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围城
419、围城
陈长风作为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亦是在宫里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人,自然知道此事利害,遂当初事发之时,他便在亲信的内侍帮助下,躲在宫中每夜运送粪水的粪桶中,这才堪堪混出宫来,一路躲避追杀无数,方才来到济州,找到南安王,托出真相。
得知了真相的南安王气得浑身发抖,跪地长呼先皇,恸哭不止。
随即,南安王亲赴南秦州,面见骠骑将军尔朱禹,并将陈长风的亲手画押的供词俱数交由尔朱禹过目。
尔朱禹先前惊悉皇帝元宸突染急症驾崩,已是大惊大恸。此时再看陈长风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的描述,方知皇上驾崩此事更牵连自己,心里又是感慨遗憾,又是惊惧莫名。
他感慨遗憾的是,皇上与他仅仅见过数次,却相敬相知,如同忘年知己。以致皇上在临死之前,都以国事相托,命他回京勤王。这是何等的信任?
可自己一回南秦州便是两年,其间皇上过得如何艰辛,自己竟半点不曾帮上皇上的忙。就连皇上手中那道令他带兵回京勤王的遗诏,他也未能亲自接到。
而他惊惧的是,皇上与太后势同水火,甚至已不能共生,那他尔朱禹一意亲近皇帝,甚至得皇上遗命进京勤王……
那在胡太后的眼中,他尔朱禹与皇上,只怕早已连成一体,怎么也无法摘得干净了。
胡太后……
为了自己的权力能不被剥夺,竟然能亲手弑子!
这个女人,心肠之恶毒,可见一斑。
而尔朱禹作为手握重兵的一员大将,既已成为皇上一党之人,便是威胁她权力与地位的人。
她对他,岂还会手下留情?
所以,为了死去的皇帝,也为了自己,得知了真相的尔朱禹心下再不犹疑,即刻拜倒在南安王脚下,宣誓效忠南安王。
得到了尔朱禹的支持,堪堪止住悲伤的南安王立刻下令,将一篇篇讨胡檄文遍发天下,文中细数桩桩件件胡太后及胡氏一族为非作歹的恶事,竟有四十八桩之多。当头一件,便是揭露皇帝元宸死亡的真相,足以抄家灭族,令胡氏一门永不超生!然后,南安王复睿王封号,以昭自己宗室之名,,以“诛妖后,复宗室”为名,在每篇檄文中加盖睿亲王印,高举义旗,下令谋反。
檄文一发,义旗一举,睿王所率的义军,便得到了大魏百上下一致的欢呼与拥护。
原本在太后治下的大魏百姓,早已受够了胡沁华为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而下令各级官员对百姓实施的层层盘剥。
再加上历时数年未曾停歇的徭役,已令大魏再无男丁可征。于是各级官员为凑够役民,竟强拉几岁孩童或妇女充数,令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此时睿王“诛妖后,复宗室”的讨胡檄文一出,在民间各地,立刻得到了踊跃的反响。无数役民纷纷起义,杀贪官,杀污吏,杀监工……不辞劳苦,前来
可相较于民间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高涨的投军热情,远在天都的一众前朝老臣虽不敢明确发声以示声援,却纷纷或告病不朝,或挂冠求去……
整个大魏的朝堂,竟空前一致的,以一种沉默的姿态,来声援睿王的义军。
到最后,还是忍无可忍的大司马胡沛华亲领禁卫亲兵,以朝臣家眷之性命,驱赶着朝中众臣前来上朝议事,这才稍解无人早朝的尴尬局面。
可就在睿王高举义旗,招兵买马,为反攻天都,肃正宗室做着最后的准备之时,一件令人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魏天历元年九月,即魏元帝逝世一月之后,宋国国君刘绎突然领精兵三十万,分东西两路,突袭大魏边境济州与南秦州。
睿王方面正热火朝天的准备义师反攻之事,没有料想到刘绎竟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他动武,趁乱打劫,所以对于刘绎突如其来的突袭毫无半点防备,刚刚募集的士兵尚还未加以整训,一时间被杀得措手不及。
