。
见徐增寿老实下来,站得笔直。柳淳的心情稍微好点。
“我问你,假如陛下要吞了苏州商人的股份,你该怎么办?”
“这个我想办法劝谏陛下,与之周旋?”徐增寿试探着问道。
“那你斗得过陛下吗?”
这不是废话吗?
柳淳轻笑道:“记着,陛下要动手,你要抢先下手,争取能分点汤汤水水!”
“什么?”徐增寿惊得脸色大变,“我你这也太黑了吧?”
柳淳大笑,“是你太傻了,身在局中,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而不是逞强装英雄。你能留下来,就是三足鼎立。知道什么是三足鼎立吗?就是任何两只脚站在一起,都要强过第三只脚。你第一任务是保护自己,第二任务是尽量维持住商人的利益,不要被陛下吃干抹净。当然了,或许有朝一日,你需要站在陛下一边,免得被商人给生吞了。”
前面徐增寿听得津津有味,可最后一句,让他哭笑不得。
“就咱们陛下的杀心,能让商人做大?这不是做梦吗!”
柳淳也不跟他抬杠,老朱当然不会,如果是朱老四,或许也不会,可再往下,就不好了。
就拿小胖墩来,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在史书评价也极高,还得了个“仁宗”的庙号,可问题是,从他开始,文官集团就不可控制了,等到土木堡之后,就彻底左右朝堂,真正实现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甚至能架空皇帝。
有些人总是渲染明代的厂卫,什么宦官专权,把明朝得暗无天日,皇帝残暴,太监阴险,忠臣被陷害可真正仔细瞧瞧,明朝的制度,是向哪一方倾斜的,谁才是真正的获利者?
司礼监没有内阁的票拟,能干什么事情?锦衣卫不拿到刑部的批文,又如何抓人?还有,不管太监多强,都是一道旨意,杀就杀。可文官呢?百十几个人,围着左顺门痛哭,跑去逼宫,又死了几个?
单独比较皇帝,太监,权臣,谁厉害,没有半点意义。
文官的强大在于他们是个共同的利益集团,前赴后继,不断改变国家,不断让国家机器,变成他们谋利的手段。
就比如老朱是规定可以按照功名官职,免去部分的徭役和田赋。但这只是为了鼓励读书,培养人才。
结果在历代文官,不懈的努力下,变成了官吏不交田赋,不服徭役,而且还没上限,不光自己不交,就连奴仆都敢出去圈地,也不交税。
等到明代中期以后,就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落到了士绅官吏的手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旦土地集中,朝廷收不上税,就会放出太监来咬人。
比如刘瑾,比如魏忠贤,都是如此。
而且往往放出了太监,就能起到一定扭转乾坤的作用。
只是这时候,皇帝就会好巧不巧挂了,然后继续故态复萌,变本加厉
文官从来不是一个人,别看在朝中,士大夫口不言利,一个个恨不得采薇尔食,不沾铜臭。
但问题是,士人和商贾从来分不开。没有商贾敛财,如何能满足士大夫有品位,有质量的生活。
而且文官讲究教化,要办,要持续投入,要培养足够的接班人,继承他们的大业,继续维护文人集团的利益
从某种角度来,他们主张重本轻末,只是斩断皇帝干涉商贾的手,把工商变成他们独享的发财工具。
“文人能持续投入,你们勋贵也应该如此。”柳淳拍着徐增寿的肩头,“我很敬重令尊,但我也知道,他太爱惜羽毛,连自己人都不敢庇护。”
徐增寿想要争辩,柳淳摆手。
“你听我完梁国公蓝玉是个莽夫,但他过,自己肩负着开平王的重托,不能让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吃亏,所以他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到处得罪人。我不想你蓝玉,而且他的思路也不对。我只是希望你能用另一种办法,延续勋贵的荣耀。钱在手里了,多多培养勋贵子弟,能上战场领兵的领兵,不能打仗,也要会经营,把家业发扬光大。还有想办法办,培养人才,你们要在朝堂上,真正能得上话的人。而且你们要熟悉朝廷的规则,要有策略”
柳淳耐心讲着,徐增寿眼睛睁得老大,充满了惊骇!
