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功亏一篑
“何止认识,而且还很熟。”
“白兄,说说你们怎么认识的?”金玦倒是十分好奇。
“这得要从本公子路过苏河城,住进苏府开始说起了……”
白陌染也不知为何,今日特别想跟人吐露一番,或许是因为对方是金玦吧。
这金玦与他自幼年相识,在北辰国与华玥国的交界处。莫西郡,那是一座充满绝望的城,两国交战,必经之地,那里的百姓,畏惧战争,二十二年前,华玥国建国初期,两国交战,那里因此变成一座血流成河的城池,横尸遍野,硝烟弥漫,城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死亡与绝望。
后来两国停战,莫西郡才恢复了生机,但依旧是比较落后和贫穷的地方,直到十二年前,沉月公主的到来,这座地处偏远且贫瘠的城,才有了转机,莫西郡逐渐才富裕起来,也是那个时候,金家决定在莫西郡开金店,就这样,二人在莫西郡相识。
后来,金玦才知道,原来一直潜藏在金家背后那股强大的神秘势力就是他的。
而那时,他们已经是莫逆之交,故而称他为白兄。
忆雪居里。
拓跋珣命人拿来御用的药,正准备亲自为小丫抹药,才发现,她的伤口已经上了药。
深邃的眼眸中闪现过一丝异样的情绪。
“为何今日会在十里亭?”
“不过是去看看施粥棚的情况罢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事,为何要悄悄瞒着我做?”
“殿下,我被世人称为妖女,本已经给你带来诸多麻烦,自然不想再为你添乱,只是想默默的在背后做这件事情。”小丫温柔答道。
听了这话,拓跋珣才软了下来,柔声道:“答应我,以后不要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他们不过是一群愚昧无知的人,竟然还恩将仇报!为了他们根本不值得!”
“可他们也是华玥国的子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不明白,为何朝廷会置之不理?”
拓跋珣顿了顿,不是华玥国不想理他们,而是如今国库空虚,到处都是流民,根本就顾不过来,周围列国虎视眈眈,军需才是首要的。
“若雪,朝廷之事,自有朝廷处理,你不该过问。”
小丫心里一愣,到底是自己刚刚有些失控,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况且,自己跟他说这些做什么?指望他安置流民吗?还是指望他能善待黎民百姓?这种冷血无情的人以后做了帝王,才是华玥国真正的灾难!
红墙绿瓦的皇宫,文武百官正跪在宏伟壮丽的金銮殿里,这金銮殿由琉璃瓦盖成,殿里巍峨屹立着八根蟠龙柱,蟠龙身姿姣美,雕刻得栩栩如生,更透着一股说不尽的威严,彰显着皇家的富贵之气。
拓跋鈞正襟危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之上,缓缓开口道:“朕想听听,各位爱卿对郾城外聚集流民这事,有何看法?”
自从昨日太子殿下亲临难民堆的事情在郾城传开之后,文武百官几乎不约而同地向上递折子,纷纷上奏关于城外难民的事情。
下面的官员一听此言,纷纷侧头交耳,低声议论起来,其中户部侍郎和工部侍郎白海荣都邹着眉头,一脸焦虑。
无人敢答。
“怎么?我华玥,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如今不过是遇到上万个流民,便束手无策了吗?平日一个个都滔滔不绝,能言善辩,今日怎么没人敢开口?”
百官更是哑口无言。一片肃静。
“白侍郎,你说说看。”拓跋鈞突然叫道白海荣。
白海荣一愣,缓缓开口道:“回皇上,如今华玥国灾难连连,不是旱灾,就是洪灾,到处都是流民匪寇,之前拨出去了一波又一波赈灾银两,如今国库早已空虚,实在是再也拿不出银子安置这批难民了。”
拓跋鈞仿佛听到了满意的回答,“可是朕听闻,太子自掏腰包搭棚施粥,安置流民?”
