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雨夜偷袭(二更)
骑兵和步兵,在冷兵器时代就是相克。特别是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七千骑兵全力发起冲锋,那阵势势必惊天地泣鬼神,所向披靡。
怎么克制?
在没有火枪之前,对付骑兵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重步兵以及骑兵。前者在唐朝就是陌刀兵,不过陌刀打造不易,而且不允许陪葬,加上对士兵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组建起一支可以威胁骑兵的陌刀兵,实属不易。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骑兵。
不过西川也没多少骑兵,此次李顺就带了两千骑兵过来,加上东川的骑兵,总共不到三千。
三千对七千,并非没有胜算。而是东西二川的骑兵也不是什么精锐,面对同时不是精锐的天策军骑兵,数量就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天策军拥有上万骑兵的事,西川的将领却是不知道。
陈敬瑄虽然跟李晔有仇,但其也没把李晔放在心上,有着很强的轻视之心。
不过尴尬归尴尬,这个时候追究这个已经没有必要了,而是如何击败天策军。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骑兵方面等维、茂二州的羌兵到了后,就可以缩小差距,现在应该想办法击败天策军才是。”李顺打着哈哈道。
“依我看,直接进攻。我们有六万大军,天策军就四万多,难不成我们还打不过天策军?我们当年在战场上驰骋的时候,寿王算什么?
现在寿王擅自进攻东川,虽然朝廷没有旨意下达,但寿王此举,形同叛乱。我们是正大光明的平叛,而不是这么防守。
这算什么?旁人还以为我们被寿王给吓到了,传出去,我杨棠是丢不起这个人。”
杨棠跟李晔打过交道,当初李晔在驿站被陈敬瑄的几个儿子刺杀的时候,杨棠就是鹿头关的守将。现在的对方已经是汉州刺史,也算是陈敬瑄手下的大将。
此时在绵州、鹿头关等地的东西川联军中,高仁厚和郑君雄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人;李顺最开始带来了两万人,随后陈敬瑄又从成都府周边各州的州兵抽调了一万七千人,汉州以及鹿头关的守军有八千人。
所以东西川联军中,东川有一万五千人,西川有四万五千人,这就是六万大军。而且陈敬瑄还下令维州和茂州的羌族部落抽调六千人参战,虽然还未到,但也就几天的功夫。
从人数上看,二川联军的确占据优势。而且其麾下的军队有的跟黄巢打过仗,有的平定过地方的叛乱,战斗经验肯定强于天策军。
于是杨棠的话音刚落,不少东川将领就纷纷发言附和。
要知道当初讨伐杨师立,西川也才出动三万大军而已,难不成天策军比当时的杨师立还强?
不过西川的将领忘了,若只是算李晔从成都府带出去的天策军,那的确不咋地,但现在的天策军可不是当初那支军队。
现在的天策军,跟鹿晏弘叛军交过锋,而且忠武八都的军队有一大半都投靠了李晔,曾经的忠武八都将,现在有五个在天策军。
西川军队的确要比当初的天策军强,但是面对忠武八都,就差了不少。忠武八都属于忠武军,本身就是一支劲旅,在平定黄巢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要不是杨复光突然去世,忠武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四分五裂。
“我认为应该谨慎点,起码应该打探清楚天策军的虚实。若是因为轻视敌人而招致战败,恐怕李将军、杨刺史也不好交差吧。”郑君雄沉声道。
“郑刺史,不会你是怕了吧?或者说你也打算改投阵营了?”杨棠不客气道。
“你说什么?”郑君雄勃然大怒,站起来指着杨棠。
之前杨师立兵败被杀,郑君雄阵前叛变是很重要的原因,杨棠这么说无疑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谁想自己不光彩的事一直被人提及?
“郑刺史消消气,消消气,没这必要。杨刺史也只是口直心快,不用介意。”李顺连忙劝道,他可不想开战前,内部分裂,那样很容易被天策军各个击破。
“什么不用介意?要是你们不相信郑某,郑某愿意率军离开,谁爱受这窝囊气,让谁受去。”郑君雄脸色不悦道。
“郑刺史,好了。”高仁厚眉头紧皱,大声呵斥着对方。
郑君雄自然不可能离去,只要他动了这个心思,就不可能或者离开绵州。他之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发作,无非就是借题发挥,表示心中的不满。
李顺也觉得有些尴尬,不满地瞪了一眼杨棠,若不是对方,至于闹成这样?
