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济南是省府县三级治所之地,城墙高三丈三尺,阔五丈,可谓固若金汤,历来都是各朝的经济、军事要地。所以巡抚衙门、三司衙门、府衙、历城县衙以及大小各级官署都建在城内。
所以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衙门比泉子还多,当差的比平头百姓多。”
林重阳一行人出初城感受到的是果然“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满目的青翠,满城氤氲的水汽让旅人疲惫的身心顿时为之一振。
盛夏日子里赶路是件苦差事,日头毒辣,风沙迷眼,戴着斗笠又是一头一身的汗,风尘仆仆疲累不堪。现在见了这清爽凉润,绿荫深深的泉城景色,林重阳感觉所有的疲累都抛到脑后去了。
他们纷纷下马,冲到路边的泉水里去洗手洗脸,然后捧着泉水就大口的喝起来,泉水甘甜清冽,让人感觉暑气顿消。
泉边一个打水洗菜的妇人笑道:“相公们哪里来啊,咱们济南城别的不说,泉水管够。”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还提醒他们慢点喝,“不用抢,喝不光的,白天黑夜的流呢。”
韩兴也不管,只大口大口地喝甘甜的泉水,过了章丘之后夜里在一个村子投宿,以为离得近了也没带多少水,这一路上给他渴的,想在路边河里喝点,小九非说里面有虫子,到时候连肠子都咬烂了,吓得他愣是憋着,嗓子都要冒烟了。
林承润比他没好到哪里去,俩人喝泉水都比赛。
只有林重阳倒是不急,先洗手洗脸,然后等泉水流走了,再捧起来小口小口的喝,免得激了肺子作病。
那妇人看几个少年人秀才打扮,一个比一个的俊俏,尤其是当中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长眉星眸,高鼻红唇,如果不是下巴太尖不够方,真是说书先生说的那个最好的官相。
对于济南的百姓来说,秀才可不是什么稀罕物,官人老爷们都满街跑呢,王爷也见过的,所以几个秀才而已,自然没什么好惊讶的。
只是这个小秀才长得太俊了,一双深幽幽的大眼跟会说话似的,让人不由得有些面红心慌,好在看起来很和善,笑起来就让人感觉盛夏里一阵凉风带着泉水的气息飘过来了,真舒坦。
林重阳将斗笠拿在手里扇风,等着林承润和韩兴几个洗脸的时候就和妇人打探消息,“这位嫂子,我们要去信义坊芙蓉街,怎么走?”
那妇人一听水嫩嫩的小相公叫自己嫂子,哈哈,别人都管她叫婶子呢,顿时乐开花,“哎呀,信义坊啊,那得很远呢,往北走,再往西。”
她还怕林重阳听不懂,又很详细地讲了一通,最后道:“你往那一片走,找不到就打听贡院,信义坊挨着贡院呢。”
林重阳这就心里有数了,跟那妇人道谢,然后招呼他们启程。
那俩人一路上非要比赛骑马,看谁先到省城,林重阳少不得也跟着一阵跑,祁大凤和赵大虎护送着林大秀几个在后面慢慢走,只怕还得有半个时辰才能到。
城内人烟阜盛,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幌飘摇,青石板的街道干净整齐,人流熙攘,自然官差也多,林重阳怕冲撞了什么人,让那两人不许跑马,只准骑着慢慢走。
林承润如今十三岁,自然懂得轻重,带头在前面开路。
第一次来路不熟,他们不到晌午进城,路边吃了俩挺贵的肉夹馍喝了一碗挺咸的甜沫,一路边走边问,直到傍晚才到住处,便和林大秀他们在胡同里会合了。
有祁大凤带路,林大秀他们在城内少走很多冤枉路,反而后发先至。
大家说笑着,祁大凤上去敲门。
很快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过来应门,这是和林家堡林家联宗的林姓人,孩子成了家,老夫妻俩就在省城帮着林家看房子。
“五爷您可到啦。”老林忙挨个行礼。
林大秀道:“七叔,不要多礼了。”
老林哎了一声,“快进来,先吃饭,都饿坏了吧。”
林承润道:“七爷爷,你们济南城东西怎么那么贵啊,炊饼还那么小,在家里的时候觉得府城贵,现在一看,府城三个才能换你们一个。”
祁大凤笑道:“你要是去北京城,只怕五个换不来一个。”大家就笑起来,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大城市物价贵那是肯定的。
这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小小的,门楼只有半间,然后有两间南屋,半间净房,前院的东西也都带着小小的敞房,用来放柴火等物品。正院三间,没有耳房,东西厢各有三间,也都不算很宽敞,而且院子也小小的。
乍从林家堡那样的宽门大院来到这样的地方,林承润和韩兴有点傻眼,这比韩兴家以前还小呢!
