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众人:“……”又来。你们h国这样好,那样好,能不能有点眼色呀,这可是在c国的评选赛里!学会尊重主宾国喂!
“所以,我对这个方面,可能比较敏感吧。当时许盈沫说起这个题材,我就很激动,也听她说了一些c国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困境。那时候我们还不熟,只见过一两面。但我认为,文化保护是不分国界的,如果能帮忙,我也很愿意尽自己的力量。”
.
这次大家又沉寂了,只不过,是心头有些滋味莫名。
人家外国人都知道要来保护传统文化,这实在是一件令自己人感到羞愧的事情。
而且,朴水正这一番发言,发散开来,如果这个纪录片,没有获奖的话——
不正是说明了,连评委会在内,对这些日渐式微的传统艺术文化,都不放在心上么?
许盈沫接过话筒:“没错,我当时也是抱着,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来感受一下我们的文化传承,从他们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孙教授有点后悔自己先前的提问了,本来是想为难他们,谁知道反而被他们借题发挥,扯得这么正义,说的话让不少人都沉默了。
.
宋老爷子止住yy,趁机出面把有利话题拐过来:“我看你们的纪录片,你们关注的一些细节、视角,很有意思,发人深思。请讲一下,你们做这个纪录片时,主创团队的想法吧。”
他这句话,在帮助她们引导局面,于是许盈沫把在宋老头儿家里说的心里话,对着台前所有人,再次讲述了一遍。
“拍《日出的琴声》,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公园里闲坐,看到一位拉二胡的老人,向我们走来,他拉了几首曲子,生怕自己拉的不好,有些战战兢兢的。”
“我感到他爱二胡,也给我们讲了很多二胡的故事。想到当今很多音乐节,在演奏大厅里,身着华服的人,弹着钢琴,拉着小提琴,西方的乐器成为了高雅的象征,而传统民乐发展步履维艰,我忽然觉得有点心痛。”
“那时候初步确定了这个题材,这位老人又给我们推荐了他的琴友,一位有家传绝学的古琴老人。其后我查了很多资料,沿着古琴延伸开来,也就注意到了传统音乐的没落。”
“在座各位老师,大概都有点了解吧,曾经我们的华夏正声,引以为傲的雅乐,如今在国内已经荡然无存。唐代燕乐在日本,如今他们自称正统雅乐。明代雅乐在韩国,他们依然用于各类祭典。唯独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复原,追寻迷失。”
“这样的遗忘和没落,成为了我想关注的重点,当然,传统音乐这个课题太大,而我能力有限,所以我通过古琴、二胡两个角度,切入视点。”
“他们俩,代表的不仅仅是民间老艺人,也是传承文化的老一辈。现在传承面临断层,他们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耄耋之年尚在坚持,我们还年轻,为什么没有继承的勇气和信仰呢?”
我们还年轻,为什么没有继承的勇气和信仰呢?
一句话,字字叩响,敲在每个听众的心头。
宋老爷子坐在评审台下方,这些话,和这三个女孩来家里拜访时,说的不太一样,却更深入人心。
很多人懂得在舞台上煽情的方式,他知道,这个小女孩一定用了,但这话煽的不是小情,而是大义。
他记得当初,听到她们的想法后,自己的决定。
他要争取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奖,而是文化界人们的一个态度。
这个作品获奖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获奖的象征意义——宋老头儿是个有信仰的人,为了信仰而付出时,他是心无旁骛的,有着不惜一切的执着。
.
下面的专业观众团,已经有人自发地响起了掌声。不仅仅是那个h国人说的话,也是为了整个团队秉持的精神。
他们在这个团队身上,看到了第一个团队没有的——信仰。而这个无形的存在,却可以成为一部作品的灵魂。
.
