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激战左良玉
崇桢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当左良玉发现情形不妙,当然不会傻的留在原地,等着这三支农民军到来,受到腹背夹击。可是在短时间内又来不及逃脱,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找一个有利的战场。
左良玉又不想退入城池单纯守城,因为他的部队也是来自关外和北直隶,骑兵和战车较多,在空旷的战场容易发挥出战斗力。而龟缩在城池内,虽说安全一些,但有了城墙的阻碍,反而不容易发挥出左良玉部的长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左良玉对自己的部队有着很强的信心的。
因此,左良玉就寻找了一个背靠市镇,左依河流的地形,先让农民军只能向两面进攻。再在张献忠来的方向派遣了三千人,防御住这股农民军。最后,左良玉率领着主力九千,列阵准备与高迎祥和李自成的联军决战,准备先打垮这支联军,再返身收拾张献忠部。
从这个战斗计划就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明军面对农民军的时候,还是有着很强的自信的。当然,这还可以看出左良玉本人的性格。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会避战保存实力,但一旦陷入绝境,左良玉也狠得下心。
所以左良玉根本不挑选实力较弱的张献忠部,反而挑选实力较强的高迎祥、李自成联军来决战,就是想一战定局。当然,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将领,左良玉也是安排好退路了,只要战局不利,他将立刻率领着自己的部队退入身后的市镇防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可出乎左良玉的意料,战斗却先从张献忠的方向打响了。但左良玉估计的也很准确,他那三千兵马也把张献忠部挡住了。
张献忠首先发起进攻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就是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因为张献忠现在所率领的二万多人几乎都是他的精锐人马了,也没有什么炮灰去挥霍了,所以张献忠就首先挑起了与左良玉的战斗。
这做法听起来是相当矛盾,可是张献忠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如果张献忠已经动手,那就逼迫着高迎祥和李自成也要动手,因为高迎祥、李自成的联军实力较强,左良玉必定要把自己的主力转移到高李联军那里,那么张献忠所受的压力就小了。这是一个原因。
如果张献忠动手以后,把左良玉的主力吸引过来,那高李联军很可能突破左良玉的阻截。从背后给左良玉致命一击,迅速地消灭这支明军。这是另外一个原因。
无论是哪个原因,张献忠部的损失都不会太大。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使张献忠部毫发无损,那就是做壁上观。可是万一高李联军也来个壁上观的话。那兵力处于劣势的左良玉肯定不会主动进攻的。不过那样一来,农民军也就失去了包围左良玉部的意义了。
所以张献忠根本没等自己的部队完全展开阵形。就连续派出了一股股小部队进攻左良玉那三千人马。不过那种进攻都是浅尝而止。一遇阻击就后退,完全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左良玉派出去的那三千人马也是配备了大量的战车,可以依车进行有效的阻截,所以整个阵形也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骑马站在高处的高迎祥和李自成,眺望着张献忠与左良玉发生战斗的方向。观察了一会儿,他俩对视了一眼并且同时摇了摇头。也许发现对方的动作和自己很有默契。于是他俩又忍不住都笑出声来。
虽然看不清战斗的进程,可是他们都已经明白张献忠的用意了。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让几万军队完全展开,那么张献忠的进攻肯定是动用小部队了。
“你攻还是我攻?”高迎祥开口问道。
