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 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满堂带着庄文和关青上了马车, 便看到对面两个大男人正拿袖子抹泪,他一阵恶寒,“怎么了?”
  庄文声音哽咽, “大人, 您其实不必如此。”
  跟在大人身边这么些年,他约莫也能猜到大人的喜好。大人对郑同知根本看不上眼,这次却为了他们, 给郑大人这么个大人情。
  林满堂展开折扇, “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他对你们有知遇之恩, 你们无法拒绝他的邀请。我帮你们,也是帮自己。不瞒你们说,我现在府上还真离不开二位。”
  一个合格的管家哪那么容易就寻到。虽然这几年, 小庄村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有了长劲儿, 可到底眼界窄一些,没经过事儿, 办事能力差庄文很多。只能慢慢磨练。
  至于关青, 他识文断字, 又熟悉律法,底下那些小子读啥啥不成, 根本替代不了他。
  关青也不矫情,拱手致谢,“多谢大人, 以后属下必定肝脑涂地。”
  庄文也跟着附和, “以后小的一定好好办差。”
  林满堂笑道,“只要你们不嫌我霸道就成。”
  庄文忙道, “大人说的哪儿话。您这些年处处厚待我们, 能留在您身边, 是我们的福分。”
  郑栾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不假,可郑家有许多仆人,不敢太过信任他们。林满堂是他们微末时就认识的朋友,知根知底,为他办事,他从来不会多想,也不会防备他们。
  这份信任让人舒心,做起事来也不必担心被大人防备。
  回了家,李秀琴听他这操作,有些糊涂了,“你不是不想帮他吗?”
  “我突然觉得这样处理更好。”林满堂笑道,“既不用让他跟咱们绑一条船上,又能让他心存感激,这样广结善缘,也是一件好事。”
  李秀琴无语,“你不是说他根本不会帮你吗?”
  “大事指不上,小事还可以帮帮忙的。你要知道大事也是由一个个小事堆积而成。”他指着嫁妆单子,“就比如这上面,整体很大,但分散到小事,也就不难了。”
  李秀琴细细一想,觉得挺有道理。
  “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以后可以互相收些小礼,太贵重的礼就不要收了。”林满堂笑道,“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就成。”
  官场上能不得罪还是别得罪人。
  李秀琴对官场之事不懂,自然他说什么就听什么,点头应了下来。
  另一边,皇上正在御书房练字,听暗卫汇报林满堂帮了郑栾,笔尖顿了顿。
  黄章帮他磨墨,“看来这林大人也不是个善茬。”
  这才当上户部侍郎多久呀,居然也知道结党营私了。
  皇上显然比以前耐心多了,淡淡道,“水至清则无鱼,薛爱卿大概就是因为太清,最后才那样吧。”
  林满堂不愿当孤臣,他那样的人不恋权却惜命,广结善缘,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属下帮手,都在他预料之中。
  黄章心一跳,皇上以前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现在居然可以容忍自己的喜欢的臣子拉帮结派,这心性还真是不一样了。
  翌日早食,李秀琴起来时,林满堂已经去早朝了。
  她问闺女,“家里的铺子弄好了吗?”
  林晓点头,“都好了。地方很宽敞,东西也很齐全。就是那地方不在闹市,在城西,有点偏。周围住的也不是什么有钱人,生意能好吗?”
  李秀琴管家这么多年,但论做生意还是不及林满堂,她对他有迷之自信,“你爹亲自去看过,他说可以,那肯定没问题。”
  林晓将信将疑,她可没看出来,“我问过那边作头了,说是明天就能完工。”
  李秀琴拿出之前就算好的日子,“三日后是个好日子,正好开业。”
  林晓点头,“也成。”
  另一边,林满堂下了朝,就发现有个老臣走到他旁边,阴阳怪气冲他打招呼,“你就是林满堂?”
  大家都是同僚,就算林满堂位分比这人低,也不该直呼其名,最低也得叫字,可这人偏偏叫他全名,就有些失礼了。
  林满堂察觉出对方来者不善,却因为不认识对方,点头颔首,“是,在下是姓林,名满堂,字务实。”
  那老臣哼道,“果然是沽名钓誉之徒。”
  林满堂顿时怒火中烧,这人是疯狗吗?居然乱咬人,他哼道,“老大人,似乎对皇上处事不满?”
  上回好几个臣子被分配到翰林院当编修。看来这人与那些人是一丘之貉。
  老臣摆手,“国库连年空虚,樊城百姓连年吃不饱以致发生□□,你却在云南府开设免费学堂,老夫说沽名钓誉,有何不对?”