只怕好几个院子也没有林重阳和林大秀那一个院子大。
东厢的南边搭棚子垒了灶台,权当厨房,老林的婆娘已经做好了晚饭,因为主家初来乍到,他们特意做的丰盛些,有鱼有肉有汤有饭,满满一大桌子。
他们这一次来的人不少,林大秀父子,林承润和韩兴,还有祁大凤和赵大虎、秋贵等,另外几个伙计。
虽然一大桌子,却也不够吃,所以林大秀领着孩子们先吃,等他们吃完,再让祁大凤等人。
菜不够没关系,有咸菜就成,主食不够,老林又赶紧去邻家借了一笸箩馒头回来。
大汉们吃饭,真个如风卷残云一般,看得老林夫妻俩着实吓人。
饭后,大家要收拾一下,还得安排住处。
好在原本就是为了家里人来这里落脚的,所以正房东西间都是南北炕,只为了住人多。
林大秀领着几个学生住东间,祁大凤、赵大虎等人就睡西间,老林夫妻俩一直都睡东厢,西厢是书房和库房,保存着一些书本和文具。
林承润笑道:“这小院一定是我爷爷置办的。”
韩兴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怎么不是你爹准备的呢?”
林承润就道:“我爹哪里有爷爷那么精打细算啊,我爹要是买院子,就算买俩这么大的也住不下咱这些人。这一屋子里两盘炕,再来十个人也睡得下。”他就捅了捅林重阳,“小九,我觉得爷爷还不够精明,我给他打算一下,保管还能睡二十个人,你信不?”
林重阳已经困意满天了,哪里还有精神跟他扯,这俩人是离了家见什么都兴奋,好不容易路上累得蔫蔫的,到了省城又见新光景便活过来了。
秋贵忍不住就问还怎么安排啊,这已经满屋子里都是人来,除非地上也睡人。
林承润道:“你笨,堂屋不是还可以放一盘炕吗,这样把三间通起来,全做成炕,哈哈哈,咱们林家堡的人来都够住的,我爷爷真是……”
“睡觉吧,就你叽叽呱呱也不累。”林承泽看他撒欢了,还敢编排爷爷,真是讨打。
林承润吐吐舌头不说话了,自己今年府试没过,只能等后年再下场了,原本还寻思不落好呢,谁知道爷爷居然没责怪自己。
看起来太奶和爷爷现在全副心思都在小九身上,只要小九好就好了,其他人考不考中关系不大,反正族里也不缺秀才举人,所以他也乐得轻松。
一路上累很了,林重阳一时间却睡不着,这几年的点滴在脑海里掠过。
乙巳年进府学,第二年五月便把先生们的课轮流了一遍,再没有必要日日上课。
林重阳就应邀搬去怡园陪着老爷子住,在怡园的日子,他每日打拳射箭,读书练字,吹箫作画,除此之外就是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每隔五日精心作一篇文章请老爷子指点,间或应邀参加一下无用社的文会和同年们的聚会。
那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而同学们也各有计较。
庄继法、孙机几个拜了名师跟着读书去,陆延和蓝琇几个结伴去各大书院游学,家境不够富裕也没路子拜师的,就老老实实留在书院继续跟着训导们读书。没人压着的赵文藻,丁未年坐了院案首,他和王文远几个人就成了府学文会的新代理人,领着学生们继续举办文会、读书,继续力量等待乡试。
原本去年这时候他就想出门,要去泰安州青云庵找他娘,不过太奶奶和大爷爷觉得他年纪还是小,不宜长途跋涉,避免生病,所以就以林毓贞几个成亲他得留下压了一年。
今年一过年,他就开始准备。大爷爷说早点来也好,去省城准备一下等来年接应林毓贞几个下场乡试的。
有祁大凤、赵大虎等人一路护送,林承润和韩兴俩也就跟着来了。有严参议的照拂,一路上可以投宿驿站,除了累点那真是平安顺遂,连个毛贼都没遇到。严参议就是当初的严知府,平级升为山东布政司参议青州分巡道,掌管青州和莱州两府的军政大权。到了本朝知府已经降为从四品,布政参议也由四品降为从四品,所以算是平级升迁,让他好一个高兴。
一夜到天亮。
这里寸土寸金,很多人家宅院都小巧玲珑的,自然没有种菜养鸡之所,清晨也就没有公鸡喔喔扰人,不过却有穿透力极强的钟声,悠远而雄浑。
晨练、早饭,之后各人有安排。
林大秀要写信回家报平安,还得写帖子送去城内有交际的人家拜访,赵大虎带着人去考查市场,看看在省城能做点什么生钱的进项,祁大凤则带着三个少年去兵器谱子买新的弓。
逛了一圈,林重阳暗暗咂舌,省城的物价还真不是虚的,绝对对得起这冲要之地的名头。
不过他也发现大爷爷真是一把当家的好手,居然当初就有那个眼光和魄力,多花了十几两银子在这个地段买下这座小院,后面是布政司前街,贡院也在那个位置,再过去就是大明湖!
