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七章 荒唐有孽子 权臣心叵测
三儿子更是荒唐透顶,类似于嵇康那样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满脑子胡思乱想每日里凭空不断。
非他汤武,鄙薄他周孔,放在自己的心里也就算了,何必动辄要宣之于口?
这小子究竟是觉得自己国公子孙,即便是逾越礼法也没人敢于将他治罪,还是恃才傲物,根本就喜欢出风头,卖弄自己的放荡不羁?
那都是叛逆者的胡言乱语,孟国公家族是叛逆者的敌人,本身绝不能叛逆,也不能与叛逆者站在一起,而只能顺服,驯服,只能坐享其成,只能让叛逆者徒唤奈何。
只能让他们艳羡而不得。
这种怪异可怕的论调,只是那种不得志,不得意,志穷道竭,百无一用的书生的专有,也只有他们的牢骚满腹,才能让孟国公家族昌盛绵延,世代簪缨。
身为孟国公家族的子孙,怎能够做这些不合时宜的孤臣孽子呢?
孟国公家族之所以权势煊赫,那正是合乎时宜,顺乎天道朝廷和士人的眷顾青睐而成就。
更可气的是,这小子而且整天说什么父之于子,又有何恩,不过为情欲发尔的谬论。
如此忤逆不孝,这不是专门故意让以孝治天下的国朝,让自己这位天下道德楷模出丑么?
而且他躲在家里不肯见人,什么儒林饱学之士,什么纨袴膏粱子弟,他都以冷眼白眼觑之,更不用说结交了。
比诸自己少年时代的狂狷桀骜,才气超群,这根本就是荒唐无用。
孟国公家的子弟可以无能,可以无德,可以无形,但是绝不能无用。
无论所学所成,都要学以致用,都要成为栋梁有益之才。
现在这逆子被惩戒关入后花园里,整日赤脚读书。
除了什么离骚庄子,便是高诵什么《世说新语》,尽皆都是无用的典籍,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五经四书一概不论。
而这些经济之学,全都被他斥责为蟊贼禄鬼,骗人骗鬼的把戏。
他平日谈起所谓朝廷王公,一概以魑魅魍魉,蛇虫鼠蚁称之。
一年前的端阳节,他在家中宴请同僚,意图让这个守在身边的三儿子出来见见世面,结交结交这些前辈,也显现自己的儿子博学高文,诗词满腹。
可是这小子居然当着众人的面,举白眼视之,满口村俗之语,哪里有什么锦绣诗文,弄得自己丢尽了颜面。
自己一生兢兢业业,祖上积累的财富与势力,足以敌国之富有,可是资财,势力,权势,居然无有继承之人。
看来一切的经营辛苦,都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谁能承受这偌大的家业?
这几个儿子个个是败家的逆子,不肖子孙,想想他都感到心痛。
他的愁苦忧心,甚至远远在贤德帝之上。
别人视他为伪君子,假道学,假惺惺,他都不放在心上。
笑骂都由他们,他们鼠目寸光,怎能知道我言世昭的雄心万丈?
