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
路上秦二太太边欣赏定国公府的景色,便与张晴说话。“我家相公常常夸赞妹妹,说妹妹又聪明又稳重,又不忌强权……”
张晴顿时失笑摇头,“先生谬赞了,这一年多来,还多亏了先生对我时常照顾呢。”
坐到花倾阁的厅堂,莺语上前奉茶。
原本笑呵呵的与张晴寒暄的秦二太太忽然住了嘴,抬眼十分认真的打量起莺语。
“这位姑娘气质不俗,”她看着莺语说道,后转向张晴,“这位是?”
张晴按捺了心中怪异,向其介绍道:“她是我的丫鬟,名叫莺语。”
莺语走出来,低头垂首的向秦二太太施了一个福礼,后又规规矩矩的退到张晴身侧。
秦二太太又看了莺语几眼,这才笑向张晴,“我看妹妹的这个丫鬟一身书卷气,不像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听了她这话莺语神情一僵。
张晴并不知道莺语的底细,她只知道莺语不是家生子,于是她看向莺语,示意莺语自己说。
“奴婢是六、七岁的时候被夫人从牙人手中买进了府中,之前一直跟着牙人,再小一些的事,奴婢不记得了。”莺语面向张晴恭敬回禀道。
张晴没说话,转而看向秦二太太。
秦二太太笑着对张晴道:“嫂嫂只是好奇,随口一问罢了。”之后转了话头,将这件事揭过不提。
而莺语,直至送走了秦二太太,她的神色还有些焦灼。
“莺语姐姐可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待回到花倾阁,张晴看着莺语问道。
莺语神情一滞,之后呐呐说道:“奴婢能不能和小姐单独说说话?”
张晴便对妙香等人挥手,厅中只留了她和莺语二人。
思忖了一刻,莺语似打定了什么主意般,忽然插烛似的跪到了张晴面前。
“你这是?”张晴面露惊讶。
从秦二太太问到有关于莺语的身世,莺语便神色有异。她猜到莺语的那番有关于身世的说辞不实,但是,莺语这一跪,她心里立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莺语低着头不敢与张晴对视,声音低到不能再低,只容她二人将将能听见。
“奴婢,是罪臣之女。”
低如蚊呐的声音,听在两个人耳中都如晴天霹雳一般震人心魄。
张晴的震惊是听到了骇人听闻之事,而莺语,则是终于将埋藏心底多年的、关乎她生死的秘密诉之于口,她自己听了都有些心惊胆颤。
“启泰十一年,奴婢的父亲犯案,全家上下二十余口被判满门抄斩,奴婢被乳母打扮成小丫头混在下人当中才逃过一劫,却变成奴身被官府发卖了。”
这些过往再次被提起,莺语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当年的灾难,脸色煞白,声音战战。
“你父亲当年任什么官职?又犯了什么事?”张晴蹙眉问道。
莺语沉思之后摇头,“奴婢那个时候年纪太小,只知道父亲官职很大,究竟犯了什么事,奴婢更是不知情了。”
张晴继续问道:“那他的名讳你可知道?”
满门抄斩,也只有十恶不赦,大逆谋反这两种罪名,启泰帝登基二十余年,判下满门抄斩的大概屈指可数。莺语的父亲,也许二哥都能认识。
“父亲的名字,是邓国通。”到此时,莺语才落下泪来。
十几年隐忍、害怕,从来不敢在人前流露,心底对亲情的思念也从不敢表露,甚至她强行压抑着自己不去想小时候的事,只将自己当成一个从来不知道父母是谁、家在哪儿的孤儿。
如今乍然提到自己的父亲,那些尘封于心底的童年的美好回忆都涌上心头,顿时使她百感交集。
邓国通!这个人她听说过。随即张晴又将这个想法否定了,不是她听说过,是钟悦听说过。而且钟悦对这个人印象极深。
启泰元年,皇帝和钟悦的亲事刚刚提上议程,这时钦天监监正忽然上书说天象有异,劝皇帝三年内不要大婚。
那次大概是曲阁老首次向皇帝露出獠牙,也可以说是曲阁老对刚登基的皇帝的试探。
曲阁老是历经三朝的元老,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朝廷官员当中有许多是他的门生故旧。钦天监监正上书之后,曲阁老附议,朝廷上下顿时一片附和。
那些没有发声的,不是畏惧曲阁老的强权便是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想看看刚上任的新帝会怎么应对。
就在皇帝为这件事焦头烂额之时,一位翰林侍讲上书,从天象到国运再到人伦,将钦天监监正的上书一一推翻,从而解了此次危局。
而这位翰林侍讲,就是邓国通。
因为这件事,皇帝对邓国通很是欣赏,将他外放——这是翰林升迁必经之路,在地方上做出点政绩出来之后,才会再调回京城任京官。
到钟悦去世以前,邓国通好像已经是河南知府了。
这样一个十分得皇帝器重的人,而且在钟悦的印象里邓国通为人很正直,他怎么会犯了满门抄斩的大罪?