许盈沫手里捏着汗,她刚刚临时发挥,加上了最后这段话,只希望能够以此,打动那些专业观众——
主持人上台,微笑道:“我也为你们团队的精神而感动了。那么现在,请大家用你们的评分标准,给他们一个公正的分数吧。”
一行六个人站到了台前,再一次给众人造成了视觉冲击。
女性观众这边,有母性的喜欢水兵这样的阳光开朗帅少年(水兵:真是日了),有玛丽苏情节梦的,喜欢朴水正这样的h范儿欧巴(高校里这样品位的老师不多)。
而男性观众这边,欣赏的就更加多元化了。喜欢清纯佳人邻家妹妹的,看赵婷;喜欢时尚摩登洋气漂亮的,看何润萱;喜欢古典婉约精致柔美的,看许盈沫;喜欢妩媚妖娆婀娜多姿的,看容妩……
大家本来以为是来看三个纪录片的,结果重点都跑偏到了俊男美女身上。
专业观众团的打分,顿时豪情百丈。冲着这些长得漂亮却有追求的年轻人,冲着他们的理念信仰和坚持,这个逼也要给满分啊!
《旗袍》创作团队:这他妈就是一个看脸的社会啊!长得好看有信仰就很牛逼吗?
最终评分结果,终于尘埃落定。除了《医院里的黎明》团队,其他人都提起心。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每个人都渴望获奖,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更是对他们付出心血的肯定。从事艺术之人,往往要的就是一个肯定,一个尊重。
主持人:“《日出的琴声》,专家评审成绩:76分。”
《旗袍》组微笑了起来,这一刻,胜利终于落在了他们身上。他们的专家评审成绩,足足92分,比《日出的琴声》高了16分。这16分是后台实力的体现,靠观众团的评分,怎么可能弥补?
要知道,他们专业观众评分,也是高达74分,除非许盈沫他们,能让专业观众把评分打到90分以上,否则,绝无可能有胜出的希望!
.
听到这个成绩,基本上结果已经尘埃落定。孙教授松了口气,和几个人交换了目光;宋老头儿蹙眉,摇头叹息,微微闭上眼睛。
失败了。
赵婷的心紧了起来,她就知道,谢斯哲没有来,确实是很失策的事情,他也许不会刻意动用人脉,但他本人坐在这里,总有评委认得出他,冲他外公的面子,也不能给个76分这样低的成绩啊!
这是摆明了压分啊!
为什么偏偏这样的场合,他不在……
赵婷生起一种信任、依赖都被斩断了的感觉。
.
她真的很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得到这个奖。虽然,从小到大,她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理应对这些看淡了。
但她记得,决赛前,许盈沫说的话。
“我想大家一起捧个奖杯,我们都是主创,荣誉不分你我,也不计较得失。”
“也许我们将来终归各有家庭,各有生活,各有轨迹,会不可避免的,掺杂一些无奈的私心……”
然而至少,我们有过比别人更加纯粹的感情,没有任何算计,没有任何攀比。
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在我们的谈笑声中,拉着彼此的手,好好度过他们交付信任的年轻岁月。
虽然想的很远,但是,那未来遥远的一幕,让赵婷动容了。维持着清纯甜美的形象这么久,她也会对那褪却了面具的真实友谊感到向往。
.
她们的低落,并没有影响主持人继续读数:“《日出的琴声》,观众团评审成绩:90分。”
所有高兴的、忧愁的,这时候都是蓦然一愣。
“折合总成绩:83分!”
站在礼台另一边,《旗袍》创作团队震惊了。他们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许盈沫她们,竟然会史无前例的,拉到专业观众90分!
就算在以前的纪录片大赛上,最高分也不过是88、89分。要知道,让基本一团散沙的专业观众,而且是不同领域、不同审美、不同喜好的专业观众,打到90分的高分,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
他们难以置信的目光,投向隔壁团——这不可能!
