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复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埙一去三年,走时只是刚刚八岁的孩子,心里想的全是如何玩乐,回来时已是十一岁的翩翩少年,举止有节,言辞文雅,看不出半点野性。
  张释清抱住儿子痛哭,这几年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埋怨丈夫两句,在见到儿子的一刹那,所有埋怨都化为乌有。
  冯菊娘却微微皱眉,扭头向丈夫小声道:“回来一个小先生,也不知咱家女儿喜不喜欢……”
  田匠笑而不应。
  徐埙回家省亲,只能待三天,见过众人、分发礼物之后,随父母来到书房,细谈这些年的经历,徐础禁止儿子写信回来,因此许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听说。
  张释清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每件小事都值得一听,徐础却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一边看书一边听,偶尔插上一句。
  马轼没有跟着一块回来,他现在是太子身边深受信任的侍卫,已在禁军中得官,请不下来假期。
  受徐础指点,马轼在京城使用本名,并不避讳梁王之子的身份,梁王死于鲍敦与宁王的逼迫,与大楚无仇,反而深感其恩,马轼又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武将,因此不受皇帝忌惮。
  说是太子侍从,其实见到太子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年纪小的贵门子弟,侍从只是一个称呼,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读书、习武,徐埙受到麻皇后的庇护,生活尤其优越,与太子见面次数也多,在父母面前对太子赞不绝口。
  张释清拿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做比较,总觉得儿子过得艰难,不停地叹息,看向无动于衷的丈夫,差点又要抱怨。
  徐埙又说起朝廷事务,条理颇为清晰,徐础仍不显出兴趣,张释清却是满脸含笑,似乎已经看到儿子封侯拜相的一天。
  过去三年里,京城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长沙侯郭时风以及益州铁家的衰落,在动手之前,皇帝对宰相表现出极大的信任,每次出巡、出征,必然指定郭时风留都辅政,皇后与太子旁观而已。
  皇帝号称要发兵进攻凉州,召集各州兵将齐聚西京,铁家兄弟奉召齐至,一进军门就被活捉,被指与宰相暗中勾结,存有不臣之心。
  几乎与此同时,京城的麻皇后与太子发宫中侍卫闯入宰相府,拿下郭时风,马轼当场所见,说郭时风一见东宫兵卒,掷笔于地,长叹一声,没做任何反抗,全无坊间所传的先怒后恐与跪地求饶。
  郭时风与铁家兄弟早有来往,书信不断,其中颇有怨语,尤其是在早年间的信里,谈到过取代楚王的未成形计划。
  这些信本应毁掉,郭时风府中确实一封信也找不出来,金都城铁家却搜出不少,也是皇帝行动迅速,这边抓人,那边就已搜府,铁家人来不及销毁。
  据说铁家兄弟早想毁信,但是两位夫人却不同意,以为这些信有朝一日或许能用来警示宰相,没想到这也是自家的“罪证”。
  皇帝宽宏大量,念及郭、铁两家的功勋,且所涉阴谋全在十多年前,近期书信中虽有怨语,却无大过,因此赦免两家死罪,铁鸢、铁鸷削爵为伯,全家迁居广州,郭时风因为有毁信之举,罪加一等,被免爵为民。
  至于益州的蜀王,立刻上书请罪,甚至声称自己不是甘氏后人,没资格称王。
  皇帝力排众议,认为蜀王无罪,至于出身,查无实据,仍可称王,但是益州佞臣众多,蜀王不宜久处其中,可迁至京都。
  益州平定,天下震动,凉王杨猛军派使请罪,随后亲自前往西京交出王号。
  皇帝原谅杨氏的种种罪过,不肯收回凉王之号,杨猛军却极为坚持,恳请十余日以明心志,终于交出王号,只保留凉州牧守之官。
  杨家也向京城派去质子,比徐埙大两岁。
  “杨家之子是谁所生?叫什么名字?”张释清立刻来了兴趣,听说铁家被迁往南方,她只是唏嘘一番,没有追问太多。
  徐埙不明所以,回道:“当然是牧守夫人所生,庶子为质,朝廷也不能同意啊。他叫杨弥,阿弥陀佛的弥。”
  杨释清看一眼丈夫,然后向儿子笑道:“你说错了,那是弥勒之弥。他怎么样?你们两人是朋友吗?”