现在这座小院的价值已经翻了数倍。
只不过当初是平房,后来因为地皮紧张,很多地方都是两层的小石楼。
熟悉了一下环境,林重阳几个就先去齐州书院拜访谢院长。
齐州书院在城东位置,原本这是贡院之地,后来贡院失火,又因为巡抚衙门建立引发了一系列衙门位置变换,贡院就搬去城西北大明湖边上,按察司几个衙门以及齐州书院就盖在了原本贡院的位置。
齐州书院是沈老爷子让他来的,说到了省城也要找地方读书,书院里藏书丰厚,恰好方便他。沈老爷子就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带给谢院长瞧。
林重阳三人被人请到了待客厅,然后将书信请小童拿去给谢院长。
很快,几个人簇拥着一个五十来岁,身穿身穿玉色凉衫,头戴黑纱凉帽,颌下飘着须髯的先生快步出来。
到了跟前,还不等林重阳几个行礼,那几个人却先朝着他拱手作揖,为首老先生口称:“见过小师叔。”
林重阳三人吓了一跳,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他忙摆手,“谢院长,学生林承阳、林承润、韩兴,特来拜见谢院长。”
谢院长见他行事稳妥不似那跋扈子弟,心里松了口气,热络地给他们引荐同来的几位先生,都是在读书人中如雷贯耳的名字。引荐完毕,谢院长几人先给沈老爷子请安,问问日常如何,林重阳也都答了。寒暄完毕,他们就再问问几人读书情况,然后给林承润和韩兴安排了先生,让他们跟着那位顾先生上课。
当然上课也不许日日来,只需要隔几天上一天课,然后按照要求做文章背书,隔几天再来上课检查就好。
至于林重阳,他可以随意听课,不拘跟着谁。
也不是谢院长生性这般慈祥,实在是沈老爷子的信厉害,信里沈老爷子也不避讳,就说林重阳是自己看好替囧大收的徒弟,这两年一直都是自己亲自指导的,如今要郑重地托付给齐州书院,让他们多加上心,又说这孩子聪慧懂数,读书的事儿也不必拘着,由他自己看书提问题即可。
谢院长虽然比囧大年长,但是却倾慕囧大先生的学问,曾经多次表示拜师,只是不曾成功,后来拜了囧大一个学生门下。
是以他见了林重阳叫小师叔。
林重阳可不会托大,自不会让谢院长叫他师叔,依然喜欢先生学生的称呼。
参观了齐州书院的藏书阁之后,林重阳便告辞谢院长,三人又去大明湖游玩。
路上林承润对韩兴道:“你现在知道关系有多重要了吧,如果不是小九和沈老先生的交情,咱们别说见谢院长,只怕进大门还得还得花点钱呢。”
韩兴连连点头,“这个我信你,要我自己来,要想在这里读书,就算拿钱人家也不一定收,定然还得先考校我一番。”
林重阳虽然想说点什么让他们不要一味想关系,可现实又确实如此,他就道:“关系固然重要,可本身的才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若是愚昧不堪,读书没有长进,就算有关系人家也不会长情。”
他见韩兴还有点不服气,就笑道:“书上和现实总是有差别的吗,书写下来就不会变,但是人心易变,世道会变,不过我知道有一样也不变。”
两人立刻问他是什么。
日头有些炙热,林重阳就将无顶的斗笠戴上,笑道:“你们请我吃把子肉喝奶汤蒲菜再来两个烧饼,我就告诉你们。”
林承润道:“小九,这两天逛街我们俩的钱可都被你花光了,那汤有什么好喝的,把子肉有咱们家的肉好吃吗?”
韩兴笑道:“小九也没要吃烧鸡大鹅的,咱请的起,走,去前面的太白楼。”
太白楼是一座回形建筑,中间是一座篮球场大小的天井,天井里有一口泉,被三块大圆石叠起来砌成一座三层的泉山,圆石中间泉水汩汩而出,然后又顺着圆石倾泻而下,在圆石下面形成了一个泉水池。
穿堂风一吹,泉水的水汽就在整座酒楼里飘荡,凉丝丝的很舒服。
到底什么不变,林重阳也只是逗他们,当然是学进肚子里的学问不会变,“哪怕不当官,你的学问也不会溜走,过小日子都比别人明白。”
韩兴立刻嚷嚷道:“你骗人,我上个月的学问,这个月已经逃窜不见,哪里说理去?”
林重阳慢慢地吃着茴香豆,笑道:“我说的是学进肚子里,你到肚子里了吗?你那学问就在眼皮子上转一圈,嘴皮子都没到呢。”
几人就笑起来。
韩兴突然神秘道:“小九,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别告诉我爷爷奶奶他们。”
林重阳有美食伺候,格外好说话,“你说。”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有什么花花肠子,好慢慢修理呢。
韩兴一口逮了一块大肉,给自己壮壮胆,“小九,我不想考秀才了。”
林重阳正喝汤呢,清香鲜美的汤夏天来一碗很舒爽,结果一听他差点喷了韩兴一脸,赶紧把碗放下,拿帕子擦擦嘴,认真地看着韩兴,“你确定?”
