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秋魁赛(二)
裴东隅却将目光落在了小丫身上,毫不避讳拓跋珣也在场,对着小丫勾唇一笑,颇有深意。
小丫蔑然将目光望向别处,装作无视。
裴东隅也不怒,也不闹,反而笑了笑。
有位身穿淡黄色绣黄鹂勾勒萤黄色发光丝线纹绣的长纱裙,华丽却不张扬,温婉柔和,整个人透露着娴静优雅的气质。光亮华丽的齐刘海将额头遮住,更凸显出眼睛的灵气,清冷中带着孤傲,让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仿若冰天雪地里开得正艳的腊梅,凌寒独自开,傲霜独立枝头,头上梳碧流仙发髻,一支精美的淡黄色的玉簪穿过,而仅这一支簪子,便是当今太后御赐之物,足以彰显她的尊贵地位,然而却显得低调内涵。
此人正是右丞相顾廷彰与静月公主所生,顾家嫡女顾清禾,亦是太后最最疼爱的外孙女,身份自是娇贵无比,但她性子孤傲,平时很少参加那些所谓的名门千金之间的各种宴会,往往只在皇家盛宴上,才能看见她的身影。
而今日竟然却出现在秋魁赛上,大家都纷纷揣测,她也到了该婚嫁的年龄,应该也是为了择一佳偶才来秋魁赛凑热闹。
若谁能娶得顾丞相嫡女,必然是前途无可限量,再加上顾青禾的容貌算得上绝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日又极少露面,因此想一睹其芳容的贵家公子数不胜数,但心里都是想抱得美人归,故而,今日的比赛,就更多了三分火药味。
“哇!白家公子也来了!”有位平日里温声细语的小姐激动地吼了出来。
“没想到白家公子也会来!好帅……”旁边一位小姐犯花痴一般,两眼放光地目不转睛盯着越走越近的白陌染。
“往年白家公子是从来不会来参加秋魁赛的?怎么今日倒来了?”有位好奇的小姐不解地问道。
“实在稀奇的紧!看来今年这个秋魁赛比往年更热闹了!”七皇子看好戏一般笑道。
只见白陌染依旧是一身白色长袍,上面淡淡地勾勒着朵朵银白色的雪花纹绣,若隐若现,出尘脱俗,一尘不染,宛若上仙落入凡尘,白衣飘飘,似雪花飞舞,飘仙逸尘,三千青丝一半被发冠包裹,一根白玉簪子穿过,脸侧留有两缕青丝,随风舞动,魅人心魄,粉若桃花的唇角微扬,璨若星辰的眸子,对着朝他犯花痴的众多名门小姐微微一眨,便已然有抵抗不住的人,因过分激动,而幸福地晕厥了过去。
坐在最高位置的拓跋鈞亦注视着潇洒而来的白衣少年,看着一袭白衣的白陌染,恍惚间有种错觉,恍若见到了少女时的白依人,同样的超凡脱然,美得似仙,似梦,似幻,似泡沫,让人不敢轻易触碰,虽近在眼前,却恍若天际。
小丫望着人群中而来的白陌染,他永远都是人群中的惊鸿一瞥,极美容貌让他何时何地都是万丈光芒,无法遮挡,白色无疑是最适合他的颜色,但这一切都是基于表面,在小丫心中,白陌染是没有颜色的,所以他可以是任何一种颜色,难以琢磨。
待所有人都落座之后,鼓声再起,秋魁赛正式开始。
所有的参赛少年站成两队,分别比文,比武,比文之后,可以再比武。比文的木台旁站满了人,比武的木台子旁相对较少。
然而白陌染却并未上场,只是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冷眼观望。
拓跋鈞倒是十分关注白陌染,想见识一下白陌染的本事,便对白侍郎笑道:“白陌染为何不参加秋魁赛?听说白家儿郎个个文采飞扬,白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如今朝廷正需要新鲜的血液,白家更要为朝廷多培养人才,巩固我华玥江山才是。”
白侍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一脸恭敬地笑道:“陛下说的是,只是犬子顽固,性子顽劣,恐难当大任。”
“朕瞧着这孩子很不错,前一阵子还英勇救下一条船上的百姓,怎么能说是难当大任呢?”