白海荣仿佛在跟皇帝搭戏一般,演给文武百官看,“是,太子殿下还亲自去城外十里亭看望难民,监督施粥棚的进展。”
然后顿了顿,脸色缓和道:“嗯,太子,你做得不错。”
这还是自从妖女之事之后,父皇第一次夸自己。
拓跋珣心底欣喜若狂,面上却小心翼翼道:“父皇,您过奖了,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
三皇子拓跋翼见皇帝对拓跋珣的态度有所转变,也不甘示弱,善于察言观色的他,立马懂了皇帝的意思,“父皇,为父皇分忧理应是作为臣子们应尽的本分,儿臣愿意捐赠黄金一万两安置流民,为父皇分忧。”
拓跋鈞颇为满意的笑道:“嗯,翼儿,好!不愧是皇家的子弟!”
文武百官一听此言,混迹官场的他们,怎么会不懂皇帝的意思,便纷纷争先恐后开口道:“皇上,微臣愿意捐赠黄金三千两。”
“皇上,微臣愿意捐赠黄金一千两。”
“皇上,微臣……”
自此,郾城外的十里亭便变得更热闹了,皇帝把这份安置流民的差事交给了拓跋珣,经过这件事之后,朝中各官员的风向又开始变了,之前心中动摇想攀附翼王府的那些官员,纷纷再次巴结太子府,而拓跋珣在朝中势力又巩固了几分。
既然是太子府安置流民,而婉月本来就乐于帮忙,也就继续留在十里亭主持施粥之事,夜晚依然住在城外搭建的临时住处。
有了更充足的银两,便在离十里亭不远的空地上建起了房屋,就让难民们就此落户,不再流离失所,四处颠沛流离。
那些难民们便更加对拓跋珣歌功颂德,而越来越多的人,对那位传说中的妖女改观,便也不那么憎恨她了。
忆雪居。
小丫深吸一口气,将脸埋进装满水的盆子里,在水里闭目沉思。
自从回到郾城,入了太子府,以为折掉了拓跋珣的两片羽翼,让他在皇帝面前失宠,让他逐渐走向衰败。可出了施粥棚这么一档子事,拓跋珣现在势力更盛从前,那么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功亏一篑!
可偏偏这种局面,还是自己亲手造成的!
“白兄,说说你们怎么认识的?”金玦倒是十分好奇。
“这得要从本公子路过苏河城,住进苏府开始说起了……”
白陌染也不知为何,今日特别想跟人吐露一番,或许是因为对方是金玦吧。
这金玦与他自幼年相识,在北辰国与华玥国的交界处。莫西郡,那是一座充满绝望的城,两国交战,必经之地,那里的百姓,畏惧战争,二十二年前,华玥国建国初期,两国交战,那里因此变成一座血流成河的城池,横尸遍野,硝烟弥漫,城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死亡与绝望。
后来两国停战,莫西郡才恢复了生机,但依旧是比较落后和贫穷的地方,直到十二年前,沉月公主的到来,这座地处偏远且贫瘠的城,才有了转机,莫西郡逐渐才富裕起来,也是那个时候,金家决定在莫西郡开金店,就这样,二人在莫西郡相识。
后来,金玦才知道,原来一直潜藏在金家背后那股强大的神秘势力就是他的。
而那时,他们已经是莫逆之交,故而称他为白兄。
忆雪居里。
拓跋珣命人拿来御用的药,正准备亲自为小丫抹药,才发现,她的伤口已经上了药。
深邃的眼眸中闪现过一丝异样的情绪。
“为何今日会在十里亭?”
“不过是去看看施粥棚的情况罢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事,为何要悄悄瞒着我做?”
“殿下,我被世人称为妖女,本已经给你带来诸多麻烦,自然不想再为你添乱,只是想默默的在背后做这件事情。”小丫温柔答道。
听了这话,拓跋珣才软了下来,柔声道:“答应我,以后不要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他们不过是一群愚昧无知的人,竟然还恩将仇报!为了他们根本不值得!”
“可他们也是华玥国的子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不明白,为何朝廷会置之不理?”