“我攻!”李自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让宗敏带着我的老一队先上。”
高迎祥点点头,说道:“那我再给宗敏二千骑吧!我的人跟着宗敏上。”
高迎祥因为接连遭受了陈永福的偷袭和左良玉的进攻,军中的流民散去很多。而李自成独自在陕西牵制了洪承畴部这么长的时间,军中的流民也很少,所以这两支农民军都派不出什么流民做炮灰了。
可是当这俩人发现了张献忠的小动作以后,他们还是肯动用自己的老底子与左良玉部决战。这也可以看出:这俩位农民军的前后盟主都十分大气。
那就是一种明知道自己吃亏,但又舍我其谁的领袖气质。相比较而言,张献忠的做法就有些是玩弄小聪明了。
李自成手下的首号大将——刘宗敏,他率领着李自成老营的一万兵马,加上高迎祥支援的二千骑兵就上前展开列阵了。而左良玉也同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没有什么废话,也没有什么试探,双方立刻展开了对攻。但一接战,左良玉部正规军的实力就显现出来了,打得刘宗敏是节节后退。
一见情形不妙,后面高迎祥的老营也连忙上前支援。可是左良玉部队的士气一起来,那就不是这么好阻挡的。没办法,李自成也率领剩下的老营兵马上前支援了。
整整激战了一整天,左良玉完全是占了上风,共杀、俘农民军三千余人,而自己的损失才一千多。
这次战败,有着农民军轻敌的原因。他们认为自己曾经击杀了明军首号悍将曹文诏,就以为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和明朝的战兵平起平坐了。
于是高迎祥和李自成并没有利用自己人多的优点,想要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左良玉部平等厮杀,那当然会吃亏。而到了后来,见到战局不妙,农民军又逐次增兵,采用添油战术想要挽回败局,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可是左良玉虽然胜利了,但他也是有苦自己知。左良玉对农民军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几千官军追杀着十几万农民军漫山遍野跑的阶段呢。他根本没想到才过去大半年,农民军的战斗力会成长到这种程度。否则的话,左良玉绝对不会与高李联军对攻的。
更不妙的是,左良玉的损失无从补充,人是死一个少一个。再来几场这样的大胜,当左良玉的部队战损率超过三成后,那他的部队就会被打残了。
于是在第二天,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改变了战术。左良玉也不分兵了,他把自己的部队聚集成一个集团,完全形成一个刺猬阵。而农民军的三位首领在联络后,也都拿出自己最强的老营同时发起了进攻。
农民军一上来就进行了猛攻,可是无论是在足球场上还是在战场上,密集防守都不是那么好破的。再加上农民军扑得太猛,左良玉利用农民军兵丁只有悍勇,缺乏训练、配合的弱点,用自己的骑兵进行了几次反冲锋,打得农民军最后不敢放开进攻,最终又是获得了一场小胜。不过,左良玉部也是又损失了一千多人。
这时候的左良玉就开始犯错了。虽然获得了两次胜利,但他也被农民军的猛攻打得胆寒,于是为了减少损失,左良玉就把自己的部队撤入了身后的市镇,要依托市镇的建筑,抵御住农民军的再次进攻。
虽然左良玉的做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如此做却限制住了自己部队的长处。再加上市镇的防御总比不过城池,而农民军中为数不多的流民,又可以当成炮灰使用到围攻市镇中去了,所以交战双方的差距反而是拉大了。
于是第三天的战斗更激烈了。虽然左良玉部对农民军的杀伤更大了。可那些都是被作为炮灰的流民,因此消耗了左良玉部大量的弹药、箭枝以及士兵的体力。
见到左良玉的兵丁有些力乏,跟在炮灰后面的农民军老营兵马顺势杀入了市镇。而在市镇巷战中,左良玉兵丁这种正规军的多人配合作战又使用不出来,所以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要不是左良玉部火器凶猛,再加上左良玉的亲兵队奋力反扑,说不定这天农民军就可以完全把全场战斗结束了。可就算是这样,左良玉也在一天内损失了二千四百多人,全军也被农民军完全压缩在了市镇内。
当天晚上,左良玉清点着营中的伤亡,不禁仰天长叹:“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来啊!”
