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看看怎么样打仗
“还是不要了吧!”只要说起女人的话题,迟明就是一副扭扭捏捏的样子,“还是汉家女子好,待人体贴,草原上的太凶了,谁受得了被抽鞭子?”
迟明的扭扭捏捏,却让吴世恭是精神大振:“这么说,你小子还是想女人的。这你可不知道了,打是亲骂是爱,喜欢上你才会抽你,又不会用力抽。……”
……
汝宁军一开始的路走的相当顺利,就这么走了六天,根本没遇上什么战斗,直到接近无名河的时候,才获知了自己前后都有着清军的大军靠近。
“去河边探过没有?有没有水浅的地方可以涉水过河?”吴世恭问前去探察的侦骑道。
“回禀大人,有着三处可以让骑兵涉水,不过那里的水都没到了人的胸口处,水流也很急,肯定不能过车辆。”那侦骑答道。
虽然吴世恭知道现在是夏汛期,水流量很大,但他心中总是存有侥幸,希望能涉水快速过河。可是当现在得知了真实情况以后,吴世恭多多少少就有些失望。
现在的汝宁军正在离无名河约二十里的地方。按照路程来计算,还要走一天的时间到达河边。可是通过侦骑侦察的情况来看,汝宁军的身后约五十里处,已经有清军的骑兵跟上,而在无名河的对岸,也开始有清军出现了。所以说,吴世恭还想要兵贵神速,靠速度和出其不意强渡无名河的想法已经是破灭了。
“去和傅胜、黄定说一声:不管怎么样,先让工兵团把浮桥架上。他们部队其他的人快些到近处伐木,多准备些船只、木板。”吴世恭吩咐身边的亲兵道。
“诺!”
无名河说宽不宽,说窄也不窄。而工兵团所使用的近二百辆大车都是汝宁军所特制的,这些大车的车架上所安装的车厢都是可拆卸的。而那些车厢放入水中就是艘小木船。如果把那些小木船连接起来,铺上木板以后,就能够在无名河上架设三、四条浮桥。
可是这些浮桥并不宽,堪堪只能够通行一辆大车,所以凭着这三、四条浮桥,汝宁军三万四千人过河就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内,两路清军肯定早已赶到,所以汝宁军就不要想着顺顺利利地过河了。
但不管怎么说,先架设好浮桥总没错。可是如果汝宁军在受到清军前后夹攻的情况下强行渡河,必定会陷入苦战中。甚至要让最后渡河的部队作为死兵,死死拦住后方追击的清军。如果应对再有失措,甚至会造成全军混乱,形成巨大的伤亡,把汝宁军陷入到绝境之中。
唯一值得幸运的是。汝宁军的转向绕路也出乎了清军的意料之外,再加上清军也是连日激战。所以能够迅速追击而来的部队并不多。
在汝宁军身后。有着阿巴泰率领的六千骑兵,他们是一人双骑苦追赶到的。至于连连激战之后,消耗了大量体力的鳌拜、谭泰七千多人马,他们离汝宁军还有二、三天的路程呢。
而在河对岸,出现的清军更是少。能够赶到岸边的也只有零零散散的近千骑清军的探子,而清军济尔哈朗、阿济格、豪格、多铎等主力离河边还有二天至五天的路程呢。
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就需要决断。要么壮士断臂,舍弃一部分的部队断后,主力强行过河与对岸的清军主力决战;要么想尽办法保存全军,但也有可能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最寻常的选择当然是让刚收拢的溃兵断后。就算是溃兵战败,也有这么多人阻挡住尾随清军的进一步追击,而汝宁军的主力则安然全部过河。
之后汝宁军将像来辽东路上演习的那样,抱成一团,形成集团向宁远冲。按照汝宁军的兵力和战斗力,击败清军肯定不可能,但清军也很难奈何得了满身是刺的汝宁军。到底剩下的路都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根本没有什么地形能阻挡住汝宁军。当然,在这样的被动挨打之下,汝宁军最后的路程也将是很艰苦、很被动的。
