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9章 审讯专家
徐匡忠在领导身边当了多年的司机,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两个年轻的纪检员就想撬开他的嘴实在是太难了。
对徐匡忠的审讯虽然如火如荼在进行,但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这样的审讯速度让负责此案的领导暗暗焦急。
纪检人员审讯违纪人员的时候是要有一定方式方法的,曾经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老手们曾经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干预谈话人员情绪的方法。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消除违纪人员对立情绪,对立情绪在是影响被调查人供述的主要障碍,案件审讯人员方法不正确会加重被调查人的这种对立情绪;
另外,减缓心里压力,纪检人员要想办法主动缓和谈话的气氛和谈话的语调,放慢谈话的速度,暂避开实质性问题,转变一个话题,使双方实现心理上的接触,从而使被调查人对调查人员不自觉产生信任感。
然后,出其不意促其紧张心态,在谈话中常常有这种现象,被调查人侥幸心理严重,自以为防守严密,早已编造好供词,表现出轻松自信,甚至态度傲慢。
对此,调查人员可在被调查人狂妄自信、缺乏防备的情况下,骤然地提出一个与以前谈话毫无联系,而被调查人又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突然出示一份具有一定份量的证据,打破他的自信感和防御计划,使其心理防线崩溃,这样就为谈话顺利进行打开了突破口。
对于那些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或爱自作聪明的被调查人,可以采取加快谈话速度的方法紧迫不舍地提问,以打乱他的阵脚。
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一方面调查人员利用自己的主动地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问题,将被调查人编好的供词压下去,不让他把谎言讲出来,避免因此造成谈话僵局。
另一方面,在快速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被调查人被迫接受了这种速度,就会无暇周密考虑和拖延回答,再也来不及去编造谎言。加快问话速度的频率也是"促成紧张心态"的方法之一。
当违纪人坐在被审讯的位置时,其心理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运用各种谈话技巧方法,多准备一些问题,谈话提问转得要突然,使被调查人忙于应付,完全处于被动之中,造成其顾此失彼,防不胜防的局面。
这是一种使被调查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谈话规律摸不清谈话目的的战术技巧,常常令被调查人感到心慌意乱,首尾难顾。
当被调查人乱了方寸之时,审讯人员再及时打出过硬证据,首先攻下他一条比较要害的错误,这样,就会从精神上击垮其防御能力。
为了尽快攻下徐匡忠这样心理素质较为强硬的对象,省纪委特意连夜从省里调来精兵强将,一位据说是在心理学领域颇为著名的专家,专门审讯徐匡忠。
夜幕再次降临,今晚已经是对徐匡忠接连审讯的第三个晚上,七十二小时轮轴转的审讯人员,依旧没能撬开徐匡忠的那张嘴。
现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不眠不休,徐匡忠的身体承受能力显然已经达到了某个极限,即便如此,当纪检人员问话的时候,他依旧能逻辑清楚不乱说一个字。
就在双方一问一答陷入胶着状态几乎无法继续的时候,上级部门请来的心理学专家总算到了,一个六十出头头发略显花白的干瘦老人出现在审讯室。
此人一进门,知晓身份的两名审讯人员立马恭敬冲着老人握手招呼,然后如释重负从审讯室里出来,把审讯桌后的座位留给了老人。
此人是谁?他便是在省内政法界著名的审讯心理学专家吴教授,亦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审讯心理学》等四本内有诸多审讯实战案例的书。
尽管众人称呼他是“教授”,其实此人在反贪部门工作,因为长期在一线跟各种腐败分子面对面过招,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审讯办法。
吴教授审讯手段跟普通的审讯人员有很大区别,除了语境设置的区别外,他偶尔会用催眠,测谎仪等手段协助审讯。
吴教授进门后,立马引起徐匡忠的警觉,尽管他不了解此人是何身份,但是从刚才两名纪检员出门前对他恭敬有加的态度,他首先判断出,此人肯定是领导。
徐匡忠瞪着一双充血疲惫的眼神看着吴教授,像是看向进犯自己领地的外来入侵者,眼神里带着警惕,敌视,还有几分凶狠。
吴教授并未一屁股坐在审讯卓后,而是从身上掏出一包烟,站在审讯桌旁,冲着徐匡忠晃了晃:
“来一根?”
徐匡忠咽了一口吐沫,狐疑眼神看了他一眼,轻轻摇摇头,吴教授诧异神情:
“你不吸烟?”
徐匡忠不作声,只是静静的看着此人表演,以前给领导当司机的习惯让他从来都是滴酒不沾,开车不喝酒的道理人尽皆知,领导不喜欢车上有烟味,所以他从来不吸烟。
吴教授脸上露出惋惜神情,他居然冲着徐匡忠笑笑,调侃道: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毛主席他老人家还是个老烟枪呢?不抽烟的男人现在可是少之又少啊,尤其是经常在场面上混的人。”
吴教授的说话口气就像是跟一个经常见面的老朋友闲话家常,尽管他故作轻松,可是徐匡忠脑子里那根玄却绷的很紧。
他意识到,“此人恐怕是来套自己话了,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就想做通自己思想工作,表面上轻松其实跟刚才严词审讯的两人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
“你也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以为一直负隅顽抗就能侥幸过关?怎么可能呢?你要是没干那些事,人家怎么会说你干呢?人家举报人说话难道就没有凭据吗?”
吴教授慢悠悠说出这句话,这是审讯手段中最常用的“联想法”——让对方开始想了,是不是纪委的人已经找到了什么证据?还是内部有人已经说了啥了.......