可是左良玉不好受,高迎祥他们也不好受,老营的兵丁每一个的损失都让高迎祥他们心头在滴血。他们根本没想到集合了十几万农民军,竟然还是啃不下这支上万人的明军。
高迎祥他们之所以要打垮左良玉部,就是因为消灭了左良玉以后,就可以在这块地区形成真空,让农民军可以肆意行动。可是再这样打下去,这三支农民军也要伤筋动骨了。
而且现在的农民军撤也撤不了,万一放过了左良玉,无论是被其反戈一击,还是被其尾随纠缠,对农民军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更为不妙的是,农民军也已侦察到有一支明军来援。而那支明军就是余子琏的汝州军。
为此,李自成派出了赫摇旗率领的一万五千人前去阻截那支明军,而剩下的农民军就要在汝州军突破阻截之前,打垮困在市镇内的左良玉。(未完待续。。)
当左良玉发现情形不妙,当然不会傻的留在原地,等着这三支农民军到来,受到腹背夹击。可是在短时间内又来不及逃脱,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寻找一个有利的战场。
左良玉又不想退入城池单纯守城,因为他的部队也是来自关外和北直隶,骑兵和战车较多,在空旷的战场容易发挥出战斗力。而龟缩在城池内,虽说安全一些,但有了城墙的阻碍,反而不容易发挥出左良玉部的长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左良玉对自己的部队有着很强的信心的。
因此,左良玉就寻找了一个背靠市镇,左依河流的地形,先让农民军只能向两面进攻。再在张献忠来的方向派遣了三千人,防御住这股农民军。最后,左良玉率领着主力九千,列阵准备与高迎祥和李自成的联军决战,准备先打垮这支联军,再返身收拾张献忠部。
从这个战斗计划就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明军面对农民军的时候,还是有着很强的自信的。当然,这还可以看出左良玉本人的性格。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会避战保存实力,但一旦陷入绝境,左良玉也狠得下心。
所以左良玉根本不挑选实力较弱的张献忠部,反而挑选实力较强的高迎祥、李自成联军来决战,就是想一战定局。当然,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将领,左良玉也是安排好退路了,只要战局不利,他将立刻率领着自己的部队退入身后的市镇防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可出乎左良玉的意料,战斗却先从张献忠的方向打响了。但左良玉估计的也很准确,他那三千兵马也把张献忠部挡住了。
张献忠首先发起进攻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就是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因为张献忠现在所率领的二万多人几乎都是他的精锐人马了,也没有什么炮灰去挥霍了,所以张献忠就首先挑起了与左良玉的战斗。
这做法听起来是相当矛盾,可是张献忠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如果张献忠已经动手,那就逼迫着高迎祥和李自成也要动手,因为高迎祥、李自成的联军实力较强,左良玉必定要把自己的主力转移到高李联军那里,那么张献忠所受的压力就小了。这是一个原因。
如果张献忠动手以后,把左良玉的主力吸引过来,那高李联军很可能突破左良玉的阻截。从背后给左良玉致命一击,迅速地消灭这支明军。这是另外一个原因。
无论是哪个原因,张献忠部的损失都不会太大。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使张献忠部毫发无损,那就是做壁上观。可是万一高李联军也来个壁上观的话。那兵力处于劣势的左良玉肯定不会主动进攻的。不过那样一来,农民军也就失去了包围左良玉部的意义了。
所以张献忠根本没等自己的部队完全展开阵形。就连续派出了一股股小部队进攻左良玉那三千人马。不过那种进攻都是浅尝而止。一遇阻击就后退,完全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左良玉派出去的那三千人马也是配备了大量的战车,可以依车进行有效的阻截,所以整个阵形也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骑马站在高处的高迎祥和李自成,眺望着张献忠与左良玉发生战斗的方向。观察了一会儿,他俩对视了一眼并且同时摇了摇头。也许发现对方的动作和自己很有默契。于是他俩又忍不住都笑出声来。
虽然看不清战斗的进程,可是他们都已经明白张献忠的用意了。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让几万军队完全展开,那么张献忠的进攻肯定是动用小部队了。
“你攻还是我攻?”高迎祥开口问道。
“我攻!”李自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让宗敏带着我的老一队先上。”
高迎祥点点头,说道:“那我再给宗敏二千骑吧!我的人跟着宗敏上。”
