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改造方案
几个地勤技师都是熟手,虽然拆卸一个引擎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他们还是在废了一些功夫之后,将整个引擎连同进气涵道一起拆了下来。
虽然陈新已经看过了运9的设计图,但图纸和实物之间还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只有亲眼看到实物才能确定,或者说知道该怎么做。
而陈新在看到了引擎的实物之后,也明确了自己的思路。
按照陈新的设想,能够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同时又能兼顾成本和改造效率的方式当然是在进气涵道上加装空滤,这是最简单实用,同时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
既不用对飞机进行大的改动,同时也不需要太大投入。
这个方案也是陈新的首选方案,新式的空滤已经安排人去做,而他现在要做的是看看能不能再在飞机上做一些文章。
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装空滤,飞机引擎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导致飞机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而要规避这些影响,自然就要对引擎和进气涵道下功夫。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没有看到实物,陈新的脑海里是没有概念的,而且系统升级也无法发挥功效,所以只能辛苦一下这些地勤技师,把发动机直接拆下来了。
有了拆下来的发动机和完整的进气涵道,陈新脑海里也已经有了灵感和方向,接下来的工作自然也就相对而言简单了不少。
研究过进气涵道的结构,陈新清楚的知道在加装了空滤之后,如果想要保证引擎还能有足够的功率,一者就是加大进气量,只要引擎需求、空滤阻挡、进气总量三者之间能够达成一个平衡,就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而加大进气量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放大进气涵道。
这自然在陈新的考虑之内,但却不是最终选择,因为放大进气涵道固然要做,但单纯的放大却还是有一些设计上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放大就可以的。
而且除了放大进气涵道之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进气方式和空滤结构的方法来提升进气总量,并不是一棵树上吊死。
按照陈新的计划,是想要在机翼的前端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加装一排进气口,让空气能够从机翼进入发动机。
毕竟进气涵道不够的话,就多开一个进气口,总能保证进气总量。
但这种设计却同样有很多问题,机翼上加进气口从来没有人试过,会不会对飞机的飞行和升力造成影响,对机翼的结构强度会不会构成破坏,都是需要实际论证的事情,并非陈新一拍脑袋,系统升级一点就完事了的。
所以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对原有的进气口进行改进,提升它的进气效果,保证进气量。
当然,除了这种短期见效、成本低的方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也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电动补偿或者直接将飞机引擎改成电动。
电动补偿是陈新以前卖化工设备时的工作经验,当时陈新卖的是风冷设备,依靠水压来推动设备运行,从而带动风扇产生足够的风量来制冷。
但有的时候水压达不到设备运行需求,就会在设备上加装一个小型电机,提供功率补偿,保证设备整体能够达到运行需求。
这种做法对于引擎来说也是一样的适用,毕竟汽车都有油电混合动力,飞机采用同样的方式并不算奇怪。
而且现在有了同位素温差电池和微型核反应堆,装上飞机的话甚至能够实现全电驱动,所以真要想解决飞机的进气问题,其实是有很多方式的。
陈新之前让工作人员去做的空滤装置是其一,改进进气涵道是其二,飞机加装电动补偿辅助是其三,全电改造是其四。
这才是陈新花了一整晚看完了运9的设计资料之后所做出来的改造计划和方案,四者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和时间是成正比上升的,加空滤最简单,全电改造最难。
不过在有了同位素温差电池和微型核反应堆之后,全电改造是有足够基础的。
如果真的进行全电改造,其实对于国家来说,完全可以改变现有航空领域的运行模式,甚至可以让全国都恢复航空通畅。
毕竟现在制约全国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还是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和灰尘太多,采用传统引擎的话怎么都要面对灰尘和颗粒进入了引擎之后对引擎的损坏问题。
至于说飞机飞起来了,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和灰尘会不会对飞机本身造成损伤,这个结论是肯定的。
毕竟相对速度这么快,再怎么微不足道的灰尘也是会对飞机表面造成磨损的,但这个却是不可避免的,除非说陈新真的给飞机装上能量护盾,那才能够抵御这种损耗。
不过只要不是遇到特别大的灰尘或者颗粒,理论上来说都不会对飞机造成太大损伤。
只是会辛苦地勤,飞机每起降一次,都要去做一次维护保养,不然坏的依旧很快。
对于这个问题陈新并不准备去解决,尤其是他才刚经历了之前的事情,已经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拿出进气涵道的改造方案和新式空滤还算是正常范围之内,能量护盾这种东西就超出普通人认知范围太多了。
就算真的要搞,也不是现在就可以搞的,至少要循序渐进,把前置科技点一下以后才能出。
这样想着的同时,陈新当然也没有耽误正事,脑海里也在想着怎么对飞机进行全电驱动的改造。
全电驱动可不仅仅只是电动补偿,这是要对飞机进行大改造的,尤其是引擎部分,整个干脆就要全部重新设计,而飞机的机翼也是一样。
毕竟引擎和油箱都是安装在机翼上,如果将飞机换成电动,原有的引擎和油箱肯定是要舍弃不要的,但机翼怎么放下新的电力设备,新的电驱引擎要怎么设计,这都是问题。
