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二更)
沂洲府别院
林清把族学的一众孩子拉到沂洲府城外的别院后,就直接在别院的大门上上了锁,然后把钥匙放在自己身上,转头对正从马车上下来的孩子说:“十岁以下的,围着院子跑一圈,十岁到十二岁的,跑两圈,十二岁到十四岁的,围着院子跑三圈。”林家的孩子,读书不好的,十五就回家等着成亲了,所以族学中最大的,就是十四的。
下来的孩子们面面相觑,不过昨晚上这些孩子已经被各自的爹收拾一顿了,然后被拎着耳朵要求必须听话,所以也没人敢反驳,就只能开始围着院子跑,不过好在这些孩子平时野惯了,跑起来也不吃力。
林清对旁边跟着的下人说:“去看着各位少爷,不许少跑了,也不许走走停停。”
几个下人知道这里是林清说的算,立刻应声到“是,然后跟上。”
林清看着孩子们都跑起来,就走到旁边的石凳上坐下。
林桓下了马车,看到林清坐在石凳上,也过来坐在一边。
林清看了林桓一眼,说:“你不在家温书,非要跟着来,现在觉得好玩么?”
林桓笑着说:“反正今年的县试时间也过去了,得等明年,早温了书说不定也忘了,不差这一时。”郯王就藩的圣旨是二月才下的,等他们收拾完,到了郯城,已经快三月了,自然赶不上二月初的县试。
林清用手戳了戳儿子的脑门,说:“你个臭小子,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急。现在已经五月了,明年虽然是二月考,可腊月正月都要用来过年,你那时候能有心思复习。”
林桓淡定的说:“就算现在不复习,县试我也稳过。”
林清挑眉说:“那后面的府试和院试呢,你能有把握一次过么?明年可是院试之年。”
林桓知道就是因为明年才院试,他爹才今年没急着让他回来,要是今年就是院试之年,他爹肯定提前送他回来。
林桓笑着说:“这点把握儿子还是有的。”
“凡是别吹,多准备,要是你一时失手,可要等两年。”林清说道。
“爹爹放心,这些儿子都晓得。”林桓笑着说:“儿子这次也带书来了,不会耽误温书的。”
林清这才点点头,考试最忌骄傲,他儿子从小太过顺遂,林清虽然希望他能受受挫,减减傲气,但却不希望在科举上,毕竟科举考试,实在太磨人了,能少一次是一次。
林桓看着正在跑步的堂弟们,笑着说:“大伯居然也把两个堂弟送来了,大伯家的两个孩子不是没犯错么?”
“林枫和林棉两个小子虽然你大伯看的严,可毕竟不是长子,你大伯也没怎么狠抓,所以虽然恶习没有,但小毛病一点没少。”林清说。
林桓皱了皱眉,说:“林家三代,怎么弄成这样。”林桓有些不解,他的几个大伯,堂伯,堂叔看起来也不错,怎么就不会教育孩子。
“其实这不是他们的问题,其实原因在我,”林清说道:“林家原来是商家,和世家不同,世家子弟,无论嫡庶,无论长幼,读书都是第一要务,所以孩子从一懂事起,就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咱家你和你弟弟们,都是这样教导出来的,所以你两个弟弟虽然天天调皮捣蛋,可对于读书,从来不抗拒,甚至努力做好功课,就为了让我夸一句。
可林家老家的就不同了,虽然我中进士,可实际林家却还是实实在在的盐商,林家的子弟,看问题还是从商家的角度来,而对于商家,为了防止家中内斗,争夺财产,从来都是精心培养长子,或某个儿子,继承家业,剩下的直接放养,大了给一份产业或者进入家族作长子的帮手。你看看你大伯家林桐,还有你各堂伯堂叔家的长子,你觉得差吗?”