高迎祥因为接连遭受了陈永福的偷袭和左良玉的进攻,军中的流民散去很多。而李自成独自在陕西牵制了洪承畴部这么长的时间,军中的流民也很少,所以这两支农民军都派不出什么流民做炮灰了。
可是当这俩人发现了张献忠的小动作以后,他们还是肯动用自己的老底子与左良玉部决战。这也可以看出:这俩位农民军的前后盟主都十分大气。
那就是一种明知道自己吃亏,但又舍我其谁的领袖气质。相比较而言,张献忠的做法就有些是玩弄小聪明了。
李自成手下的首号大将——刘宗敏,他率领着李自成老营的一万兵马,加上高迎祥支援的二千骑兵就上前展开列阵了。而左良玉也同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没有什么废话,也没有什么试探,双方立刻展开了对攻。但一接战,左良玉部正规军的实力就显现出来了,打得刘宗敏是节节后退。
一见情形不妙,后面高迎祥的老营也连忙上前支援。可是左良玉部队的士气一起来,那就不是这么好阻挡的。没办法,李自成也率领剩下的老营兵马上前支援了。
整整激战了一整天,左良玉完全是占了上风,共杀、俘农民军三千余人,而自己的损失才一千多。
这次战败,有着农民军轻敌的原因。他们认为自己曾经击杀了明军首号悍将曹文诏,就以为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和明朝的战兵平起平坐了。
于是高迎祥和李自成并没有利用自己人多的优点,想要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左良玉部平等厮杀,那当然会吃亏。而到了后来,见到战局不妙,农民军又逐次增兵,采用添油战术想要挽回败局,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可是左良玉虽然胜利了,但他也是有苦自己知。左良玉对农民军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几千官军追杀着十几万农民军漫山遍野跑的阶段呢。他根本没想到才过去大半年,农民军的战斗力会成长到这种程度。否则的话,左良玉绝对不会与高李联军对攻的。
更不妙的是,左良玉的损失无从补充,人是死一个少一个。再来几场这样的大胜,当左良玉的部队战损率超过三成后,那他的部队就会被打残了。
于是在第二天,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改变了战术。左良玉也不分兵了,他把自己的部队聚集成一个集团,完全形成一个刺猬阵。而农民军的三位首领在联络后,也都拿出自己最强的老营同时发起了进攻。
农民军一上来就进行了猛攻,可是无论是在足球场上还是在战场上,密集防守都不是那么好破的。再加上农民军扑得太猛,左良玉利用农民军兵丁只有悍勇,缺乏训练、配合的弱点,用自己的骑兵进行了几次反冲锋,打得农民军最后不敢放开进攻,最终又是获得了一场小胜。不过,左良玉部也是又损失了一千多人。
这时候的左良玉就开始犯错了。虽然获得了两次胜利,但他也被农民军的猛攻打得胆寒,于是为了减少损失,左良玉就把自己的部队撤入了身后的市镇,要依托市镇的建筑,抵御住农民军的再次进攻。
虽然左良玉的做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如此做却限制住了自己部队的长处。再加上市镇的防御总比不过城池,而农民军中为数不多的流民,又可以当成炮灰使用到围攻市镇中去了,所以交战双方的差距反而是拉大了。
于是第三天的战斗更激烈了。虽然左良玉部对农民军的杀伤更大了。可那些都是被作为炮灰的流民,因此消耗了左良玉部大量的弹药、箭枝以及士兵的体力。
见到左良玉的兵丁有些力乏,跟在炮灰后面的农民军老营兵马顺势杀入了市镇。而在市镇巷战中,左良玉兵丁这种正规军的多人配合作战又使用不出来,所以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要不是左良玉部火器凶猛,再加上左良玉的亲兵队奋力反扑,说不定这天农民军就可以完全把全场战斗结束了。可就算是这样,左良玉也在一天内损失了二千四百多人,全军也被农民军完全压缩在了市镇内。
当天晚上,左良玉清点着营中的伤亡,不禁仰天长叹:“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来啊!”
可是左良玉不好受,高迎祥他们也不好受,老营的兵丁每一个的损失都让高迎祥他们心头在滴血。他们根本没想到集合了十几万农民军,竟然还是啃不下这支上万人的明军。
高迎祥他们之所以要打垮左良玉部,就是因为消灭了左良玉以后,就可以在这块地区形成真空,让农民军可以肆意行动。可是再这样打下去,这三支农民军也要伤筋动骨了。
而且现在的农民军撤也撤不了,万一放过了左良玉,无论是被其反戈一击,还是被其尾随纠缠,对农民军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更为不妙的是,农民军也已侦察到有一支明军来援。而那支明军就是余子琏的汝州军。
为此,李自成派出了赫摇旗率领的一万五千人前去阻截那支明军,而剩下的农民军就要在汝州军突破阻截之前,打垮困在市镇内的左良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