不过他也不可能去责备杨棠,于是转移话题,“高帅,你觉得这仗应该怎么打?毕竟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给寿王一个教训,不是在这里磨嘴皮子。”
高仁厚神色放缓,凝神道,“郑刺史说的有道理,起码得摸清天策军的虚实,再想怎么打不迟。”
看着厅外的大雨,高仁厚若有所思。当初讨伐杨师立,就是雨夜中偷袭了杨师立,才挽回西川的不利局势。
看着这雨势,肯定要下好几天,或许可以借这场雨做点文章。
。。。。。。
看着这绵延不断的大雨,李晔不禁眉头紧皱。这大雨看样子要下好几天,这对他的军队可不是好消息。
倒不是天策军不擅长雨中作战,而是下大雨将会严重削弱天策军的优势,特别是火箭和火药罐这些都不能用,仅靠石弹无法对战场起到多大的帮助。
现在不是攻城的问题,若是数天前,或许还可能。但是随着西川大军来援,双方十余万大军云集绵州,而且西川和东川的军队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他的部队。
这个时候,他自然不可能贸然发动进攻。或者说,二川联军很有可能主动发起进攻,以高仁厚或者陈敬瑄的性格,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可能按兵不动。
特别是高仁厚,剑州和梓州先后失守,其本人也被逼迫固守绵州,心里肯定一肚子气,估计现在都在想着如何在李晔身上找回场子。
“殿下是在担心这大雨?”
见李晔眉头紧皱,徐世仁不禁问道。
此次亲征,李晔除了锦衣卫,只带了徐世仁和郑凝绩。李晔对王徽等人不太放心,所以便让裴荣坐镇兴元府,李英旭因为去了长安还未归来,所以只有徐世仁和郑凝绩二人跟着李晔。
“龙治,神机营那边如何?特别是火药这些?可不要被这大雨给淋湿了,本王可是靠着他们来击败眼前的敌军。”李晔询问着龙治。
龙治认真道,“请殿下放心。在数日前扎营的时候,卑职就考虑到下雨的问题,已经做好了潮湿的问题。大营中的火药并不多,火药大部分堆放在大营北面的一处村庄中,并且派遣士兵加大巡逻力度,确保火药安然无恙。”
“本王不是与你说笑,让你担任神机营统领是看好你。但你也不要让本王失望,否则别怪本王不讲情面,平时都好说,但是在战时,容不得任何马虎。
明白吗?”李晔警告道。
“明白!”
龙治重重地点头,心里突然一颤。
之前郑凝绩和徐世仁都认为火器强大,不过现在才意识到火器也有着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受潮,否则火器就失去了威力。
不过这个缺点肯定不能泄露出去,否则火器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了。
李晔当然知道早期火器的缺点,他也知道随着火器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肯定瞒不住。不过能晚点暴露出去,他肯定不会想早点暴露。
就在这时,大帐外传来紧急的禀报声,“启禀殿下,巡哨发现敌人踪迹,有上万敌军逼近我军大营。”
“上万人?”
李晔眯了眯眼,这高仁厚想复制之前的胜利吗?这也未免太小看他了!
“传本王的命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骑兵立即出营压阵,确保大营左右两翼以及后方的安全,本王倒要看看这高仁厚想干什么。”
沉闷的擂鼓声在天策军大营中响起,正欲休息的士兵纷纷起身,穿好盔甲,拿起武器便迅速向营帐外跑去,然后听从军官的吩咐前往预定位置做好战斗准备。
天策军的大营排列井然有序,李晔率领锦衣卫和神机营位列中间,左右天策军分裂李晔大帐左右两侧,把李晔拱卫在中间。
所以在鼓声响起后,天策军士兵并没有太慌乱,可见平时的训练没有白费。此时若是大营出现混乱,肯定会被敌人趁虚而入,甚至被攻破大营。
答应内外,一支支火把、一个个火盆点燃,营栅前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淋着雨,紧张而激动地看着远处靠近的敌军。
而李晔,走出了主帐,站在众人可以看见的地方,鼓舞着军心,让天策军将士都知道:他,李晔与众将士同在!
“看见没,寿王殿下就在那里看着我们,都给打起精神,好好教训对面的敌人。”
“是!”
很多士兵听到这话,都下意识往大营中间的位置望去。不过数万人的大营可不小,站在外围只能看到李晔的主帐,却看不到李晔的人。
不过这些士兵依然望去,然后回过身,手里拿着武器,盯着大营外的眼睛炯炯有神,双眼中充满了激动、亢奋。
怎么克制?