“看来啊,本届的纪录片大赛真是赛况激烈,现在,诞生了两个第一名——”主持人对这个结果也有些意外,这时候杀出个并列第一,以前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但是,获奖方是定好了的,所以这时候,只要以专家评审的成绩为准,《旗袍》就可以顺利获奖。
下面的评委团也在交流这个问题,究竟是专家评委成绩为准?还是专业观众评分为准?抑或是,两个作品,重新来pk第三次?
这时候,姗姗来迟的人也终于赶到了会场,小刘开车一路风驰电掣,门口见到他的证明后放行,礼堂里,众位评委正讨论的面红脖子粗,一个青年优雅从容地走
第52章
谢斯哲今天临时遇到的事情——说来还是蹊跷,远在国外的一个叔叔,原本约好下个月来造访,昨天却忽然提前预约,来拜会谢家人。
因为是世交,也不容怠慢,他处理完这边的事情,顾不得休息,又赶往会场。
计划从打乱的一刻起,他便心如明镜。
于是,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女孩,接到了他在路上的电话。陆蔓琪语调轻快:“堂叔的拜访确实是临时决定的,我只是提议。”
谢斯哲笑了:“决赛的情况,你了解吗?”
“你没有让我帮忙,所以评选的事情,我没有插手,都是组委会自己拿主意。陆家只是股东,并非领导。”她淡淡道。
我只是想看看,离了你,她们又能做到哪一步罢了。
谢斯哲与她相识二十年,很了解对方。陆蔓琪说没有插手,那就确实没有管这件事。组委会水深,陆蔓琪又不干涉,她们几个人,在决赛上会遭遇多少困难,可想而知。
他很少有这样挂念一件事的时候。好在到了会场,这边评选还未结束,正在关键时刻。
--
看到谢斯哲赶到时,赵婷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这群人里只有她看的最清楚,有的人不需要说什么,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可以让一些人收敛。
果然台下那些评委,先前还吵得沸沸扬扬面红耳赤,有的坚持要以【专家评审成绩】作为获奖依据,有的则说重新pk一轮,但当谢斯哲来了以后,有几个认出他的评委噤声了,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wtf,也就是说,先前他们压了谢斯哲团队的分?钟老首长知道这个比赛吗?他会不会其实也有关注?
我屮艸芔茻!
而且这分压的还不是一般的低,三个纪录片里,《日出的琴声》评委给的是最低分!可是与此相反的是,在100名来自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观众团里,给出的评分却是最高的。
到底是哪边有猫腻?
到底是哪边更客观?
尤其是谢斯哲还【特意】跟一个认出他的评委颔首致意,那潜台词不要更明显了,我和她们是一伙的,您不看僧面看佛面。
.
作为承办方的a台,听到有评委私下询问,也有点慌了,因为初选作品报送的时候,只报几个核心主创的名单,真正有后台的都会提前打好招呼,《日出的琴声》则十分低调,他们自然以为是小透明,拿来垫一下咯。
尼玛啊,有你们这么釜底抽薪的吗,都要决赛完了,来个重磅人物,你一张王牌捏手里不肯打出来,牌都快走完了再亮给我们看,牌输了怪哦咯?
……还真怪我_(:3ゝ∠)_。
内-幕公然做到人家面前,实在太难看,于是组委会赶紧一番讨论,拿了个方案出来。这次是真公平起见——评委专家们和专业观众们全部一人一票,搞不记名投票式推选,谁票数高谁得奖。要比,大家就堂堂正正的比,最简单的道理。
最原始的民主,这样的处理结果却引发了《旗袍》组主创人员的不满,这一年他们呕心沥血,获奖胜利在望,临到关键环节,组委会竟然再搞个投票出来?《日出的琴声》本来就是专业观众呼声高,人家占了100人的优势呢,我们这边不到20个评委,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不站队,怎么跟对面比?
相反是赵婷这边,听到这个评奖方式反而松了口气。
之前内定了名额的文化机构提出抗议:“对于这个投票方式,我们不愿接受。比赛本来就是以专家意见为重,为什么还要加赛?”