可是吴世恭并不想把那些溃兵一抛了之。虽然当时收拢、整编他们,就存着要把他们当炮灰的心思。可当真的要抛弃的时候,吴世恭还是有些于心不忍。所以他就绞尽脑汁要想个两全其美的计划。
可是说实在话,吴世恭并不是一个惊艳绝伦的军事天才,让他想个面面俱到的军事计划确实是有些为难他。吴世恭只能够努力回忆起前生今世所知道的一切战例,就想要寻找出一个相类似的,再依葫芦画瓢去模仿学习。
想着想着,吴世恭是眼一亮,他立刻大声向亲兵们吩咐道:“快些把所有军官召集过来!注意!就召集我们汝宁军自己的军官。”
……
崇祯十四年八月十一日,在飞马镇副统领薛石厚率领下,汝宁军骑兵协三千四百多骑疾驰无名河边,并在上游七、八里水浅处泅渡过河。
之后,薛石厚率军横扫河对岸,驱逐了清军在对岸边上的近千侦骑,并为汝宁军开辟出一块可以架设浮桥的空地。
接着,汝宁军的工兵团全力架设浮桥,在当天黄昏前,先后架设了三座,并把汝宁军二百多辆战车和两个营的兵力运送过河,初步建立了桥头堡。
当天晚上,汝宁军整夜不停息地过河,在凌晨,河对岸已经排布置好了一个很严密的车阵,并运送过去兵丁六千余人。
得知汝宁军开始强渡无名河,清军的两路兵马都开始了提速。在十二日午时,济尔哈朗、豪格等两部清军共一万一千人马赶到车阵前,开始与汝宁军对峙。他们就是要防止汝宁军冲出桥头堡,并且等待后援的清军赶到以后,再用挖壕沟的方法,把汝宁军围在这背水的绝地处。
而阿巴泰也加紧步伐,他将要在汝宁军渡河的时候,来个绝命般的半渡而击,要彻底击溃在北岸未渡河的汝宁军,想要完全把汝宁军围困在无名河这里。
十三日,在吴世恭的严令下,王声等刚收拢的三千六百明军骑兵,在清晨堕后阻截阿巴泰部的靠近。而在王声他们出发前,吴世恭下令收缴他们身边的所有粮草,让他们没有了外逃和不听令的可能性。
而且吴世恭还给王声他们下了死命令:让王声务必在午时之前挡住清军,之后才由汝宁军的其他部队替换他们。在吴世恭的逼迫之下,这支明军明知道是去做炮灰,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去当炮灰了。
于是被逼上绝路的王声他们只能破釜沉舟了。但是战斗不是光有决心就行的。虽然面对着阿巴泰的清军,王声他们是张牙舞爪地扑得很猛,但是当清军骑兵列阵冲锋的时候,这支明军骑兵就立刻被冲散了。之后就是一场有组织的军队对一盘散沙的军队的单方面追杀了。
只用了一个回合,阿巴泰部就斩杀了明军骑兵七百多,自己的伤亡却忽略不计。而其余的明军都惶惶地逃向了北岸边的汝宁军本阵。
吴世恭一收拢王声他们这些败兵以后,立刻下了辣手,他下令执行了很残酷的“十一令”,就是在败兵中,每十人挑选一人斩首,就是要让王声他们知道不尊军令的下场。
接着,吴世恭再次逼迫着王声他们上前阻截。而这次王声他们知道没有了退路,确实更加拼命了。可是明军的战斗力确实与清军有差距,再加上兵力也很悬殊,所以战斗虽激烈,但场面还是一面倒。
直到现在,交战双方的应对都很寻常,看起来是汝宁军把那些溃兵当成了炮灰,而自己将要保存主力全力渡河的局面了。
可是在后面观战的吴世恭,见到了王声他们已经是难以支撑,阿巴泰部也是步步紧逼,他看着已经排好阵形的汝宁军主力部队,就笑着对身边的余继说道:“该让王守备收工了。快些鸣金,该让我们上场了。”
听到了鸣金声,已经处在崩溃边缘的王声他们立刻转身逃向了本阵。阿巴泰部接着想要追杀,可是没跑几步,他们却讶然发现,一个旗甲鲜明的大方阵已经在前方等着他们了。
“快些回来!排好阵。”阿巴泰大声地叫道。在前面散乱的清军骑兵也连忙转身回阵,要再次结好阵形,准备冲垮汝宁军的这个方阵。
“向前!”吴世恭下令道。他是不让清军有一刻喘息的机会,想要让汝宁军的方阵主动向前,要与阿巴泰部主动作战。
战鼓声立刻响起,汝宁军一个团二千人的大方阵踏着鼓点向前而行。
而从方阵两边逃回的王声的残兵也只剩下二千出头了,他们都跑到吴世恭中军后面收拢。而王声则来到吴世恭的身前,他又敬又畏地行礼道:“大帅!小的辜负所托,真是有罪有罪!”