在没有火枪之前,对付骑兵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重步兵以及骑兵。前者在唐朝就是陌刀兵,不过陌刀打造不易,而且不允许陪葬,加上对士兵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组建起一支可以威胁骑兵的陌刀兵,实属不易。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骑兵。
不过西川也没多少骑兵,此次李顺就带了两千骑兵过来,加上东川的骑兵,总共不到三千。
三千对七千,并非没有胜算。而是东西二川的骑兵也不是什么精锐,面对同时不是精锐的天策军骑兵,数量就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天策军拥有上万骑兵的事,西川的将领却是不知道。
陈敬瑄虽然跟李晔有仇,但其也没把李晔放在心上,有着很强的轻视之心。
不过尴尬归尴尬,这个时候追究这个已经没有必要了,而是如何击败天策军。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骑兵方面等维、茂二州的羌兵到了后,就可以缩小差距,现在应该想办法击败天策军才是。”李顺打着哈哈道。
“依我看,直接进攻。我们有六万大军,天策军就四万多,难不成我们还打不过天策军?我们当年在战场上驰骋的时候,寿王算什么?
现在寿王擅自进攻东川,虽然朝廷没有旨意下达,但寿王此举,形同叛乱。我们是正大光明的平叛,而不是这么防守。
这算什么?旁人还以为我们被寿王给吓到了,传出去,我杨棠是丢不起这个人。”
杨棠跟李晔打过交道,当初李晔在驿站被陈敬瑄的几个儿子刺杀的时候,杨棠就是鹿头关的守将。现在的对方已经是汉州刺史,也算是陈敬瑄手下的大将。
此时在绵州、鹿头关等地的东西川联军中,高仁厚和郑君雄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人;李顺最开始带来了两万人,随后陈敬瑄又从成都府周边各州的州兵抽调了一万七千人,汉州以及鹿头关的守军有八千人。
所以东西川联军中,东川有一万五千人,西川有四万五千人,这就是六万大军。而且陈敬瑄还下令维州和茂州的羌族部落抽调六千人参战,虽然还未到,但也就几天的功夫。
从人数上看,二川联军的确占据优势。而且其麾下的军队有的跟黄巢打过仗,有的平定过地方的叛乱,战斗经验肯定强于天策军。
于是杨棠的话音刚落,不少东川将领就纷纷发言附和。
要知道当初讨伐杨师立,西川也才出动三万大军而已,难不成天策军比当时的杨师立还强?
不过西川的将领忘了,若只是算李晔从成都府带出去的天策军,那的确不咋地,但现在的天策军可不是当初那支军队。
现在的天策军,跟鹿晏弘叛军交过锋,而且忠武八都的军队有一大半都投靠了李晔,曾经的忠武八都将,现在有五个在天策军。
西川军队的确要比当初的天策军强,但是面对忠武八都,就差了不少。忠武八都属于忠武军,本身就是一支劲旅,在平定黄巢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要不是杨复光突然去世,忠武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四分五裂。
“我认为应该谨慎点,起码应该打探清楚天策军的虚实。若是因为轻视敌人而招致战败,恐怕李将军、杨刺史也不好交差吧。”郑君雄沉声道。
“郑刺史,不会你是怕了吧?或者说你也打算改投阵营了?”杨棠不客气道。
“你说什么?”郑君雄勃然大怒,站起来指着杨棠。
之前杨师立兵败被杀,郑君雄阵前叛变是很重要的原因,杨棠这么说无疑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谁想自己不光彩的事一直被人提及?
“郑刺史消消气,消消气,没这必要。杨刺史也只是口直心快,不用介意。”李顺连忙劝道,他可不想开战前,内部分裂,那样很容易被天策军各个击破。
“什么不用介意?要是你们不相信郑某,郑某愿意率军离开,谁爱受这窝囊气,让谁受去。”郑君雄脸色不悦道。
“郑刺史,好了。”高仁厚眉头紧皱,大声呵斥着对方。
郑君雄自然不可能离去,只要他动了这个心思,就不可能或者离开绵州。他之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发作,无非就是借题发挥,表示心中的不满。
李顺也觉得有些尴尬,不满地瞪了一眼杨棠,若不是对方,至于闹成这样?