  林满堂微怔,反唇相讥,“老大人,樊城百姓吃不饱饭,那是因为县令无能。下官在云南府开免费学堂,是因为收上来的税多,让他们能够识文断字,为国家效力。若您真不满下官做法,咱们可以到皇上面前一评高低。”
  “果然是牙尖嘴利。”老臣挑剔地打量他,“你且等着,本官一定会抓到你的把柄。”
  说完一甩袖子走了。
  林满堂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莫名其妙。
  刘青文从后面追上来,有些担忧,“干爹,刚刚尉迟大人说什么了?”
  林满堂侧头,“刚刚那是尉迟大人?”
  他就算对京官不太了解,也听过尉迟恭的名头,尉迟恭出身寒门,在宁远当小县令之时,就自作主张斩了先皇宠妃的外侄,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后先皇赦免他的死罪,升他为刑部侍郎,后来又因为触怒皇上,被贬官。
  这人经历三起三落,是历经两朝的老臣,也是当初极力向先皇推荐当今的重要功臣。
  他脾气刚硬,只要看不惯,谁都敢参,在朝中像只疯狗,先皇对他又恨又爱。当今对他倒是非常喜欢,让他担任御史大夫一职,监察百官。
  别看他是从三品,比林满堂还低一级,可人家身上还有侯爵,所以林满堂对他也只能称下官。
  上次沈家□□,他在外地查贪墨,躲过一劫。否则就以他的暴脾气,估计早就成了沈家人的刀下魂。
  刘青文点头,“是啊。前阵子,皇上派他去樊城安抚百姓。前几天才回来,听说那里的百姓饿死很多。”
  林满堂长舒一口气,原来这人与上回参女儿的那伙人根本不是一路人,他还以为女儿又要被这些人拿出来说嘴呢。
  “干爹,他刚刚说什么了?我瞧着你俩好像要吵起来了?”刘青文压低声音道,“你可千万别得罪他。他这人在外头名声极好。皇上对他也很宽容。”
  因为他经常在外面查贪官污吏,给皇上捞钱。否则皇上哪能受得了他这脾气。
  林满堂失笑,这可由不得他,人家要盯着他,他能怎么办?
  林满堂拍拍他肩膀,“没事。我会小心的。”
  刘青文点了点头。
  三日后,城西最大的杂货铺子“良国百货”正式开业。
  良国百货里面品种齐全,吃的、用的、穿的都有,走的是中档路线,许多东西比外面还要便宜。
  就比如开业这天,为了吸引顾客,李秀琴把劣等茶叶直接以十文钱一斤的价格在门口搞促销。这个价钱绝对是亏本卖。
  毕竟从云南大老远运过来,光路费都不止这些。
  有些附庸风雅的读书人喜欢喝茶,他们手头没那么多钱,只能十天半月喝一回。
  家里人得知这边有卖茶叶,价格很便宜,便争着过来买。
  有些条件稍微好点的百姓看到这么多人,也过来凑热闹。
  他们买不起一斤,也愿意买上两三两,回去也尝尝味儿,留着逢年过节待客用。
  开业前三天,靠着茶叶,良国百货生意还算不错。
  **
  休沐这天,林满堂问起新铺子生意,“现在每天进账多少?”
  李秀琴昨晚才看过,不用翻账本也能报账,“昨天没促销,生意差了些。每天销售额才三十多两。”
  林满堂蹙眉,他投入的成本有一万两。
  每天三十两,一个月是九百两,除去工钱、打点,大概有三成利润,一个月也仅两百七十两。一年是三千两百四十两。也就是说要三年才能回本。这回报率也太低了。
  林满堂侧头看媳妇,“铺子有什么问题?”
  “每天来铺子的都是附近百姓。我也照你的吩咐找人在京城闹市吆喝。但是好像不起什么效果。那些有钱人根本不愿意去。”
  林满堂想了想,“兴许不是主子们不愿意去,而是那些管事不愿意跑呢。”
  城西到底远了点。那些管事轻易也不会换采买。
  林晓揶揄道,“之前我被人弹劾,明明只是一件小事,也没有刻意宣传,就因为是状元女儿,就闹得满城皆知。现在您让人在闹市那么喊,都没人搭理。这差别可真大啊。”
  林满堂眸光闪了闪,突然迸发出一个好主意,他扭头吩咐范寡妇,“我晌午要吃炒鸭信。”
  范寡妇一呆,“鸭信?单炒吗?”
  老天爷,炒一盘鸭信得要杀多少只鸭子啊?