思忖到这里张晴对莺语抬手,“你起来说话吧,”待莺语边擦抹泪水边站起身,她看着莺语道:“你和你母亲,或者父亲长得十分肖像吗?”
方才秦二太太的异样,会不会是秦二太太以前见过莺语的父母,莺语长得与他们肖像,因此秦二太太将她给认了出来?
“小时候家里人都说奴婢长得像奴婢的娘,”莺语心底怕的就是这个,“可是奴婢不知道秦二太太有没有见过奴婢的娘。”
刚才秦二太太对她的关注太多了,令她不得不多想,她的身世若是被人发现,她早晚是一个死,而且还会连累小姐和国公爷。
她怕极了,只得将这件事告诉小姐。或许,小姐能有什么办法帮帮她。
张晴点头,“我会想办法查一查,你别害怕,”之后又交代莺语,“以后你尽量不要出门了,秦二太太若是再来,或者再有别的外客,你也不要出来侍候,叫妙香她们侍候吧。”
也只能如此了,莺语呐呐的点头应是。
可是令她们没想到的是,次日一早秦二太太便又登了门。这次她并没有提前派人送拜帖,连声招呼也没打,便来到了定国公府的大门外,坐在马车里等着门房通禀。
张晴顿时失笑摇头,“先生谬赞了,这一年多来,还多亏了先生对我时常照顾呢。”
坐到花倾阁的厅堂,莺语上前奉茶。
原本笑呵呵的与张晴寒暄的秦二太太忽然住了嘴,抬眼十分认真的打量起莺语。
“这位姑娘气质不俗,”她看着莺语说道,后转向张晴,“这位是?”
张晴按捺了心中怪异,向其介绍道:“她是我的丫鬟,名叫莺语。”
莺语走出来,低头垂首的向秦二太太施了一个福礼,后又规规矩矩的退到张晴身侧。
秦二太太又看了莺语几眼,这才笑向张晴,“我看妹妹的这个丫鬟一身书卷气,不像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听了她这话莺语神情一僵。
张晴并不知道莺语的底细,她只知道莺语不是家生子,于是她看向莺语,示意莺语自己说。
“奴婢是六、七岁的时候被夫人从牙人手中买进了府中,之前一直跟着牙人,再小一些的事,奴婢不记得了。”莺语面向张晴恭敬回禀道。
张晴没说话,转而看向秦二太太。
秦二太太笑着对张晴道:“嫂嫂只是好奇,随口一问罢了。”之后转了话头,将这件事揭过不提。
而莺语,直至送走了秦二太太,她的神色还有些焦灼。
“莺语姐姐可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待回到花倾阁,张晴看着莺语问道。
莺语神情一滞,之后呐呐说道:“奴婢能不能和小姐单独说说话?”
