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日日长看提门众(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在坤宁宫正门口下了步辇,信步朝里走去。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天子步伐很快,好像总有人在追赶他。这些年来糜烂的时局也让他眉头紧蹙,很久没有纾解的机会了。
  中宫理所当然得到了陛下驾到的通报。按照规矩,皇后殿下应该在坤宁宫正门口迎接皇帝。然而周皇后甫一入宫,便废了这规矩,理由是“糟糠之妻不下堂”,只是在正殿门口迎接。
  十六年来,一直如此。
  天家夫妻见过了礼,同往里面宝座走去。宝座前放置了一张书案,上面平摊着一本厚厚的线装册子。
  崇祯风风火火的落座,问道:“皇后看的什么书?”
  “妾只是翻翻上月的账本。”周后道:“比之前几个月,没有什么下降,不过比去年这个时候倒是降了不少。”
  崇祯总算听到了个略算不错的消息。他从登极以来,一直在打造节俭内宫,想引导天下臣民共度时艰。为此周皇后都在宫里设置了二十四架纺车,带着宫女亲纺。到了崇祯八年,张献忠捣毁凤阳祖坟,崇祯更是撤了膳乐,搬去了外宫武英殿,最后架不住大臣们反复上疏请他回宫,这才搬回内宫起居。
  “万历年间宫里一月的膳食银就要一万两,崇祯十二年的时候,陛下降到了九千两,如今只有五千两。”皇后坐到皇帝身边,拉近账本,手指在行列之间划过。
  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流水账的记账本,其实更像是一份报表。所有大项、小项、杂项,分列明晰,收入出支一目了然,每季度都固定点库,制作动产和不动产清单。林林总总听起来很麻烦,但是一旦适应了这套规矩,掌事的女官太监,乃至皇帝皇后,都为之轻松了不少。
  恼火的只有下面那些办事的宫人阉宦,能够让他们作假的地方实在太少了。而且少得已经不是他们的水准能够捕捉了,无论他们做出如何周密的账目,总是难逃天家慧眼。只有少数人才知道,那是太子殿下在帮母后审计,简直比积年老财会还让人心寒。
  崇祯看着皇后的手指挪动,笑道:“这套计财法倒真是有用,也不知道chūn哥儿怎么想出来的。朕本想让六部也用这种报表,可惜太过艰涩,那些吏员学不来。”
  “没读过什么书的中官都能学会,外臣各个都是饱读圣贤书的才子,竟然学不会么?”皇后摇头道:“纵然比不上我家chūn哥儿天姿过人,就连学都学不来,岂不是敷衍。”
  崇祯长叹一声,突然想起了什么,道:“今日巩永固入宫,说了京师疫病的事,你猜chūn哥儿怎么说?”
  “要出宫赈灾。”
  “哦,是了,他来过了。”崇祯恍然,又道:“你许他了么?”
  “怎么可以让他出去!”周后高声道:“就算京师死的人再多,也不能动摇国本啊!何况哥儿还不满十五,若是在民间,连头发都还没束呢!”
  崇祯脸色沉了下来,道:“可是,外臣做事倒还真不如我家太子。”
  “现在也没听说哪个外臣家死了至亲,他们都不急,我们急什么。”
  “话不是这么说,”崇祯站了起来,缓缓踱步,“这天下终究是我朱家的。他们不急,朕却不能看着子民受苦。”
  周后长叹一声。
  这声叹息中有对儿子即将身处险地的担忧,也有对自己这位丈夫的无奈。
  ——陛下的逆反心真是太重了。
  就连宫女们都在心中默默感叹。
  “朕想过了,让太子出宫见见民间疾苦也好。以抚军例。”崇祯坚定道。
  虽然胜利了,周后却没有什么兴奋。利用丈夫的性格弱点,这还是儿子教给她的。真是挠破头皮都想不到,为何一直养在深宫的太子,对于人心的见识倒比她堂堂国母还要深刻呢?
  ——又让那混小子得逞了!