团队也在后台闹起来了,另外两个组旁观看好戏。
“所以,我对这个方面,可能比较敏感吧。当时许盈沫说起这个题材,我就很激动,也听她说了一些c国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困境。那时候我们还不熟,只见过一两面。但我认为,文化保护是不分国界的,如果能帮忙,我也很愿意尽自己的力量。”
.
这次大家又沉寂了,只不过,是心头有些滋味莫名。
人家外国人都知道要来保护传统文化,这实在是一件令自己人感到羞愧的事情。
而且,朴水正这一番发言,发散开来,如果这个纪录片,没有获奖的话——
不正是说明了,连评委会在内,对这些日渐式微的传统艺术文化,都不放在心上么?
许盈沫接过话筒:“没错,我当时也是抱着,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来感受一下我们的文化传承,从他们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孙教授有点后悔自己先前的提问了,本来是想为难他们,谁知道反而被他们借题发挥,扯得这么正义,说的话让不少人都沉默了。
.
宋老爷子止住yy,趁机出面把有利话题拐过来:“我看你们的纪录片,你们关注的一些细节、视角,很有意思,发人深思。请讲一下,你们做这个纪录片时,主创团队的想法吧。”
他这句话,在帮助她们引导局面,于是许盈沫把在宋老头儿家里说的心里话,对着台前所有人,再次讲述了一遍。
“拍《日出的琴声》,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公园里闲坐,看到一位拉二胡的老人,向我们走来,他拉了几首曲子,生怕自己拉的不好,有些战战兢兢的。”
“我感到他爱二胡,也给我们讲了很多二胡的故事。想到当今很多音乐节,在演奏大厅里,身着华服的人,弹着钢琴,拉着小提琴,西方的乐器成为了高雅的象征,而传统民乐发展步履维艰,我忽然觉得有点心痛。”
“那时候初步确定了这个题材,这位老人又给我们推荐了他的琴友,一位有家传绝学的古琴老人。其后我查了很多资料,沿着古琴延伸开来,也就注意到了传统音乐的没落。”
“在座各位老师,大概都有点了解吧,曾经我们的华夏正声,引以为傲的雅乐,如今在国内已经荡然无存。唐代燕乐在日本,如今他们自称正统雅乐。明代雅乐在韩国,他们依然用于各类祭典。唯独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复原,追寻迷失。”
“这样的遗忘和没落,成为了我想关注的重点,当然,传统音乐这个课题太大,而我能力有限,所以我通过古琴、二胡两个角度,切入视点。”
“他们俩,代表的不仅仅是民间老艺人,也是传承文化的老一辈。现在传承面临断层,他们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耄耋之年尚在坚持,我们还年轻,为什么没有继承的勇气和信仰呢?”
我们还年轻,为什么没有继承的勇气和信仰呢?
一句话,字字叩响,敲在每个听众的心头。
宋老爷子坐在评审台下方,这些话,和这三个女孩来家里拜访时,说的不太一样,却更深入人心。
很多人懂得在舞台上煽情的方式,他知道,这个小女孩一定用了,但这话煽的不是小情,而是大义。
他记得当初,听到她们的想法后,自己的决定。
他要争取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奖,而是文化界人们的一个态度。
这个作品获奖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获奖的象征意义——宋老头儿是个有信仰的人,为了信仰而付出时,他是心无旁骛的,有着不惜一切的执着。
.
下面的专业观众团,已经有人自发地响起了掌声。不仅仅是那个h国人说的话,也是为了整个团队秉持的精神。
他们在这个团队身上,看到了第一个团队没有的——信仰。而这个无形的存在,却可以成为一部作品的灵魂。
.