皮痒了是吧。
韩兴就捅咕林承润。
林承润咽了口唾沫,谁说小九好说话,那是他不当事的时候吧,要是他认真的时候,你看看好不好说话,他和韩兴不怕爷爷的大棍子,最怕林小九不动声色拿一双深幽幽的眼睛盯着看。
明明他是小三,他们俩是哥哥,倒是让他给拿捏住了。
林承润咳嗽一声,干笑一下,“我说……”
林重阳乜斜他一眼。
林承润立刻道:“还有坛子肉你们吃不吃,跟咱家比比看,要是不如咱家的好咱们就在这里开个小吃铺。”他见林重阳天生上翘的嘴角都已经抿直,立刻就起身,“我去买只烧鸡和葱油饼吃吃,你们慢聊。”
看着林承润这个好兄弟居然不够义气地跑了,韩兴突然觉得又冷又热的,一会儿身上冒汗,一会儿又有水汽飘来发冷。
韩兴小声道:“小九?”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目光变得轻柔起来,把自己面前那盆把子肉推过去,温声道:“兴哥,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吃肉,多吃点。”
韩兴顿时被他弄得有些发毛,难不成自己不考秀才就没活路了不成?
他试探道:“小九,没那么严重,我……我想考武举,我听他们说这两年朝廷重开武举……”
林重阳叹了口气,怜悯地看着他,只是道:“吃吧。”
韩兴被他弄得七上八下的,哪里还吃得下哦。
两人干坐良久,韩兴觉得很郁闷,“小九,武科举真的没出路吗?”
林重阳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白水,“兴哥,这么说吧,你走武科举,哪怕你中了状元,一个七品小官也不会将你放在眼里。如今的官场,首重进士,贡生和举人出身的官员都被人轻视,更何况是武举科呢。反正你想走官路,为什么不走更有前途的一条?”
韩兴脸红了,他不服气道:“那都去做有前途的文官,谁来做武将,不是没人带兵打仗了?”
他说得理直气壮且没什么不对,林重阳竟然无言以对。
林重阳起初以为他不想读书了有些生气,现在发现他是想走武科举而不是不想读书,自然没什么好生气的。
他甚至很佩服韩兴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认识。
是啊,人人都选有前途、体面受人尊重的路走,那些不体面、不受重视的路走的人就越来越少。大明朝自上而下轻视武将和当兵的,老百姓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甚至军户娶媳妇都比别人困难一些。
他微微颔首,笑道:“你觉得你说的对。”
韩兴松了口气,笑起来,“我就知道你最了解我,一定会支持我的。”
林重阳握着茶杯,道:“我当然支持你,只是我有个建议。”
韩兴笑:“洗耳恭听。”
“你先读书,如果能中了秀才,再去考武举,那跟直接参加武举可不一样,到时候你就是读书人里功夫最好的,武将里面读书最好的。”他知道对付中二病不能硬碰硬,讲道理行不通的,只能靠哄和蒙。
也许过阵子,韩兴会改变认识呢?
韩兴听林重阳不反对自己从戎,他也就不再抵触,反而还和林重阳商量要如何如何,让林重阳帮他想办法劝家里人,自然林重阳说什么,他就听的。
看着他,林重阳觉得或许天下有不少这样怀揣热血想要精忠报国的青少年,有他们在,或许以后官场上也会变个样儿呢?
毕竟现在北边鞑靼猖獗,东南倭寇再度来侵,白莲教等民间暴乱不止还有边民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彻底的解决,只会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厉害,直到最后朝廷支撑不下去土崩瓦解。
只靠文人自然不行,只有文臣武将通力合作,才是光明之道。
既然自己选择从文,又有怎么立场一定反对韩兴从戎呢。
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奋进,与好兄弟互相扶持。
见他们已经说通,林承润不知道从哪里钻进来,果然拎着一只香喷喷的烧鸡,还有两斤葱油饼,“回去给他们加餐。”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你想不想让我帮你和大爷爷讲?”
林承润有点心动,不过他可不敢真这样说,除非屁股不想要了,林家子弟哪怕带兵,也是以文臣的身份做统率的,不可能做那个被人呼来喝去的武将。
不过虽然不敢说,不耽误自己想,自己要是不想走科举,难道在家里打理庶务,比做一个武将都强?
