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魔鬼星球(四)
进入新世界二十四小时,三营的三个连出现了伤亡,只有二连运气够好,仅仅有几例轻伤。
对于经常和虫群作战的部队,现在的损失率不算高,但是24小时总共只干掉两个怪物的经历,让所有人的心情都蒙上阴影。
“我们需要更好更轻的观测设备,或者弄到战术中心。”一连长去休息,现在是二连长暂代新世界地区的指挥。
热感有些用,配合微光、α波也能看到怪物,但是人没有三只眼睛,两只眼看两个画面都很困难,所以最好观测模式本身就是复合型的。
类似的要求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有相应的装备,可似乎没有能用于动力装甲这么小的平台上的,据说是功耗问题。
战术中心是主营的辅助建筑,里面有模块化的大型计算机和很多军事相关软件,能够准确的简化战场信息投放到每个士兵的观测具上,最多能同时为两千个终端服务,这比复合模式观测具更好,也更难到手。
战术中心属于消耗品,精密的元器件根本遭不住战场上的各种恶劣状况,一造出来就送到各个紧急的战区去了,深绿星这种相对较为缓和的地区优先级很低。
果然,营长很为难:“战术中心昨天就报上去了,会先弄专家团来看看世界门真伪,才能提高供应优先度。”
“该死的官僚!”
战士们最烦这些扯皮的事情,科技都这么发达了,看看各种测试数据和视频报告不就行了,还要实地考察,简直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营长倒是想起另一件事:“怪物的足压测出来了吗?”
说到足压这个词,当然是想用地雷,而且是最土最原始的压力地雷,甚至可以直接让工兵手工制作。
没想到二连长皱眉:“不好弄,工兵连的人看过,怪物的启动点足压比坦克还大,但是启动点之外的足压并不会比动力装甲大。”
怪物有两个启动点,一个是发动攻击的加速点,一个是完成攻击后在水泥平台上折返的点,足以把工程混凝土踩出近一米龟裂的力量施加在简易步兵地雷上,大概率会导致地雷引信和压力装置损坏。
不过营长的看法并不一样:“比动力装甲小,但还是有,对吗?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古老的雷场战术。”
简易地雷布置的雷场是很危险的,布置后除了故意留出的几条线路,全区域都属于危险区,连自己人都不能轻易踏入。
营长也是逼急了,指挥部已经回复,说会想办法在30小时内尽量调另一个营级部队增援,具体什么时候能大规模调兵,要看深绿星的主战场什么时候能稳固下来。
深绿星上的情况较为和缓,没有发现虫巢,虫子们都是自然繁殖,也意味着部队不多,这回来建造地面登陆港的总共只有一个师,换算成下级团队总共是六个团共十八个营,其中有三个营组成的合成团是本次任务加强给这个师的,水獭部队三营就是其中之一。
可能是因为不是自己的部队,所以感觉指挥部一点都不着急,营长接到任务不可能跑路,为了保护自己的兵,不管怎样都要想办法先把地方守住,以后排雷麻烦也是以后的事。
决定布置雷场,这次指挥部倒是没有拖延,很快从轨道上送下来一批火药等相关物资。
由于战场清理还没有完成,现在战区里没有大气往返运输机专用机场,运输不能满载而且只能空投,折腾起来十分麻烦,光是把物资收拢就又跟本地的虫子打了两场,还好周边都是坦克射程覆盖区,虫子的速度也没那么变态,战斗并不像新世界那边一样痛苦。
工兵连抽出一个排专门造土雷,几个小时凑出两百多颗。
进入新世界三十小时,布雷正式开始。
两百多颗地雷根本没多少,勉强在一个防御面上布置了一点,布雷的过程中又出现三起攻击,有个步兵差点踩到雷上。
成果……并不太好。
湖底的淤泥不太适合布雷,淤泥粘度很大,把雷盖住可能不炸,不盖住,那些怪物似乎知道这东西很危险,并不踩上去。
不过即使如此,到了四十小时,还是炸飞两只怪物,怪物一旦飞起来,立刻会有无数电磁步枪弹招呼上去,紧跟着就有人去放火烧尸。
在这十个小时里,首次阵亡数和怪物死亡数持平,士兵们的士气好了很多。
地面的威胁得到控制,随着雷场里的地雷越来越多,怪物的攻击频率直线下降,工兵连的施工速度也提高了一些。
“这怪物还是不行,如果是虫子,早就一窝蜂冲过来了。”再次回到现场刚刚打死一只被炸飞的怪物,稍微占了点便宜,斯考特摇头晃脑开始吐槽怪物太弱。
“我可不想碰到那样的情况。”二班的士兵很迷信,认为不该谈论这种可能会成真的事。
“咦?工兵连在搞什么?火箭?”