“回陛下,那不过是碰运气,瞎猫碰上死耗子才成了英雄。”
“白爱卿勿要过分自谦,孩子们长大了,自然是要历练一番,而后才为国建功立业。”
“这……”白侍郎一脸难色地望着旁边坐着的白陌染。
而此刻白陌染正将剥好的橘子放进嘴里,见皇帝和白侍郎的目光齐刷刷地看过来,将嘴里的橘子吞下,籽当着二人的面吐了出来,然后慌张地站起来,双手扶在胸前,声音里满怀紧张道:“草民自是愿参加比文赛。”
“嗯,如此甚好!白爱卿,你多虑了,上次在太子宴上,他分析鬼火杏花的破绽时,头头是道,朕便对他记忆深刻,实乃我华玥国之栋梁啊!”
白侍郎赶紧一脸奉承地笑道:“陛下谬赞,犬子能得陛下赏识,乃吾子之大幸。”
白陌染偷偷瞄了旁边的白侍郎,这犬子,犬子叫得挺顺口的。
白侍郎似乎读懂了白陌染的眼神,满怀歉意的挤出笑脸,这不是为了演戏嘛!你就委屈一下自己。
白陌染冷着脸,不再说话,走下台阶,走到比文那一排后面,翩翩而立,但就这样一站,便将周围的富家公子都比了下去,于他只不过是衬托的绿叶。
“咚——咚——咚——”鼓声再想起,比文赛开始。
评判官上台宣布道:“今日秋魁赛比文,主题冬雪,以冬雪吟诗作赋,书于纸上,书法与意境齐佳者,可夺文魁。”
圆木台上,有的挠头搔耳,蹙眉深思,有的下笔如神,龙飞凤舞,待那些深思熟虑许久后才落笔的青年,都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笔,而摆在白陌染面前的纸上,依然白茫茫一片,干净如初,就像他身上的白衣一样。
“咚——”鼓声落,众青年才俊纷纷提起自己落笔的诗文,展示给评判官和台下的名门小姐门观望。
众人望着台上的诗文,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台下一片热闹,有的人甚至因为争论哪一句诗更出彩,而面红耳赤。
小丫蔑然将目光望向别处,装作无视。
裴东隅也不怒,也不闹,反而笑了笑。
有位身穿淡黄色绣黄鹂勾勒萤黄色发光丝线纹绣的长纱裙,华丽却不张扬,温婉柔和,整个人透露着娴静优雅的气质。光亮华丽的齐刘海将额头遮住,更凸显出眼睛的灵气,清冷中带着孤傲,让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仿若冰天雪地里开得正艳的腊梅,凌寒独自开,傲霜独立枝头,头上梳碧流仙发髻,一支精美的淡黄色的玉簪穿过,而仅这一支簪子,便是当今太后御赐之物,足以彰显她的尊贵地位,然而却显得低调内涵。
此人正是右丞相顾廷彰与静月公主所生,顾家嫡女顾清禾,亦是太后最最疼爱的外孙女,身份自是娇贵无比,但她性子孤傲,平时很少参加那些所谓的名门千金之间的各种宴会,往往只在皇家盛宴上,才能看见她的身影。
而今日竟然却出现在秋魁赛上,大家都纷纷揣测,她也到了该婚嫁的年龄,应该也是为了择一佳偶才来秋魁赛凑热闹。
若谁能娶得顾丞相嫡女,必然是前途无可限量,再加上顾青禾的容貌算得上绝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日又极少露面,因此想一睹其芳容的贵家公子数不胜数,但心里都是想抱得美人归,故而,今日的比赛,就更多了三分火药味。
“哇!白家公子也来了!”有位平日里温声细语的小姐激动地吼了出来。
“没想到白家公子也会来!好帅……”旁边一位小姐犯花痴一般,两眼放光地目不转睛盯着越走越近的白陌染。
“往年白家公子是从来不会来参加秋魁赛的?怎么今日倒来了?”有位好奇的小姐不解地问道。
“实在稀奇的紧!看来今年这个秋魁赛比往年更热闹了!”七皇子看好戏一般笑道。