拓跋珣顿了顿,不是华玥国不想理他们,而是如今国库空虚,到处都是流民,根本就顾不过来,周围列国虎视眈眈,军需才是首要的。
“若雪,朝廷之事,自有朝廷处理,你不该过问。”
小丫心里一愣,到底是自己刚刚有些失控,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况且,自己跟他说这些做什么?指望他安置流民吗?还是指望他能善待黎民百姓?这种冷血无情的人以后做了帝王,才是华玥国真正的灾难!
红墙绿瓦的皇宫,文武百官正跪在宏伟壮丽的金銮殿里,这金銮殿由琉璃瓦盖成,殿里巍峨屹立着八根蟠龙柱,蟠龙身姿姣美,雕刻得栩栩如生,更透着一股说不尽的威严,彰显着皇家的富贵之气。
拓跋鈞正襟危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之上,缓缓开口道:“朕想听听,各位爱卿对郾城外聚集流民这事,有何看法?”
自从昨日太子殿下亲临难民堆的事情在郾城传开之后,文武百官几乎不约而同地向上递折子,纷纷上奏关于城外难民的事情。
下面的官员一听此言,纷纷侧头交耳,低声议论起来,其中户部侍郎和工部侍郎白海荣都邹着眉头,一脸焦虑。
无人敢答。
“怎么?我华玥,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如今不过是遇到上万个流民,便束手无策了吗?平日一个个都滔滔不绝,能言善辩,今日怎么没人敢开口?”
百官更是哑口无言。一片肃静。
“白侍郎,你说说看。”拓跋鈞突然叫道白海荣。
白海荣一愣,缓缓开口道:“回皇上,如今华玥国灾难连连,不是旱灾,就是洪灾,到处都是流民匪寇,之前拨出去了一波又一波赈灾银两,如今国库早已空虚,实在是再也拿不出银子安置这批难民了。”
拓跋鈞仿佛听到了满意的回答,“可是朕听闻,太子自掏腰包搭棚施粥,安置流民?”
白海荣仿佛在跟皇帝搭戏一般,演给文武百官看,“是,太子殿下还亲自去城外十里亭看望难民,监督施粥棚的进展。”
然后顿了顿,脸色缓和道:“嗯,太子,你做得不错。”
这还是自从妖女之事之后,父皇第一次夸自己。
拓跋珣心底欣喜若狂,面上却小心翼翼道:“父皇,您过奖了,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
三皇子拓跋翼见皇帝对拓跋珣的态度有所转变,也不甘示弱,善于察言观色的他,立马懂了皇帝的意思,“父皇,为父皇分忧理应是作为臣子们应尽的本分,儿臣愿意捐赠黄金一万两安置流民,为父皇分忧。”
拓跋鈞颇为满意的笑道:“嗯,翼儿,好!不愧是皇家的子弟!”
文武百官一听此言,混迹官场的他们,怎么会不懂皇帝的意思,便纷纷争先恐后开口道:“皇上,微臣愿意捐赠黄金三千两。”
“皇上,微臣愿意捐赠黄金一千两。”
“皇上,微臣……”
自此,郾城外的十里亭便变得更热闹了,皇帝把这份安置流民的差事交给了拓跋珣,经过这件事之后,朝中各官员的风向又开始变了,之前心中动摇想攀附翼王府的那些官员,纷纷再次巴结太子府,而拓跋珣在朝中势力又巩固了几分。
既然是太子府安置流民,而婉月本来就乐于帮忙,也就继续留在十里亭主持施粥之事,夜晚依然住在城外搭建的临时住处。
有了更充足的银两,便在离十里亭不远的空地上建起了房屋,就让难民们就此落户,不再流离失所,四处颠沛流离。
那些难民们便更加对拓跋珣歌功颂德,而越来越多的人,对那位传说中的妖女改观,便也不那么憎恨她了。
忆雪居。
小丫深吸一口气,将脸埋进装满水的盆子里,在水里闭目沉思。
自从回到郾城,入了太子府,以为折掉了拓跋珣的两片羽翼,让他在皇帝面前失宠,让他逐渐走向衰败。可出了施粥棚这么一档子事,拓跋珣现在势力更盛从前,那么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功亏一篑!
可偏偏这种局面,还是自己亲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