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三章 谤佛当自灭 绝学传英才
他们热衷黄白炼丹之术蒙骗帝王将相以求得一官半职,或者干脆称赞这些给他们权势名利的帝王将相上一个法王菩萨老佛爷的圣号。
或者以房中术御女术以为逢迎达官贵人无穷欲望的法门,他们以得到朝廷颁赐的僧官和度牒为成佛了道的终极目的,没有了朝廷的承认,他们出家的目的便不存在,他们所信仰的不是佛祖菩萨,而是朝廷和皇帝老子。
只要有了这些度牒执照,只要有了主持大师的虚名,他们似乎就算是入了菩提正道的佛家子。
当然他们也觉得自己是高不可攀的三清三宝弟子,而且洋洋自得,在真正修行却无暇求取虚名加持自己的居士大德面前卖弄炫耀。
这种不知廉耻,就如不知三皇五帝,不晓得唐宋元明清,不晓得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八股文做的阿谀生风,马屁文章,八行书做的伶俐乖巧,满肚子草包,却得了功名金榜题名的科考举子的春风得意。
殊不知,他们是以皈依礼佛的名头行毁佛谤佛的恶行。
实则,那些真正修行,救苦救难的佛家子弟,却绝不会承认满堂盗贼,两手鲜血淋漓的朝廷有权大开佛祖的大道法门。
佛祖菩萨也不会赐福护佑他们,除非是邪恶的摩罗和伪神,撒旦之辈才会对他们的修庙塑金身感恩戴德。
这些三清三宝弟子,本应该清心寡欲,砥砺德行,实际上,你见到的都是脑满肠肥,私底下酒肉穿肠,佛祖根本就没有在他们内心留下过任何痕迹。而且他们调戏侮辱妇女,窃盗做贼,远胜于流氓。
他们以无知和恬不知耻的见解,曲解佛经与菩提正道,谤佛毁佛,披着佛祖的袈裟,却行摩罗的恶行,他们不是佛祖的弟子,而是摩罗的子孙。
他们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简直已经到了不顾体统的地步。
达官贵人说一句什么大放狗屁的胡说八道,都被他们奉为经典,解释为实在乃是可与佛经相媲美,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宝典。
他们不再讲究禅宗的不著一字,尽得真昧,而是天花乱坠,争相曲解教义佛典来给坏蛋流氓加持普照佛光。
他们将佛经中的美妙繁琐的词汇争相比附华丽文辞用以给流氓强盗大吹法螺,其无耻简直远过普通的世人。
佛祖当年以国王之身出家离垢,观音菩萨以公主之尊去尘俗证菩提大道,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甘向权势威名,利禄欲海中求取金银女子,其谤佛毁佛之罪,虽形神俱灭,亦不能赎其罪恶。
他们岂止是恬不知耻,他们根本就蛀食三宝佛法,贪婪红尘六欲的魔子魔孙。
这些自甘沉浮,不可救药的摩罗弟子,乱解佛法,毁坏三宝大法于世人的信仰,其罪恶之大,实则乃是佛道的大敌人,他们乃是魔王委派的魔子魔孙伪装成佛祖的门徒来毁灭三藏菩提的。
魏行远激动之余,心中忽然而起的,不是对于言世昭重信守诺的感佩,更不是对孟国公这一代权臣,百年世家的敬仰,而是以他的阅历和经验判断,觉得这位平易近人的孟国公言世昭是如此的可怕。
是的,的确是可怕。
孟国公家世显赫,富贵无极,而今看来,这位言世昭大人与寻常的达官贵人绝不相同,他慷慨好义,尊师重道的同时,更有许人一诺,千金不移的江湖豪杰风范。
贵族之家能够如此得人重诺,不失信于一个倡优之类的医者,孟尝君信陵君也不过如此。
如此英雄豪杰的人物,必然能聚集天下英才俊彦而为己用,民间和朝中传言,“国朝天下,言家一半”,其中的意思不难明白,孟国公的权势比得上周公王莽。
这兴许是孟国公的政敌们故意放出的离间言家与皇家关系的谶语民谣,不过天下士人出于言家者三居其二,生性多疑的皇帝老子岂能不忌惮如此威权赫赫么?
