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野心家就不能心善
“赏银以及抚恤银有些少吧?”陈越微微皱眉道,他记得缴获一个满鞑朝廷给的是五十两的赏格,上次杀死的四个满鞑首级交上后就得到了二百两银子的赏银,现在只给立功的将士二十两,确实有些少了。还有阵亡的士兵,也是只给二十两银子抚恤,这可是一条人命啊!
“唉,巡检大人啊,您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二十两银子已经不少了,在这西山镇,有多少人家干了半辈子也存不下二十两银子!
再说了,现在咱们银库里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您即使想给的多些又拿什么给?”单明磊摇头叹道。
“什么?银库里没钱了!怎么花的这么快?”陈越不由得大吃一惊,自从单明磊来了之后,他就把庶务统统交给了他负责,没想到这才多久,银子就花完了,当初自己带了一千两银子,又从赵离的银库里缴获了四千多两银子,怎么会就花完了呢?
看着陈越狐疑的眼神,单明磊也不多言,掏出了一本账簿递给了陈越。
“属下接手的时候,银库里尚有纹银四千八百两,这一个月来的支出都在账簿上,属下可没有贪墨一文钱!”
陈越翻看着账目,就见上面一笔隽永的小楷清清楚楚的记录着账目。
“十一月二日,您让李雄和陈岩他们去采购硝石,支付了五百两的银子。
十一月四日,雇请镇里妇女帮忙制作军服,工钱和材料费花了近一百两银子。
每日采购肉食蔬菜花二十两,一个多月就是近千两。月末时士兵们的饷银,连士兵带军官共支出了四百六十两银子。
......”
陈越仔细看着账目,账目记载和单明磊所说分毫不差,仅仅一个月多一点,竟然支出了将近三千两银子,现在账上结余只有两千五百余两。而按照单明磊制定的战功赏银,杀死四十八个满鞑需要支付赏银九百六十两,这是有斩获的,那些参战却没有斩获的也得稍微给一点,再加上战死的受伤的,总的赏银怕不得近两千两银子,帐上的结余刚刚够。若是按照自己的五十两的赏格,却是根本付不起......
养兵是如此的费钱啊!这才二百多个兵,要是养上几千上万个,每年花费的银子怕是要数十万两!这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养得起的。看来要想迅速积攒实力,首先必须要扩展财源才行,必须得尽快赚银子了,否则凭借剩下的这点银子,连几个月的饷银都支付不出了。
“大人,您花钱太过大手大脚了,再这样可支撑不了几个月,必须得开源节流才行。”见陈越皱起了眉头,单明磊上前劝诫道。
“开源节流,该如何做呢?”陈越皱眉问道。
“开源自然是广开财源了,以大人您的职位,自然是设置路卡收取往来行商银子,不过现在满鞑肆虐,行商渺渺,此法来钱太慢。不过正因为世道太乱,西面大山之中有着无数的土匪巢穴,凭咱们的实力,自然能轻易剿灭他们。夺取匪巢的银两物质以养军,收编土匪扩充兵力,只要数月,大人您的实力将会数倍数十倍的增长。一旦大人您拥有了数千上万军队,便可出兵攻打满鞑收复失地,如此朝廷必然也会认可大人您的地位,给个副将总兵的官职不在话下。”
单明磊侃侃而谈,再一次向陈越提出了他的主张,那就是出兵剿匪!
“先生说的剿匪夺取土匪巢穴钱财养军,这就是开源了。那请问节流又如何?”对单明磊的心思陈越知道一些,他屡次向自己进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恐怕还有不少的私心。因为单明磊数年前行商被土匪所抢劫,这才流落到西山镇这个偏僻的地方,所以他应该对土匪非常的痛恨。
“节流,自然是缩减不必要的开支了,大人您花钱太过大手大脚,像请镇里的木匠帮忙改制战车,完全可以以出役的名义,您的巡检,代表的是官府,如今房山县被满鞑攻陷,您有这个权力让大家服役,又何必出银子?
还有,前几天挖掘司城和西山镇之间的沟渠时,你同样又管饭又出钱,这可是为了抗清大业为了保卫西山镇,镇里的百姓自然该出钱出力,您怎么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种情况下您不仅不需要花一分银子,反而应该以抵抗满鞑的名义要镇上富户百姓捐献银两,狠狠地捞上一笔!”
单明磊唇舌翻动着,向陈越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捞钱的法门。有些话他早就想对陈越说了,陈越现在是巡检是朝廷的官员,自然要表现出官员的本质,官字两只口不就是上吃朝廷下吃黎民吗,怎么能对百姓如此和善,这不是一个野心家应该表现出的气质!
单明磊的话振聋发聩,让陈越大开眼界,仿佛有一扇门在他面前打开。是啊,自己的朝廷的官员,又拥有着两百大军,为何不用自己的职权捞钱养军,又发的什么愁!
“多谢先生指教!”陈越一揖到地,郑重向单明磊道谢。
“不过先生的手段现在不能用到西山镇,恐怕会使得将士离心。”现在手下的士兵多数是西山镇人,前一段时间对他们太好,若是突然变差的话,恐怕真的有很多士兵离心,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嗯,大人顾虑的是,在西山也就这样,若是换做其他地方大人再不可心善。”单明磊点头道,“那剿匪的事情如何呢?”
“剿匪的事情不忙,呆他日再行吧,反正山里的土匪就呆在那里,也不会跑。”陈越摇头道。
“不剿匪该如何筹措银两?如何养军?”单明磊顿时急了。
“土匪多是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聚众为匪,能有多少银子呢?现在正有一笔庞大的银子等着咱们去拿,正有一件天大的功劳等着咱们去取呢!”陈越微笑道。
“大人是指?”单明磊愣了一下,恍然大悟,“你是指房山县里的满鞑?”
