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犹豫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切都妥帖之后宋矜才得空来重新梳理自己手里这桩案子。
  宴安城往南方向的尹州辖区内有一个名为泽定县的地方。
  昭盛十六年冬月十九,泽定城内卖猪肉的屠夫吴大壮于城南昌华坊某一枯井处发现一具女尸,随即便上报了官府。
  泽定知县听闻此消息,急忙差人下井捞尸,可是下了井才发现这井下除了一具衣衫不整的女尸,还有一个昏迷了的青年人。
  从死者身上的包袱里还发现了大量的银票珠宝。
  仵作验尸后发现死者身上有或青或紫的淤痕数十处,其中颈部淤痕呈紫黑色,覆盖整个脖颈。
  应是遭人奸污之时反抗不成被那人掐住脖子,最后导致窒息而亡。
  而最大的嫌疑人便是先前从井里一起被救上来的那位青年人。
  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件多么复杂离奇的案件。
  真要总结起来也无非就是八个字:见色起意,谋财害命。
  至于为何一个普通的杀人案会耗了这么久还未结案,除了赶上全国科举考试和刑部整改,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
  那便是——死者和嫌疑人的身份都不一般。
  泽定县以茶叶闻名全国,县内富商的茶叶买卖甚至做到了大齐境外,远销他国,而其中家产最雄厚、影响力最广的是一名姓虞的富商,名叫虞生海。
  虞生海的生意做得这么大,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他是皇商。
  和朝廷做生意的人,自然也得当地官府庇佑。
  尤其是前几年领了个赏赐的官衔后,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在泽定县可谓是一人独大,说呼风唤雨也不为过。
  不过这虞生海倒不是个蛮横霸道仗势为恶之人,平时广施善行,喜好恤孤济贫,所以在泽定县百姓中名声不错,声望也挺高。
  而这桩案件中的死者,便是虞生海的亲生女儿,虞敏儿。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泽定知县本该是更加勤勉卖力地去好好审查此案,势必用最快的速度捉拿真凶,除了可以讨好这虞生海,也能安抚泽定县的百姓,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可是谁能想到,除了这死者身份特殊之外,这桩案子中最大的嫌疑人,身份也不简单。
  甚至可以说,是他更加惹不起的人。
  尹州知府巩兴邦年事已高,所以下辖区私访查探民情这种事经常都是由他家中长子去替他办,而这枯井中被救上来的嫌犯,正是尹州知府之子,巩遂。
  这一来二去,泽定的小知县是刑也不敢用,案也不知道该怎么查,便只能将案子带到尹州知府处,想让他来亲自接下这烫手的山芋。
  巩兴邦一看自己儿子涉案于其中,若是自己亲审难免不会落得个徇私的罪名,为了避嫌他快马加鞭让人上书至京城,希望将此案移交刑部亲审,好早日捉拿真凶还死者一个公道。
  于是就这样一路辗转,这桩案子到了前任刑部郎中手里,可是谁曾想又遇上今上大改刑部,审理此案的时间便一拖再拖,拖到了宋矜上任。
  宋矜又将巩遂的证词看了一遍。
  因证据不足,巩遂从大牢被放出来后便被软禁客栈之内,泽定知县虽然不敢对巩遂用刑,却也有审案听供的权力。
  从泽定呈上来的供词又厚字又密,翻来覆去地看完也不过就几句话。
  他说他是无辜的。
  希望刑部早日还自己一个清白。
  宋矜盯着供词上的清白二字,垂着眼帘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好久她才放下案卷,吹灭了屋内的灯盏。
  此时已至深夜,整个房间又黑又安静。
  阿翁睡在外面的屋子里,自从宋矜领了官职之后阿翁便从原来的住处搬到这里了。
  他在察觉危险这一方面倒是敏锐非常,所以他老是觉得宋矜半夜可能会遭人暗算。
  宋矜躺在床上,却并未睡着,只是闭着眼睛凝神思考。
  她脑子里一个又一个的名字来回闪过,从虞生海到虞敏儿,再从巩遂到巩兴邦。
  思路从泽定绕到宴安,从知府迁至六部。
  最后到了顾恒身上。
  巩兴邦是顾恒一派的人,他的大女儿前几年嫁进了将军府,是顾恒长子顾临宇的正妻,顾衍风的亲嫂嫂。
  泽定的茶叶生意是朝中财政重点,其中暴利可想而知,那么在这样的暴利中,地方官员施压皇商贪墨,为保仕途顺畅贿赂上级的事情肯定也不会少。
  说不定虞生海和巩兴邦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那他们所求的,到底是公正,还是利益?
  这桩案子刑部审理结束后还需从都察院经手,顾衍风又会使什么样的手段?到时候自己又能如何作文章?
  她觉得这些事情,陆俶肯定不会不懂,可是他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放到自己手里,是在试探她?还是想考验她?
  或是单纯的只是因为自己领了这刑部郎中的官职,理应由她来审理此案,陆俶不过是在按规矩办事。
  那么就是皇上知晓这桩案子的牵扯,所以才将她送到这个位子上的?
  其实宋矜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烦恼什么,如果从巩兴邦那里下手,凭借此事虽然不足以绊倒顾恒一派,但是牵扯到的茶叶生意,皇商暴利,说不定也能斩断他的一条臂膀。
  于她是百利无一害的。
  虽然这是她回京入朝的目的之一,但是她此刻却在犹豫。
  顾党若是倒了,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她父亲?
  宋矜想到半夜,最后脑袋实在是混沌不已,各种想法绞在一起,绕得她发困。
  她睡得晚,醒得却很早。
  大齐每隔五日上一次朝,宋矜虽然才当了一天的官,却也要按着群臣,不对,按着皇帝定的时间算,离上一次朝见百官已有五日,所以今日她需要去赶早朝。
  在周嬷嬷的苦口婆心下强撑着喝了两碗粥,宋矜便跟着宋凛一起进宫去太和殿候朝。
  百官按照次序排队等候,宋矜在午门处和宋凛分开。
  午门上设立有钟鼓,第三通鼓响过后,便是到了卯时。
  等到鸣钟之后,百官再由侧门依次入内。文官由左侧门进入,武官由右侧门进入。
  到了太和殿外,还要等皇帝登上宝座,听到鸿胪寺的官员宣礼后众人方可自御道进入殿内。
  宋矜看见一排身着紫袍官服的官员开始有序地走上石梯,自己身前的人才缓缓动了起来,她跟在他们身后走进太和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