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空荡荡的水族箱
滨海市自建市以来只经历过很少几次台风,而且基本上是擦肩而过,没有遭遇重大损失。张子安没有经历过台风,蒋飞飞这个内地妹子更是没经历过,连王乾和李坤也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听得入了神。
台风的可怕,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感受到。
在那种毁天灭地的灾难面临,人能苟且性命已经幸事,哪里顾及得了宠物的安危?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蒋飞飞的心里有些难受,不是因为幸运地挺过白膜病的小丑鱼终究还是死了,而是奶奶最后与小柳莹还是变得再次生疏,就像是随着作为纽带的小丑鱼死亡,也令她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崩塌了。
她甚至暗暗地埋怨柳莹,如果这个故事于奶奶说出那句龙王爷来接小丑鱼的话之后戛然而止是不是更好呢?为什么要把后面的事情也讲出来呢?令本来带着童话色彩的故事却有了一个现实的结局,就像是王子和公主不仅生活在了一起,甚至每天还为柴米油盐吵架,最后协议离婚分家产一样现实。
但正因为有个不完美的结局,她知道柳莹并不是随便编了个故事。
其实这并不是关于小丑鱼的故事,而是关于柳莹与奶奶的故事。
“后来呢?后来你就没再养鱼吗?”秦安的肩膀稳定地扛着摄像机,镜头在柳莹说话时一直对准她。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位老搭档还有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滨海市很少经历台风,而且现在的你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小丑鱼了吧?”他又问道。
尽管他只是个摄影师,但长期与记者外出采访,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问什么话。
柳莹沉浸在回忆中久久未能自拔,右手拇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食指,食指侧面有一条不太显眼的白印,像是曾经被什么锐利的东西划伤而留下的。
“没……不,其实我有打算养的。”柳莹缓缓答道,“在电视台工作之后,我贷款买了房,有了自己的家——宽敞、明亮,坚固、结实,而且位于高层,即使台风来了也不会进水。拿到钥匙的第二天,我就买了个1米5的名牌水族箱,盖子上带着两根灯管,还有一根紫外线消毒灯,还附带过滤和加氧设备,当时花了我3000多块钱,现在大概3000多都买不了。不过水族箱运到家里之后,我却始终提不起养鱼的念头,就像是没那个心情一样……”
张子安多少能够理解她的感受,因为曾经和她一起养鱼的人已经不在了。
或者说,她还在等将小丑鱼送给她的人。
“然后就一直没有养鱼?水族箱一直空着?”秦安客串起记者。
“不,当然没空着,空着太浪费了,里面盛了一些杂物。”柳莹淡淡地笑道,“我接父母来滨海市玩的时候,他们看到水族箱还很惊讶,也很心疼,觉得买了鱼缸不养鱼很浪费。”
“他们还记得你小时候养过小丑鱼的事么?”秦安敏锐地提问道。
“没有,他们记得我小时候养过鱼,也记得我被鱼钩扎过还得了破伤风,但已经忘了具体是养的什么鱼。”她回答,脸上浮现出落寞的笑容。
沉默片刻,她提振精神,开朗地笑道:“啊,对了,我父母已经退休了,今年我打算带着他们在国内到处玩玩,第一站就从老家开始吧,好久没有回去过了——当然,前提是能从台领导那里请到长假……”
“这个,我觉得难度略高。”秦安说道,“现在台里正缺人手呢,估计要等到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之后,招上几个靠谱的实习生来,你才能请到假。”
柳莹啊了一声,抱歉地对张子安说道:“对不起,张先生,我是不是抢戏太多了?本来是给你做的专访,却总是我在说……”
“没关系,我觉得挺好的。其实,你买的那对小丑鱼可能是野生的,所以感染白膜病的机率较高,如果是人工饲养繁殖的小丑鱼,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得病。”张子安说道。
“是吗?我以为野生的体质更好?”柳莹颇感意外。
张子安纠正她的错误观念,“野生的更漂亮,体质这个问题倒是不一定——关键不是在于野生的,你知道野生的小丑鱼是怎么捕捉到的么?”