吴世恭对着王声微微一笑,说道:“你也算是尽力了。先等在这里,看看本官的儿郎是怎么样打仗的。”(未完待续。。)
迟明的扭扭捏捏,却让吴世恭是精神大振:“这么说,你小子还是想女人的。这你可不知道了,打是亲骂是爱,喜欢上你才会抽你,又不会用力抽。……”
……
汝宁军一开始的路走的相当顺利,就这么走了六天,根本没遇上什么战斗,直到接近无名河的时候,才获知了自己前后都有着清军的大军靠近。
“去河边探过没有?有没有水浅的地方可以涉水过河?”吴世恭问前去探察的侦骑道。
“回禀大人,有着三处可以让骑兵涉水,不过那里的水都没到了人的胸口处,水流也很急,肯定不能过车辆。”那侦骑答道。
虽然吴世恭知道现在是夏汛期,水流量很大,但他心中总是存有侥幸,希望能涉水快速过河。可是当现在得知了真实情况以后,吴世恭多多少少就有些失望。
现在的汝宁军正在离无名河约二十里的地方。按照路程来计算,还要走一天的时间到达河边。可是通过侦骑侦察的情况来看,汝宁军的身后约五十里处,已经有清军的骑兵跟上,而在无名河的对岸,也开始有清军出现了。所以说,吴世恭还想要兵贵神速,靠速度和出其不意强渡无名河的想法已经是破灭了。
“去和傅胜、黄定说一声:不管怎么样,先让工兵团把浮桥架上。他们部队其他的人快些到近处伐木,多准备些船只、木板。”吴世恭吩咐身边的亲兵道。
“诺!”
无名河说宽不宽,说窄也不窄。而工兵团所使用的近二百辆大车都是汝宁军所特制的,这些大车的车架上所安装的车厢都是可拆卸的。而那些车厢放入水中就是艘小木船。如果把那些小木船连接起来,铺上木板以后,就能够在无名河上架设三、四条浮桥。
可是这些浮桥并不宽,堪堪只能够通行一辆大车,所以凭着这三、四条浮桥,汝宁军三万四千人过河就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内,两路清军肯定早已赶到,所以汝宁军就不要想着顺顺利利地过河了。
但不管怎么说,先架设好浮桥总没错。可是如果汝宁军在受到清军前后夹攻的情况下强行渡河,必定会陷入苦战中。甚至要让最后渡河的部队作为死兵,死死拦住后方追击的清军。如果应对再有失措,甚至会造成全军混乱,形成巨大的伤亡,把汝宁军陷入到绝境之中。
唯一值得幸运的是。汝宁军的转向绕路也出乎了清军的意料之外,再加上清军也是连日激战。所以能够迅速追击而来的部队并不多。
在汝宁军身后。有着阿巴泰率领的六千骑兵,他们是一人双骑苦追赶到的。至于连连激战之后,消耗了大量体力的鳌拜、谭泰七千多人马,他们离汝宁军还有二、三天的路程呢。
而在河对岸,出现的清军更是少。能够赶到岸边的也只有零零散散的近千骑清军的探子,而清军济尔哈朗、阿济格、豪格、多铎等主力离河边还有二天至五天的路程呢。
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就需要决断。要么壮士断臂,舍弃一部分的部队断后,主力强行过河与对岸的清军主力决战;要么想尽办法保存全军,但也有可能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最寻常的选择当然是让刚收拢的溃兵断后。就算是溃兵战败,也有这么多人阻挡住尾随清军的进一步追击,而汝宁军的主力则安然全部过河。
之后汝宁军将像来辽东路上演习的那样,抱成一团,形成集团向宁远冲。按照汝宁军的兵力和战斗力,击败清军肯定不可能,但清军也很难奈何得了满身是刺的汝宁军。到底剩下的路都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根本没有什么地形能阻挡住汝宁军。当然,在这样的被动挨打之下,汝宁军最后的路程也将是很艰苦、很被动的。
可是吴世恭并不想把那些溃兵一抛了之。虽然当时收拢、整编他们,就存着要把他们当炮灰的心思。可当真的要抛弃的时候,吴世恭还是有些于心不忍。所以他就绞尽脑汁要想个两全其美的计划。