  徐埙更加糊涂,摇头道:“我们不是朋友,杨弥自恃高大,经常欺负同僚。”
  听儿子小小年纪却说出“同僚”两字,杨释清又笑了,“杨家的儿子肯定高大,但你不必怕他,杨弥再欺负人,你就说……”
  徐础扭头看来,以为妻子要出馊主意,张释清却道:“你就说马轼是你哥哥,杨弥高大不过马轼吧?”
  徐埙正色道:“杨弥没欺负过我,即便有,我自己也能应对,不用哥哥出头。”
  “这才是我的儿子。”张释清夸赞道。
  又说许多话,张释清才放儿子离开,“车马劳累,好好休息,明天再聊。”
  徐埙出书房,走向自己的卧房,忽见一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女迎面走来,立刻停下,拱手行礼。
  冯菊娘的女儿田熟也是十一岁,长得快些,个子比徐埙还要高出一点点,面对从前的玩伴,假装没看到,扬脸走过去,连声招呼都没打。
  徐埙怅然若失,站在原处竟然也没说出话来。
  走出十余步,田熟突然止步转身,问道:“你给我带礼物了?”
  徐埙立刻点头,快步走近,“一件交给冯伯母了,还有一件……”徐埙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包,轻轻打开,“这是三年前你要的京城泥人。”
  泥人是个女娃形状,色彩鲜艳,憨态可掬,田熟拿在手中,脸上这才露出笑容。
  书房里,张释清叹道:“一个回来了,另一个却远在渔阳,也不知他们兄弟二人何时能够重聚。”
  “今后机会多得是。”徐础道,一年前,他将小儿子徐篪送到渔阳,给渔阳王释奴做侍从,同样不许写信回家。
  “儿子回来,你怎么不高兴?”
  徐础放下书,“高兴,但是不能显露。”
  “哼哼,对亲生儿子也要这样吗?”
  三日之后,徐埙必须上路返京,母子分别自是依依不舍,徐础亲自送行,一直送到邺城方才告辞,叮嘱几句,别无它话。
  徐础极少进城,此次前来,一是送行,二是来见邺城王谭无谓,他早已接到邀请,一直找借口没来。
  三年前,谭无谓听从徐础的建议,先是自请攻打辽东,战败之后赴京请罪,愿以王号赎罪,未得允许,于是请削一半封地,并且免去长子“王世子”之称,以为儿子无功,不可称王。
  如徐础所料,经过此举,皇帝对邺城王的忌惮少了许多,但是蜀王迁京、凉王免号之后,谭无谓又有些害怕。
  一见到徐础,谭无谓就激动地说:“朝廷动手了,朝廷动手了……”
  “二哥与郭相有过书信往来?”
  “没有,我怎么会……他是宰相,我是一方诸侯,平时总有公文往来。”谭无谓中途改变说辞,“怎么办?我是不是该学凉王交出王号?如今异姓王只剩下我一个……”
  “凉王数度不奉诏书,有罪而去王,二哥何罪之有,要交出王号?”
  “我也不愿交出,可是……”
  “而且异姓王还有一位蜀王。”
  “蜀王迁至京城,与傀儡无异。”
  “二哥要学,不如学蜀王。”
  谭无谓愣了一会,问道:“四弟没有别的主意了?”
  徐础摇摇头。
  “让我想想,实在不行,只好用这一招。”
  徐础告辞,回到谷中向张释清道:“邺城王怕是难得长久。”
  张释清吃了一惊,“咱们思过谷多得邺城王庇护,你不能给他出个主意?”
  “邺城王以军功得王,心高气傲,不愿去京城忍一时之辱。天子在时还好,天子一旦不预,必要先除邺城王。”
  “如此说来,薨在皇帝之前,才是邺城王的幸运?”
  谭无谓的“运气”没那么好,他果然没去京城,而是又一次上书,希望交出王号,被皇帝在诏书中责备之后,再不提此事。
  两年之后,皇帝得病,为了冲喜,将一位公主送到邺城与谭无谓的一个儿子成亲,这是早就定妥的亲事,因为两人年幼而拖至今天。
  送亲的队伍极为庞大,贵戚成群,谭无谓带儿子以及群臣出城相迎,却被随行禁军拿下,直接送往京城,亲事则照旧进行。
  谭无谓在京城的遭遇众说纷纭,又过两年,徐埙第二次回家省亲时,才带来一些可靠的消息。
  谭无谓进京,朝廷对外宣称是邺城王听说皇帝病重,自愿前来服侍,在京城,谭无谓住进早已安排好的王府,进宫数次,君臣之间说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皇帝确实得了重病,拖了五个月,撒手驾崩,消息传出的当天晚上,邺城王自刎而死,留下遗言,声称是要追随陛下。
  太子登基,感念谭无谓之忠,特许其长子继任邺城王,三世以后再削王为侯。
  徐埙这年十五岁,因为从小在东宫陪伴太子,已获官职,此次回家,一是省亲,二是与田熟正式定亲,约定次年完婚。
  徐埙还给父亲带来一个提醒:“新帝至孝,对太后无所不从,太后对张妃、渔阳王忌恨已久,二弟身在渔阳,望父亲多多在意。”
  徐础道:“你初去京城时,我怎么交待你的?”
