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后人曲解的武林大宗师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识人不易,知人更难,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想要别人理解易,可是谁又会真的被人理解呢?
  这也是后世杜工部诗中所言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难以行诸言语者,岂能只以表面的艰辛苦闷,借酒浇愁以显现呢?
  更何况自己所思所学,浩博繁复,不轨于寻常之道,不合于所谓世途正道,让自己这位循规蹈矩的爱徒理解自己这样的武学,那真的是难为他,对他而言比练成一门绝高的武学心法还要难上加难了。
  自己晚年的心思往往忽出天外,如流星经天,便算是自己也未必能够将其一一行诸言语。
  更何况多年未见,食古不化,渐渐因为得了自己这位诸葛孔明的玄孙,武林中的大宗师的余荫,有了名门正派那种虚矫之气的徒弟呢?
  等到诸葛青阳花费七天七夜口述完毕自己的武学心得,姜思炎也耗尽才智记叙完。
  于诸葛青阳而言,算是完成自己在这世上最后一件事功,可是姜思炎因为才智始终不及恩师的跳脱飞扬,要跟从恩师的言语思维笔录其心得,一时的才智耗尽,虽然他身体健壮,却也终于弄得个油尽灯枯,未过几年,便阖然长逝。
  诸葛青阳口述完自己的武功心得,已经无力检视和指正其中的舛误,他也知道便算是指正检视,以自己此时的衰迈和灵台不明,也未必能够矫正其中的谬误。
  他再三告诫爱徒姜思炎,自己武功心得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六龙回日四象功,这套武功乃是聚合天下各门派武功所长,其包罗和大成之时的龙虎交泰的险要,非是习练蜀山派武学二十年以上的武功高强之士不能习练,否则有走火入魔之忧。
  六龙回日四象功蜀山派弟子传人之中品行不端,性情迂腐固执者绝不能轻易传授,一则他们不能将其中的奥妙发扬光大,二来他们也会以其中微末的武艺仗以为非作歹。
  我诸葛青阳的学问武功高绝天下,让此等顽劣的门人弟子施展出下作无聊的招数武功,徒然有辱我诸葛青阳的名声见识。
  这套武学虽然乃是蜀山派的鼻祖传授,开山祖师笔录,可六龙回日四象功乃是集合天下武学的菁华,非是蜀山派所应独有,不能拘泥于传统门户之见,使得武学宝藏埋藏蜀山,不得见前辈大哲人的智慧和胸襟,更不能见到各门派武学之长,蜀山派弟子万万不可自专,更不可生出据为己有之念。
  纵然这种武功为蜀山派所有,但是它实在是综合天下武学之所长,取诸天下人,怎能以自私自利之心据为己有呢?而且蜀山有此宝藏,若是弟子之中并无有大成就之人,怕也难以守成,难保不被其他门派觊觎抢夺。
  诸葛青阳之所以告诫后世弟子不能轻易习练六龙回日四象功,并非他不愿他的武学传播天下,其实更有不得已的苦衷。
  因为他是武林中的大宗师,融会贯通,阴阳调剂,无所不能,可是世上之人岂能都有他的武学见解?
  弟子之中若是没有深厚的内功作为根基,如此浩博如渊海的武学,普通人固然难以识的其中高明,纵然模仿习练不至于走火入魔,可也不过是如入宝山而空回。
  只可惜,蜀山派的弟子传人终究没有开山祖师诸葛青阳的胸襟广阔,这本来该遗惠天下,让世人增广进益的武功,蜀山派并没有诸葛青阳那样无私之心,那样真的不拘泥让非蜀山派弟子门人习练。
  蜀山派的历代掌门更没有像是诸葛青阳那样开诚布公将自己综述天下各门派的所长的六龙四象功流传于武林,反而蜀山派将其自专,视为禁脔。
  他们沾沾自喜其为门派所独有的同时,更以自己门派乃是源于诸葛孔明玄孙,武林大宗师诸葛青阳而虚骄自大。
  如同后来的少林派以七十二项绝技的丰饶武学宝库洋洋自得,以达摩祖师住锡之地而自高自大,其门派中的人却非但不能得窥其中的精妙之二三,相反还不如寻常武林旁门左道的成就,而且往往为这些左道旁门所羞辱侵扰。
  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就像是日后生活在鞑子皇帝的脚下,那些在首善之区,天子脚下的京油子一般觉得我住在皇城根低下,就沐浴笼罩了天子的真龙之气,这种以奴为乐者,简直就不可救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