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籁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唤看向三人的目光不过停顿了一息的时间,思绪百转间他首先对着大皇子行礼道:“参见大皇子,”他膝盖还未着地的时候,周琛已经率先让到了一旁,他便紧跟着接了一句:“参见四皇子。”
  大皇子迅速上前亲自将他搀起,态度谦和,“张侯爷快别多礼,我和两个弟弟是跟着皇叔来凑热闹的,”说着看着四皇子和周琛道:“他两个还说要在贵府四下里走走看看呢。”
  四皇子跟着他的话笑嘻嘻的点头,周琛见机上前给张唤行礼。
  “小侄见过侯爷。”
  张唤点头,携了他的手看着他问道:“你祖父可好?”
  一直未作声的梁王见状打着哈哈道:“那老头子还不是就是老样子?”说着对张唤招手,“你跟他一个小孩儿有什么好说的,派个人领他俩去逛景儿去吧。”
  定北侯与宁国公两个,是出了名的死对头。
  也不知道最初他俩是谁先招惹了谁,反正每次定北侯进京述职宁国公都会寻些由头给定北侯添些堵,这次那个御史就是宁国公的人。
  而定北侯更干脆,他从来不像宁国公那样背后使阴招,但是只要叫他看见宁国公,便不是夺了宁国公的笏板、官帽扔到屋顶上,就是忽然伸出脚把老头子绊个大跟头。
  但凡他俩同时上朝,其余大臣就别想有什么正经事儿参奏,只能听他俩打口水仗了。
  万幸的是虽然他二人互看不顺眼,却还没闹到影响社稷的地步,闹腾来闹腾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否则以他两个的能力权势,要真心想置对方于死地,无论最终谁胜谁负,这大周朝的天地都要动荡三分。
  梁王见定北侯直不楞登的看着宁国公的孙子,生怕定北侯一时犯浑把太后这个眼睛珠子给看秃噜皮儿了,便赶紧的出言提醒。
  还好定北侯不是那恨他爷爷将情绪报复到孙子头上的人,松了周琛的手转身邀大皇子入座,又吩咐孙盛领着四皇子和周琛到府里各处赏看。
  妙香跑回寻芳阁问过了小丫头才得知,因为大小姐的秋娥病了,夫人进宫之前将赵嬷嬷也叫走了。
  完了,完了,妙香在心里一声哀嚎,今天这顿重罚是没跑了。
  她边想着边手脚麻利的取了栖凤琴,喊了两个小丫头抱了琴几和毛毡,她自己将栖风琴抱在怀里带着小丫头往寻梅苑跑。
  待她们气喘吁吁的跑到寻梅苑,张晴正站在一片繁花下抬了头出神。
  妙香向莺语看去,莺语也正在看着她,两人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完了,二人同时想到。
  跟着她们的温夫人刚指给张晴的小丫头豆苗忽然凑过来低声道:“两位姐姐得劝着些呀,小姐这样在冷风里站着,夫人回来……”
  她话未说完就被妙香甩了一记眼刀,莺语更是出声排揎道:“你能劝得了你去劝,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豆苗被她二人的举动堵住了嘴,在心里转了好几个弯儿,终于还是没有鼓起勇气上前去劝。
  小姐最体己的两个大丫鬟都不敢去劝,显然这位主子的脾气她们是得罪不了的,她一个不入流的小丫头,还是算了吧。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左右罚得最重的不会是她就是了。
  站在红梅下的张晴已是痴了。
  压蕊拈须粉作团。疏香辛苦颤朝寒……
  江北江南雪未消。此花独步百花饶……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于胭脂……
  许多她读过的没读过的诗词歌赋如洪水般冲进她的脑子,使她的头脑恍惚。
  《梅花曲》、《乱红》、《高山流水》……
  许多她听过的没听过的琴曲、笛曲、箫曲齐齐扎进她的耳朵,使她的思绪飘渺。
  这些东西虽然凶猛杂乱却并不是毫无章法,或者说她接受到这些东西并不会觉得思绪混乱,而是越发的觉得头脑清醒,而且是从所未有的清醒。
  她知道《离恨歌》残缺的那部分是什么了!
  急切的要抓住这个念头,她不顾一切的大踏步往那棵最大的梅花树下走去,边走边抬手将斗篷的缚带解开,到了那开得最繁茂的树下,便撂起裙摆要坐。
  莺语和妙香都是见过张晴犯痴的,此刻见张晴双眼迸射出异同寻常的光亮,便知道她这是又进去了。
  到了这个境地,即便是侯爷和夫人在跟前,也没人能劝得住她了。
  因此,她两个格外谨小慎微。
  见张晴有所动作,她二人就带着人紧紧相随,张晴解了斗篷莺语将之捡起随手丢给身后的小丫头,张晴撂起裙摆要坐,她又眼疾手快的自抱着毛毡的小丫头手中拽过毛毡放到张晴身下。
  待张晴坐下来,抱着琴几的絮花儿已经将琴几端端正正的摆放在张晴面前,妙香迅速将手中的栖凤琴端放在琴几上。
  之后一众丫头齐齐退后,莺语带着她们站在了张晴的西北方向。
  今日,吹的是西北风。
  能遮挡一些是一些吧。
  张晴坐定后便抬手、悬腕,顿了一刻,忽然合起双睑。
  雪色晶莹,越发衬得红梅绝艳无双。
  繁花潋滟,映得这片雪似白璧无瑕。
  落指,琴音铮铮,紧接着一连串婉转的旋律倾洒而出,仿佛汩汩流水……
  寻梅苑和世安阁虽然一个在内院一个在外院,但却离得并不远。
  此时世安阁内的人都听见了琴声,张唤和大皇子并未在意,但是正与张唤说话的梁王却忽然住了口,瞪大眼睛愣在那里。
  张唤和大皇子经他一闹,不禁也侧耳细听。
  琴音飘渺,也不知是被风吹远了音调,还是那旋律本就如此,忽高忽低的,如和风细雨般沁人心脾,又像是正值妙龄的少女用温柔婉转的声音在低声吟唱着什么,渐渐的似是讲述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
  哀愁的、忧闷的、伤感的,如泣如诉,却于压抑中透出无限的悲凉,使人心中大恸。
  屋子当中的几个人同时顿在那里,被乐声所感,神情哀戚。
  如此过了一刻,忽然琴音陡变,铮铮如金鼓齐鸣、又似惊涛拍岸,震聋发聩;疾风骤雨,声势浩大;仿佛万马奔腾于茫茫草原之中,带着摧枯拉朽的气势,使人心都随之战战。
  琴声回响,是苍茫大漠中的漫天黄沙;琴音铿铮,似浩瀚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琴声激越,是边疆界域的锋火连天;琴声浩荡,映出沙场征战的惨烈悲壮……
  渐渐的,琴声变得缓慢,音律又变得清朗、婉转,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
  琴止,余音袅袅,音停,只见晴空万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