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迁 校
简直是从平平家逃出来,平平妈也太拼了。
以前,和一帮纨绔混天下,什么事情都经历过。这样的玩乐纯属平常,但平平妈显然很生疏,几次将自己弄得痛不欲生。但她一直坚持到有结果,才满意地对自己笑。
或许是在家偷看过小片子,或许是听莲花嫂子说过,今天才这样做的。
走在阳光下,杨政丞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很荒谬的遭遇。
不知该和李悦怎么说才好,这件事不说,藏在心里吗?说出来,估计李悦也无法接受。说到底,还是莲花嫂子在搞怪,最初就不该相信她那套怪论。
不过,想回来又觉得没什么,平平妈有这样的想法,才有生活的动力,如果一味死气沉沉,她身体真的能够撑多久?如此想,莲花嫂子还真有一套,虽诡异,却有效果。
下午,求军镇长和村里正式通知村小,第二天到新场地上学。村小这边的桌椅等,在学生散放回家之后再搬走。
村里对村小搬迁的事会跟各组村民解释清楚,李悦和杨政丞则要交待好学生,明早到学校就不是来村小这里,而是到村民家里去。
学前班和一年级在李盘家,用他家大门上的吊脚楼,光线还不错。吊脚楼原本隔成两间,如今打通,面积有四十多平米。学前班和一年级背靠背安排,勉强装得下。小二班在隔壁另一家,就占用堂屋,用土砖暂时格外用作教室。
他们家就两老人家住着,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偶尔来一次电话,已经有三年不回村里。老人家叫辉伯、老婶婶,很爽快地答应让学生在他们家读书。
叮嘱学生明天到新场地上课,杨政丞还让他们在自己桌椅上写名字,免得明天弄错了。学生们高高兴兴的,在桌椅上找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写好名字,免得有人使坏,擦掉他们的名字。
学生都走后,村里组织人搬桌椅,杨政丞、李悦自然参与。加上求军镇长等干部,十多个人三次就把学生桌椅搬完,安排在新场地。
杨政丞和李悦的东西也要搬,不过,并不急。今天收拾好,明天再搬也行。
搬完桌椅,李悦和杨政丞先在辉伯家把桌椅按之前的排位整理好,黑板也订好。辉伯家光线不好,牵了灯,两个四十瓦的电杠,开了灯后光线很足,比之前的教室要强。
一张一张桌椅排好,李悦、求军镇长等人还坐到桌椅上试试,看是不是适应。新场所占地小,课桌椅离黑板太近,讲课倒是无所谓,不知学生能不能调整过来。
看过小二班,再去李盘家的吊脚楼。吊脚楼是木板楼,走起来很响。等明天学生来了,下课时肯定会很吵,响声很乱。
“一定要交待好学生,不准在楼上乱跑,追来追去。”求军镇长强调这件事已经好几次了,因为楼上的木板有些旧,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问题,就怕乱跑。
另外就是外面的栏杆,间隙稍微大了些,如今,用棕绳捆了四环,但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就要求老师要监管好学生,李悦每次都认真地答应下来。
进教室,东西两端都是黑板。东侧是一年级,十几张小桌子分成五列、三排,位子其实没有排满;西侧是学前班,前面也说一块黑板,然后,是小桌椅,也排列整齐。
李悦在这里上课时,一节课中会先在小一这边讲课,讲完了,布置作业或复习巩固,再到学前班来讲课。当然,学前班的孩子有大有小,年龄不等。上课只是一种形式,让学生别乱走乱跑。对他们知识点传授并没要求,仅是对记住知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在这里上课,每一堂课都如此。如今,有杨政丞来支教,李悦不用一节课上三个班,相对说来轻松不少。像落鹰坪村小这种上课模式,以前在偏远地区很普遍的,叫复式班。
求军镇长看了新场所,问李悦和杨政丞有没有困难,两人都表示能够让教学秩序正常运转。以前,下午有体育课、唱歌等,可集中在一起来进行,如今要集中,就必须把小二班从辉伯家调出来。
第二天早早,杨政丞和李悦在搬生活用品,龙亚男就赶到村里了。求军镇长等干部、莲花嫂子、刘敏等也在帮忙搬东西,住到莲花嫂子家二楼,从另一道门上楼,而不是穿过诊所。
东西搬完,学生也开始到来,龙亚男、求军镇长、李盘、刘敏等一切协助,指挥学生进入新场所去。前后一个多小时,学生都入校了。龙亚男等人留在村里看这边上学情况。
这些过程,镇政府有人专做拍摄与记录,留下原始资料,便于今后做宣传。
学生们开始有些新奇,上课时不时分心看着周围,或看看亮着的灯。杨政丞讲完课,要学生写一段新教室的文字。
这阶段,学生写文字还不叫作文,而是写话。就是把自己想到的话写出来,或说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个事情老师最悠闲,学生最头痛。有点学生闲话多,但要写话,一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因为他已经没有思考了。
到中午,龙亚男要杨政丞和李悦一起吃中餐,说今天是搬迁日,得聚一餐。当然,不是庆贺之意,而是镇上要慰劳一下两位老师,接下来还要他们辛苦,监管好所有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新场所安全、正常学习。
杨政丞笑着答复,与龙亚男说笑一阵,对这位领导很尊重。村小旧楼明天会推倒,清理好旧址,这里的工作才暂告一段落。
镇上目前认可落鹰坪村小重建,刘秘书、莫植平、王文全等人也不过来干预这边的工作推进。杨政丞心里明白,王文全等人是给形势逼迫才做出这样的选择,心里肯定有想法。
自己一个支教老师,镇上真要打压自己,也发挥不了多少效用。而在重建村小过程中,王文全等人也不可能明面上给阻力,这就够了。