徐匡忠依旧是沉默不语,只是眼神里却少了几分之前的不可一世,不自觉低头思忖了足足有三分钟,才重又抬起头来看向吴教授。
对徐匡忠的审讯虽然如火如荼在进行,但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这样的审讯速度让负责此案的领导暗暗焦急。
纪检人员审讯违纪人员的时候是要有一定方式方法的,曾经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老手们曾经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干预谈话人员情绪的方法。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消除违纪人员对立情绪,对立情绪在是影响被调查人供述的主要障碍,案件审讯人员方法不正确会加重被调查人的这种对立情绪;
另外,减缓心里压力,纪检人员要想办法主动缓和谈话的气氛和谈话的语调,放慢谈话的速度,暂避开实质性问题,转变一个话题,使双方实现心理上的接触,从而使被调查人对调查人员不自觉产生信任感。
然后,出其不意促其紧张心态,在谈话中常常有这种现象,被调查人侥幸心理严重,自以为防守严密,早已编造好供词,表现出轻松自信,甚至态度傲慢。
对此,调查人员可在被调查人狂妄自信、缺乏防备的情况下,骤然地提出一个与以前谈话毫无联系,而被调查人又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突然出示一份具有一定份量的证据,打破他的自信感和防御计划,使其心理防线崩溃,这样就为谈话顺利进行打开了突破口。
对于那些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或爱自作聪明的被调查人,可以采取加快谈话速度的方法紧迫不舍地提问,以打乱他的阵脚。
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一方面调查人员利用自己的主动地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问题,将被调查人编好的供词压下去,不让他把谎言讲出来,避免因此造成谈话僵局。
另一方面,在快速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被调查人被迫接受了这种速度,就会无暇周密考虑和拖延回答,再也来不及去编造谎言。加快问话速度的频率也是"促成紧张心态"的方法之一。
当违纪人坐在被审讯的位置时,其心理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运用各种谈话技巧方法,多准备一些问题,谈话提问转得要突然,使被调查人忙于应付,完全处于被动之中,造成其顾此失彼,防不胜防的局面。
这是一种使被调查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谈话规律摸不清谈话目的的战术技巧,常常令被调查人感到心慌意乱,首尾难顾。
当被调查人乱了方寸之时,审讯人员再及时打出过硬证据,首先攻下他一条比较要害的错误,这样,就会从精神上击垮其防御能力。
为了尽快攻下徐匡忠这样心理素质较为强硬的对象,省纪委特意连夜从省里调来精兵强将,一位据说是在心理学领域颇为著名的专家,专门审讯徐匡忠。
夜幕再次降临,今晚已经是对徐匡忠接连审讯的第三个晚上,七十二小时轮轴转的审讯人员,依旧没能撬开徐匡忠的那张嘴。
现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不眠不休,徐匡忠的身体承受能力显然已经达到了某个极限,即便如此,当纪检人员问话的时候,他依旧能逻辑清楚不乱说一个字。
就在双方一问一答陷入胶着状态几乎无法继续的时候,上级部门请来的心理学专家总算到了,一个六十出头头发略显花白的干瘦老人出现在审讯室。
此人一进门,知晓身份的两名审讯人员立马恭敬冲着老人握手招呼,然后如释重负从审讯室里出来,把审讯桌后的座位留给了老人。
此人是谁?他便是在省内政法界著名的审讯心理学专家吴教授,亦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审讯心理学》等四本内有诸多审讯实战案例的书。
尽管众人称呼他是“教授”,其实此人在反贪部门工作,因为长期在一线跟各种腐败分子面对面过招,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审讯办法。
吴教授审讯手段跟普通的审讯人员有很大区别,除了语境设置的区别外,他偶尔会用催眠,测谎仪等手段协助审讯。
吴教授进门后,立马引起徐匡忠的警觉,尽管他不了解此人是何身份,但是从刚才两名纪检员出门前对他恭敬有加的态度,他首先判断出,此人肯定是领导。
徐匡忠瞪着一双充血疲惫的眼神看着吴教授,像是看向进犯自己领地的外来入侵者,眼神里带着警惕,敌视,还有几分凶狠。
吴教授并未一屁股坐在审讯卓后,而是从身上掏出一包烟,站在审讯桌旁,冲着徐匡忠晃了晃:
“来一根?”
徐匡忠咽了一口吐沫,狐疑眼神看了他一眼,轻轻摇摇头,吴教授诧异神情:
“你不吸烟?”
徐匡忠不作声,只是静静的看着此人表演,以前给领导当司机的习惯让他从来都是滴酒不沾,开车不喝酒的道理人尽皆知,领导不喜欢车上有烟味,所以他从来不吸烟。
吴教授脸上露出惋惜神情,他居然冲着徐匡忠笑笑,调侃道: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毛主席他老人家还是个老烟枪呢?不抽烟的男人现在可是少之又少啊,尤其是经常在场面上混的人。”
吴教授的说话口气就像是跟一个经常见面的老朋友闲话家常,尽管他故作轻松,可是徐匡忠脑子里那根玄却绷的很紧。
他意识到,“此人恐怕是来套自己话了,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就想做通自己思想工作,表面上轻松其实跟刚才严词审讯的两人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
“你也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以为一直负隅顽抗就能侥幸过关?怎么可能呢?你要是没干那些事,人家怎么会说你干呢?人家举报人说话难道就没有凭据吗?”
吴教授慢悠悠说出这句话,这是审讯手段中最常用的“联想法”——让对方开始想了,是不是纪委的人已经找到了什么证据?还是内部有人已经说了啥了.......
徐匡忠依旧是沉默不语,只是眼神里却少了几分之前的不可一世,不自觉低头思忖了足足有三分钟,才重又抬起头来看向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