许盈沫手里捏着汗,她刚刚临时发挥,加上了最后这段话,只希望能够以此,打动那些专业观众——
主持人上台,微笑道:“我也为你们团队的精神而感动了。那么现在,请大家用你们的评分标准,给他们一个公正的分数吧。”
一行六个人站到了台前,再一次给众人造成了视觉冲击。
女性观众这边,有母性的喜欢水兵这样的阳光开朗帅少年(水兵:真是日了),有玛丽苏情节梦的,喜欢朴水正这样的h范儿欧巴(高校里这样品位的老师不多)。
而男性观众这边,欣赏的就更加多元化了。喜欢清纯佳人邻家妹妹的,看赵婷;喜欢时尚摩登洋气漂亮的,看何润萱;喜欢古典婉约精致柔美的,看许盈沫;喜欢妩媚妖娆婀娜多姿的,看容妩……
大家本来以为是来看三个纪录片的,结果重点都跑偏到了俊男美女身上。
专业观众团的打分,顿时豪情百丈。冲着这些长得漂亮却有追求的年轻人,冲着他们的理念信仰和坚持,这个逼也要给满分啊!
《旗袍》创作团队:这他妈就是一个看脸的社会啊!长得好看有信仰就很牛逼吗?
最终评分结果,终于尘埃落定。除了《医院里的黎明》团队,其他人都提起心。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每个人都渴望获奖,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更是对他们付出心血的肯定。从事艺术之人,往往要的就是一个肯定,一个尊重。
主持人:“《日出的琴声》,专家评审成绩:76分。”
《旗袍》组微笑了起来,这一刻,胜利终于落在了他们身上。他们的专家评审成绩,足足92分,比《日出的琴声》高了16分。这16分是后台实力的体现,靠观众团的评分,怎么可能弥补?
要知道,他们专业观众评分,也是高达74分,除非许盈沫他们,能让专业观众把评分打到90分以上,否则,绝无可能有胜出的希望!
.
听到这个成绩,基本上结果已经尘埃落定。孙教授松了口气,和几个人交换了目光;宋老头儿蹙眉,摇头叹息,微微闭上眼睛。
失败了。
赵婷的心紧了起来,她就知道,谢斯哲没有来,确实是很失策的事情,他也许不会刻意动用人脉,但他本人坐在这里,总有评委认得出他,冲他外公的面子,也不能给个76分这样低的成绩啊!
这是摆明了压分啊!
为什么偏偏这样的场合,他不在……
赵婷生起一种信任、依赖都被斩断了的感觉。
.
她真的很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得到这个奖。虽然,从小到大,她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理应对这些看淡了。
但她记得,决赛前,许盈沫说的话。
“我想大家一起捧个奖杯,我们都是主创,荣誉不分你我,也不计较得失。”
“也许我们将来终归各有家庭,各有生活,各有轨迹,会不可避免的,掺杂一些无奈的私心……”
然而至少,我们有过比别人更加纯粹的感情,没有任何算计,没有任何攀比。
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在我们的谈笑声中,拉着彼此的手,好好度过他们交付信任的年轻岁月。
虽然想的很远,但是,那未来遥远的一幕,让赵婷动容了。维持着清纯甜美的形象这么久,她也会对那褪却了面具的真实友谊感到向往。
.
她们的低落,并没有影响主持人继续读数:“《日出的琴声》,观众团评审成绩:90分。”
所有高兴的、忧愁的,这时候都是蓦然一愣。
“折合总成绩:83分!”
站在礼台另一边,《旗袍》创作团队震惊了。他们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许盈沫她们,竟然会史无前例的,拉到专业观众90分!
就算在以前的纪录片大赛上,最高分也不过是88、89分。要知道,让基本一团散沙的专业观众,而且是不同领域、不同审美、不同喜好的专业观众,打到90分的高分,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
他们难以置信的目光,投向隔壁团——这不可能!
“看来啊,本届的纪录片大赛真是赛况激烈,现在,诞生了两个第一名——”主持人对这个结果也有些意外,这时候杀出个并列第一,以前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但是,获奖方是定好了的,所以这时候,只要以专家评审的成绩为准,《旗袍》就可以顺利获奖。
下面的评委团也在交流这个问题,究竟是专家评委成绩为准?还是专业观众评分为准?抑或是,两个作品,重新来pk第三次?