林桓点点头,说:“难怪如此。”
“这个对于商家,其实是最好的培养方法,毕竟大多数的商家,都是败落在内斗上,可是我现在是想把林家往世家上转,毕竟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要想让林家长久,光做盐商是不行的。”林清说。
“所以爹爹就想从这里面挑些苗子,让他们能科举,给林家加加底蕴。”林桓说道。
林清点点头,说:“不过得把他们先拧回来,要拧不会来白搭,其实我也没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他们当中能有一两个人中秀才,以后家中的族学也就不愁夫子了,这样再下一代也就不愁有人教了,再好好培养下一代,到时林家经过几代蜕变,说不定真的能成为一个世家。不过,这个我现在也只是想想,唉”
“爹爹好像没考虑到我和弟弟们。”林桓笑着说。
林清看着林桓笑着说:“沂洲府这个地方,太小了,我希望你和你弟弟们,能去更广阔的地方,而不是做个普通的乡绅。”
林桓听了,顿时笑道:“爹爹天天不求上进,居然还对我们期望这么大!”
“你难道没听过‘望子成龙’,你爹爹我也不例外!”林清自得的说。
林桓听了,摇头不止。
林清和林桓说了一会话,那些孩子就陆续跑完了,林清按高矮个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就让他们开始扎马步。
一群孩子顿时有些不情愿,林柱身为临湖的次子,也是这群孩子中年纪最大的,胆子最大的,就对林清说:“二堂叔,为什么我们又要跑步又要扎马步?”
林清淡淡的说:“你们去赌坊赌博,难道是对的?”
一群孩子被抓了把柄,顿时不说话了,林清说:“不想呆在这的也可以,我立刻把你们送回去,不过回去,自己去祠堂领一顿家法。”
林柱听到家法两个字,立刻不吱声了,一旦受了家法,一个月别想下床了,还不如在这呆着呢。
于是一群孩子开始扎马步。
林清在一旁亲自看着,看着体力不支的,就让他下来,而对于那些偷懒,或者装的,林清直接让他多扎一炷香。
等孩子们都扎完马步,林清看着日头高了,天也热了,就让孩子们进了屋。
这些孩子本来以为好点能歇歇了,正欢呼一下,打算进屋凉快,却看到林清悠悠的拿出三本书,对他们淡淡的说:
“八岁到十岁的坐东边,十一岁到十二的坐中间,十三到十四的坐西边,我先教最东边三字经,再教中间千字文,最后教右面的论语,我教多少,等会你们背多少,不会背的,午膳就不用吃了。”
下面的孩子们听了,顿时一阵哀嚎!
林清把族学的一众孩子拉到沂洲府城外的别院后,就直接在别院的大门上上了锁,然后把钥匙放在自己身上,转头对正从马车上下来的孩子说:“十岁以下的,围着院子跑一圈,十岁到十二岁的,跑两圈,十二岁到十四岁的,围着院子跑三圈。”林家的孩子,读书不好的,十五就回家等着成亲了,所以族学中最大的,就是十四的。
下来的孩子们面面相觑,不过昨晚上这些孩子已经被各自的爹收拾一顿了,然后被拎着耳朵要求必须听话,所以也没人敢反驳,就只能开始围着院子跑,不过好在这些孩子平时野惯了,跑起来也不吃力。
林清对旁边跟着的下人说:“去看着各位少爷,不许少跑了,也不许走走停停。”
几个下人知道这里是林清说的算,立刻应声到“是,然后跟上。”
林清看着孩子们都跑起来,就走到旁边的石凳上坐下。
林桓下了马车,看到林清坐在石凳上,也过来坐在一边。
林清看了林桓一眼,说:“你不在家温书,非要跟着来,现在觉得好玩么?”
林桓笑着说:“反正今年的县试时间也过去了,得等明年,早温了书说不定也忘了,不差这一时。”郯王就藩的圣旨是二月才下的,等他们收拾完,到了郯城,已经快三月了,自然赶不上二月初的县试。
林清用手戳了戳儿子的脑门,说:“你个臭小子,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急。现在已经五月了,明年虽然是二月考,可腊月正月都要用来过年,你那时候能有心思复习。”
林桓淡定的说:“就算现在不复习,县试我也稳过。”
林清挑眉说:“那后面的府试和院试呢,你能有把握一次过么?明年可是院试之年。”
林桓知道就是因为明年才院试,他爹才今年没急着让他回来,要是今年就是院试之年,他爹肯定提前送他回来。
林桓笑着说:“这点把握儿子还是有的。”
“凡是别吹,多准备,要是你一时失手,可要等两年。”林清说道。
“爹爹放心,这些儿子都晓得。”林桓笑着说:“儿子这次也带书来了,不会耽误温书的。”
林清这才点点头,考试最忌骄傲,他儿子从小太过顺遂,林清虽然希望他能受受挫,减减傲气,但却不希望在科举上,毕竟科举考试,实在太磨人了,能少一次是一次。
林桓看着正在跑步的堂弟们,笑着说:“大伯居然也把两个堂弟送来了,大伯家的两个孩子不是没犯错么?”
