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妙仪番外:错终身(一)
掖庭做事向来快得很,陛下的旨意刚下不久,掖庭令便将棠梨宫内的所有宫人通通调走,好像此刻棠梨宫已经是一座空荡荡的宫殿,而她这位婕妤,也早就不在了一般。
不记得过了多久,孙妙仪听到外头有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她疑心是自己听错了,因为人人都晓得她眼下的处境,怎会有人这样不知趣,在这个时候还跑过来看她?
她自嘲地笑笑,接着收拾自己的东西,既然是去安国寺,那么这些繁复精美的罗裙、披帛自然是用不上了,流光溢彩的步摇臂钏亦无甚用武之地。她看到眼前这些华丽的服饰,便觉得心烦意乱,便是在这个时候,“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她顺着声音看清,只见吴月华神色复杂地站在门前,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晓得自己如今有多么落魄,在这后宫之中,也只有她的身份才有资格看自己的笑话。今日来的若是景春殿那名蛮夷女子,或者是朝阳殿内那位见都不曾见过的人,那她可真要羞愧致死了。
直到这一刻,她仍旧不敢相信,自己的命运,竟然会在山岭之上的一座古寺内终结。
从她懂事起,她就晓得自己将来是要进宫给君王做妃嫔的。她的出身那样尊贵,父亲是近二十年以来,第二位在殿试时就被君王御笔朱批夸赞过的人,可与苏相齐名,母亲更是正统的名门贵女,又是当年宁福长公主最为疼爱的侄女。这样的家族门楣,天下没有哪个男子配得上,也只有进宫,成为常伴君王侧的女子,才配得上她的身份。
是了,身份。
从她略微懂事起,就受娘亲的耳濡目染,将这两个字看得格外重要。十几年以来,“身份”二字像是一根毒刺,早就融入了她的血肉之中,成为自己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影随形地折磨着她。
这么久以来,她渐渐学得和娘亲一模一样,看一个人首先要看那人是何种身份,更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身份是何等尊贵,一般出身的人家根本没有资格同自己说一句话,可她愈是看重身份,就愈发疑惑。
为何当年,身份如此高贵的母亲会看上出身寒门的父亲?
年幼的时候,她亦问过母亲,母亲的脸上还是一贯端和高贵的神情,并不与她多说,可她又不是傻子,父亲待母亲的客气与疏离,无数个夜里从正院传来的隐隐约约的争吵声,都迫使她不得不去在意。她早就晓得,父亲与母亲之间与其说是“相敬如宾”,倒不如是“相敬如冰”。她在冰窟似的家里一日一日长大,渐渐地也大概晓得了一些当年的事情。
说来也可笑,母亲这一生自持身份,总是高高在上,却不想她最为屈辱的事情竟然在几个下人口中被传得绘声绘色,孙妙仪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十二岁的那一夜。
那时候舅舅被派去冀州做官,因他素来与母亲甚是亲厚,便嘱咐家里人多到孙家走动。那一次舅舅家的表哥带着几个仆人到府上作客,其中有一个是伺候过几代人的老仆,向来忠厚能干,只是有些好酒,正因如此,那天夜里他多吃了几杯酒,便借着酒劲与其他仆人说起了往事,她正巧从园子里经过,因隐隐听到母亲的名字,便好奇地走到窗边。
“你们哪里晓得,你们的夫人,也就是我家小姐,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呐!想当年孙大人不过是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全身上下连双好鞋都没有,也不晓得我家小姐怎么就动了芳心,巴巴地为孙大人出了住宿和饭食的银子,又在我家老爷面前为他说足了好话。后来更跑去长公主屋里跪了一个多时辰,才求来一道赐婚的旨意。”
“只可惜孙大人他......唉!当年孙大人屡次拒婚,让我家小姐好生丢脸。后来还是老夫人打听到孙大人在家乡其实有个情投意合的女子,不过那种小门小户的穷酸女子怎么比得上我家小姐?嘿,当年小姐一吩咐,我就妥妥当当地将事情办好了......”