他觉得自己如果和韩兴俩去参加武举,那绝对能得好成绩的,至少比考秀才举人的容易。
只是他被洗脑至深,以家族为要,自然不会随便说。
“来,为了你俩的文武前途,干杯!”林承润举起茶碗。
三人又热闹起来,因为跟好友坦白心事,韩兴格外放得开,小小年纪,豪气初露。
所以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衙门比泉子还多,当差的比平头百姓多。”
林重阳一行人出初城感受到的是果然“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满目的青翠,满城氤氲的水汽让旅人疲惫的身心顿时为之一振。
盛夏日子里赶路是件苦差事,日头毒辣,风沙迷眼,戴着斗笠又是一头一身的汗,风尘仆仆疲累不堪。现在见了这清爽凉润,绿荫深深的泉城景色,林重阳感觉所有的疲累都抛到脑后去了。
他们纷纷下马,冲到路边的泉水里去洗手洗脸,然后捧着泉水就大口的喝起来,泉水甘甜清冽,让人感觉暑气顿消。
泉边一个打水洗菜的妇人笑道:“相公们哪里来啊,咱们济南城别的不说,泉水管够。”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还提醒他们慢点喝,“不用抢,喝不光的,白天黑夜的流呢。”
韩兴也不管,只大口大口地喝甘甜的泉水,过了章丘之后夜里在一个村子投宿,以为离得近了也没带多少水,这一路上给他渴的,想在路边河里喝点,小九非说里面有虫子,到时候连肠子都咬烂了,吓得他愣是憋着,嗓子都要冒烟了。
林承润比他没好到哪里去,俩人喝泉水都比赛。
只有林重阳倒是不急,先洗手洗脸,然后等泉水流走了,再捧起来小口小口的喝,免得激了肺子作病。
那妇人看几个少年人秀才打扮,一个比一个的俊俏,尤其是当中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长眉星眸,高鼻红唇,如果不是下巴太尖不够方,真是说书先生说的那个最好的官相。
对于济南的百姓来说,秀才可不是什么稀罕物,官人老爷们都满街跑呢,王爷也见过的,所以几个秀才而已,自然没什么好惊讶的。
只是这个小秀才长得太俊了,一双深幽幽的大眼跟会说话似的,让人不由得有些面红心慌,好在看起来很和善,笑起来就让人感觉盛夏里一阵凉风带着泉水的气息飘过来了,真舒坦。
林重阳将斗笠拿在手里扇风,等着林承润和韩兴几个洗脸的时候就和妇人打探消息,“这位嫂子,我们要去信义坊芙蓉街,怎么走?”
那妇人一听水嫩嫩的小相公叫自己嫂子,哈哈,别人都管她叫婶子呢,顿时乐开花,“哎呀,信义坊啊,那得很远呢,往北走,再往西。”
她还怕林重阳听不懂,又很详细地讲了一通,最后道:“你往那一片走,找不到就打听贡院,信义坊挨着贡院呢。”
林重阳这就心里有数了,跟那妇人道谢,然后招呼他们启程。
那俩人一路上非要比赛骑马,看谁先到省城,林重阳少不得也跟着一阵跑,祁大凤和赵大虎护送着林大秀几个在后面慢慢走,只怕还得有半个时辰才能到。
城内人烟阜盛,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幌飘摇,青石板的街道干净整齐,人流熙攘,自然官差也多,林重阳怕冲撞了什么人,让那两人不许跑马,只准骑着慢慢走。
林承润如今十三岁,自然懂得轻重,带头在前面开路。
第一次来路不熟,他们不到晌午进城,路边吃了俩挺贵的肉夹馍喝了一碗挺咸的甜沫,一路边走边问,直到傍晚才到住处,便和林大秀他们在胡同里会合了。
有祁大凤带路,林大秀他们在城内少走很多冤枉路,反而后发先至。
大家说笑着,祁大凤上去敲门。
很快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过来应门,这是和林家堡林家联宗的林姓人,孩子成了家,老夫妻俩就在省城帮着林家看房子。
“五爷您可到啦。”老林忙挨个行礼。
林大秀道:“七叔,不要多礼了。”
老林哎了一声,“快进来,先吃饭,都饿坏了吧。”
林承润道:“七爷爷,你们济南城东西怎么那么贵啊,炊饼还那么小,在家里的时候觉得府城贵,现在一看,府城三个才能换你们一个。”
祁大凤笑道:“你要是去北京城,只怕五个换不来一个。”大家就笑起来,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大城市物价贵那是肯定的。
这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小小的,门楼只有半间,然后有两间南屋,半间净房,前院的东西也都带着小小的敞房,用来放柴火等物品。正院三间,没有耳房,东西厢各有三间,也都不算很宽敞,而且院子也小小的。
乍从林家堡那样的宽门大院来到这样的地方,林承润和韩兴有点傻眼,这比韩兴家以前还小呢!