被人提醒,很多士兵都发现工兵连在主营旁边不远捣鼓火箭,这种火箭很大,似乎是主力舰上的导弹改的。
士兵也很八卦,马上有轮休中的士兵上去打听,把情况转述给防御线上的同僚们。
原来是打算放卫星。
所有人都不记得最近一颗从地面发射卫星是什么时候了,所有的战区建设通讯系统,都是主力舰队直接在轨道投放卫星网,到了新世界没有太空舰队这可尴尬了。
一般状况下,还可以用大气往返运输机送卫星,问题是世界门太小,运输机拆开来都送不过来,现场也完全没有条件把拆解的运输机组装回去。
所以有人想到几百年前的火箭发射方式。
新世界的自转有问题,不过根据已经测量到的大气成分和压强,以及无人机带回来的气动数据计算过,轨道高度正常的话,导弹改出来的火箭有足够的冗余动力送卫星上天。
有卫星之后,就能知道新世界值不值得开发,如果值得,是适合移民还是做矿业或工业。
如果卫星够多,对作战也有帮助,比如计算怪物的平均密度、再生速度等,都不是单纯通过地面部队和无人机能完成的。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
工兵连挖排火排烟槽、做冷却池,忙活了十来个小时完成准备工作,火箭发射,结果刚点火二十秒都不到,在所有人的瞩目中爆炸了!
对于经常和虫群作战的部队,现在的损失率不算高,但是24小时总共只干掉两个怪物的经历,让所有人的心情都蒙上阴影。
“我们需要更好更轻的观测设备,或者弄到战术中心。”一连长去休息,现在是二连长暂代新世界地区的指挥。
热感有些用,配合微光、α波也能看到怪物,但是人没有三只眼睛,两只眼看两个画面都很困难,所以最好观测模式本身就是复合型的。
类似的要求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有相应的装备,可似乎没有能用于动力装甲这么小的平台上的,据说是功耗问题。
战术中心是主营的辅助建筑,里面有模块化的大型计算机和很多军事相关软件,能够准确的简化战场信息投放到每个士兵的观测具上,最多能同时为两千个终端服务,这比复合模式观测具更好,也更难到手。
战术中心属于消耗品,精密的元器件根本遭不住战场上的各种恶劣状况,一造出来就送到各个紧急的战区去了,深绿星这种相对较为缓和的地区优先级很低。
果然,营长很为难:“战术中心昨天就报上去了,会先弄专家团来看看世界门真伪,才能提高供应优先度。”
“该死的官僚!”
战士们最烦这些扯皮的事情,科技都这么发达了,看看各种测试数据和视频报告不就行了,还要实地考察,简直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营长倒是想起另一件事:“怪物的足压测出来了吗?”