只见白陌染依旧是一身白色长袍,上面淡淡地勾勒着朵朵银白色的雪花纹绣,若隐若现,出尘脱俗,一尘不染,宛若上仙落入凡尘,白衣飘飘,似雪花飞舞,飘仙逸尘,三千青丝一半被发冠包裹,一根白玉簪子穿过,脸侧留有两缕青丝,随风舞动,魅人心魄,粉若桃花的唇角微扬,璨若星辰的眸子,对着朝他犯花痴的众多名门小姐微微一眨,便已然有抵抗不住的人,因过分激动,而幸福地晕厥了过去。
坐在最高位置的拓跋鈞亦注视着潇洒而来的白衣少年,看着一袭白衣的白陌染,恍惚间有种错觉,恍若见到了少女时的白依人,同样的超凡脱然,美得似仙,似梦,似幻,似泡沫,让人不敢轻易触碰,虽近在眼前,却恍若天际。
小丫望着人群中而来的白陌染,他永远都是人群中的惊鸿一瞥,极美容貌让他何时何地都是万丈光芒,无法遮挡,白色无疑是最适合他的颜色,但这一切都是基于表面,在小丫心中,白陌染是没有颜色的,所以他可以是任何一种颜色,难以琢磨。
待所有人都落座之后,鼓声再起,秋魁赛正式开始。
所有的参赛少年站成两队,分别比文,比武,比文之后,可以再比武。比文的木台旁站满了人,比武的木台子旁相对较少。
然而白陌染却并未上场,只是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冷眼观望。
拓跋鈞倒是十分关注白陌染,想见识一下白陌染的本事,便对白侍郎笑道:“白陌染为何不参加秋魁赛?听说白家儿郎个个文采飞扬,白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如今朝廷正需要新鲜的血液,白家更要为朝廷多培养人才,巩固我华玥江山才是。”
白侍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一脸恭敬地笑道:“陛下说的是,只是犬子顽固,性子顽劣,恐难当大任。”
“朕瞧着这孩子很不错,前一阵子还英勇救下一条船上的百姓,怎么能说是难当大任呢?”
“回陛下,那不过是碰运气,瞎猫碰上死耗子才成了英雄。”
“白爱卿勿要过分自谦,孩子们长大了,自然是要历练一番,而后才为国建功立业。”
“这……”白侍郎一脸难色地望着旁边坐着的白陌染。
而此刻白陌染正将剥好的橘子放进嘴里,见皇帝和白侍郎的目光齐刷刷地看过来,将嘴里的橘子吞下,籽当着二人的面吐了出来,然后慌张地站起来,双手扶在胸前,声音里满怀紧张道:“草民自是愿参加比文赛。”
“嗯,如此甚好!白爱卿,你多虑了,上次在太子宴上,他分析鬼火杏花的破绽时,头头是道,朕便对他记忆深刻,实乃我华玥国之栋梁啊!”
白侍郎赶紧一脸奉承地笑道:“陛下谬赞,犬子能得陛下赏识,乃吾子之大幸。”
白陌染偷偷瞄了旁边的白侍郎,这犬子,犬子叫得挺顺口的。
白侍郎似乎读懂了白陌染的眼神,满怀歉意的挤出笑脸,这不是为了演戏嘛!你就委屈一下自己。
白陌染冷着脸,不再说话,走下台阶,走到比文那一排后面,翩翩而立,但就这样一站,便将周围的富家公子都比了下去,于他只不过是衬托的绿叶。
“咚——咚——咚——”鼓声再想起,比文赛开始。
评判官上台宣布道:“今日秋魁赛比文,主题冬雪,以冬雪吟诗作赋,书于纸上,书法与意境齐佳者,可夺文魁。”
圆木台上,有的挠头搔耳,蹙眉深思,有的下笔如神,龙飞凤舞,待那些深思熟虑许久后才落笔的青年,都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笔,而摆在白陌染面前的纸上,依然白茫茫一片,干净如初,就像他身上的白衣一样。
“咚——”鼓声落,众青年才俊纷纷提起自己落笔的诗文,展示给评判官和台下的名门小姐门观望。
众人望着台上的诗文,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台下一片热闹,有的人甚至因为争论哪一句诗更出彩,而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