不过他也不可能去责备杨棠,于是转移话题,“高帅,你觉得这仗应该怎么打?毕竟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给寿王一个教训,不是在这里磨嘴皮子。”
高仁厚神色放缓,凝神道,“郑刺史说的有道理,起码得摸清天策军的虚实,再想怎么打不迟。”
看着厅外的大雨,高仁厚若有所思。当初讨伐杨师立,就是雨夜中偷袭了杨师立,才挽回西川的不利局势。
看着这雨势,肯定要下好几天,或许可以借这场雨做点文章。
。。。。。。
看着这绵延不断的大雨,李晔不禁眉头紧皱。这大雨看样子要下好几天,这对他的军队可不是好消息。
倒不是天策军不擅长雨中作战,而是下大雨将会严重削弱天策军的优势,特别是火箭和火药罐这些都不能用,仅靠石弹无法对战场起到多大的帮助。
现在不是攻城的问题,若是数天前,或许还可能。但是随着西川大军来援,双方十余万大军云集绵州,而且西川和东川的军队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他的部队。
这个时候,他自然不可能贸然发动进攻。或者说,二川联军很有可能主动发起进攻,以高仁厚或者陈敬瑄的性格,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可能按兵不动。
特别是高仁厚,剑州和梓州先后失守,其本人也被逼迫固守绵州,心里肯定一肚子气,估计现在都在想着如何在李晔身上找回场子。
“殿下是在担心这大雨?”
见李晔眉头紧皱,徐世仁不禁问道。
此次亲征,李晔除了锦衣卫,只带了徐世仁和郑凝绩。李晔对王徽等人不太放心,所以便让裴荣坐镇兴元府,李英旭因为去了长安还未归来,所以只有徐世仁和郑凝绩二人跟着李晔。
“龙治,神机营那边如何?特别是火药这些?可不要被这大雨给淋湿了,本王可是靠着他们来击败眼前的敌军。”李晔询问着龙治。
龙治认真道,“请殿下放心。在数日前扎营的时候,卑职就考虑到下雨的问题,已经做好了潮湿的问题。大营中的火药并不多,火药大部分堆放在大营北面的一处村庄中,并且派遣士兵加大巡逻力度,确保火药安然无恙。”
“本王不是与你说笑,让你担任神机营统领是看好你。但你也不要让本王失望,否则别怪本王不讲情面,平时都好说,但是在战时,容不得任何马虎。
明白吗?”李晔警告道。
“明白!”
龙治重重地点头,心里突然一颤。
之前郑凝绩和徐世仁都认为火器强大,不过现在才意识到火器也有着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受潮,否则火器就失去了威力。
不过这个缺点肯定不能泄露出去,否则火器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了。
李晔当然知道早期火器的缺点,他也知道随着火器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肯定瞒不住。不过能晚点暴露出去,他肯定不会想早点暴露。
就在这时,大帐外传来紧急的禀报声,“启禀殿下,巡哨发现敌人踪迹,有上万敌军逼近我军大营。”
“上万人?”
李晔眯了眯眼,这高仁厚想复制之前的胜利吗?这也未免太小看他了!
“传本王的命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骑兵立即出营压阵,确保大营左右两翼以及后方的安全,本王倒要看看这高仁厚想干什么。”
沉闷的擂鼓声在天策军大营中响起,正欲休息的士兵纷纷起身,穿好盔甲,拿起武器便迅速向营帐外跑去,然后听从军官的吩咐前往预定位置做好战斗准备。
天策军的大营排列井然有序,李晔率领锦衣卫和神机营位列中间,左右天策军分裂李晔大帐左右两侧,把李晔拱卫在中间。
所以在鼓声响起后,天策军士兵并没有太慌乱,可见平时的训练没有白费。此时若是大营出现混乱,肯定会被敌人趁虚而入,甚至被攻破大营。
答应内外,一支支火把、一个个火盆点燃,营栅前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淋着雨,紧张而激动地看着远处靠近的敌军。
而李晔,走出了主帐,站在众人可以看见的地方,鼓舞着军心,让天策军将士都知道:他,李晔与众将士同在!
“看见没,寿王殿下就在那里看着我们,都给打起精神,好好教训对面的敌人。”
“是!”
很多士兵听到这话,都下意识往大营中间的位置望去。不过数万人的大营可不小,站在外围只能看到李晔的主帐,却看不到李晔的人。
不过这些士兵依然望去,然后回过身,手里拿着武器,盯着大营外的眼睛炯炯有神,双眼中充满了激动、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