说到足压这个词,当然是想用地雷,而且是最土最原始的压力地雷,甚至可以直接让工兵手工制作。
没想到二连长皱眉:“不好弄,工兵连的人看过,怪物的启动点足压比坦克还大,但是启动点之外的足压并不会比动力装甲大。”
怪物有两个启动点,一个是发动攻击的加速点,一个是完成攻击后在水泥平台上折返的点,足以把工程混凝土踩出近一米龟裂的力量施加在简易步兵地雷上,大概率会导致地雷引信和压力装置损坏。
不过营长的看法并不一样:“比动力装甲小,但还是有,对吗?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古老的雷场战术。”
简易地雷布置的雷场是很危险的,布置后除了故意留出的几条线路,全区域都属于危险区,连自己人都不能轻易踏入。
营长也是逼急了,指挥部已经回复,说会想办法在30小时内尽量调另一个营级部队增援,具体什么时候能大规模调兵,要看深绿星的主战场什么时候能稳固下来。
深绿星上的情况较为和缓,没有发现虫巢,虫子们都是自然繁殖,也意味着部队不多,这回来建造地面登陆港的总共只有一个师,换算成下级团队总共是六个团共十八个营,其中有三个营组成的合成团是本次任务加强给这个师的,水獭部队三营就是其中之一。
可能是因为不是自己的部队,所以感觉指挥部一点都不着急,营长接到任务不可能跑路,为了保护自己的兵,不管怎样都要想办法先把地方守住,以后排雷麻烦也是以后的事。
决定布置雷场,这次指挥部倒是没有拖延,很快从轨道上送下来一批火药等相关物资。
由于战场清理还没有完成,现在战区里没有大气往返运输机专用机场,运输不能满载而且只能空投,折腾起来十分麻烦,光是把物资收拢就又跟本地的虫子打了两场,还好周边都是坦克射程覆盖区,虫子的速度也没那么变态,战斗并不像新世界那边一样痛苦。
工兵连抽出一个排专门造土雷,几个小时凑出两百多颗。
进入新世界三十小时,布雷正式开始。
两百多颗地雷根本没多少,勉强在一个防御面上布置了一点,布雷的过程中又出现三起攻击,有个步兵差点踩到雷上。
成果……并不太好。
湖底的淤泥不太适合布雷,淤泥粘度很大,把雷盖住可能不炸,不盖住,那些怪物似乎知道这东西很危险,并不踩上去。
不过即使如此,到了四十小时,还是炸飞两只怪物,怪物一旦飞起来,立刻会有无数电磁步枪弹招呼上去,紧跟着就有人去放火烧尸。
在这十个小时里,首次阵亡数和怪物死亡数持平,士兵们的士气好了很多。
地面的威胁得到控制,随着雷场里的地雷越来越多,怪物的攻击频率直线下降,工兵连的施工速度也提高了一些。
“这怪物还是不行,如果是虫子,早就一窝蜂冲过来了。”再次回到现场刚刚打死一只被炸飞的怪物,稍微占了点便宜,斯考特摇头晃脑开始吐槽怪物太弱。
“我可不想碰到那样的情况。”二班的士兵很迷信,认为不该谈论这种可能会成真的事。
“咦?工兵连在搞什么?火箭?”
被人提醒,很多士兵都发现工兵连在主营旁边不远捣鼓火箭,这种火箭很大,似乎是主力舰上的导弹改的。
士兵也很八卦,马上有轮休中的士兵上去打听,把情况转述给防御线上的同僚们。
原来是打算放卫星。
所有人都不记得最近一颗从地面发射卫星是什么时候了,所有的战区建设通讯系统,都是主力舰队直接在轨道投放卫星网,到了新世界没有太空舰队这可尴尬了。
一般状况下,还可以用大气往返运输机送卫星,问题是世界门太小,运输机拆开来都送不过来,现场也完全没有条件把拆解的运输机组装回去。
所以有人想到几百年前的火箭发射方式。
新世界的自转有问题,不过根据已经测量到的大气成分和压强,以及无人机带回来的气动数据计算过,轨道高度正常的话,导弹改出来的火箭有足够的冗余动力送卫星上天。
有卫星之后,就能知道新世界值不值得开发,如果值得,是适合移民还是做矿业或工业。
如果卫星够多,对作战也有帮助,比如计算怪物的平均密度、再生速度等,都不是单纯通过地面部队和无人机能完成的。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
工兵连挖排火排烟槽、做冷却池,忙活了十来个小时完成准备工作,火箭发射,结果刚点火二十秒都不到,在所有人的瞩目中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