只怕好几个院子也没有林重阳和林大秀那一个院子大。
东厢的南边搭棚子垒了灶台,权当厨房,老林的婆娘已经做好了晚饭,因为主家初来乍到,他们特意做的丰盛些,有鱼有肉有汤有饭,满满一大桌子。
他们这一次来的人不少,林大秀父子,林承润和韩兴,还有祁大凤和赵大虎、秋贵等,另外几个伙计。
虽然一大桌子,却也不够吃,所以林大秀领着孩子们先吃,等他们吃完,再让祁大凤等人。
菜不够没关系,有咸菜就成,主食不够,老林又赶紧去邻家借了一笸箩馒头回来。
大汉们吃饭,真个如风卷残云一般,看得老林夫妻俩着实吓人。
饭后,大家要收拾一下,还得安排住处。
好在原本就是为了家里人来这里落脚的,所以正房东西间都是南北炕,只为了住人多。
林大秀领着几个学生住东间,祁大凤、赵大虎等人就睡西间,老林夫妻俩一直都睡东厢,西厢是书房和库房,保存着一些书本和文具。
林承润笑道:“这小院一定是我爷爷置办的。”
韩兴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怎么不是你爹准备的呢?”
林承润就道:“我爹哪里有爷爷那么精打细算啊,我爹要是买院子,就算买俩这么大的也住不下咱这些人。这一屋子里两盘炕,再来十个人也睡得下。”他就捅了捅林重阳,“小九,我觉得爷爷还不够精明,我给他打算一下,保管还能睡二十个人,你信不?”
林重阳已经困意满天了,哪里还有精神跟他扯,这俩人是离了家见什么都兴奋,好不容易路上累得蔫蔫的,到了省城又见新光景便活过来了。
秋贵忍不住就问还怎么安排啊,这已经满屋子里都是人来,除非地上也睡人。
林承润道:“你笨,堂屋不是还可以放一盘炕吗,这样把三间通起来,全做成炕,哈哈哈,咱们林家堡的人来都够住的,我爷爷真是……”
“睡觉吧,就你叽叽呱呱也不累。”林承泽看他撒欢了,还敢编排爷爷,真是讨打。
林承润吐吐舌头不说话了,自己今年府试没过,只能等后年再下场了,原本还寻思不落好呢,谁知道爷爷居然没责怪自己。
看起来太奶和爷爷现在全副心思都在小九身上,只要小九好就好了,其他人考不考中关系不大,反正族里也不缺秀才举人,所以他也乐得轻松。
一路上累很了,林重阳一时间却睡不着,这几年的点滴在脑海里掠过。
乙巳年进府学,第二年五月便把先生们的课轮流了一遍,再没有必要日日上课。
林重阳就应邀搬去怡园陪着老爷子住,在怡园的日子,他每日打拳射箭,读书练字,吹箫作画,除此之外就是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每隔五日精心作一篇文章请老爷子指点,间或应邀参加一下无用社的文会和同年们的聚会。
那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而同学们也各有计较。
庄继法、孙机几个拜了名师跟着读书去,陆延和蓝琇几个结伴去各大书院游学,家境不够富裕也没路子拜师的,就老老实实留在书院继续跟着训导们读书。没人压着的赵文藻,丁未年坐了院案首,他和王文远几个人就成了府学文会的新代理人,领着学生们继续举办文会、读书,继续力量等待乡试。
原本去年这时候他就想出门,要去泰安州青云庵找他娘,不过太奶奶和大爷爷觉得他年纪还是小,不宜长途跋涉,避免生病,所以就以林毓贞几个成亲他得留下压了一年。
今年一过年,他就开始准备。大爷爷说早点来也好,去省城准备一下等来年接应林毓贞几个下场乡试的。
有祁大凤、赵大虎等人一路护送,林承润和韩兴俩也就跟着来了。有严参议的照拂,一路上可以投宿驿站,除了累点那真是平安顺遂,连个毛贼都没遇到。严参议就是当初的严知府,平级升为山东布政司参议青州分巡道,掌管青州和莱州两府的军政大权。到了本朝知府已经降为从四品,布政参议也由四品降为从四品,所以算是平级升迁,让他好一个高兴。
一夜到天亮。
这里寸土寸金,很多人家宅院都小巧玲珑的,自然没有种菜养鸡之所,清晨也就没有公鸡喔喔扰人,不过却有穿透力极强的钟声,悠远而雄浑。
晨练、早饭,之后各人有安排。
林大秀要写信回家报平安,还得写帖子送去城内有交际的人家拜访,赵大虎带着人去考查市场,看看在省城能做点什么生钱的进项,祁大凤则带着三个少年去兵器谱子买新的弓。
逛了一圈,林重阳暗暗咂舌,省城的物价还真不是虚的,绝对对得起这冲要之地的名头。
不过他也发现大爷爷真是一把当家的好手,居然当初就有那个眼光和魄力,多花了十几两银子在这个地段买下这座小院,后面是布政司前街,贡院也在那个位置,再过去就是大明湖!