讲得太好了,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
其实从现在的处境就看得出来,常遇春死了,常家就完蛋了,徐达死了,徐家也不行了,李文忠死了,李景隆就是个玩闹勋贵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文官可以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勋贵只会路子越走越窄
“文人是官商两条腿走路,你们呢,应该是军钱两开花!而且有了钱之后,还要想办法左右舆论,如此才能跟文人分庭抗礼,懂吗?”
徐增寿激动的热泪盈眶。
啥也别了,柳淳这是真正为了武人勋贵着想啊!
徐增寿抹了抹眼泪,破涕为笑,“大哥,让小弟发自肺腑,叫你一声大哥吧!你得太好了!”
徐增寿感激的稀里哗啦,“那个,大哥,小弟就想请教一件事情,你看得这么准,又有这么好的应对之策,你,你怎么不出来啊?大哥愿意站在勋贵这边,小弟一定为了大哥,鞍前马后,谁敢不服,我饶不了他!”
“咳咳!”
柳淳才没有那么傻呢!
自从他知道自己可能让老朱扔进漩涡,不得不面对太子身边聚集的那些人之后他就在酝酿,坏水憋得不是一天两天了。
既然没法违抗老朱的旨意,那就再拉一个倒霉蛋进来,一起分担炮火。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徐家的积淀,以徐增寿的才识,还是能帮得上忙的。
所以柳淳就上演了一出感人肺腑的兄弟情深。
“我能帮自然会帮,当到底,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而且毕竟我是陛下的心腹,还是很重要的那种,我在外面,能帮你们更多。”
柳淳很不要脸的自封为天子心腹,徐增寿还真没法揭穿他,跟太子一起来的,王命旗牌给了柳淳,连太子都没有,谁敢不是心腹,立刻啐你一脸!
徐增寿咬了咬牙,用力点头,“我明白了,老子英雄儿好汉,都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还不争气,那就活该被人碾死!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办!”
徐增寿杀气腾腾,一副时刻要拼命的架势。
柳淳颇为满意,他找到了朱标,“殿下,这是臣拟定的最后方案,皇家银行向苏州钱庄注入一千万贯资金,收购全部的股份。改苏州钱庄为皇家银行,苏州分行。另外,针对所有资金陷入困境的苏州作坊商号,进行救助。为了保证商号的正常运营以及充裕的还款能力,需要他们出让六成的股份,这六成股份当中,有三成交给皇家银行直接掌控,另外三成,则有外贸总会掌控。”
所谓外贸总会,就是柳淳在对各藩国进行贸易的时候,设立的确定参与外贸资格的商会。这个商会的背后,就是京城大多数的勋贵!
“殿下,目前苏州作坊商号,背负沉重债务,要想还钱,最好的途径就是外贸,从海外赚钱,快速脱困。而进行外贸,又离不开皇家银行和外贸总会,这是分不开的事情,所以臣觉得,无论苏州的商人答应与否,都必须这么办!”
柳淳又把预估的清单,递给了朱标。
朱标盯着上面的数字,脑袋涨得生疼!
三成股份,只要恢复了正常价值,折算起来,至少在八百万两以上!而在他的袖子里,还有一封汪睿递来的,苏州商人的血书,他们恳请太子殿下,不要趁火打劫,要留着苏州的斯文元气!
一面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一面是士绅商贾的泣血哀告,究竟该站在哪一边?朱标陷入了天人交战他确乎明白了,老朱让他来,是要他什么!
就在当下的苏州,原本华丽的面纱都撕扯下去,只剩下最单纯的利益之争。柳淳不是没有私心,他要是一心为国,就不会拉勋贵进来,可相比之下,文官士绅,他们要得更多“假如拒接了血书请愿,孤一定会被骂得很惨吧!”
朱标喃喃自语,目光渐渐坚毅起来。
book/73887/336889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