而远在两三百里开外的南秦州,亦有十万宋兵压境,虽不攻城之举,却压制得尔朱禹大军不敢轻举乱动,驰援睿王部队。
一时间,才刚募集的近十五万兵众,还来不及操练,便仓促应战,顾此失彼,阵脚一时大乱。
一时间南秦州告急,济州告急的流言漫天乱飞,两州境内百姓无不惊慌失措,纷纷携家带口,四散逃命。
得到宋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商娇也是大惊。
她料想不到刘绎怎么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对大魏动武,且直指睿王的腰眼,也是惊疑不定,不知所措。
更甚者,坏消息接踵而来。
刘绎亲率的二十万兵马于济州城下与睿王所率部众展开激战,睿王所部被杀得大败,睿王亲上城楼督战,也被流矢重伤胸口,昏迷不醒,吉凶难料,济州被宋兵团团围困了起来。
而更糟糕的是,由于济州粮草准备不及,再加上睿王的重伤昏迷,城中已断粮数日,募集的新兵无领兵之将,竟已擅自杀马为食。
得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商娇觉得自己都快要崩溃了。
睿王,那个无论顺境逆境,都陪着她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男子。
他喜欢她,却每次在她不情愿的时候,总是强迫自己放手,没有勉强她屈从自己;他看似骄傲威严,花心多情,实则却只是个别扭的孩子,喜欢以伤害的方式来掩藏自己受伤的自尊,内里却是重情重义的人……
这么多年,她从青春少艾,到现在徐娘半老,他都在她身边,以自己的方式,关怀庇护着她。
商娇的生意,那些军需的订单……
若无睿王从中相助,她哪里会经营得如此顺利?
只是,他不说,她亦当作不知而已。
还有,自从在睿王府中,她亲眼看见他谴散所有姬妾,这十数年来,除了她亲塞给他的常喜,他的身边竟连个女人都没有。
个中情由,她不是不知,只是无以为报。
可是,她与他早已成为命运的共同体,看似毫无牵连,但冥冥中,却总有一根线,将她与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若他兵败被杀,她又焉会有活下去的机会?
或者说,若睿王不在了,天下间又哪里还有她商娇的容身之所?
陈长风作为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亦是在宫里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人,自然知道此事利害,遂当初事发之时,他便在亲信的内侍帮助下,躲在宫中每夜运送粪水的粪桶中,这才堪堪混出宫来,一路躲避追杀无数,方才来到济州,找到南安王,托出真相。
得知了真相的南安王气得浑身发抖,跪地长呼先皇,恸哭不止。
随即,南安王亲赴南秦州,面见骠骑将军尔朱禹,并将陈长风的亲手画押的供词俱数交由尔朱禹过目。
尔朱禹先前惊悉皇帝元宸突染急症驾崩,已是大惊大恸。此时再看陈长风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的描述,方知皇上驾崩此事更牵连自己,心里又是感慨遗憾,又是惊惧莫名。
他感慨遗憾的是,皇上与他仅仅见过数次,却相敬相知,如同忘年知己。以致皇上在临死之前,都以国事相托,命他回京勤王。这是何等的信任?
可自己一回南秦州便是两年,其间皇上过得如何艰辛,自己竟半点不曾帮上皇上的忙。就连皇上手中那道令他带兵回京勤王的遗诏,他也未能亲自接到。
而他惊惧的是,皇上与太后势同水火,甚至已不能共生,那他尔朱禹一意亲近皇帝,甚至得皇上遗命进京勤王……
那在胡太后的眼中,他尔朱禹与皇上,只怕早已连成一体,怎么也无法摘得干净了。
胡太后……
为了自己的权力能不被剥夺,竟然能亲手弑子!
这个女人,心肠之恶毒,可见一斑。
而尔朱禹作为手握重兵的一员大将,既已成为皇上一党之人,便是威胁她权力与地位的人。
她对他,岂还会手下留情?