倘若这位言大人真有不臣之心,这天下还愁不是他的么?
也许以言世昭的重诺守信之德,经天纬地之才真是得了天下,说不定要比本朝的那些无赖儿郎的皇帝强得多,只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一旦真得了天下,坐上了龙庭,任何人都会嬗变的。
更何况,一个人若是真的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不知道要用如何残忍无底线的阴谋诡计,甚至是卖国的恶行来杀戮残害多少政敌,不知道要流多少万万亿黎民百姓的鲜血,不知道要掉多少堆积如山的人头,在这个过程之中,就算是佛祖观音,也必然要心术大坏的,更何况常年钻营于庙堂之上,早就心凉了,血冷了的老官僚呢?
这种见解并非刻意的标新立异,对于魏行远这样饱经风霜世事的老人来说,这种想法的确是正常不过。
也许对于许多初出江湖,满含热情的人来说,言世昭如此行为,他们会觉得这位孟国公好生仁义慷慨。他们往往只能看到言大人慷慨豪迈,重诺守信的一面,他们也仅仅只看到言世昭重信守诺的一面。
他们也忘记了如孟国公这样的大人物,一言一行,难免都是表演,而他的一言一行,也难免都是有所为而为。
不过这一切,对于魏行远已经不重要了,言世昭是否可怕,是否厉害,他的重信守诺是否另有目的,对自己而言,无足轻重。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世上任何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必然有他的目的,言世昭怎能例外呢?
自己在意和得以安慰的是,言世昭能允自己所请,将他的爱子送到自己的门下为徒三年。
屈指算来,恰恰是三年之期已到,自己便油尽灯枯,重伤将亡。
也许这就是谶语,也是自己福分单薄,没有福气和这孩子多所团聚。
也许,这就是自己能得到英才俊彦传承所学所要担当的苦难和报应,也许这就是自己在世上最后的温暖安慰。
或者以房中术御女术以为逢迎达官贵人无穷欲望的法门,他们以得到朝廷颁赐的僧官和度牒为成佛了道的终极目的,没有了朝廷的承认,他们出家的目的便不存在,他们所信仰的不是佛祖菩萨,而是朝廷和皇帝老子。
只要有了这些度牒执照,只要有了主持大师的虚名,他们似乎就算是入了菩提正道的佛家子。
当然他们也觉得自己是高不可攀的三清三宝弟子,而且洋洋自得,在真正修行却无暇求取虚名加持自己的居士大德面前卖弄炫耀。
这种不知廉耻,就如不知三皇五帝,不晓得唐宋元明清,不晓得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八股文做的阿谀生风,马屁文章,八行书做的伶俐乖巧,满肚子草包,却得了功名金榜题名的科考举子的春风得意。
殊不知,他们是以皈依礼佛的名头行毁佛谤佛的恶行。
实则,那些真正修行,救苦救难的佛家子弟,却绝不会承认满堂盗贼,两手鲜血淋漓的朝廷有权大开佛祖的大道法门。
佛祖菩萨也不会赐福护佑他们,除非是邪恶的摩罗和伪神,撒旦之辈才会对他们的修庙塑金身感恩戴德。
这些三清三宝弟子,本应该清心寡欲,砥砺德行,实际上,你见到的都是脑满肠肥,私底下酒肉穿肠,佛祖根本就没有在他们内心留下过任何痕迹。而且他们调戏侮辱妇女,窃盗做贼,远胜于流氓。
他们以无知和恬不知耻的见解,曲解佛经与菩提正道,谤佛毁佛,披着佛祖的袈裟,却行摩罗的恶行,他们不是佛祖的弟子,而是摩罗的子孙。
他们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简直已经到了不顾体统的地步。
达官贵人说一句什么大放狗屁的胡说八道,都被他们奉为经典,解释为实在乃是可与佛经相媲美,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宝典。