而且最关键的是,电驱的飞机引擎之前可从来没有过,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大功率的电驱引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设计。
虽然陈新已经看过了运9的设计图,但图纸和实物之间还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只有亲眼看到实物才能确定,或者说知道该怎么做。
而陈新在看到了引擎的实物之后,也明确了自己的思路。
按照陈新的设想,能够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同时又能兼顾成本和改造效率的方式当然是在进气涵道上加装空滤,这是最简单实用,同时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
既不用对飞机进行大的改动,同时也不需要太大投入。
这个方案也是陈新的首选方案,新式的空滤已经安排人去做,而他现在要做的是看看能不能再在飞机上做一些文章。
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装空滤,飞机引擎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导致飞机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而要规避这些影响,自然就要对引擎和进气涵道下功夫。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没有看到实物,陈新的脑海里是没有概念的,而且系统升级也无法发挥功效,所以只能辛苦一下这些地勤技师,把发动机直接拆下来了。
有了拆下来的发动机和完整的进气涵道,陈新脑海里也已经有了灵感和方向,接下来的工作自然也就相对而言简单了不少。
研究过进气涵道的结构,陈新清楚的知道在加装了空滤之后,如果想要保证引擎还能有足够的功率,一者就是加大进气量,只要引擎需求、空滤阻挡、进气总量三者之间能够达成一个平衡,就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而加大进气量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放大进气涵道。
这自然在陈新的考虑之内,但却不是最终选择,因为放大进气涵道固然要做,但单纯的放大却还是有一些设计上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放大就可以的。
而且除了放大进气涵道之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进气方式和空滤结构的方法来提升进气总量,并不是一棵树上吊死。
按照陈新的计划,是想要在机翼的前端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加装一排进气口,让空气能够从机翼进入发动机。
毕竟进气涵道不够的话,就多开一个进气口,总能保证进气总量。
但这种设计却同样有很多问题,机翼上加进气口从来没有人试过,会不会对飞机的飞行和升力造成影响,对机翼的结构强度会不会构成破坏,都是需要实际论证的事情,并非陈新一拍脑袋,系统升级一点就完事了的。
所以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对原有的进气口进行改进,提升它的进气效果,保证进气量。
当然,除了这种短期见效、成本低的方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也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电动补偿或者直接将飞机引擎改成电动。
电动补偿是陈新以前卖化工设备时的工作经验,当时陈新卖的是风冷设备,依靠水压来推动设备运行,从而带动风扇产生足够的风量来制冷。
但有的时候水压达不到设备运行需求,就会在设备上加装一个小型电机,提供功率补偿,保证设备整体能够达到运行需求。
这种做法对于引擎来说也是一样的适用,毕竟汽车都有油电混合动力,飞机采用同样的方式并不算奇怪。
而且现在有了同位素温差电池和微型核反应堆,装上飞机的话甚至能够实现全电驱动,所以真要想解决飞机的进气问题,其实是有很多方式的。
陈新之前让工作人员去做的空滤装置是其一,改进进气涵道是其二,飞机加装电动补偿辅助是其三,全电改造是其四。
这才是陈新花了一整晚看完了运9的设计资料之后所做出来的改造计划和方案,四者所需要耗费的资源和时间是成正比上升的,加空滤最简单,全电改造最难。
不过在有了同位素温差电池和微型核反应堆之后,全电改造是有足够基础的。
如果真的进行全电改造,其实对于国家来说,完全可以改变现有航空领域的运行模式,甚至可以让全国都恢复航空通畅。
毕竟现在制约全国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还是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和灰尘太多,采用传统引擎的话怎么都要面对灰尘和颗粒进入了引擎之后对引擎的损坏问题。
至于说飞机飞起来了,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和灰尘会不会对飞机本身造成损伤,这个结论是肯定的。
毕竟相对速度这么快,再怎么微不足道的灰尘也是会对飞机表面造成磨损的,但这个却是不可避免的,除非说陈新真的给飞机装上能量护盾,那才能够抵御这种损耗。
不过只要不是遇到特别大的灰尘或者颗粒,理论上来说都不会对飞机造成太大损伤。
只是会辛苦地勤,飞机每起降一次,都要去做一次维护保养,不然坏的依旧很快。
对于这个问题陈新并不准备去解决,尤其是他才刚经历了之前的事情,已经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拿出进气涵道的改造方案和新式空滤还算是正常范围之内,能量护盾这种东西就超出普通人认知范围太多了。
就算真的要搞,也不是现在就可以搞的,至少要循序渐进,把前置科技点一下以后才能出。
这样想着的同时,陈新当然也没有耽误正事,脑海里也在想着怎么对飞机进行全电驱动的改造。
全电驱动可不仅仅只是电动补偿,这是要对飞机进行大改造的,尤其是引擎部分,整个干脆就要全部重新设计,而飞机的机翼也是一样。
毕竟引擎和油箱都是安装在机翼上,如果将飞机换成电动,原有的引擎和油箱肯定是要舍弃不要的,但机翼怎么放下新的电力设备,新的电驱引擎要怎么设计,这都是问题。
而且最关键的是,电驱的飞机引擎之前可从来没有过,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大功率的电驱引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设计。