更深露重,她站在门外瑟瑟发抖,朝云和沉香皆上前劝她回房,却被她狠狠瞪了一眼。那些卑贱的丫鬟哪里会晓得,她的心里才是凉到了极致。那老仆说的话那样惊世骇俗,她却丝毫没有怀疑过,而正是如此,她心中才更加愤恨。
她早就意识到父亲与母亲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只不过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倘若不是今日,她大可以一直假装下去,假装她们孙家一派和睦,假装父亲娶进门的姨娘和那个庶妹不过是件摆设,假装父亲母亲之间的冷眼相待相看两厌其实都是假象。
瞧,天京城里人人都晓得父亲惧内,母亲身为女子,生气起来竟然可以对父亲动手,父亲亦不还手,这难道不是一个男子对自己娘子最大的放纵与宽容么?
可是今日,她的梦境却被一个仆人亲手打破,这个身份低贱的可憎老物,他凭甚么?!
她已经气得发抖,却依旧记得母亲平日里的敦敦教诲,要记住自己的身份高贵,下人若是做错了事情,只管罚便是了。她晓得那位老仆是母亲娘家的家生子,便借着夜色走进母亲的屋子,将方才所听到的事情一一禀告,直到最后依旧出奇地镇定:
“这样的奴才竟敢在私下乱嚼舌根,女儿若是母亲,便立刻修书一封,请舅舅要了他的命!”
母亲当时并未说甚么,甚至连脸上都没有变一下,可是三日之后,表哥突然邀她回府作客,一走进院子,看见的便是一具用破草席随意包裹的尸体。她看不清那具尸体的容貌,却一眼就认出了露在外头的那双手。
那双手,曾经抱着她去摘院子里最高的树上的石榴花,曾经牵着她和表哥走遍天京城的大街小巷,就连右手掌心上的疤,亦是为了保护她,在茶寮时被烹茶的炭火所灼伤的。
那一刻她心里并非没有难过,不过很快就被一种莫名的快意所取代。他算甚么东西,不过是个奴才,竟然敢对母亲品头论足?他有今日,不过是自食其果罢了。
大约是从那时候起,她的脾性一日比一日坏,朝云梳头时扯痛了她的头发,沉香端来的点心竟然与那个卑贱的庶女吃的一模一样,小厮们见了她神色有些古怪,究竟是在议论她甚么?!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无端揣测与自我折磨中,她变得愈发暴戾。这些身份低贱的奴才个个都可恶得紧!她是母亲的女儿,是孙家的嫡出大小姐,她的身份那样尊贵,自然要遵循母亲的教诲,低位者有错自当由她这个高位者来罚,这又有甚么错?!
她不是没有看到,父亲看向自己的目光愈发复杂起来,偶尔还会长叹一口气;她不是不晓得,自己的生辰和偏院那个姨娘的女儿其实只差一天,父亲送她的寿礼是珍宝斋重金打造的簪子,却为那个庶女亲手做了寿桃;她不是瞧不出,父亲对待那个卑贱的姨娘,与对待母亲是如此不同,可是那又如何?
父亲不喜欢自己,她根本就不在乎,早在知道真相的那天,她终于知晓为何这么多年以来父亲对自己始终不冷不热,在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断绝了对父亲所有的期盼。
他是自己的父亲,是整个大曌最才华横溢的臣子之一,可他亦是一个出身寒门的乡野书生,是一个在母亲临盆那一日仍旧在诗社吟诗作对不回家的凉薄男子,是一个一心疼爱庶女的冷漠之人,这样的人,她要来做甚么?一个寿桃而已,她只消挥一挥手,连尚膳局的尚宫都会亲手为她做来,她又何必与那些卑贱之人动气?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自欺欺人中,孙妙仪自觉自己在家中的日子还算是快活,她身份高贵,脾性又不好,府里的人个个都对她唯唯诺诺,虽说后来偏院的姨娘病逝,母亲把庶女接到身边同自己作伴让她很是不快,不过那个庶女还算是识趣,对她毕恭毕敬的。况且母亲那样疼爱她,她倒也算满足。
转眼间新帝登基,又到了充实后宫的时候。花鸟使到家中的那一日,父亲竟然破天荒地摆出一副要与自己促膝长谈的架势,问她想不想入宫。她只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愚蠢至极。
她当然要入宫,还要成为后宫品阶最高,最最尊贵的女人,这样才对得起她的身份,才能为母亲争口气!