现在这座小院的价值已经翻了数倍。
只不过当初是平房,后来因为地皮紧张,很多地方都是两层的小石楼。
熟悉了一下环境,林重阳几个就先去齐州书院拜访谢院长。
齐州书院在城东位置,原本这是贡院之地,后来贡院失火,又因为巡抚衙门建立引发了一系列衙门位置变换,贡院就搬去城西北大明湖边上,按察司几个衙门以及齐州书院就盖在了原本贡院的位置。
齐州书院是沈老爷子让他来的,说到了省城也要找地方读书,书院里藏书丰厚,恰好方便他。沈老爷子就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带给谢院长瞧。
林重阳三人被人请到了待客厅,然后将书信请小童拿去给谢院长。
很快,几个人簇拥着一个五十来岁,身穿身穿玉色凉衫,头戴黑纱凉帽,颌下飘着须髯的先生快步出来。
到了跟前,还不等林重阳几个行礼,那几个人却先朝着他拱手作揖,为首老先生口称:“见过小师叔。”
林重阳三人吓了一跳,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他忙摆手,“谢院长,学生林承阳、林承润、韩兴,特来拜见谢院长。”
谢院长见他行事稳妥不似那跋扈子弟,心里松了口气,热络地给他们引荐同来的几位先生,都是在读书人中如雷贯耳的名字。引荐完毕,谢院长几人先给沈老爷子请安,问问日常如何,林重阳也都答了。寒暄完毕,他们就再问问几人读书情况,然后给林承润和韩兴安排了先生,让他们跟着那位顾先生上课。
当然上课也不许日日来,只需要隔几天上一天课,然后按照要求做文章背书,隔几天再来上课检查就好。
至于林重阳,他可以随意听课,不拘跟着谁。
也不是谢院长生性这般慈祥,实在是沈老爷子的信厉害,信里沈老爷子也不避讳,就说林重阳是自己看好替囧大收的徒弟,这两年一直都是自己亲自指导的,如今要郑重地托付给齐州书院,让他们多加上心,又说这孩子聪慧懂数,读书的事儿也不必拘着,由他自己看书提问题即可。
谢院长虽然比囧大年长,但是却倾慕囧大先生的学问,曾经多次表示拜师,只是不曾成功,后来拜了囧大一个学生门下。
是以他见了林重阳叫小师叔。
林重阳可不会托大,自不会让谢院长叫他师叔,依然喜欢先生学生的称呼。
参观了齐州书院的藏书阁之后,林重阳便告辞谢院长,三人又去大明湖游玩。
路上林承润对韩兴道:“你现在知道关系有多重要了吧,如果不是小九和沈老先生的交情,咱们别说见谢院长,只怕进大门还得还得花点钱呢。”
韩兴连连点头,“这个我信你,要我自己来,要想在这里读书,就算拿钱人家也不一定收,定然还得先考校我一番。”
林重阳虽然想说点什么让他们不要一味想关系,可现实又确实如此,他就道:“关系固然重要,可本身的才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若是愚昧不堪,读书没有长进,就算有关系人家也不会长情。”
他见韩兴还有点不服气,就笑道:“书上和现实总是有差别的吗,书写下来就不会变,但是人心易变,世道会变,不过我知道有一样也不变。”
两人立刻问他是什么。
日头有些炙热,林重阳就将无顶的斗笠戴上,笑道:“你们请我吃把子肉喝奶汤蒲菜再来两个烧饼,我就告诉你们。”
林承润道:“小九,这两天逛街我们俩的钱可都被你花光了,那汤有什么好喝的,把子肉有咱们家的肉好吃吗?”
韩兴笑道:“小九也没要吃烧鸡大鹅的,咱请的起,走,去前面的太白楼。”
太白楼是一座回形建筑,中间是一座篮球场大小的天井,天井里有一口泉,被三块大圆石叠起来砌成一座三层的泉山,圆石中间泉水汩汩而出,然后又顺着圆石倾泻而下,在圆石下面形成了一个泉水池。
穿堂风一吹,泉水的水汽就在整座酒楼里飘荡,凉丝丝的很舒服。
到底什么不变,林重阳也只是逗他们,当然是学进肚子里的学问不会变,“哪怕不当官,你的学问也不会溜走,过小日子都比别人明白。”
韩兴立刻嚷嚷道:“你骗人,我上个月的学问,这个月已经逃窜不见,哪里说理去?”
林重阳慢慢地吃着茴香豆,笑道:“我说的是学进肚子里,你到肚子里了吗?你那学问就在眼皮子上转一圈,嘴皮子都没到呢。”
几人就笑起来。
韩兴突然神秘道:“小九,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别告诉我爷爷奶奶他们。”
林重阳有美食伺候,格外好说话,“你说。”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有什么花花肠子,好慢慢修理呢。
韩兴一口逮了一块大肉,给自己壮壮胆,“小九,我不想考秀才了。”
林重阳正喝汤呢,清香鲜美的汤夏天来一碗很舒爽,结果一听他差点喷了韩兴一脸,赶紧把碗放下,拿帕子擦擦嘴,认真地看着韩兴,“你确定?”
