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冤案
而这些,却并不各案,在太祖皇帝和先帝爷时期,大大小小发生了十余起。这几乎成了大周朝的皇帝的逆鳞,为了防微杜渐,一旦发现就严厉打击,甚至对这种事越发变得执拗偏激,又加之官场矛盾,想将人置之死地,最好的法子就是置之谋反叛乱的境地,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冤假错案。其中多无根据,只是捕风捉影滥杀无辜而已。
可是,世风如此,前世林芷萱费了好大的力气想要扭转这个局面,起初尚有成效,可等林家的往事被揭发出来,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反而坐实了她的罪证。
说她曾经宣扬的一切教化民生都是为了替林家脱罪,甚至她为了弱化新旧两朝文人士子之间矛盾的作为,也都带有了企图麻痹蒙骗小皇帝魏延显而意图谋反的嫌疑。
可是如今大周朝统治百年,虽不能说国富民强,可是比前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已经是天上地下。老百姓不过是想安稳过好日子,只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谁会想着要去打仗,去复辟前朝。
况且除了此番天灾人祸之后的造反是由百姓自发纠结起来的起义,从前多是文人墨客动动嘴皮子和笔杆子。
这种清贵书生,放不下自己的清高,怀着救国救民之念,看着点什么不好不如意的,就大肆挞伐,说想要复辟前朝,仿佛只要复辟前朝,这些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一般。而朝廷越是镇压,这帮书呆子就越是觉着新朝暴政荒蛮,只有复辟前朝这一条路了。
从前林芷萱主张大行德政,对于这种吃软不吃硬的书生意气,只能感化施恩,不能大肆杀害。否则,他还觉着自己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死,前仆后继,只觉着自己是个英雄,还要以此为榜样,教化后世子孙。
如此,与他们越发的离心离德。将这些隐藏在江河湖海的奇人异士、大能之才推得离朝廷越来越远,最后不仅不能为我所用,还将他们推到朝廷的对立面去,成日里商议着怎么谋反作乱。
而自从魏明煦与林芷萱说起,他早有打算的时候,林芷萱隐约猜到,魏明煦所想或许与她大致相同,魏明煦也打算将来借林家的事,给前朝旧臣和林家历经了百年不知道还存不存在的旧部做个样子看看,引他们归顺朝廷,平息干戈。
可是如今大周朝朝局未稳,魏明煦也还没有彻底把持朝政,只看魏明煦让林鹏海暂回杭州之举,也知道魏明煦觉着现在的时机尚未成熟。那或许该是五六年之后的事。
而如今既然成了升堂审议,就自然会有输赢,有各式各样的意外,若是赢了还好,若是输了,这种矛盾怕是要因为此事越发的被激化,再经年累月地留存下去。
林芷萱有些担忧地看着魏明煦,道:“王爷可想好了法子?”
盛夏炎热,虽然刚沐浴,魏明煦身上又生了细密的汗,床幔换成了只有薄薄一层的绞绡纱,窗外偶有微风进来,浮动床幔,外头燃着微弱的灯烛,有小丫头立在冰盆前打着瞌睡转着风轮。
魏明煦没有抱着林芷萱,怕她热得难受,只是平躺在她身侧,闭目养神道:“虽急些,却也不至于措手不及。明儿早朝上,我想先为一桩旧案平反昭雪。若是此事能成,那么岳父大人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林芷萱略微偏头,看向魏明煦:“什么案子?”