这二十年来天下的繁荣康泰,休养生息,年岁丰稔,百姓足食,行伍精强,商旅大兴,万国来朝,与胡人相安无事,北地宴安,可以说都是因为他控制了朝局,也都是在他一心一意的经理之下才有这种兴盛的局面。
将与辽人的非战既和变成和的局面,给天下休养生息的机会,百姓们虽然都拍手称快,庆幸不再有刀兵之苦,可那些朝中的清议大臣和读书人将他视为秦桧。
他们的儿女兄弟皆都不用上战场,也不用流血流泪,因此他们绝不认为战火连绵有什么坏处。
天下舆论早已将他渲染成比曹操董卓更为奸邪的枭雄奸贼。
可若不是不理会这些误国误民的书生们的险恶用心,没有他的操控朝政,便没有如此局面,别人恐怕没有人相信。
从五更天回到家中,他一直坐在书房之中,夫人已经起来为他准备早点,早点已经被仆人端了上来。
夫人身体不好,可是仍然起的这么早为他准备早餐,他心中的温暖与感激将所有的不快和忧愁驱散。
但是早饭说什么他也吃不下,仆人已经提醒了几次,夫人也已经派丫鬟催了几次。
他知道夫人不会干预他一个人在书房思考事情。
只要他把自己关在书房的时候,夫人绝对不会来打搅。
他故意挤出来笑容,暗暗指点,告诉丫鬟,好好安慰夫人好自休息。
夫人的体贴温柔让他感动,也只有夫人那温婉的面容,和煦的安慰,他才能生出虎虎生气。
为了他的理想和为天下筹谋大局,实现他的毕生的抱负,他苦心孤诣,自觉兼陶朱猗顿之富,拥吕尚诸葛之才。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原本呆在他府邸的慕容归元,现在也不知去向。只有他的女儿慕容茜还在和他小女儿言羽仪一起居住,两个女孩子虽然初次见面,但是投机的很。
他回到家中,仆人和他布置在京城的眼线已经将长安城此时的乱象告诉了给他。
稍微的乱象本来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且也是他自己的暗中施展权谋诡诈。
因为他也正是要利用这种乱象来一举剿灭因为军功而坐大的齐辛侯,与一向桀骜不逊的秦震中。
甚至等到乱象渐大,皇帝开始忧心的时候,他便出面收拾局面。他想让这无知的小儿皇帝知道朝廷若是少了他言世昭,他区区一个嘴巴五毛的黄口小儿,真的成不了大事。
自己也是要警告他,离开了自己,他什么都不是。
那么,这位心怀叵测的皇帝自然不敢对他怎么样,也只能倚重他。
正是看到了这个皇帝的不良用心还有对他的芥蒂,他才有些惩戒警示他的意思。
其中有些乱象和谣言甚至是他自己派人散布的,他只想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
可是此时的乱象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逃难,抢购,打砸,一切他都始料不及。
他开始怀疑,这幕后主使煽动乱象和造谣生事的人除了他自己,还应该有一个更想要看到乱象的。
非他汤武,鄙薄他周孔,放在自己的心里也就算了,何必动辄要宣之于口?
这小子究竟是觉得自己国公子孙,即便是逾越礼法也没人敢于将他治罪,还是恃才傲物,根本就喜欢出风头,卖弄自己的放荡不羁?
那都是叛逆者的胡言乱语,孟国公家族是叛逆者的敌人,本身绝不能叛逆,也不能与叛逆者站在一起,而只能顺服,驯服,只能坐享其成,只能让叛逆者徒唤奈何。
只能让他们艳羡而不得。
这种怪异可怕的论调,只是那种不得志,不得意,志穷道竭,百无一用的书生的专有,也只有他们的牢骚满腹,才能让孟国公家族昌盛绵延,世代簪缨。
身为孟国公家族的子孙,怎能够做这些不合时宜的孤臣孽子呢?
孟国公家族之所以权势煊赫,那正是合乎时宜,顺乎天道朝廷和士人的眷顾青睐而成就。
更可气的是,这小子而且整天说什么父之于子,又有何恩,不过为情欲发尔的谬论。
如此忤逆不孝,这不是专门故意让以孝治天下的国朝,让自己这位天下道德楷模出丑么?
而且他躲在家里不肯见人,什么儒林饱学之士,什么纨袴膏粱子弟,他都以冷眼白眼觑之,更不用说结交了。
比诸自己少年时代的狂狷桀骜,才气超群,这根本就是荒唐无用。
孟国公家的子弟可以无能,可以无德,可以无形,但是绝不能无用。
无论所学所成,都要学以致用,都要成为栋梁有益之才。
现在这逆子被惩戒关入后花园里,整日赤脚读书。
除了什么离骚庄子,便是高诵什么《世说新语》,尽皆都是无用的典籍,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五经四书一概不论。
而这些经济之学,全都被他斥责为蟊贼禄鬼,骗人骗鬼的把戏。
他平日谈起所谓朝廷王公,一概以魑魅魍魉,蛇虫鼠蚁称之。
一年前的端阳节,他在家中宴请同僚,意图让这个守在身边的三儿子出来见见世面,结交结交这些前辈,也显现自己的儿子博学高文,诗词满腹。
可是这小子居然当着众人的面,举白眼视之,满口村俗之语,哪里有什么锦绣诗文,弄得自己丢尽了颜面。
自己一生兢兢业业,祖上积累的财富与势力,足以敌国之富有,可是资财,势力,权势,居然无有继承之人。
看来一切的经营辛苦,都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谁能承受这偌大的家业?