以前,和一帮纨绔混天下,什么事情都经历过。这样的玩乐纯属平常,但平平妈显然很生疏,几次将自己弄得痛不欲生。但她一直坚持到有结果,才满意地对自己笑。
或许是在家偷看过小片子,或许是听莲花嫂子说过,今天才这样做的。
走在阳光下,杨政丞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很荒谬的遭遇。
不知该和李悦怎么说才好,这件事不说,藏在心里吗?说出来,估计李悦也无法接受。说到底,还是莲花嫂子在搞怪,最初就不该相信她那套怪论。
不过,想回来又觉得没什么,平平妈有这样的想法,才有生活的动力,如果一味死气沉沉,她身体真的能够撑多久?如此想,莲花嫂子还真有一套,虽诡异,却有效果。
下午,求军镇长和村里正式通知村小,第二天到新场地上学。村小这边的桌椅等,在学生散放回家之后再搬走。
村里对村小搬迁的事会跟各组村民解释清楚,李悦和杨政丞则要交待好学生,明早到学校就不是来村小这里,而是到村民家里去。
学前班和一年级在李盘家,用他家大门上的吊脚楼,光线还不错。吊脚楼原本隔成两间,如今打通,面积有四十多平米。学前班和一年级背靠背安排,勉强装得下。小二班在隔壁另一家,就占用堂屋,用土砖暂时格外用作教室。
他们家就两老人家住着,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偶尔来一次电话,已经有三年不回村里。老人家叫辉伯、老婶婶,很爽快地答应让学生在他们家读书。
叮嘱学生明天到新场地上课,杨政丞还让他们在自己桌椅上写名字,免得明天弄错了。学生们高高兴兴的,在桌椅上找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写好名字,免得有人使坏,擦掉他们的名字。
学生都走后,村里组织人搬桌椅,杨政丞、李悦自然参与。加上求军镇长等干部,十多个人三次就把学生桌椅搬完,安排在新场地。
杨政丞和李悦的东西也要搬,不过,并不急。今天收拾好,明天再搬也行。
搬完桌椅,李悦和杨政丞先在辉伯家把桌椅按之前的排位整理好,黑板也订好。辉伯家光线不好,牵了灯,两个四十瓦的电杠,开了灯后光线很足,比之前的教室要强。
一张一张桌椅排好,李悦、求军镇长等人还坐到桌椅上试试,看是不是适应。新场所占地小,课桌椅离黑板太近,讲课倒是无所谓,不知学生能不能调整过来。
看过小二班,再去李盘家的吊脚楼。吊脚楼是木板楼,走起来很响。等明天学生来了,下课时肯定会很吵,响声很乱。
“一定要交待好学生,不准在楼上乱跑,追来追去。”求军镇长强调这件事已经好几次了,因为楼上的木板有些旧,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问题,就怕乱跑。
另外就是外面的栏杆,间隙稍微大了些,如今,用棕绳捆了四环,但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就要求老师要监管好学生,李悦每次都认真地答应下来。
进教室,东西两端都是黑板。东侧是一年级,十几张小桌子分成五列、三排,位子其实没有排满;西侧是学前班,前面也说一块黑板,然后,是小桌椅,也排列整齐。
李悦在这里上课时,一节课中会先在小一这边讲课,讲完了,布置作业或复习巩固,再到学前班来讲课。当然,学前班的孩子有大有小,年龄不等。上课只是一种形式,让学生别乱走乱跑。对他们知识点传授并没要求,仅是对记住知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在这里上课,每一堂课都如此。如今,有杨政丞来支教,李悦不用一节课上三个班,相对说来轻松不少。像落鹰坪村小这种上课模式,以前在偏远地区很普遍的,叫复式班。
求军镇长看了新场所,问李悦和杨政丞有没有困难,两人都表示能够让教学秩序正常运转。以前,下午有体育课、唱歌等,可集中在一起来进行,如今要集中,就必须把小二班从辉伯家调出来。
第二天早早,杨政丞和李悦在搬生活用品,龙亚男就赶到村里了。求军镇长等干部、莲花嫂子、刘敏等也在帮忙搬东西,住到莲花嫂子家二楼,从另一道门上楼,而不是穿过诊所。
东西搬完,学生也开始到来,龙亚男、求军镇长、李盘、刘敏等一切协助,指挥学生进入新场所去。前后一个多小时,学生都入校了。龙亚男等人留在村里看这边上学情况。
这些过程,镇政府有人专做拍摄与记录,留下原始资料,便于今后做宣传。
学生们开始有些新奇,上课时不时分心看着周围,或看看亮着的灯。杨政丞讲完课,要学生写一段新教室的文字。
这阶段,学生写文字还不叫作文,而是写话。就是把自己想到的话写出来,或说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个事情老师最悠闲,学生最头痛。有点学生闲话多,但要写话,一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因为他已经没有思考了。
到中午,龙亚男要杨政丞和李悦一起吃中餐,说今天是搬迁日,得聚一餐。当然,不是庆贺之意,而是镇上要慰劳一下两位老师,接下来还要他们辛苦,监管好所有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新场所安全、正常学习。
杨政丞笑着答复,与龙亚男说笑一阵,对这位领导很尊重。村小旧楼明天会推倒,清理好旧址,这里的工作才暂告一段落。
镇上目前认可落鹰坪村小重建,刘秘书、莫植平、王文全等人也不过来干预这边的工作推进。杨政丞心里明白,王文全等人是给形势逼迫才做出这样的选择,心里肯定有想法。
自己一个支教老师,镇上真要打压自己,也发挥不了多少效用。而在重建村小过程中,王文全等人也不可能明面上给阻力,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