魏明煦叹了一口气道:“太祖皇帝时平西大将军沈自安的案子。”
林芷萱十分的惊诧,林芷萱对当时那件旧案知之甚详,甚至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密。可林芷萱却不曾知道,沈自安竟然是魏明煦的大姨夫。
他被处死之时,魏明煦才刚刚九岁,却也记着他的弓马骑射都是沈自安启蒙的,沈自安南征北战,是个最豪爽的不过的汉子。当时对魏明煦兄弟三人评价颇高,想要拥立三人之一为太子,却不想落得那样的下场。
他手握重兵,一旦与谋反作乱联系起来,往往最令人忌惮。
魏明煦当时年幼,只能看着大姨夫一家人伏诛,连话都没有人敢多说一句,否则视同协犯,同罪抄家灭门。
魏明煦继续道:“此事我已经准备多年,虽然事出突然,却也有几分把握。谢炳初对此事的阻挠也会小些。毕竟姨夫也算是谢炳初的恩师,谢炳初在当初郁郁不得志之时,在沈府客居过四五年,就连他如今的国公夫人也是姨夫帮他说的。”
如兄如父。
而据林芷萱所知,远远不止如此:“谢炳初不但不会阻挠王爷,一旦王爷提了此事,他定然会战战兢兢、鼎力相助。”
魏明煦不解其意,林芷萱思忖了一会儿,才道:“谢文佳是沈自安的遗腹子。”
原本安然躺在床上与林芷萱闭目而谈的魏明煦,豁然挣开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芷萱顿了片刻,才琐琐碎碎地与魏明煦说起了当初的事。
其实谢炳初也不是个不懂得感恩图报的人,当时沈家大难,在官显贵,都不敢沾惹,还是当初籍籍无名的谢炳初临终受托,留下了沈自安的一个不入流的通房丫头,原本想着能有个遗腹子继承沈家血脉,却不想到头来竟然是个女儿。
谢炳初答应恩师,虽然无力替他昭雪,但是一定会将沈家的血脉如同亲生子女一般对待。
当时谢夫人恰逢生子,可头胎的大儿子出生十日就不幸早夭,谢炳初便对外说头胎生了个女儿便是谢文佳。
后来谁曾想谢家在先帝爷时跟着魏明煦打仗立了战功,一步步受先帝提携,显赫至此,谢文佳竟然还进宫为后,又将其子立为太子。
谢文佳的身世,也是小皇帝的隐痛。
前世小皇帝对此讳莫如深,却也暗自搜寻沈家其他后人,委以重任。
这些林芷萱自然不会对魏明煦说,可只这件事就让魏明煦震惊得无以复加:“你可有证据?”
可是,世风如此,前世林芷萱费了好大的力气想要扭转这个局面,起初尚有成效,可等林家的往事被揭发出来,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反而坐实了她的罪证。
说她曾经宣扬的一切教化民生都是为了替林家脱罪,甚至她为了弱化新旧两朝文人士子之间矛盾的作为,也都带有了企图麻痹蒙骗小皇帝魏延显而意图谋反的嫌疑。
可是如今大周朝统治百年,虽不能说国富民强,可是比前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已经是天上地下。老百姓不过是想安稳过好日子,只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谁会想着要去打仗,去复辟前朝。
况且除了此番天灾人祸之后的造反是由百姓自发纠结起来的起义,从前多是文人墨客动动嘴皮子和笔杆子。
这种清贵书生,放不下自己的清高,怀着救国救民之念,看着点什么不好不如意的,就大肆挞伐,说想要复辟前朝,仿佛只要复辟前朝,这些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一般。而朝廷越是镇压,这帮书呆子就越是觉着新朝暴政荒蛮,只有复辟前朝这一条路了。
从前林芷萱主张大行德政,对于这种吃软不吃硬的书生意气,只能感化施恩,不能大肆杀害。否则,他还觉着自己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死,前仆后继,只觉着自己是个英雄,还要以此为榜样,教化后世子孙。
如此,与他们越发的离心离德。将这些隐藏在江河湖海的奇人异士、大能之才推得离朝廷越来越远,最后不仅不能为我所用,还将他们推到朝廷的对立面去,成日里商议着怎么谋反作乱。
而自从魏明煦与林芷萱说起,他早有打算的时候,林芷萱隐约猜到,魏明煦所想或许与她大致相同,魏明煦也打算将来借林家的事,给前朝旧臣和林家历经了百年不知道还存不存在的旧部做个样子看看,引他们归顺朝廷,平息干戈。
可是如今大周朝朝局未稳,魏明煦也还没有彻底把持朝政,只看魏明煦让林鹏海暂回杭州之举,也知道魏明煦觉着现在的时机尚未成熟。那或许该是五六年之后的事。
而如今既然成了升堂审议,就自然会有输赢,有各式各样的意外,若是赢了还好,若是输了,这种矛盾怕是要因为此事越发的被激化,再经年累月地留存下去。
林芷萱有些担忧地看着魏明煦,道:“王爷可想好了法子?”