她毫不掩饰地把这番话说出来,母亲高兴得连连点头,父亲却是忧心忡忡地看了她一眼:“妙儿,爹爹知道你心中对我多有埋怨,可你是我的女儿,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平安喜乐。你好生想一想,你究竟想不想进宫?不是为了身份,不是为了富贵荣华,而是为了你自己。”
不记得过了多久,孙妙仪听到外头有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她疑心是自己听错了,因为人人都晓得她眼下的处境,怎会有人这样不知趣,在这个时候还跑过来看她?
她自嘲地笑笑,接着收拾自己的东西,既然是去安国寺,那么这些繁复精美的罗裙、披帛自然是用不上了,流光溢彩的步摇臂钏亦无甚用武之地。她看到眼前这些华丽的服饰,便觉得心烦意乱,便是在这个时候,“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她顺着声音看清,只见吴月华神色复杂地站在门前,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晓得自己如今有多么落魄,在这后宫之中,也只有她的身份才有资格看自己的笑话。今日来的若是景春殿那名蛮夷女子,或者是朝阳殿内那位见都不曾见过的人,那她可真要羞愧致死了。
直到这一刻,她仍旧不敢相信,自己的命运,竟然会在山岭之上的一座古寺内终结。
从她懂事起,她就晓得自己将来是要进宫给君王做妃嫔的。她的出身那样尊贵,父亲是近二十年以来,第二位在殿试时就被君王御笔朱批夸赞过的人,可与苏相齐名,母亲更是正统的名门贵女,又是当年宁福长公主最为疼爱的侄女。这样的家族门楣,天下没有哪个男子配得上,也只有进宫,成为常伴君王侧的女子,才配得上她的身份。
是了,身份。
从她略微懂事起,就受娘亲的耳濡目染,将这两个字看得格外重要。十几年以来,“身份”二字像是一根毒刺,早就融入了她的血肉之中,成为自己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影随形地折磨着她。
这么久以来,她渐渐学得和娘亲一模一样,看一个人首先要看那人是何种身份,更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身份是何等尊贵,一般出身的人家根本没有资格同自己说一句话,可她愈是看重身份,就愈发疑惑。
为何当年,身份如此高贵的母亲会看上出身寒门的父亲?
年幼的时候,她亦问过母亲,母亲的脸上还是一贯端和高贵的神情,并不与她多说,可她又不是傻子,父亲待母亲的客气与疏离,无数个夜里从正院传来的隐隐约约的争吵声,都迫使她不得不去在意。她早就晓得,父亲与母亲之间与其说是“相敬如宾”,倒不如是“相敬如冰”。她在冰窟似的家里一日一日长大,渐渐地也大概晓得了一些当年的事情。
说来也可笑,母亲这一生自持身份,总是高高在上,却不想她最为屈辱的事情竟然在几个下人口中被传得绘声绘色,孙妙仪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十二岁的那一夜。
那时候舅舅被派去冀州做官,因他素来与母亲甚是亲厚,便嘱咐家里人多到孙家走动。那一次舅舅家的表哥带着几个仆人到府上作客,其中有一个是伺候过几代人的老仆,向来忠厚能干,只是有些好酒,正因如此,那天夜里他多吃了几杯酒,便借着酒劲与其他仆人说起了往事,她正巧从园子里经过,因隐隐听到母亲的名字,便好奇地走到窗边。
“你们哪里晓得,你们的夫人,也就是我家小姐,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呐!想当年孙大人不过是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全身上下连双好鞋都没有,也不晓得我家小姐怎么就动了芳心,巴巴地为孙大人出了住宿和饭食的银子,又在我家老爷面前为他说足了好话。后来更跑去长公主屋里跪了一个多时辰,才求来一道赐婚的旨意。”
“只可惜孙大人他......唉!当年孙大人屡次拒婚,让我家小姐好生丢脸。后来还是老夫人打听到孙大人在家乡其实有个情投意合的女子,不过那种小门小户的穷酸女子怎么比得上我家小姐?嘿,当年小姐一吩咐,我就妥妥当当地将事情办好了......”
更深露重,她站在门外瑟瑟发抖,朝云和沉香皆上前劝她回房,却被她狠狠瞪了一眼。那些卑贱的丫鬟哪里会晓得,她的心里才是凉到了极致。那老仆说的话那样惊世骇俗,她却丝毫没有怀疑过,而正是如此,她心中才更加愤恨。
她早就意识到父亲与母亲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只不过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倘若不是今日,她大可以一直假装下去,假装她们孙家一派和睦,假装父亲娶进门的姨娘和那个庶妹不过是件摆设,假装父亲母亲之间的冷眼相待相看两厌其实都是假象。
瞧,天京城里人人都晓得父亲惧内,母亲身为女子,生气起来竟然可以对父亲动手,父亲亦不还手,这难道不是一个男子对自己娘子最大的放纵与宽容么?