“林枫和林棉两个小子虽然你大伯看的严,可毕竟不是长子,你大伯也没怎么狠抓,所以虽然恶习没有,但小毛病一点没少。”林清说。
林桓皱了皱眉,说:“林家三代,怎么弄成这样。”林桓有些不解,他的几个大伯,堂伯,堂叔看起来也不错,怎么就不会教育孩子。
“其实这不是他们的问题,其实原因在我,”林清说道:“林家原来是商家,和世家不同,世家子弟,无论嫡庶,无论长幼,读书都是第一要务,所以孩子从一懂事起,就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咱家你和你弟弟们,都是这样教导出来的,所以你两个弟弟虽然天天调皮捣蛋,可对于读书,从来不抗拒,甚至努力做好功课,就为了让我夸一句。
可林家老家的就不同了,虽然我中进士,可实际林家却还是实实在在的盐商,林家的子弟,看问题还是从商家的角度来,而对于商家,为了防止家中内斗,争夺财产,从来都是精心培养长子,或某个儿子,继承家业,剩下的直接放养,大了给一份产业或者进入家族作长子的帮手。你看看你大伯家林桐,还有你各堂伯堂叔家的长子,你觉得差吗?”
林桓点点头,说:“难怪如此。”
“这个对于商家,其实是最好的培养方法,毕竟大多数的商家,都是败落在内斗上,可是我现在是想把林家往世家上转,毕竟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要想让林家长久,光做盐商是不行的。”林清说。
“所以爹爹就想从这里面挑些苗子,让他们能科举,给林家加加底蕴。”林桓说道。
林清点点头,说:“不过得把他们先拧回来,要拧不会来白搭,其实我也没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他们当中能有一两个人中秀才,以后家中的族学也就不愁夫子了,这样再下一代也就不愁有人教了,再好好培养下一代,到时林家经过几代蜕变,说不定真的能成为一个世家。不过,这个我现在也只是想想,唉”
“爹爹好像没考虑到我和弟弟们。”林桓笑着说。
林清看着林桓笑着说:“沂洲府这个地方,太小了,我希望你和你弟弟们,能去更广阔的地方,而不是做个普通的乡绅。”
林桓听了,顿时笑道:“爹爹天天不求上进,居然还对我们期望这么大!”
“你难道没听过‘望子成龙’,你爹爹我也不例外!”林清自得的说。
林桓听了,摇头不止。
林清和林桓说了一会话,那些孩子就陆续跑完了,林清按高矮个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就让他们开始扎马步。
一群孩子顿时有些不情愿,林柱身为临湖的次子,也是这群孩子中年纪最大的,胆子最大的,就对林清说:“二堂叔,为什么我们又要跑步又要扎马步?”
林清淡淡的说:“你们去赌坊赌博,难道是对的?”
一群孩子被抓了把柄,顿时不说话了,林清说:“不想呆在这的也可以,我立刻把你们送回去,不过回去,自己去祠堂领一顿家法。”
林柱听到家法两个字,立刻不吱声了,一旦受了家法,一个月别想下床了,还不如在这呆着呢。
于是一群孩子开始扎马步。
林清在一旁亲自看着,看着体力不支的,就让他下来,而对于那些偷懒,或者装的,林清直接让他多扎一炷香。
等孩子们都扎完马步,林清看着日头高了,天也热了,就让孩子们进了屋。
这些孩子本来以为好点能歇歇了,正欢呼一下,打算进屋凉快,却看到林清悠悠的拿出三本书,对他们淡淡的说:
“八岁到十岁的坐东边,十一岁到十二的坐中间,十三到十四的坐西边,我先教最东边三字经,再教中间千字文,最后教右面的论语,我教多少,等会你们背多少,不会背的,午膳就不用吃了。”
下面的孩子们听了,顿时一阵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