张晴便对妙香等人挥手,厅中只留了她和莺语二人。
思忖了一刻,莺语似打定了什么主意般,忽然插烛似的跪到了张晴面前。
“你这是?”张晴面露惊讶。
从秦二太太问到有关于莺语的身世,莺语便神色有异。她猜到莺语的那番有关于身世的说辞不实,但是,莺语这一跪,她心里立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莺语低着头不敢与张晴对视,声音低到不能再低,只容她二人将将能听见。
“奴婢,是罪臣之女。”
低如蚊呐的声音,听在两个人耳中都如晴天霹雳一般震人心魄。
张晴的震惊是听到了骇人听闻之事,而莺语,则是终于将埋藏心底多年的、关乎她生死的秘密诉之于口,她自己听了都有些心惊胆颤。
“启泰十一年,奴婢的父亲犯案,全家上下二十余口被判满门抄斩,奴婢被乳母打扮成小丫头混在下人当中才逃过一劫,却变成奴身被官府发卖了。”
这些过往再次被提起,莺语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当年的灾难,脸色煞白,声音战战。
“你父亲当年任什么官职?又犯了什么事?”张晴蹙眉问道。
莺语沉思之后摇头,“奴婢那个时候年纪太小,只知道父亲官职很大,究竟犯了什么事,奴婢更是不知情了。”
张晴继续问道:“那他的名讳你可知道?”
满门抄斩,也只有十恶不赦,大逆谋反这两种罪名,启泰帝登基二十余年,判下满门抄斩的大概屈指可数。莺语的父亲,也许二哥都能认识。
“父亲的名字,是邓国通。”到此时,莺语才落下泪来。
十几年隐忍、害怕,从来不敢在人前流露,心底对亲情的思念也从不敢表露,甚至她强行压抑着自己不去想小时候的事,只将自己当成一个从来不知道父母是谁、家在哪儿的孤儿。
如今乍然提到自己的父亲,那些尘封于心底的童年的美好回忆都涌上心头,顿时使她百感交集。
邓国通!这个人她听说过。随即张晴又将这个想法否定了,不是她听说过,是钟悦听说过。而且钟悦对这个人印象极深。
启泰元年,皇帝和钟悦的亲事刚刚提上议程,这时钦天监监正忽然上书说天象有异,劝皇帝三年内不要大婚。
那次大概是曲阁老首次向皇帝露出獠牙,也可以说是曲阁老对刚登基的皇帝的试探。
曲阁老是历经三朝的元老,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朝廷官员当中有许多是他的门生故旧。钦天监监正上书之后,曲阁老附议,朝廷上下顿时一片附和。
那些没有发声的,不是畏惧曲阁老的强权便是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想看看刚上任的新帝会怎么应对。
就在皇帝为这件事焦头烂额之时,一位翰林侍讲上书,从天象到国运再到人伦,将钦天监监正的上书一一推翻,从而解了此次危局。
而这位翰林侍讲,就是邓国通。
因为这件事,皇帝对邓国通很是欣赏,将他外放——这是翰林升迁必经之路,在地方上做出点政绩出来之后,才会再调回京城任京官。
到钟悦去世以前,邓国通好像已经是河南知府了。
这样一个十分得皇帝器重的人,而且在钟悦的印象里邓国通为人很正直,他怎么会犯了满门抄斩的大罪?
思忖到这里张晴对莺语抬手,“你起来说话吧,”待莺语边擦抹泪水边站起身,她看着莺语道:“你和你母亲,或者父亲长得十分肖像吗?”
方才秦二太太的异样,会不会是秦二太太以前见过莺语的父母,莺语长得与他们肖像,因此秦二太太将她给认了出来?
“小时候家里人都说奴婢长得像奴婢的娘,”莺语心底怕的就是这个,“可是奴婢不知道秦二太太有没有见过奴婢的娘。”
刚才秦二太太对她的关注太多了,令她不得不多想,她的身世若是被人发现,她早晚是一个死,而且还会连累小姐和国公爷。
她怕极了,只得将这件事告诉小姐。或许,小姐能有什么办法帮帮她。
张晴点头,“我会想办法查一查,你别害怕,”之后又交代莺语,“以后你尽量不要出门了,秦二太太若是再来,或者再有别的外客,你也不要出来侍候,叫妙香她们侍候吧。”
也只能如此了,莺语呐呐的点头应是。
可是令她们没想到的是,次日一早秦二太太便又登了门。这次她并没有提前派人送拜帖,连声招呼也没打,便来到了定国公府的大门外,坐在马车里等着门房通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