所以,为了死去的皇帝,也为了自己,得知了真相的尔朱禹心下再不犹疑,即刻拜倒在南安王脚下,宣誓效忠南安王。
得到了尔朱禹的支持,堪堪止住悲伤的南安王立刻下令,将一篇篇讨胡檄文遍发天下,文中细数桩桩件件胡太后及胡氏一族为非作歹的恶事,竟有四十八桩之多。当头一件,便是揭露皇帝元宸死亡的真相,足以抄家灭族,令胡氏一门永不超生!然后,南安王复睿王封号,以昭自己宗室之名,,以“诛妖后,复宗室”为名,在每篇檄文中加盖睿亲王印,高举义旗,下令谋反。
檄文一发,义旗一举,睿王所率的义军,便得到了大魏百上下一致的欢呼与拥护。
原本在太后治下的大魏百姓,早已受够了胡沁华为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而下令各级官员对百姓实施的层层盘剥。
再加上历时数年未曾停歇的徭役,已令大魏再无男丁可征。于是各级官员为凑够役民,竟强拉几岁孩童或妇女充数,令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此时睿王“诛妖后,复宗室”的讨胡檄文一出,在民间各地,立刻得到了踊跃的反响。无数役民纷纷起义,杀贪官,杀污吏,杀监工……不辞劳苦,前来
可相较于民间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高涨的投军热情,远在天都的一众前朝老臣虽不敢明确发声以示声援,却纷纷或告病不朝,或挂冠求去……
整个大魏的朝堂,竟空前一致的,以一种沉默的姿态,来声援睿王的义军。
到最后,还是忍无可忍的大司马胡沛华亲领禁卫亲兵,以朝臣家眷之性命,驱赶着朝中众臣前来上朝议事,这才稍解无人早朝的尴尬局面。
可就在睿王高举义旗,招兵买马,为反攻天都,肃正宗室做着最后的准备之时,一件令人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魏天历元年九月,即魏元帝逝世一月之后,宋国国君刘绎突然领精兵三十万,分东西两路,突袭大魏边境济州与南秦州。
睿王方面正热火朝天的准备义师反攻之事,没有料想到刘绎竟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他动武,趁乱打劫,所以对于刘绎突如其来的突袭毫无半点防备,刚刚募集的士兵尚还未加以整训,一时间被杀得措手不及。
而远在两三百里开外的南秦州,亦有十万宋兵压境,虽不攻城之举,却压制得尔朱禹大军不敢轻举乱动,驰援睿王部队。
一时间,才刚募集的近十五万兵众,还来不及操练,便仓促应战,顾此失彼,阵脚一时大乱。
一时间南秦州告急,济州告急的流言漫天乱飞,两州境内百姓无不惊慌失措,纷纷携家带口,四散逃命。
得到宋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商娇也是大惊。
她料想不到刘绎怎么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对大魏动武,且直指睿王的腰眼,也是惊疑不定,不知所措。
更甚者,坏消息接踵而来。
刘绎亲率的二十万兵马于济州城下与睿王所率部众展开激战,睿王所部被杀得大败,睿王亲上城楼督战,也被流矢重伤胸口,昏迷不醒,吉凶难料,济州被宋兵团团围困了起来。
而更糟糕的是,由于济州粮草准备不及,再加上睿王的重伤昏迷,城中已断粮数日,募集的新兵无领兵之将,竟已擅自杀马为食。
得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商娇觉得自己都快要崩溃了。
睿王,那个无论顺境逆境,都陪着她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男子。
他喜欢她,却每次在她不情愿的时候,总是强迫自己放手,没有勉强她屈从自己;他看似骄傲威严,花心多情,实则却只是个别扭的孩子,喜欢以伤害的方式来掩藏自己受伤的自尊,内里却是重情重义的人……
这么多年,她从青春少艾,到现在徐娘半老,他都在她身边,以自己的方式,关怀庇护着她。
商娇的生意,那些军需的订单……
若无睿王从中相助,她哪里会经营得如此顺利?
只是,他不说,她亦当作不知而已。
还有,自从在睿王府中,她亲眼看见他谴散所有姬妾,这十数年来,除了她亲塞给他的常喜,他的身边竟连个女人都没有。
个中情由,她不是不知,只是无以为报。
可是,她与他早已成为命运的共同体,看似毫无牵连,但冥冥中,却总有一根线,将她与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若他兵败被杀,她又焉会有活下去的机会?
或者说,若睿王不在了,天下间又哪里还有她商娇的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