“正是!”陈越微笑着点头。
“大人您真是胆大包天啊!”单明磊不由得叹服道。
“唉,巡检大人啊,您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二十两银子已经不少了,在这西山镇,有多少人家干了半辈子也存不下二十两银子!
再说了,现在咱们银库里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您即使想给的多些又拿什么给?”单明磊摇头叹道。
“什么?银库里没钱了!怎么花的这么快?”陈越不由得大吃一惊,自从单明磊来了之后,他就把庶务统统交给了他负责,没想到这才多久,银子就花完了,当初自己带了一千两银子,又从赵离的银库里缴获了四千多两银子,怎么会就花完了呢?
看着陈越狐疑的眼神,单明磊也不多言,掏出了一本账簿递给了陈越。
“属下接手的时候,银库里尚有纹银四千八百两,这一个月来的支出都在账簿上,属下可没有贪墨一文钱!”
陈越翻看着账目,就见上面一笔隽永的小楷清清楚楚的记录着账目。
“十一月二日,您让李雄和陈岩他们去采购硝石,支付了五百两的银子。
十一月四日,雇请镇里妇女帮忙制作军服,工钱和材料费花了近一百两银子。
每日采购肉食蔬菜花二十两,一个多月就是近千两。月末时士兵们的饷银,连士兵带军官共支出了四百六十两银子。
......”
陈越仔细看着账目,账目记载和单明磊所说分毫不差,仅仅一个月多一点,竟然支出了将近三千两银子,现在账上结余只有两千五百余两。而按照单明磊制定的战功赏银,杀死四十八个满鞑需要支付赏银九百六十两,这是有斩获的,那些参战却没有斩获的也得稍微给一点,再加上战死的受伤的,总的赏银怕不得近两千两银子,帐上的结余刚刚够。若是按照自己的五十两的赏格,却是根本付不起......
养兵是如此的费钱啊!这才二百多个兵,要是养上几千上万个,每年花费的银子怕是要数十万两!这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养得起的。看来要想迅速积攒实力,首先必须要扩展财源才行,必须得尽快赚银子了,否则凭借剩下的这点银子,连几个月的饷银都支付不出了。
“大人,您花钱太过大手大脚了,再这样可支撑不了几个月,必须得开源节流才行。”见陈越皱起了眉头,单明磊上前劝诫道。
“开源节流,该如何做呢?”陈越皱眉问道。
“开源自然是广开财源了,以大人您的职位,自然是设置路卡收取往来行商银子,不过现在满鞑肆虐,行商渺渺,此法来钱太慢。不过正因为世道太乱,西面大山之中有着无数的土匪巢穴,凭咱们的实力,自然能轻易剿灭他们。夺取匪巢的银两物质以养军,收编土匪扩充兵力,只要数月,大人您的实力将会数倍数十倍的增长。一旦大人您拥有了数千上万军队,便可出兵攻打满鞑收复失地,如此朝廷必然也会认可大人您的地位,给个副将总兵的官职不在话下。”
单明磊侃侃而谈,再一次向陈越提出了他的主张,那就是出兵剿匪!
“先生说的剿匪夺取土匪巢穴钱财养军,这就是开源了。那请问节流又如何?”对单明磊的心思陈越知道一些,他屡次向自己进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恐怕还有不少的私心。因为单明磊数年前行商被土匪所抢劫,这才流落到西山镇这个偏僻的地方,所以他应该对土匪非常的痛恨。
“节流,自然是缩减不必要的开支了,大人您花钱太过大手大脚,像请镇里的木匠帮忙改制战车,完全可以以出役的名义,您的巡检,代表的是官府,如今房山县被满鞑攻陷,您有这个权力让大家服役,又何必出银子?
还有,前几天挖掘司城和西山镇之间的沟渠时,你同样又管饭又出钱,这可是为了抗清大业为了保卫西山镇,镇里的百姓自然该出钱出力,您怎么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种情况下您不仅不需要花一分银子,反而应该以抵抗满鞑的名义要镇上富户百姓捐献银两,狠狠地捞上一笔!”
单明磊唇舌翻动着,向陈越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捞钱的法门。有些话他早就想对陈越说了,陈越现在是巡检是朝廷的官员,自然要表现出官员的本质,官字两只口不就是上吃朝廷下吃黎民吗,怎么能对百姓如此和善,这不是一个野心家应该表现出的气质!
单明磊的话振聋发聩,让陈越大开眼界,仿佛有一扇门在他面前打开。是啊,自己的朝廷的官员,又拥有着两百大军,为何不用自己的职权捞钱养军,又发的什么愁!
“多谢先生指教!”陈越一揖到地,郑重向单明磊道谢。
“不过先生的手段现在不能用到西山镇,恐怕会使得将士离心。”现在手下的士兵多数是西山镇人,前一段时间对他们太好,若是突然变差的话,恐怕真的有很多士兵离心,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嗯,大人顾虑的是,在西山也就这样,若是换做其他地方大人再不可心善。”单明磊点头道,“那剿匪的事情如何呢?”
“剿匪的事情不忙,呆他日再行吧,反正山里的土匪就呆在那里,也不会跑。”陈越摇头道。
“不剿匪该如何筹措银两?如何养军?”单明磊顿时急了。
“土匪多是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聚众为匪,能有多少银子呢?现在正有一笔庞大的银子等着咱们去拿,正有一件天大的功劳等着咱们去取呢!”陈越微笑道。
“大人是指?”单明磊愣了一下,恍然大悟,“你是指房山县里的满鞑?”
“正是!”陈越微笑着点头。
“大人您真是胆大包天啊!”单明磊不由得叹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