这时候,姗姗来迟的人也终于赶到了会场,小刘开车一路风驰电掣,门口见到他的证明后放行,礼堂里,众位评委正讨论的面红脖子粗,一个青年优雅从容地走
第52章
谢斯哲今天临时遇到的事情——说来还是蹊跷,远在国外的一个叔叔,原本约好下个月来造访,昨天却忽然提前预约,来拜会谢家人。
因为是世交,也不容怠慢,他处理完这边的事情,顾不得休息,又赶往会场。
计划从打乱的一刻起,他便心如明镜。
于是,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女孩,接到了他在路上的电话。陆蔓琪语调轻快:“堂叔的拜访确实是临时决定的,我只是提议。”
谢斯哲笑了:“决赛的情况,你了解吗?”
“你没有让我帮忙,所以评选的事情,我没有插手,都是组委会自己拿主意。陆家只是股东,并非领导。”她淡淡道。
我只是想看看,离了你,她们又能做到哪一步罢了。
谢斯哲与她相识二十年,很了解对方。陆蔓琪说没有插手,那就确实没有管这件事。组委会水深,陆蔓琪又不干涉,她们几个人,在决赛上会遭遇多少困难,可想而知。
他很少有这样挂念一件事的时候。好在到了会场,这边评选还未结束,正在关键时刻。
--
看到谢斯哲赶到时,赵婷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这群人里只有她看的最清楚,有的人不需要说什么,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可以让一些人收敛。
果然台下那些评委,先前还吵得沸沸扬扬面红耳赤,有的坚持要以【专家评审成绩】作为获奖依据,有的则说重新pk一轮,但当谢斯哲来了以后,有几个认出他的评委噤声了,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wtf,也就是说,先前他们压了谢斯哲团队的分?钟老首长知道这个比赛吗?他会不会其实也有关注?
我屮艸芔茻!
而且这分压的还不是一般的低,三个纪录片里,《日出的琴声》评委给的是最低分!可是与此相反的是,在100名来自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观众团里,给出的评分却是最高的。
到底是哪边有猫腻?
到底是哪边更客观?
尤其是谢斯哲还【特意】跟一个认出他的评委颔首致意,那潜台词不要更明显了,我和她们是一伙的,您不看僧面看佛面。
.
作为承办方的a台,听到有评委私下询问,也有点慌了,因为初选作品报送的时候,只报几个核心主创的名单,真正有后台的都会提前打好招呼,《日出的琴声》则十分低调,他们自然以为是小透明,拿来垫一下咯。
尼玛啊,有你们这么釜底抽薪的吗,都要决赛完了,来个重磅人物,你一张王牌捏手里不肯打出来,牌都快走完了再亮给我们看,牌输了怪哦咯?
……还真怪我_(:3ゝ∠)_。
内-幕公然做到人家面前,实在太难看,于是组委会赶紧一番讨论,拿了个方案出来。这次是真公平起见——评委专家们和专业观众们全部一人一票,搞不记名投票式推选,谁票数高谁得奖。要比,大家就堂堂正正的比,最简单的道理。
最原始的民主,这样的处理结果却引发了《旗袍》组主创人员的不满,这一年他们呕心沥血,获奖胜利在望,临到关键环节,组委会竟然再搞个投票出来?《日出的琴声》本来就是专业观众呼声高,人家占了100人的优势呢,我们这边不到20个评委,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不站队,怎么跟对面比?
相反是赵婷这边,听到这个评奖方式反而松了口气。
之前内定了名额的文化机构提出抗议:“对于这个投票方式,我们不愿接受。比赛本来就是以专家意见为重,为什么还要加赛?”
团队也在后台闹起来了,另外两个组旁观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