  周后轻轻咬着内唇。
  “皇后,太子做事,朕放心,你也该放心。”崇祯以为周后不肯让儿子出去,上前温言劝道。
  “唉,太子出宫住在哪儿呢?”皇后又道:“还要多派些老成能干的宫人跟着才好。”
  “就让他住潜邸吧。”崇祯道:“至于宫人都由皇后看着办,不要逾制就好。唔,太子明年也该选妃了,索性这次就连四司的女官一起派了吧。”
  “妾省得,”皇后停了停,又道,“总觉得太子还小得很,有些早了。”
  崇祯笑了笑,目光又落在了那本账本上。
  ……
  “哦,以抚军例么?”朱慈烺坐在端本宫中的书房里,面前铺开的宣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他虽然说着话,手下的毛笔却没有半点停顿。等他写完了一张,方才放下毛笔,随手掀起,交给身边的太监:“去刻。”
  身边的随侍太监接过这页纸,小步疾走到了门口,转给另一个小宦官。那宦官将这纸页夹入硬纸板中,急忙往司礼监经厂跑去。
  看着那小太监跑远了,这位身穿大红蟒袍的随侍太监方才转身回到太子身边,见太子正在掐揉穴位,吞声屏气站在一旁。
  “田存善。”朱慈烺靠在椅背上,闭目叫道。
  “奴婢在。”
  “按照抚军例,东宫侍卫能有多少?”朱慈烺问道。
  “这……奴婢回去查过再来禀报太子。”田存善小心翼翼道。他可知道当今太子的英明,绝不是可以浪对欺瞒的主。
  朱慈烺眉心微微跳了跳。这个田存善在太监里算是年轻有为,三十岁的年纪得授东宫典玺,不过这个年纪对于内宫太监来说,还是太过年轻,没有根底。手段、心性也都还太稚嫩。尤其是与曹化淳、王承恩、王之心这些大珰相比,更显得无能。
  但是太子看得上眼的大珰们,对于太子却未必看得上眼。一者是因为太子夺了司礼监最容易玩弄权术的勾当,二者是这些大珰年纪已经一大把了,而当今天子年富力强,实在用不着铺那么远的后路。
  如果身边有个得力的老太监,这十几年来自己就能轻松很多。
  朱慈烺吸了口气,挺直腰杆,再次拿起笔,又写了起来。写了两字之后,朱慈烺突然抬起头,道:“去年宫中进书,好像有一本《酌中志》?”
  田存善不敢再说不知道,他知道太子从来都是过目不忘,大着胆子附和道:“好像是有来着,殿下当时好像还说……还说有空找来看看。”太子看书单,对于很多书都会说“有空找来看看”,所以就算太子想起来当时不是这么说的,自己记差了也不算什么大过失。
  到底不是谁都像太子这么英明。
  “这书是神宗朝的大太监写的吧?”朱慈烺重又落笔,头也不抬地问道。
  “太子恕罪,”田存善噗通跪在地上,“奴婢这就去查了来回禀太子。”
  “估计已经不在宫里了,否则怎么也是个提督太监。”朱慈烺假装不知,只是道:“你去查访一番,若他还愿意回宫当差,就请司礼监分到我身边来。”
  田存善心中忐忑,暗暗叫苦道:这是太子对咱不满了啊!唉,伴君如伴虎,怎地伴太子更是猛于虎!也罢,这位主儿可不是咱能伺候得了的,换个地儿也是好事。
  “奴婢遵旨。”田存善磕了个头,就要往外跑,突然听到太子轻咳一声,连忙又站住了脚步。
  “曹化淳已经归乡五六年了吧。”朱慈烺突然道。
  田存善当即跪了下来,双眼含泪:“殿下仁善古今罕见,竟然还记得我等奴婢。曹太监是十一年因病乞假,十二年二月蒙恩还乡的。”
  “他家在哪儿?”
  “奴婢记得曹太监是天津武清人氏。”
  “不算远,”朱慈烺继续道,“派人去探探病,要是身子还健朗,请他来běi 精,我要见他。”
  “奴婢遵旨。”田存善连忙出去交代了一番,这才急急忙忙往宫外跑去。
  朱慈烺埋头写了许久,终于又写完了两页,唤来太监,让拿去经厂雕版开印。虽然他已经印了不少书册,据说也有流传在外的,但终究红墙深隔,连个动静都没听到过。如今这京师鼠疫,并不在朱慈烺的历史知识之中,属于突发事件,所以这疫情控制草案只能现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