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感化吕部长(六更求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天,顾秋把宣传部吕建勋喊过来,说心里话,吕建勋对顾秋这种做法,心里也很反感的。
  放着好日子不过,却让大家跟你一起吃苦,谁愿意干?
  虽然常说,要艰苦朴素,保持优良的传统,但是谁也不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来过这种苦日子。
  顾秋叫他过来,他表面上很配合,心里却是很多怨言。顾秋说,“由宣传部牵头,成立一个小组。在电视台,报社等这些媒体单位,各挑选一些人出来,随时监督各级单位公款吃喝的问题。发现一个,曝光一个,曝光一个,处理一个。”
  吕部长道,“顾书记,我看这事不宜曝光,一旦发现,我们可以内部处理。曝光了,对武源市的影响也不好。”
  顾秋道,“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就是要让全民监督,才能彻底扭转这股风气。我知道关于住房问题和公车制度问题,你们心里有怨言。但是你想想,建勋同志,我们武源市真的很富裕了吗?人民群众都过了好日子了吗?没有,武源地区,除了几个风景区,其他地方的群众,都在过着苦日子。”
  顾秋道,“我们这里是山区,很多人一辈子呆在山里走不出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建勋同志,我觉得你们宣传部有责任,应该加强一下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生活的真正报道。”
  吕部长道,“我们宣传部一切听从顾书记的指示,我明天就组织宣传小组进入山区,真实报道他们的生活。”
  顾秋道,“我想你们多报道一些这样的事例,一些干部看到之后,心里多少有些感触。他们就会明白,市委为什么花这么大的心思,来抓这个禁止公款吃喝的问题。”
  正说着,顾秋的私人手机响起,他拿起一看,站起来接电话。“晓静,你说什么?好的,我知道了,知道了。”
  挂了电话,顾秋对吕部长道,“这样吧,你等下跟我一起过去接人。”
  吕部长心里犯嘀咕,接人?接什么人?
  他问顾秋,“要不要通知其他的人?”
  顾秋说,“不用了,今天过来的这位,是左书记的老丈人。之前你们应该见过。”
  提到张老先生,吕部长马上就明白了,“见过,见过。”
  只不过,他见过人家,人家却未必认得他。武源市的干部这么多,想巴结左书记的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张老先生从来都不跟这些人打交道,但是真若有那么一二个能得到他的赏识,也将是受益不浅。
  听说顾书记要带他去接左书记的老丈人,吕部长心里的怨恨一下全没了。顾书记这是当他是自己人啊!否则其他人都不通知,偏偏让他一起去?
  吕部长心里,突然有了很大的转变。
  左晓静陪同外公和杨洁云一起回老家看看,自从张老先生病情好转,左晓静出了国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回来看外公的老家。此番旧地重游,当然的顾秋已经是现在的武源市一把手。
  人生,往往就那么神奇。
  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顾秋自己也无法预料,只是今天张老先生来了,自己必须亲自作陪。
  两大常委在高速路口接到张老夫妇和左晓静。
  杨洁云这几年身材丰满了一些,估计是生活条件比较好,也不象以前那么累,所以看起来跟以前不大一样。
  杨洁云快四十岁了,挽着张老的手,一对鼓鼓的胸蹭着张老的胳膊,看得旁边的吕部长心里一突一突的。
  两人可差了好几十岁呢,不过杨洁云挺喜欢这段感情的,对张老更是无微不致。
  左晓静就更有意思了,以前家里有个小妈,现在有个小外婆。她一向都是叫杨洁云为小外婆的。
  吕部长倒是知道这个女孩子是左书记的宝贝女儿,左书记虽然续了二房,但后来一直没有生育。
  因为国家法律禁止他生二胎,他只能和沈如燕不再生孩子,这倒是牺牲了沈如燕做妈妈的权力。
  张老看到吕部长,也没有问,顾秋却做了介绍,“这位是宣传部的吕建勋同志。”
  张老点点头,便由杨洁云扶着上车了。
  顾秋说,先到市委宾馆吃了饭,然后再商量去张老老家的事。三辆车子开到市委,顾秋就把他们请到休息室。
  安排好了中午的饭,他对吕部长说,“下午可能要辛苦一些,不过好在也不远,只有几十里路。我们的车子可能不好走,要换吉普车。”
  吕部长说,“宣传部有两辆吉普车,下乡用的,我叫他们开过来。”
  顾秋说不行,还是租车吧!
  既然自己定了这规矩,就不能乱来,免得有人借机生事。顾秋把张老他们安排在市委宾馆的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中午的饭钱,是顾秋自己掏钱付的。
  吃了饭,张老提出要早点动身。
  韩琛已经打电话,租来了两辆吉普车,一辆越野车。
  张老老家离武源市只有不到五十几公里,只是山路多,路不好走。顾秋和吕部长各坐一辆吉普车,陪着左晓静他们三人回乡下。
  此行没有通知乡镇干部,一路上,顾秋看到这里的山山水水,心里多少有些想法。
  吕部长呢,也在心里琢磨着,顾书记叫自己过来的用意。途中经过一段烂路,顾秋下了车。司机在慢慢开车,吕部长也下来了,顾秋说,“老吕,你看看这条路,多少年了,一直没有修过。”
  吕部长心里明白,他这是在暗示,政府有钱吃喝,却没有钱来修路。吕部长道,“这路的确该修了。”
  该修,什么时候修?这是个问题。
  顾秋道,“记得几年前,我陪老先生来这里,看到这里的一切,心里多少有些感触。”
  顾秋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乡镇里还有一段故事。”
  吕部长问,“那是什么事情?”
  顾秋说,“前面不远有座小学,久年失修,学生们都住在危房里上学。当时我记得老先生身患重症,我特意陪他回来求医。听学校的老师反映,学校建校的八万块钱,被乡镇的一位领导给打牌输了。后来这个学校一直没有盖成,张老听到这个消息,将自己治病的几十万全部捐出来,建了这所学校。”
  “你说的是张家冲小学吧?”
  吕部长心里却是清楚,当时他还不是宣传部长,因为这事,电视台做了采访,所以他一直记得。
  顾秋说,“就是那所学校。你想想看,老先生用他救命的几十万块钱,建了这座学校,现在这所学校,恐怕是乡镇中环境最好的学校吧?”
  吕部长惭愧,顾秋说的没错,现在的张家冲小学,的确是乡镇里最好的学校。但这不是政府的功劳,却是张老先生个人的功劳。
  车子走出这个坑坑洼洼的地段,大家重新上车。沿途看到那些群众,也看到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这山区,摩托车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吕部长心里渐渐明白了,顾秋让他过来的真正用意。
  顾秋说得没错,武源市现在还很穷,根本容不得大家这么吃吃喝喝。做为武源市的常委之一,吕部长暗道,看来顾书记如此用心良苦,我还埋怨什么呢?跟着他干吧!
  到了张家冲小学,张老又下了车,去学校看看。
  左晓静当然记得当年的一幕,她哭着阻止外公把这些治病的钱拿出来建学校。但是后来,外公的病情居然好转,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想到这里,左晓静不由看了站在旁边不远的顾秋一眼。当年要不是他,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了。
  左晓静站在那里,那头秀发,正慢慢长达腰际。
  PS:六更齐了,加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