盛夏炎热,虽然刚沐浴,魏明煦身上又生了细密的汗,床幔换成了只有薄薄一层的绞绡纱,窗外偶有微风进来,浮动床幔,外头燃着微弱的灯烛,有小丫头立在冰盆前打着瞌睡转着风轮。
魏明煦没有抱着林芷萱,怕她热得难受,只是平躺在她身侧,闭目养神道:“虽急些,却也不至于措手不及。明儿早朝上,我想先为一桩旧案平反昭雪。若是此事能成,那么岳父大人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林芷萱略微偏头,看向魏明煦:“什么案子?”
魏明煦叹了一口气道:“太祖皇帝时平西大将军沈自安的案子。”
林芷萱十分的惊诧,林芷萱对当时那件旧案知之甚详,甚至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密。可林芷萱却不曾知道,沈自安竟然是魏明煦的大姨夫。
他被处死之时,魏明煦才刚刚九岁,却也记着他的弓马骑射都是沈自安启蒙的,沈自安南征北战,是个最豪爽的不过的汉子。当时对魏明煦兄弟三人评价颇高,想要拥立三人之一为太子,却不想落得那样的下场。
他手握重兵,一旦与谋反作乱联系起来,往往最令人忌惮。
魏明煦当时年幼,只能看着大姨夫一家人伏诛,连话都没有人敢多说一句,否则视同协犯,同罪抄家灭门。
魏明煦继续道:“此事我已经准备多年,虽然事出突然,却也有几分把握。谢炳初对此事的阻挠也会小些。毕竟姨夫也算是谢炳初的恩师,谢炳初在当初郁郁不得志之时,在沈府客居过四五年,就连他如今的国公夫人也是姨夫帮他说的。”
如兄如父。
而据林芷萱所知,远远不止如此:“谢炳初不但不会阻挠王爷,一旦王爷提了此事,他定然会战战兢兢、鼎力相助。”
魏明煦不解其意,林芷萱思忖了一会儿,才道:“谢文佳是沈自安的遗腹子。”
原本安然躺在床上与林芷萱闭目而谈的魏明煦,豁然挣开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芷萱顿了片刻,才琐琐碎碎地与魏明煦说起了当初的事。
其实谢炳初也不是个不懂得感恩图报的人,当时沈家大难,在官显贵,都不敢沾惹,还是当初籍籍无名的谢炳初临终受托,留下了沈自安的一个不入流的通房丫头,原本想着能有个遗腹子继承沈家血脉,却不想到头来竟然是个女儿。
谢炳初答应恩师,虽然无力替他昭雪,但是一定会将沈家的血脉如同亲生子女一般对待。
当时谢夫人恰逢生子,可头胎的大儿子出生十日就不幸早夭,谢炳初便对外说头胎生了个女儿便是谢文佳。
后来谁曾想谢家在先帝爷时跟着魏明煦打仗立了战功,一步步受先帝提携,显赫至此,谢文佳竟然还进宫为后,又将其子立为太子。
谢文佳的身世,也是小皇帝的隐痛。
前世小皇帝对此讳莫如深,却也暗自搜寻沈家其他后人,委以重任。
这些林芷萱自然不会对魏明煦说,可只这件事就让魏明煦震惊得无以复加:“你可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