皮痒了是吧。
韩兴就捅咕林承润。
林承润咽了口唾沫,谁说小九好说话,那是他不当事的时候吧,要是他认真的时候,你看看好不好说话,他和韩兴不怕爷爷的大棍子,最怕林小九不动声色拿一双深幽幽的眼睛盯着看。
明明他是小三,他们俩是哥哥,倒是让他给拿捏住了。
林承润咳嗽一声,干笑一下,“我说……”
林重阳乜斜他一眼。
林承润立刻道:“还有坛子肉你们吃不吃,跟咱家比比看,要是不如咱家的好咱们就在这里开个小吃铺。”他见林重阳天生上翘的嘴角都已经抿直,立刻就起身,“我去买只烧鸡和葱油饼吃吃,你们慢聊。”
看着林承润这个好兄弟居然不够义气地跑了,韩兴突然觉得又冷又热的,一会儿身上冒汗,一会儿又有水汽飘来发冷。
韩兴小声道:“小九?”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目光变得轻柔起来,把自己面前那盆把子肉推过去,温声道:“兴哥,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吃肉,多吃点。”
韩兴顿时被他弄得有些发毛,难不成自己不考秀才就没活路了不成?
他试探道:“小九,没那么严重,我……我想考武举,我听他们说这两年朝廷重开武举……”
林重阳叹了口气,怜悯地看着他,只是道:“吃吧。”
韩兴被他弄得七上八下的,哪里还吃得下哦。
两人干坐良久,韩兴觉得很郁闷,“小九,武科举真的没出路吗?”
林重阳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白水,“兴哥,这么说吧,你走武科举,哪怕你中了状元,一个七品小官也不会将你放在眼里。如今的官场,首重进士,贡生和举人出身的官员都被人轻视,更何况是武举科呢。反正你想走官路,为什么不走更有前途的一条?”
韩兴脸红了,他不服气道:“那都去做有前途的文官,谁来做武将,不是没人带兵打仗了?”
他说得理直气壮且没什么不对,林重阳竟然无言以对。
林重阳起初以为他不想读书了有些生气,现在发现他是想走武科举而不是不想读书,自然没什么好生气的。
他甚至很佩服韩兴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认识。
是啊,人人都选有前途、体面受人尊重的路走,那些不体面、不受重视的路走的人就越来越少。大明朝自上而下轻视武将和当兵的,老百姓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甚至军户娶媳妇都比别人困难一些。
他微微颔首,笑道:“你觉得你说的对。”
韩兴松了口气,笑起来,“我就知道你最了解我,一定会支持我的。”
林重阳握着茶杯,道:“我当然支持你,只是我有个建议。”
韩兴笑:“洗耳恭听。”
“你先读书,如果能中了秀才,再去考武举,那跟直接参加武举可不一样,到时候你就是读书人里功夫最好的,武将里面读书最好的。”他知道对付中二病不能硬碰硬,讲道理行不通的,只能靠哄和蒙。
也许过阵子,韩兴会改变认识呢?
韩兴听林重阳不反对自己从戎,他也就不再抵触,反而还和林重阳商量要如何如何,让林重阳帮他想办法劝家里人,自然林重阳说什么,他就听的。
看着他,林重阳觉得或许天下有不少这样怀揣热血想要精忠报国的青少年,有他们在,或许以后官场上也会变个样儿呢?
毕竟现在北边鞑靼猖獗,东南倭寇再度来侵,白莲教等民间暴乱不止还有边民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彻底的解决,只会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厉害,直到最后朝廷支撑不下去土崩瓦解。
只靠文人自然不行,只有文臣武将通力合作,才是光明之道。
既然自己选择从文,又有怎么立场一定反对韩兴从戎呢。
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奋进,与好兄弟互相扶持。
见他们已经说通,林承润不知道从哪里钻进来,果然拎着一只香喷喷的烧鸡,还有两斤葱油饼,“回去给他们加餐。”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你想不想让我帮你和大爷爷讲?”
林承润有点心动,不过他可不敢真这样说,除非屁股不想要了,林家子弟哪怕带兵,也是以文臣的身份做统率的,不可能做那个被人呼来喝去的武将。
不过虽然不敢说,不耽误自己想,自己要是不想走科举,难道在家里打理庶务,比做一个武将都强?
他觉得自己如果和韩兴俩去参加武举,那绝对能得好成绩的,至少比考秀才举人的容易。
只是他被洗脑至深,以家族为要,自然不会随便说。
“来,为了你俩的文武前途,干杯!”林承润举起茶碗。
三人又热闹起来,因为跟好友坦白心事,韩兴格外放得开,小小年纪,豪气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