这几个儿子个个是败家的逆子,不肖子孙,想想他都感到心痛。
他的愁苦忧心,甚至远远在贤德帝之上。
别人视他为伪君子,假道学,假惺惺,他都不放在心上。
笑骂都由他们,他们鼠目寸光,怎能知道我言世昭的雄心万丈?
这二十年来天下的繁荣康泰,休养生息,年岁丰稔,百姓足食,行伍精强,商旅大兴,万国来朝,与胡人相安无事,北地宴安,可以说都是因为他控制了朝局,也都是在他一心一意的经理之下才有这种兴盛的局面。
将与辽人的非战既和变成和的局面,给天下休养生息的机会,百姓们虽然都拍手称快,庆幸不再有刀兵之苦,可那些朝中的清议大臣和读书人将他视为秦桧。
他们的儿女兄弟皆都不用上战场,也不用流血流泪,因此他们绝不认为战火连绵有什么坏处。
天下舆论早已将他渲染成比曹操董卓更为奸邪的枭雄奸贼。
可若不是不理会这些误国误民的书生们的险恶用心,没有他的操控朝政,便没有如此局面,别人恐怕没有人相信。
从五更天回到家中,他一直坐在书房之中,夫人已经起来为他准备早点,早点已经被仆人端了上来。
夫人身体不好,可是仍然起的这么早为他准备早餐,他心中的温暖与感激将所有的不快和忧愁驱散。
但是早饭说什么他也吃不下,仆人已经提醒了几次,夫人也已经派丫鬟催了几次。
他知道夫人不会干预他一个人在书房思考事情。
只要他把自己关在书房的时候,夫人绝对不会来打搅。
他故意挤出来笑容,暗暗指点,告诉丫鬟,好好安慰夫人好自休息。
夫人的体贴温柔让他感动,也只有夫人那温婉的面容,和煦的安慰,他才能生出虎虎生气。
为了他的理想和为天下筹谋大局,实现他的毕生的抱负,他苦心孤诣,自觉兼陶朱猗顿之富,拥吕尚诸葛之才。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原本呆在他府邸的慕容归元,现在也不知去向。只有他的女儿慕容茜还在和他小女儿言羽仪一起居住,两个女孩子虽然初次见面,但是投机的很。
他回到家中,仆人和他布置在京城的眼线已经将长安城此时的乱象告诉了给他。
稍微的乱象本来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且也是他自己的暗中施展权谋诡诈。
因为他也正是要利用这种乱象来一举剿灭因为军功而坐大的齐辛侯,与一向桀骜不逊的秦震中。
甚至等到乱象渐大,皇帝开始忧心的时候,他便出面收拾局面。他想让这无知的小儿皇帝知道朝廷若是少了他言世昭,他区区一个嘴巴五毛的黄口小儿,真的成不了大事。
自己也是要警告他,离开了自己,他什么都不是。
那么,这位心怀叵测的皇帝自然不敢对他怎么样,也只能倚重他。
正是看到了这个皇帝的不良用心还有对他的芥蒂,他才有些惩戒警示他的意思。
其中有些乱象和谣言甚至是他自己派人散布的,他只想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
可是此时的乱象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逃难,抢购,打砸,一切他都始料不及。
他开始怀疑,这幕后主使煽动乱象和造谣生事的人除了他自己,还应该有一个更想要看到乱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