他们不再讲究禅宗的不著一字,尽得真昧,而是天花乱坠,争相曲解教义佛典来给坏蛋流氓加持普照佛光。
他们将佛经中的美妙繁琐的词汇争相比附华丽文辞用以给流氓强盗大吹法螺,其无耻简直远过普通的世人。
佛祖当年以国王之身出家离垢,观音菩萨以公主之尊去尘俗证菩提大道,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甘向权势威名,利禄欲海中求取金银女子,其谤佛毁佛之罪,虽形神俱灭,亦不能赎其罪恶。
他们岂止是恬不知耻,他们根本就蛀食三宝佛法,贪婪红尘六欲的魔子魔孙。
这些自甘沉浮,不可救药的摩罗弟子,乱解佛法,毁坏三宝大法于世人的信仰,其罪恶之大,实则乃是佛道的大敌人,他们乃是魔王委派的魔子魔孙伪装成佛祖的门徒来毁灭三藏菩提的。
魏行远激动之余,心中忽然而起的,不是对于言世昭重信守诺的感佩,更不是对孟国公这一代权臣,百年世家的敬仰,而是以他的阅历和经验判断,觉得这位平易近人的孟国公言世昭是如此的可怕。
是的,的确是可怕。
孟国公家世显赫,富贵无极,而今看来,这位言世昭大人与寻常的达官贵人绝不相同,他慷慨好义,尊师重道的同时,更有许人一诺,千金不移的江湖豪杰风范。
贵族之家能够如此得人重诺,不失信于一个倡优之类的医者,孟尝君信陵君也不过如此。
如此英雄豪杰的人物,必然能聚集天下英才俊彦而为己用,民间和朝中传言,“国朝天下,言家一半”,其中的意思不难明白,孟国公的权势比得上周公王莽。
这兴许是孟国公的政敌们故意放出的离间言家与皇家关系的谶语民谣,不过天下士人出于言家者三居其二,生性多疑的皇帝老子岂能不忌惮如此威权赫赫么?
倘若这位言大人真有不臣之心,这天下还愁不是他的么?
也许以言世昭的重诺守信之德,经天纬地之才真是得了天下,说不定要比本朝的那些无赖儿郎的皇帝强得多,只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一旦真得了天下,坐上了龙庭,任何人都会嬗变的。
更何况,一个人若是真的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不知道要用如何残忍无底线的阴谋诡计,甚至是卖国的恶行来杀戮残害多少政敌,不知道要流多少万万亿黎民百姓的鲜血,不知道要掉多少堆积如山的人头,在这个过程之中,就算是佛祖观音,也必然要心术大坏的,更何况常年钻营于庙堂之上,早就心凉了,血冷了的老官僚呢?
这种见解并非刻意的标新立异,对于魏行远这样饱经风霜世事的老人来说,这种想法的确是正常不过。
也许对于许多初出江湖,满含热情的人来说,言世昭如此行为,他们会觉得这位孟国公好生仁义慷慨。他们往往只能看到言大人慷慨豪迈,重诺守信的一面,他们也仅仅只看到言世昭重信守诺的一面。
他们也忘记了如孟国公这样的大人物,一言一行,难免都是表演,而他的一言一行,也难免都是有所为而为。
不过这一切,对于魏行远已经不重要了,言世昭是否可怕,是否厉害,他的重信守诺是否另有目的,对自己而言,无足轻重。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世上任何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必然有他的目的,言世昭怎能例外呢?
自己在意和得以安慰的是,言世昭能允自己所请,将他的爱子送到自己的门下为徒三年。
屈指算来,恰恰是三年之期已到,自己便油尽灯枯,重伤将亡。
也许这就是谶语,也是自己福分单薄,没有福气和这孩子多所团聚。
也许,这就是自己能得到英才俊彦传承所学所要担当的苦难和报应,也许这就是自己在世上最后的温暖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