“鱼网捞上来的?总不能是钓上来的吧?”她开玩笑地说道。
张子安正经地回答:“不是,小丑鱼往往与海葵伴生,巡游在海底的礁石间,鱼网很难捕捉。据我所知,野生的小丑鱼往往通过往海里下药捕捉到的,所以野生小丑买回来之后应该让它们单独静养,不要喂食,等到残留的药性完全消失,体质恢复正常,而不能急着喂它们东西吃,或者急着把它们与海葵放在一起。”
“下药捕捉到的?”柳莹闻言一惊。
“是啊,小剂量具有麻醉作用的药,把海底的小丑鱼麻翻了,让它们漂到海面上,轻易地就能把它们捞上来——若非如此,野生小丑鱼的价格恐怕要翻几倍。”张子安说道。
“这样……不会麻死它们么?”柳莹担心地问。
“当然有可能,不过对于捕捉者来说,活几条算几条,死一两条没什么影响。”张子安继而强调道:“我这里的小丑鱼并不是下药捕到的,所以这么多条小丑鱼里只有这一条生了白膜。”
“那看来,还是应该鼓励大家购买人工繁殖的小丑鱼?”她以记者的口吻问道。
张子安点头肯定,“特别是对于海水缸的新手,最好不要贪图野生小丑鱼的华丽,而应该选择人工繁殖的小丑鱼,相对来说更便宜更好养。另外,野生小丑鱼因为环境污染以及与被放生的人工饲养小丑鱼杂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种,比如说我这里的就是某个未确定的变种。”
他示意让他们仔细看检疫缸里这条小丑鱼,“怎么样,是不是跟你小时候养的那条不同?”
柳莹皱眉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尽管小时候的记忆并不太牢靠,但关于小丑鱼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她很确定这条与她养过的小丑鱼并不相同。
“确实不一样。”她真心说道,“这条比我小时候的小丑鱼好看多了!”
秦安插言道:“跟人一样,混血的往往更漂亮?”
“可能吧。”张子安不是遗传方面的专业人士,只能如此回答。
“对了,我刚才就想问,为什么你这鱼缸两侧会贴着报纸?”柳莹疑惑地指着鱼缸两侧,那里用厚厚的旧报纸遮挡着。
“我也不明白。”蒋飞飞说道。她正在一点点地对水族生物的饲养增进了解,但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又不好意思总问,因为张子安挺忙的,她打算攒多了再一起问。
“很简单,就是为了挡光,营造出如身处海底洞穴的氛围,能带给小丑鱼安全感。”张子安解释道,“小丑鱼是很敏感的动物,它们的视觉对于光线和颜色很敏感,鲜艳而明亮的色彩会把它们吓到,过于黑暗又会令它们感到恐惧。不过,养小丑鱼的乐趣在于,一旦养熟了,它们就能认识你,甚至能够像小猫小狗一样亲近你。”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他带着大家来到另一条健康的小丑鱼旁边,取了一点碎虾肉,用手指捏着探进水里。
原本静静潜在缸底的小丑鱼闻到食物的味道,甩动尾巴浮上来,围着他的手指游了几圈,一口将虾肉叼走吞下,显得毫不怕人。
吃掉虾肉之后,它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意犹未尽地徘徊在他手指周围,甚至还凑上去吸了几下他的手指。
“我也试试可以吗?”柳莹羡慕不已,她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喂过小丑鱼,全是把碎虾肉扔进去,然后看着它们自己抢食。
“我劝你最好别,因为它们是认人的,你把手伸进去,它们要么吓得不敢靠近,要么张嘴就咬——小丑鱼是有牙的,就算咬不破皮肤也会挺疼的。”张子安劝道。
“可惜。”她惋惜地说道,突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急忙问道:“那……我那时见到的,鱼缸里的微弱反光,可能确实是它们在盯着我看?”
她指的是在台风离家避难的前一刻。
张子安默默点头。
“这样啊……”她也默然。
秦安见她确实很喜欢小丑鱼,又有那么一段经历,便撺掇道:“要不你就买几条吧?回去以后养熟了,也能这么喂它们。”
柳莹犹豫不决,这里的小丑鱼确实漂亮,种类也很少见,又有张子安的名气和口碑背书,是购买的好机会,若等奇缘水族馆正式开业,说不定很快就会卖光了。
“好,那我就买两条吧,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她终于下定决心。
秦安诧异地说道:“两条?为什么不多买几条?你1米5的鱼缸,养两条算什么啊?空荡荡的多难看!”