  “莫管闲事。”
  “嗯,我现在的交待也没变。”
  次年秋季,该是成亲之日,徐埙职事繁忙,不得告假回乡,张释清于是与田匠、冯菊娘夫妻一同送田熟进京,这也是他们多年来第一次离开思过谷。
  谷中一多半人跟着进京,只有徐础留守,带几个孩子继续读书,连信也不写一封。
  这些年来,谷中人口逐年增加,已近百口,突然离开大半,立刻变得安静许多。
  徐础生活不改,除了教孩子们写字、读书,就是每隔两三日前去打扫范闭与老仆的坟墓。
  一个月之后,有人从京城送来书信,太后宾天,九州同哀,一年之内禁止婚嫁,徐埙与田熟的婚事不得不延后,张释清等人不愿来回奔波,因此要在京城住上一年。
  徐础托此人带一句口信,说是“知道了”,再无它话。
  次年初夏,思过谷里来了两位意外的客人。
  一位是刘有终,这么多年过去,他竟然没有变得更老,徐础不由得怀疑他真有几分仙气。
  刘有终当年弃晋王而南下,追随宁王一阵,觉得不是长久之计,悄然离去,隐居江南山中,天下平定之后,他再度出山,仍以相人为业,名声比从前还要响亮,游走王侯显贵之门,还收了一名徒弟。
  徒弟姓周,名复始,自称是徐础故交,徐础认了好一会才猛然想起,此人的确是故交,脱口道:“黑毛犬!”
  周复始正是当年诱学馆里的同窗周律,竟然熬过了乱世,只是当不得官,随刘有终学习相术,颇有所成,笑道:“当年贱号,徐先生倒还记得,我亦记得徐先生的那篇文章,‘用民以时’,这些年来所见所闻,我越发觉得这四个字似简实深。”
  得见故人,徐础大悦,破例饮酒,一醉方休,与刘有终、周复始谈天说地,却不说时政,那两人每次提起,徐础都是只听不说,实在被问起,他说自己久不闻世事,无可评判。
  师徒二人在谷中居住三日,告辞离去,徐础送到谷外,心里明白,自己通过了新皇帝的考验。
  初秋,二子徐篪从渔阳赶回,他受征入京为官,顺便省亲,正好还能参加兄长的婚事。
  徐篪给父亲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是两本书,一本《诗经》,一本《尚书》,书很普通,来历却不寻常。
  “当年先帝与邺城王征辽东接连不胜,天成亦有自知之明,去皇帝之号,改国号为辽成,向大楚称臣,三年一贡,使者每次都要经由渔阳。去年使者经过时,将这两本书送来,说是父亲故人送来的礼物,使者不说故人姓名,我觉得不妥,所以今年才带来。”
  徐础接过两本书,翻了一会,笑道:“确是故人之礼,她想告诉我,虽居荒外,不忘诗书。”
  “父亲的这位故人倒有读书人的气节。”徐篪不明其意,又道:“我在渔阳听说太后死得颇为蹊跷,甚至有传言说先帝驾崩之前就已做出安排。渔阳王颇为不安,担心张太妃的安危,让我入京之后详加调查,父亲以为……”
  “用民以时。”徐础回道。
  “嗯?”徐篪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却不明白它与自己所说的话有何关系。
  “你进京为官,必受皇帝问策,你对‘用民以时’,别的事情不可多问,更不可多说。”
  “是,父亲。”徐篪不敢多问。
  徐础拿起故人送来的书,心静如止水。
  他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入京,少不得会卷入诸多纷争之中,但他并不担心。
  他知道,妻子入冬之前就能回来,思过谷将恢复热闹。
  他知道,欢颜郡主已经安定下来,不用他再操心。
  世事终而复始,每个终始却各不相同,他知道,自己的计谋再也用不上了。
  (全书完,明天还有一篇后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