可是说实在话,吴世恭并不是一个惊艳绝伦的军事天才,让他想个面面俱到的军事计划确实是有些为难他。吴世恭只能够努力回忆起前生今世所知道的一切战例,就想要寻找出一个相类似的,再依葫芦画瓢去模仿学习。
想着想着,吴世恭是眼一亮,他立刻大声向亲兵们吩咐道:“快些把所有军官召集过来!注意!就召集我们汝宁军自己的军官。”
……
崇祯十四年八月十一日,在飞马镇副统领薛石厚率领下,汝宁军骑兵协三千四百多骑疾驰无名河边,并在上游七、八里水浅处泅渡过河。
之后,薛石厚率军横扫河对岸,驱逐了清军在对岸边上的近千侦骑,并为汝宁军开辟出一块可以架设浮桥的空地。
接着,汝宁军的工兵团全力架设浮桥,在当天黄昏前,先后架设了三座,并把汝宁军二百多辆战车和两个营的兵力运送过河,初步建立了桥头堡。
当天晚上,汝宁军整夜不停息地过河,在凌晨,河对岸已经排布置好了一个很严密的车阵,并运送过去兵丁六千余人。
得知汝宁军开始强渡无名河,清军的两路兵马都开始了提速。在十二日午时,济尔哈朗、豪格等两部清军共一万一千人马赶到车阵前,开始与汝宁军对峙。他们就是要防止汝宁军冲出桥头堡,并且等待后援的清军赶到以后,再用挖壕沟的方法,把汝宁军围在这背水的绝地处。
而阿巴泰也加紧步伐,他将要在汝宁军渡河的时候,来个绝命般的半渡而击,要彻底击溃在北岸未渡河的汝宁军,想要完全把汝宁军围困在无名河这里。
十三日,在吴世恭的严令下,王声等刚收拢的三千六百明军骑兵,在清晨堕后阻截阿巴泰部的靠近。而在王声他们出发前,吴世恭下令收缴他们身边的所有粮草,让他们没有了外逃和不听令的可能性。
而且吴世恭还给王声他们下了死命令:让王声务必在午时之前挡住清军,之后才由汝宁军的其他部队替换他们。在吴世恭的逼迫之下,这支明军明知道是去做炮灰,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去当炮灰了。
于是被逼上绝路的王声他们只能破釜沉舟了。但是战斗不是光有决心就行的。虽然面对着阿巴泰的清军,王声他们是张牙舞爪地扑得很猛,但是当清军骑兵列阵冲锋的时候,这支明军骑兵就立刻被冲散了。之后就是一场有组织的军队对一盘散沙的军队的单方面追杀了。
只用了一个回合,阿巴泰部就斩杀了明军骑兵七百多,自己的伤亡却忽略不计。而其余的明军都惶惶地逃向了北岸边的汝宁军本阵。
吴世恭一收拢王声他们这些败兵以后,立刻下了辣手,他下令执行了很残酷的“十一令”,就是在败兵中,每十人挑选一人斩首,就是要让王声他们知道不尊军令的下场。
接着,吴世恭再次逼迫着王声他们上前阻截。而这次王声他们知道没有了退路,确实更加拼命了。可是明军的战斗力确实与清军有差距,再加上兵力也很悬殊,所以战斗虽激烈,但场面还是一面倒。
直到现在,交战双方的应对都很寻常,看起来是汝宁军把那些溃兵当成了炮灰,而自己将要保存主力全力渡河的局面了。
可是在后面观战的吴世恭,见到了王声他们已经是难以支撑,阿巴泰部也是步步紧逼,他看着已经排好阵形的汝宁军主力部队,就笑着对身边的余继说道:“该让王守备收工了。快些鸣金,该让我们上场了。”
听到了鸣金声,已经处在崩溃边缘的王声他们立刻转身逃向了本阵。阿巴泰部接着想要追杀,可是没跑几步,他们却讶然发现,一个旗甲鲜明的大方阵已经在前方等着他们了。
“快些回来!排好阵。”阿巴泰大声地叫道。在前面散乱的清军骑兵也连忙转身回阵,要再次结好阵形,准备冲垮汝宁军的这个方阵。
“向前!”吴世恭下令道。他是不让清军有一刻喘息的机会,想要让汝宁军的方阵主动向前,要与阿巴泰部主动作战。
战鼓声立刻响起,汝宁军一个团二千人的大方阵踏着鼓点向前而行。
而从方阵两边逃回的王声的残兵也只剩下二千出头了,他们都跑到吴世恭中军后面收拢。而王声则来到吴世恭的身前,他又敬又畏地行礼道:“大帅!小的辜负所托,真是有罪有罪!”
吴世恭对着王声微微一笑,说道:“你也算是尽力了。先等在这里,看看本官的儿郎是怎么样打仗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