她依然坚持道:“就养两条,包括这一条。”
她指的是患上白膜病的这条。
台风的可怕,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感受到。
在那种毁天灭地的灾难面临,人能苟且性命已经幸事,哪里顾及得了宠物的安危?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蒋飞飞的心里有些难受,不是因为幸运地挺过白膜病的小丑鱼终究还是死了,而是奶奶最后与小柳莹还是变得再次生疏,就像是随着作为纽带的小丑鱼死亡,也令她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崩塌了。
她甚至暗暗地埋怨柳莹,如果这个故事于奶奶说出那句龙王爷来接小丑鱼的话之后戛然而止是不是更好呢?为什么要把后面的事情也讲出来呢?令本来带着童话色彩的故事却有了一个现实的结局,就像是王子和公主不仅生活在了一起,甚至每天还为柴米油盐吵架,最后协议离婚分家产一样现实。
但正因为有个不完美的结局,她知道柳莹并不是随便编了个故事。
其实这并不是关于小丑鱼的故事,而是关于柳莹与奶奶的故事。
“后来呢?后来你就没再养鱼吗?”秦安的肩膀稳定地扛着摄像机,镜头在柳莹说话时一直对准她。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位老搭档还有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滨海市很少经历台风,而且现在的你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小丑鱼了吧?”他又问道。
尽管他只是个摄影师,但长期与记者外出采访,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问什么话。
柳莹沉浸在回忆中久久未能自拔,右手拇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食指,食指侧面有一条不太显眼的白印,像是曾经被什么锐利的东西划伤而留下的。
“没……不,其实我有打算养的。”柳莹缓缓答道,“在电视台工作之后,我贷款买了房,有了自己的家——宽敞、明亮,坚固、结实,而且位于高层,即使台风来了也不会进水。拿到钥匙的第二天,我就买了个1米5的名牌水族箱,盖子上带着两根灯管,还有一根紫外线消毒灯,还附带过滤和加氧设备,当时花了我3000多块钱,现在大概3000多都买不了。不过水族箱运到家里之后,我却始终提不起养鱼的念头,就像是没那个心情一样……”
张子安多少能够理解她的感受,因为曾经和她一起养鱼的人已经不在了。
或者说,她还在等将小丑鱼送给她的人。
“然后就一直没有养鱼?水族箱一直空着?”秦安客串起记者。
“不,当然没空着,空着太浪费了,里面盛了一些杂物。”柳莹淡淡地笑道,“我接父母来滨海市玩的时候,他们看到水族箱还很惊讶,也很心疼,觉得买了鱼缸不养鱼很浪费。”
“他们还记得你小时候养过小丑鱼的事么?”秦安敏锐地提问道。
“没有,他们记得我小时候养过鱼,也记得我被鱼钩扎过还得了破伤风,但已经忘了具体是养的什么鱼。”她回答,脸上浮现出落寞的笑容。
沉默片刻,她提振精神,开朗地笑道:“啊,对了,我父母已经退休了,今年我打算带着他们在国内到处玩玩,第一站就从老家开始吧,好久没有回去过了——当然,前提是能从台领导那里请到长假……”
“这个,我觉得难度略高。”秦安说道,“现在台里正缺人手呢,估计要等到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之后,招上几个靠谱的实习生来,你才能请到假。”
柳莹啊了一声,抱歉地对张子安说道:“对不起,张先生,我是不是抢戏太多了?本来是给你做的专访,却总是我在说……”
“没关系,我觉得挺好的。其实,你买的那对小丑鱼可能是野生的,所以感染白膜病的机率较高,如果是人工饲养繁殖的小丑鱼,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得病。”张子安说道。
“是吗?我以为野生的体质更好?”柳莹颇感意外。
张子安纠正她的错误观念,“野生的更漂亮,体质这个问题倒是不一定——关键不是在于野生的,你知道野生的小丑鱼是怎么捕捉到的么?”