可是今日,她的梦境却被一个仆人亲手打破,这个身份低贱的可憎老物,他凭甚么?!
她已经气得发抖,却依旧记得母亲平日里的敦敦教诲,要记住自己的身份高贵,下人若是做错了事情,只管罚便是了。她晓得那位老仆是母亲娘家的家生子,便借着夜色走进母亲的屋子,将方才所听到的事情一一禀告,直到最后依旧出奇地镇定:
“这样的奴才竟敢在私下乱嚼舌根,女儿若是母亲,便立刻修书一封,请舅舅要了他的命!”
母亲当时并未说甚么,甚至连脸上都没有变一下,可是三日之后,表哥突然邀她回府作客,一走进院子,看见的便是一具用破草席随意包裹的尸体。她看不清那具尸体的容貌,却一眼就认出了露在外头的那双手。
那双手,曾经抱着她去摘院子里最高的树上的石榴花,曾经牵着她和表哥走遍天京城的大街小巷,就连右手掌心上的疤,亦是为了保护她,在茶寮时被烹茶的炭火所灼伤的。
那一刻她心里并非没有难过,不过很快就被一种莫名的快意所取代。他算甚么东西,不过是个奴才,竟然敢对母亲品头论足?他有今日,不过是自食其果罢了。
大约是从那时候起,她的脾性一日比一日坏,朝云梳头时扯痛了她的头发,沉香端来的点心竟然与那个卑贱的庶女吃的一模一样,小厮们见了她神色有些古怪,究竟是在议论她甚么?!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无端揣测与自我折磨中,她变得愈发暴戾。这些身份低贱的奴才个个都可恶得紧!她是母亲的女儿,是孙家的嫡出大小姐,她的身份那样尊贵,自然要遵循母亲的教诲,低位者有错自当由她这个高位者来罚,这又有甚么错?!
她不是没有看到,父亲看向自己的目光愈发复杂起来,偶尔还会长叹一口气;她不是不晓得,自己的生辰和偏院那个姨娘的女儿其实只差一天,父亲送她的寿礼是珍宝斋重金打造的簪子,却为那个庶女亲手做了寿桃;她不是瞧不出,父亲对待那个卑贱的姨娘,与对待母亲是如此不同,可是那又如何?
父亲不喜欢自己,她根本就不在乎,早在知道真相的那天,她终于知晓为何这么多年以来父亲对自己始终不冷不热,在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断绝了对父亲所有的期盼。
他是自己的父亲,是整个大曌最才华横溢的臣子之一,可他亦是一个出身寒门的乡野书生,是一个在母亲临盆那一日仍旧在诗社吟诗作对不回家的凉薄男子,是一个一心疼爱庶女的冷漠之人,这样的人,她要来做甚么?一个寿桃而已,她只消挥一挥手,连尚膳局的尚宫都会亲手为她做来,她又何必与那些卑贱之人动气?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自欺欺人中,孙妙仪自觉自己在家中的日子还算是快活,她身份高贵,脾性又不好,府里的人个个都对她唯唯诺诺,虽说后来偏院的姨娘病逝,母亲把庶女接到身边同自己作伴让她很是不快,不过那个庶女还算是识趣,对她毕恭毕敬的。况且母亲那样疼爱她,她倒也算满足。
转眼间新帝登基,又到了充实后宫的时候。花鸟使到家中的那一日,父亲竟然破天荒地摆出一副要与自己促膝长谈的架势,问她想不想入宫。她只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愚蠢至极。
她当然要入宫,还要成为后宫品阶最高,最最尊贵的女人,这样才对得起她的身份,才能为母亲争口气!
她毫不掩饰地把这番话说出来,母亲高兴得连连点头,父亲却是忧心忡忡地看了她一眼:“妙儿,爹爹知道你心中对我多有埋怨,可你是我的女儿,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平安喜乐。你好生想一想,你究竟想不想进宫?不是为了身份,不是为了富贵荣华,而是为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