  林满堂点头,“当然。大伙这段时间忙着置办嫁妆,你们也都辛苦了。今晚给下人加个菜,就做红烧鸭肉吧。”
  范寡妇喜滋滋应了,去外院找庄文拿银子。
  庄文听说大人要吃鸭信,一次要买五十只鸭子,虽然有些惊讶大人今天如此奢侈,但还是给范寡妇掏了钱。
  范寡妇拿着银子去良国百货买鸭子。
  虽然铺子是林家开的,但外是外,内是内,两者账目是分开的,所以一样要给钱。
  到了晌午,范寡妇做的一道炒鸭信就摆上林家饭桌。
  上菜前,林满堂特地不让范寡妇报菜名,给两个孩子一人夹一筷子。
  七七和宝柱没吃过这道菜,将整个鸭信放进嘴里,鸭信柔韧的口感很有嚼劲,滋味美美无比。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两个孩子狼吞虎咽吃起来,争着夹那道鸭信。
  林晓和李秀琴嫌那菜恶心,不愿意吃,就没伸筷子。
  七七歪着脑袋,要给林晓夹,“姐姐吃。”
  林晓挪开碗,“我不吃。”她忍了又忍,“七七,你知道鸭信是什么吗?”
  七七摇头,好奇追问,“是什么呀?以前从来没吃过。”
  宝柱也跟着点头,“对,从来没吃过,可真好吃。”
  林晓见两个小家伙吃得津津有味,逗趣道,“既然这是鸭子的某个部位,你们瞧着这外形,就猜不到吗?”
  七七看着姐姐这不怀好意的眼神,这眼神她太熟悉不过,每次姐姐整他们的时候,就爱这么笑,再仔细回想她话的含义,她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这是?”
  林晓笑眯眯看着她。
  “难道这是鸭屁股?”
  林晓翻了个白眼,抚了抚额,“你家鸭屁股长这样啊,再猜。”
  七七苦恼地拧紧小眉头,却没注意到旁边的宝柱已是瑟瑟发抖,等她回过神,就对上宝柱惊恐的大眼睛,而后扶着肚子狂吐。
  七七放下筷子,小大人似地拍他的背,嘴里还关心着,“你吃坏什么东西了吗?怎么吐了?”
  宝柱吐干净了,扭头看见林满堂正吃着鸭信津津有味,“爹?您给我们吃的是鸭舌?”
  林满堂笑了,“对啊。味道好吧?”
  他这么一说,宝柱更想吐了,李秀琴瞪了林满堂一眼,“你们爷俩可真会添乱,好好的话吃的。”
  林满堂看向七七,又看看宝柱,“啧啧,你连你妹妹都不如,哎哟,咱们家可真是阴盛阳衰啊。一代不如一代。”
  林晓噗嗤一声笑了,冲她爹挤眼睛,“爹,你也觉得你在家里的地位不如娘吧?”
  “是啊,咱家的钱都归你娘管着。她是咱家老大。”林满堂逗七七,“七七呀,你可要把你的私房钱藏好了。要想有地位坐得稳,钱袋子就要牢牢握在手心。这是你的底气。”
  小闺女才多大,竟教他这些,李秀琴哭笑不得,推他一下,“你有没有正溜?大的就教成俗事不问的大傻子,小的就教成钱精,你可真行。”
  林晓已经定了亲,李秀琴最近教她管家。
  可这孩子对这些俗事不上心,屁股就像长刺似的,待一会儿,就想溜出去。
  李秀琴无奈,只能让郑氏教巧儿,自己再拨一个管事婆子过去,比如葛有福的大儿子和大儿媳,一个在外面办差,一个在内院当管事婆子。到时候也能帮女儿减轻负担。
  林晓翻了个白眼,“娘,您能不能别什么事都扯到我身上。您不是教我看账了吗?我已经学会了呀。”
  “光看账有什么用啊。您也得学管家。”李秀琴挥了挥手,下人们陆陆续续退了出去,“你得学些御人之道,恩威并施,他们才糊弄不了你。”
  林满堂深以为然,点头附和,“你娘说的有道理。我知道你聪明,不耐烦听这些零零碎碎。但是你得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以后才能找到这些人犯错点。要不然你看谁不满意就将人撵出府,对你名声也不好。”
  林晓抿了抿嘴,她的地雷探测仪还差最好一点,她只想早点弄出来,可家里一堆事,让她始终不得闲,“那好吧。我学。”
  李秀琴松了一口气,想了想,又道,“你不是要弄你的那个探测仪吗?正好过段时间,咱们家要去乡下买地,到时候盖个院子,你想怎么折腾都行。”
  林晓眼睛一亮,在城里住着方便,可地方太挤了,屁大点事就闹得街坊四邻全都知道了。
  自打上回将地1雷引爆,她就再也没尝试了。要是在乡下有块地方,那可真是太好了。
  林晓眉眼弯弯,“好,我肯定好好学。”
  ※※※※※※※※※※※※※※※※※※※※
  感谢在2020-12-08 17:15:52~2020-12-09 12:10: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晶莹 100瓶;天蝎羊 50瓶;关于否、无敌熊猫 10瓶;小宝妈 2瓶;夜未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