“鱼网捞上来的?总不能是钓上来的吧?”她开玩笑地说道。
张子安正经地回答:“不是,小丑鱼往往与海葵伴生,巡游在海底的礁石间,鱼网很难捕捉。据我所知,野生的小丑鱼往往通过往海里下药捕捉到的,所以野生小丑买回来之后应该让它们单独静养,不要喂食,等到残留的药性完全消失,体质恢复正常,而不能急着喂它们东西吃,或者急着把它们与海葵放在一起。”
“下药捕捉到的?”柳莹闻言一惊。
“是啊,小剂量具有麻醉作用的药,把海底的小丑鱼麻翻了,让它们漂到海面上,轻易地就能把它们捞上来——若非如此,野生小丑鱼的价格恐怕要翻几倍。”张子安说道。
“这样……不会麻死它们么?”柳莹担心地问。
“当然有可能,不过对于捕捉者来说,活几条算几条,死一两条没什么影响。”张子安继而强调道:“我这里的小丑鱼并不是下药捕到的,所以这么多条小丑鱼里只有这一条生了白膜。”
“那看来,还是应该鼓励大家购买人工繁殖的小丑鱼?”她以记者的口吻问道。
张子安点头肯定,“特别是对于海水缸的新手,最好不要贪图野生小丑鱼的华丽,而应该选择人工繁殖的小丑鱼,相对来说更便宜更好养。另外,野生小丑鱼因为环境污染以及与被放生的人工饲养小丑鱼杂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种,比如说我这里的就是某个未确定的变种。”
他示意让他们仔细看检疫缸里这条小丑鱼,“怎么样,是不是跟你小时候养的那条不同?”
柳莹皱眉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尽管小时候的记忆并不太牢靠,但关于小丑鱼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她很确定这条与她养过的小丑鱼并不相同。
“确实不一样。”她真心说道,“这条比我小时候的小丑鱼好看多了!”
秦安插言道:“跟人一样,混血的往往更漂亮?”
“可能吧。”张子安不是遗传方面的专业人士,只能如此回答。
“对了,我刚才就想问,为什么你这鱼缸两侧会贴着报纸?”柳莹疑惑地指着鱼缸两侧,那里用厚厚的旧报纸遮挡着。
“我也不明白。”蒋飞飞说道。她正在一点点地对水族生物的饲养增进了解,但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又不好意思总问,因为张子安挺忙的,她打算攒多了再一起问。
“很简单,就是为了挡光,营造出如身处海底洞穴的氛围,能带给小丑鱼安全感。”张子安解释道,“小丑鱼是很敏感的动物,它们的视觉对于光线和颜色很敏感,鲜艳而明亮的色彩会把它们吓到,过于黑暗又会令它们感到恐惧。不过,养小丑鱼的乐趣在于,一旦养熟了,它们就能认识你,甚至能够像小猫小狗一样亲近你。”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他带着大家来到另一条健康的小丑鱼旁边,取了一点碎虾肉,用手指捏着探进水里。
原本静静潜在缸底的小丑鱼闻到食物的味道,甩动尾巴浮上来,围着他的手指游了几圈,一口将虾肉叼走吞下,显得毫不怕人。
吃掉虾肉之后,它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意犹未尽地徘徊在他手指周围,甚至还凑上去吸了几下他的手指。
“我也试试可以吗?”柳莹羡慕不已,她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喂过小丑鱼,全是把碎虾肉扔进去,然后看着它们自己抢食。
“我劝你最好别,因为它们是认人的,你把手伸进去,它们要么吓得不敢靠近,要么张嘴就咬——小丑鱼是有牙的,就算咬不破皮肤也会挺疼的。”张子安劝道。
“可惜。”她惋惜地说道,突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急忙问道:“那……我那时见到的,鱼缸里的微弱反光,可能确实是它们在盯着我看?”
她指的是在台风离家避难的前一刻。
张子安默默点头。
“这样啊……”她也默然。
秦安见她确实很喜欢小丑鱼,又有那么一段经历,便撺掇道:“要不你就买几条吧?回去以后养熟了,也能这么喂它们。”
柳莹犹豫不决,这里的小丑鱼确实漂亮,种类也很少见,又有张子安的名气和口碑背书,是购买的好机会,若等奇缘水族馆正式开业,说不定很快就会卖光了。
“好,那我就买两条吧,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她终于下定决心。
秦安诧异地说道:“两条?为什么不多买几条?你1米5的鱼缸,养两条算什么啊?空荡荡的多难看!”
她依然坚持道:“就养两条,包括这一条。”
她指的是患上白膜病的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